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9

《不管教的勇氣》樊登講稿

樊登讀書  昨天

《不管教的勇氣》樊登講稿

讀完本文約需35分鐘

大家好,我們今天講這本書,叫作《不管教的勇氣》。我已經(jīng)很少講教養(yǎng)類的書了,原因是我覺得,我們講過了那么多本,差不多有十幾、二十本了。如果一個父母,真的想要成為一個好的父母的話,早就夠了。

說實話我就是靠《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那一本書就已經(jīng)打動了我,改變了我。所以很多父母總是說,希望講更多的養(yǎng)育孩子方面的書籍。我就懷疑他是不是只聽不去做。

那這次為什么又選到了這本《不管教的勇氣》,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岸見一郎,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個作家。他寫過另外一本很暢銷的書籍,叫作《被討厭的勇氣》。

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本書。這個岸見一郎是一個哲學家,然后他特別喜歡研究的是阿德勒的哲學。在他研究了阿德勒的哲學以后,他就發(fā)現(xiàn)阿德勒的哲學,最有效的地方就在于養(yǎng)育孩子。所以,他寫了好幾本書,都是從阿德勒的哲學出發(fā),然后告訴大家說,我們怎么樣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怎么樣能夠幫助我們的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大家知道阿德勒,我們講過他的《自卑與超越》,但是阿德勒還啟發(fā)過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門派叫正面管教。就整個正面管教的背景,都是靠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的理論來支撐的。

這本書當中提出了一個特別震撼的口號,叫作不批評也不表揚的教養(yǎng)法。就是不管教的勇氣,就真的是讓你盡量地放手,盡量地給孩子更多的空間。所以,不批評也不表揚。

我們過去講過很多書,說最起碼表揚是對的。你最起碼應該多給他做二級反饋,來塑造他的行為。但是在岸見一郎看來,這個也有風險,所以我們兼聽則明。我們聽一下,不批評也不表揚的教養(yǎng)法,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手法。

首先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說為什么大量的家庭的教育,都在不斷地重復?就是說你的父母對待你的方法,可能并沒有那么成功,讓你的內(nèi)心產(chǎn)生了那么多的痛苦。然后你的事業(yè),也沒有那么一帆風順。你小時候不好好學習,然后等你長大了以后,你就竟然會用你父母對你的方法原封不動地又用在了孩子的身上。然后希望你的孩子這次發(fā)生奇跡,跟你變得不同。

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每一個成年人,在長大以后都會反思,反思自己為什么這么失敗。就是不管你成功不成功,你的內(nèi)心當中都有失敗的一塊。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不夠好、不夠得志的那么一塊。所以這種郁郁寡歡的心情,導致我們?nèi)セ仡櫸覀兊母改傅慕逃臅r候,大量的人只做了淺層次的總結(jié)和反思。

什么叫淺層次的總結(jié)和反思呢?就是她會覺得,當年我要聽我爸的就好了。當年我爸讓我好好學習,我媽讓我好好學習,可是我沒聽。所以,我現(xiàn)在覺得,我應該讓我的孩子好好學習,然后他們應該聽我的。這就是我們很多家庭教育不斷重復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成年后做了一個非常淺層次的反思,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說,父母是對的,父母當年要求我讀書,要求我上進,要求我考大學是對的。是我自己沒聽話,所以導致我變成了這樣。

但事實上,如果你稍微深入一點去反思,你應該可以這樣想:我為什么不聽話?我為什么不愿意配合父母的要求?我為什么希望放棄我的人生,而不是讓我當年就好好學習,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這個東西跟我父母的教養(yǎng)方法,有沒有關系呢?

大量的人不會想到這一層,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就是不停地再去要求他的孩子上學。而且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小時候讀書越差的人,在對待孩子上學這件事上越較真。就他不停地給他報各種班,孩子成績不好,他心如刀絞。他會覺得更加難受。

像我們這樣成績很好的人,就我小時候成績很好。我的孩子成績考得差一點無所謂。我覺得不要緊。為什么?因為我們當年沒有受過特別多成績差的痛。當你沒有特別多成績差的痛的時候,今天孩子成績差,你不會有那么多痛苦的反射。而我們小時候是學渣,整天被人欺負,我們這一輩子沒有上一個好的大學。所以導致我看到孩子成績差,我就想象出了一系列的痛苦。

這時候你會更加地使勁讓孩子使勁學習。最后導致的結(jié)果可能正好相反,就是你的孩子,可能再次走上你的道路。因為他不可能比你當年更懂事,所以,你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希望孩子比(你)當年更懂事,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岸見一郎的書好看在哪兒呢?第一是沒有廢話,第二是不講理論。就是他特別直接地戳中你的內(nèi)心。就是每一句話都是,硬生生地插到你的面前,就是直給的。所以,這本書文字并不多,但是每句話都值得你好好聽。

他非常真誠地告訴我們說,怎么才有效呢?只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有效地指導(孩子)。

所以所謂的不批評也不表揚,原因是什么呢?批評和表揚都不是平等地對待孩子的方法。批評當然我們能夠理解,這是指責他,然后給他壓力。表揚也是自上而下的。表揚是發(fā)生在上級對下級之間的。所以當你覺得,你比你的孩子強很多,你跟他就沒法平等對話的時候,這批評和表揚就出現(xiàn)了。無論是柔和的表揚,還是殘酷的批評,這時候你都沒法建立一個跟孩子的良好關系。而沒有這個良好關系,就無法實現(xiàn)有效的指導。這就是岸見一郎的最基本的底層的邏輯。

那這里邊這些見解來自哪兒呢?是來自于阿德勒在100年前的研究。那么,我們的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達到自立。那么自立的標準是哪三件事呢?

第一件事,你能夠獨立地作出選擇。就是一個人成人了,成為了一個自立的人。我長大了意味著什么?我有自己選擇的標準,我愿意自己去承擔這個后果。這句話大家聽起來覺得好簡單。這有什么難的呢?太難了!大量的人這一輩子,都沒法做到這一步。我跟很多七八十歲的人對話,我都能夠感受到他的內(nèi)心依然是一個孩子。他在不斷地抱怨社會,不斷地抱怨家里的人,不斷地抱怨孩子,不斷地抱怨單位的人等等。他認為這都不是我的選擇,我沒有辦法。但實際上,你要知道,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能夠做決定。你的人生是你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所以,你必須得學會能夠獨立地作出選擇,并且為此負責。這是一個人自立的第一個標志。

岸見一郎說,他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有一次,就是他回到家跟他媽媽商量,他說,媽媽,我能不能去參加一個同學聚會。那一刻他媽媽說了一句話,讓他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他的媽媽當時隨口說了一句,這種事情你自己決定就好了。哇,他突然覺得我自己決定就好了。我今天晚上不回家,我要去跟我同學玩,這種事竟然讓我自己決定。那一刻給孩子帶來的感覺,就是成長。就是他突然意識到,他自己可以為自己作出選擇,作出決定。這是我們自立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能夠獨立地判斷自己的價值。什么樣的人不能夠獨立地判斷自己的價值呢?就是我們被贊美和批評左右的時候。就是大量的人做事是來自于反饋。大家都說好,都說好,都說好,我就多做。大家都說不好,都說不好,我就不做。然后這件事我要不要做,取決于社會上的人大部分怎么評價。我做這些事丟臉不丟臉,別人會怎么說。你看,我們所做的大量的選擇,看起來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其實并沒有獨立的判斷,并沒有自己的思考。這是我們說第二個自立的標準。就是你要能夠獨立判斷自己的價值。我做這件事對還是不對,我自己心里有桿秤,而不是來自于有多少人鼓掌,有多少人說好,有多少人羨慕你。這是兩回事。

你看,老子就是典型的獨立人格。極其強大的人。老子說,君子為腹不為目。這話說得多棒,為腹不為目,實在的東西。君子要的是吃飽,讓自己穿得暖,身體舒服,這很重要。不為目,不是為了好看,不是為了做給別人看。但是我們在生活中有大量的人,都是為目不為腹。就是內(nèi)在自己有多么痛苦,多么難受,多么難熬,無所謂。但是我外在要光鮮亮麗,我需要讓所有人覺得我正常,我沒出錯。這就是我們?nèi)鄙侏毩⑴袛嘧约簝r值的能力。

第三個自立的標準,就是擺脫自我中心主義。就是說很多人沒長大。什么意思呢?他總覺得別人幫他都是應該的。他總覺得這個世界都要圍繞著自己轉(zhuǎn)。這一切都是為了我。這時候你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沒有長大,他必須得意識到別人沒有義務幫你,連你的父母都沒有義務幫你。你的父母幫你養(yǎng)大了。把你養(yǎng)到18歲,夠了。他的這個社會規(guī)定的義務已經(jīng)完成了。接下來,他們要過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沒有義務幫助你完成所有的事。你遇到了困難,你不高興,所有人都要看你的臉色行事,就代表著你還沒有長大。

所以,這三種狀況,我們大家自己往內(nèi)心里邊深挖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或多或少我們都還有一點。就是不能夠獨立地作出選擇,不能夠獨立地作出判斷,然后經(jīng)常以自我為中心去想問題,去感受問題。這是我們說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實現(xiàn)自立達到這三件事。

那么什么是既不批評也不表揚呢?我們首先說說批評和表揚會有什么問題。就是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總是被批評的方式來教育。他的父母總是訓他。很有可能他會變成一個懦弱兒,總是被批評的懦弱兒。原因是批評不可能改變一個人,這句話他說得特別絕對。

那我們對照一下我們自己,我小時候經(jīng)常被我爸爸批評。我爸批評我說不許看閑書。他只準我看數(shù)學、物理、化學、英語這幾門課。結(jié)果呢,我辦了樊登讀書。你說氣人不氣人。我就帶大家看閑書。就是父母這么反對我做這件事,反對不了,因為你再批評我,可能會給我更大的反彈。我這兒當然是一個好的例子,我沒有干別的壞事。

你想個壞的例子。你有沒有見過家里邊孩子賭博的?父母天天打、罵,捆起來,抽他,有效嗎?沒有效果。你會發(fā)現(xiàn),深層次的心理問題沒有解決的時候,這種批評所帶來的,都是他持續(xù)做這件事情的動力。

為什么呢?根據(jù)阿德勒的理論,阿德勒說,每一個孩子從小到大的過程當中,都在努力地爭取一件事,就是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所以,當父母從來不關注這個孩子好的事情的時候,這個孩子表現(xiàn)得正常、表現(xiàn)得好,學習成績進步了,父母都沒有反應的時候,這個孩子就一定會想辦法,找一些你真的會關注我的事情來做。比如說賭博,比如說玩游戲,比如說眼睛近視越來越糟糕,這都是孩子去獲得父母關注的手法。因為這是他本能的需要。他就需要獲得這個東西。所以批評不可能給孩子帶來真正的改變,只會讓他把這件事變得越來越加強。

那你說表揚的問題在哪兒呢?如果我們總是用表揚來驅(qū)動一個孩子做一件事情,最后的結(jié)果很有可能是,得不到表揚的事情他就不去做。就是孩子衡量這件事該不該做,取決于這件事情父母會怎么看,有沒有評分,有沒有獎勵,有沒有排名,都是這些外在的東西,如果這個東西沒有,他就會覺得沒什么勁,這就是表揚有可能會帶來的惡果。所以,他提出來既不批評也不表揚。

那到底應該怎么辦呢?他說,你首先應該認清楚,不要對孩子的課題橫加干涉,因為孩子從來都不是為父母學習。

為什么呢?因為如果是這個人自己學習的話,失敗恰恰是學習最好的機會。就是我們讓他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是希望不要有失敗。我們把所有的失敗都跳過去。中考一定要考上,中考考不上,完了,丟臉。但是如果他自己學習,中考沒考上,可能是一個警醒。他突然意識到說,人生有這樣的挫敗也沒關系,我能夠追得上。人和人的發(fā)展節(jié)奏是不一樣的。這都是一個人的感悟。甚至就算輟學繞了一大圈回來,搞不好將來還能干學術(shù)。這就是人生。所以要讓孩子知道,他的課題是他自己要做的事,失敗也是學習的過程。

然后如果一個父母反復地嘮叨,我們之前講別的書的時候提過,說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大概率的事件是因為家里有一個嘮叨的媽媽。就是媽媽嘮叨,孩子叛逆,這兩個是一對。然后爸爸打孩子,孩子抽煙,這個是一對。成癮和暴力,這是一對。

那為什么媽媽嘮叨,孩子會叛逆呢?原因是嘮叨會讓孩子知道對也不去做。知道對也不去做是什么呢?就是叛逆。叛逆的典型并不是不小心做錯。叛逆是我知道它對,我也不做。我就跟你對著干。為什么?你嘮叨得我煩。你嘮叨得我覺得自己的自尊不斷地降低,我痛苦。所以,我就故意地要傷害你。這也是孩子獲得父母關注的一種手法。

說了這么多糟糕的狀況,表揚、批評、嘮叨都不行。我相信很多人都覺得,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已經(jīng)有了。那應該怎么做呢,應該的做法是第一點,我們首先要知道,愉快地接納孩子的真實面。這個很重要。

我讀完這本書之后,這個就已經(jīng)起作用了,你知道吧。我昨天帶著嘟嘟在小區(qū)里面跑步,嘟嘟最近胖了。他不愛跑步,然后我現(xiàn)在跑步很厲害,所以我就帶他跑步。結(jié)果他跑了一會兒就不行了,他說爸爸我受不了,太冷了,風太大,就想哭,要走。我就覺得這孩子,你看,毅力不夠。你看 他情商很高,學習很好,各種各樣(都好)。跑步毅力不夠不行。我就想要糾正他。后來我突然想起這本書里的內(nèi)容。我在干嗎?我在對他的生活橫加干涉,我在對他的節(jié)奏橫加干涉。我希望跑步成為我替他解決的一個課題。不可能。跑步是他需要面對的一個課題。

所以,我就說,那你回家吧,就讓他回家?;氐郊乙院?,等我跑完了50分鐘,回到家里邊的時候,他還有點小難過地坐在那兒。我沒有跟他談這件事,我只是問他身體舒服一點了沒有,還難受嗎,就好了。

為什么我會有這樣一個心理上的轉(zhuǎn)變呢?是因為這本書里邊告訴我說,你能不能夠想象一下,孩子生病的場景。就是你想象一下你的孩子生病,送兒童醫(yī)院那個場景。然后在那一刻,你最期待的是什么呢?其實只要他身體健康,什么都行。學習成績零都行。只要身體好,沒問題,寶貝開心就行了。那父母為什么總是那么不滿足呢?所以,如果他身體健康,開開心心地,陽光,你首先就應該能夠接受這是他真實的一面。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無可替代的,哪怕你有好幾個孩子,每一個孩子也都是無可替代的。這個無可替代的真實的一面,是你要去無條件愛的一個東西。只有這樣你才能夠跟他建立良好的關系。

所以,你知道,嘟嘟很意外。我回來竟然沒跟他談跑步這件事。然后我很關心他的身體,后來他主動跟我講,他說,爸爸咱們下次跑步,能不能挑一個更好的時間。他沒有放棄跑步這件事,他沒有像我想象那樣,我再也不跑步了。沒有。他跟我約定下一次跑步的機會,就是因為他感受到了,我是無條件地接納他,我是愛他的。而他自己知道,跑步是他自己要解決的問題。這就是這本書剛學完,就給我?guī)淼母淖儭K?,第一條我們要知道,我們要愉快地接納孩子的真實面。

然后接下來,構(gòu)建良好的親子關系。不要訓斥,要平等地對待。那你說孩子做對的事以后,我們也不表揚嗎?我們過去很多書都說要表揚,及時反饋,表揚他。不是表揚,岸見一郎說,我們要做的事是謝謝你。如果我們能夠?qū)⒆幼鰧Φ氖?,表達出謝謝的時候,孩子立刻就能夠知道,這件事做對了。并且他獲得了價值感。

你比如說,一個孩子在地鐵里邊不吵不鬧,這時候媽媽表揚說,寶貝,你真了不起。你竟然能夠不吵鬧,太棒了。你不覺得奇怪嗎?這就好像表揚一個人不會隨地丟垃圾一樣。你竟然不隨地丟垃圾,你真了不起。太奇怪了吧。因為不隨地丟垃圾,或者在地鐵里邊保持安靜,這是一個正常人所應該具備的正常狀況。但是我們很多家長為這件事批評或者是表揚,會讓孩子覺得,我今天做這個事有沒有人反饋我,有沒有人表揚我,對嗎。

你要做的是什么?孩子在地鐵里邊很安靜,謝謝你今天這么安靜。好了,謝謝他就好了。因為這個是平等的,這是公平的。感謝他給你所帶來的東西,就像我們和其他人一樣,其他人做對的事,我們也應該對別人表示感謝。這時候孩子的價值感,就會得到大幅提升。

大家如果讀過《自卑與超越》就會知道,阿德勒說,一個孩子終身,所尋求的就是兩樣東西,一個叫作歸屬感,一個叫作價值感。歸屬感是愛,價值感是感謝。愛能夠給他歸屬感,感謝能夠給他價值感,就這么簡單。所以,我們要表示感謝,而不是訓斥或者表揚。

然后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失敗的結(jié)果。很多喜歡替孩子做事的家長,叫作既不相信也不尊重孩子。我們不相信他能夠做得好,我們也不尊重他自己獨有的選擇權(quán)。很多父母喜歡替孩子包辦一切,包辦小學,包辦中學,包辦上大學的指標。大學畢業(yè)以后包辦工作,就業(yè)。這一路做下去,這孩子廢掉了。這個孩子可能會進到一個讓父母滿意的、有面子的單位去工作,但是他的生活毫無熱情。他這一輩子會怨恨自己的父母,又沒法說。因為父母替你做了這么多的事,雙方相互委屈、互相痛苦。這是我們說讓孩子去承擔,然后用感謝給孩子帶來貢獻感,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之后他自己負責。

父母能做的事很多,父母不是什么事都不能做。父母最重要做的一件事,是讓孩子知道求知之樂。就是讓他開心,覺得好有意思,很好玩。

就像我每次講完了一本書,或者讀完一本書之后,我首先就跟我兒子分享這件事。我的表達不是說,你趕緊去讀,這本書你必須看。我從來不說這樣的話。我只是向他表達我是多么地興奮,我讀到這本書的時候多么地開心,他就問我說,爸爸,那我能不能看。我說,你當然能看。他最近在看《達·芬奇?zhèn)鳌?,就是我之前看過《達·芬奇?zhèn)鳌?。他就看,現(xiàn)在看到達·芬奇開始畫畫的那個階段。他覺得很有意思。

那天拿過來一個玻璃的瓶子,上面的字是反著的,然后拿給我。他說,爸爸你看,這像不像達·芬奇寫的字。我還有點沒反應上來啥意思。哦,我想起來達·芬奇是左手寫反字。所以寫出來字是反的。這就是他在學習。他在感受求知之樂。所以,家長要做到不隨便插手。

如果你真的有疑問的時候,你要坦誠地詢問。什么叫坦誠地詢問?把他當成一個大人說,我最近一直沒有見到你學習,我有點擔心。這話是可以講的。你講出你的感受。

那孩子如果告訴你說,我就是不想學怎么辦。岸見一郎說,那你也沒辦法,你只能等說,那好吧,等你什么時候想學了,你就好好學。因為人生是你的。我們很多家長覺得,不對吧,說這樣他不做事,這不作為,眼看他滑下去嗎?你的做法是把他硬推下去,你知道嗎?就他可能滑一段時間起來了,但是如果家長使勁地摁下去的話,他可能再也起不來了。這輩子就這樣。所以,這是大量的經(jīng)驗和教訓所帶來的結(jié)果。

有時候你使特別大的勁,確實起不到更好的效果。他說,家長沒有壞家長。很少有那種特別壞,想害孩子的家長,幾乎沒有。但是存在大量的笨家長。就是大量的家長不是壞,而是笨。我們要提醒所有的家長一件事,就是要有勇氣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你沒發(fā)現(xiàn)岸見一郎寫的書,都叫什么什么的勇氣嗎?他特別喜歡用勇氣這個詞。就是你要直面這件事。你要改變過去的互動方式,你要學會放手,既不表揚也不批評的這種公平對待的方法。這需要極大的勇氣。

很多家長喜歡體罰,覺得體罰的時候,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去教育他。他說,體罰不是教育,體罰只是報復。就是父母對孩子的體罰只是報復。報復什么呢?你把我氣成這樣,我得報復你一下。就是我心里邊那股火壓不住,我要發(fā)泄出來。只是報復而已,對于教育毫無意義。

在孩子做了很多錯誤的事的時候,我們需要教會孩子正確的訴求方式。教會他,就像《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邊寫的那種方法。你要教會他,而不是不停地指責他,或者打他。這都沒有用。這是第一Part,我們現(xiàn)在學會了什么叫作既不批評也不表揚的教養(yǎng)方式。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就是怎么樣才能夠讓孩子會學習。學習是大家最關心的東西。就是有的孩子會學習,有的孩子不會學習。同樣使了很大的勁,每天晚上在那兒不停地做作業(yè),成績就是上不來。但是如果是一個會學習的孩子,很輕松,他就能夠把成績搞得很好。

怎么做呢?就是父母首先要知道,學習是必須由孩子自己解決的課題。注意,我說的是學習是孩子必須解決的課題,不是考上大學是孩子必須解決的課題。就是如果這個孩子所謂的學習,只是為了考上大學,沒有用。因為這里邊有一個巨大的謊言,很多父母都始終跟孩子說謊。就父母老跟孩子說什么呢?說你考上了東京大學,你就會有一個好的未來。換到咱們,你考上北大,你肯定有一個好的未來。爸爸媽媽為什么讓你上大學?上大學才能過上好的人生。誰告訴你上大學就能過上好的人生的?上了大學過不上好的人生的人,大把。

所以,如果我們整天騙孩子。我們不告訴他人生的真相,我們用這種方式來利誘他。甚至還有很多父母說,你考上大學,我就再也不管你。你考上大學,你愛咋樣就咋樣,隨便你。這都是騙人的。這都是我們父母的權(quán)宜之計。我們就哄著他把這段奧數(shù)做過去就行了。但實際上,你用這樣的方法教孩子,孩子不會認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學習是一個一輩子的事。你必須得知道考上大學,未必會有一個好未來。我們必須得一生保持學習的習慣,還得加上一點小小的運氣,你才有可能有一個好的未來,對嗎。

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是好未來?美好未來的定義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擁有了一個豐富的、細膩的、美好的靈魂,你在哪兒都有一個好未來。但如果你沒有這種感受,你擁有再多的錢,擁有再大的房子,你也不會有好未來。這才是人生的真相。但是我們很多父母不跟他講這個。我們只希望他說,騙他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就好啦。這時候孩子的學習觀會極度錯誤。他的目標會變成什么呢?你會發(fā)現(xiàn),考不上了,我就不努力了。

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反正——咱們上中學的時候,我們班有同學就說,反正我也考不上,我掐指一算考不上。行了,不學了,就玩了。當一個人掐指一算,覺得自己沒希望的時候,徹底放棄了。

為什么呢?因為他覺得學習是為了考上大學,學習是為了拿到文憑,學習并不是自己的權(quán)利,并不是自己必備的東西。所以,他為了表揚而學習,為了文憑而學習。他的做法就是考不上就不努力。

還有作弊。就是我為什么愿意通過作弊來學習呢?因為我的目的是為了結(jié)果。至于那個知識不重要。所以,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會從這兒出現(xiàn)。我們要教會孩子學習的喜悅。

怎么才能教會孩子學習的喜悅?我給大家講一個題外話。不是這本書里的內(nèi)容。你讓他聽一下我講的《列奧納多·達·芬奇?zhèn)鳌?。他一定會喜歡上學習的喜悅。就達·芬奇這個人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他追求純粹知識的快樂。這個知識對他有什么用不重要。但是不知道這個東西對他來講,很重要。他必須得知道它。

孔子怎么講的呢?孔子說,一事不知,士者之恥。就是有一件事你不知道,你是一個學習的人,你是一個士——恥辱。趕緊去弄明白。這就是純粹求知的樂趣。

所以如何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喜悅?這個作者說,第一,你要讓他知道求知本身的樂趣。第二,你要讓他奉獻社會。就是我們從一個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告訴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并不意味著你自己賺錢,并不意味著你自己開豪車,去飆車。不是,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是意味著你對這個社會有價值,你為這個社會能夠作出貢獻。

聽著像不像《自卑與超越》?《自卑與超越》里邊說,如果你想超越自己的自卑,唯一正確有效的方法,是把你的價值和社會的價值融合在一起。只有作為父母把奉獻社會和求知的樂趣這兩件事告訴孩子,孩子才能夠真的找到學習的喜悅。這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有求知的樂趣的孩子,他善于堅持。沒有求知樂趣的孩子,馬上就會放棄。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放棄。

比如說這段不考了,他就不學了。比如說我已經(jīng)考上了,所以我就不學了。我完成作業(yè)了,所以我不學了,等等。都有可能。那么,認為孩子不如自己、小瞧孩子的父母,孩子是不會聽你說話的。

各位捫心自問一下,你會不會瞧不起自己的孩子?好像父母覺得罵自己的孩子,既能給自己的內(nèi)心帶來優(yōu)越感,還能夠顯示自己是特別負責任的父母。你發(fā)現(xiàn)嗎?就這個罵孩子的方法,給他帶來雙重享受。所以,他不斷地貶低自己的孩子。你要知道,這個岸見一郎說,如果你瞧不起自己的孩子,孩子分分鐘就能感覺得到。孩子的內(nèi)心是非常敏感細膩的。然后他不會再聽你的話。你說的話聽不進去。他只是等著離家的那一刻。他每天盼望著什么時候長大,什么時候離開這個家,什么時候不再聽你的話。

然后還要給父母提醒的,就是千萬不要開口只談學習。大家有沒有看過一個電影叫《萬箭穿心》?那個電影真的很好看,你們有機會看一下,是一個文藝片,小成本文藝片。

《萬箭穿心》里邊的那個媽媽,跟她的兒子的關系非常非常糟糕,那個兒子說了一句話,說你除了問我考得好不好之外,你還會問我什么。當然那個媽媽很辛苦,很勤勞。天天干很多的重體力勞動來養(yǎng)活她的孩子。文化水平也不高。這就是現(xiàn)實的生活。她跟孩子之間的對話只剩下了說,考得好不好,作業(yè)做完了沒有。除了這些事之外,別的一概都不會問,都不重要。

所以,如果我們跟孩子開口閉口只談學習這件事,會造成什么惡果呢?首先是孩子沒有存在感,就是孩子覺得,他在這個家里邊無足輕重,不重要。我是這個家的學習工具。就這個家的學習水平,取決于我的成績。然后這個家慶祝不慶祝,高興不高興就是成績好不好。除此之外,我對這個家不重要。

我太太跟我講,她小時候高考之前,每天桌上放一個蘋果。那個蘋果看起來,是一個完整的蘋果。但她只要把那個蘋果皮一拎,皮就全掉了。就是一個削好皮的蘋果。

她到去上大學之前,都沒有自己動手削過一個蘋果。父母對她的態(tài)度就是只要你考大學,別的啥事你都不用干。橘子永遠是剝開的,插著一根根的牙簽放在那兒。她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吃——放在那兒。不用收拾,被子都不用疊。就是父母全部替她解決掉。

她現(xiàn)在回憶起來這段過程,她說,哇,我為什么那么不喜歡學習,你知道嗎。就是因為全家人認為,我就這一件事。這就是書里邊講得非常明確的,孩子沒有存在感。

那你怎么才能讓孩子有存在感呢?你需要對孩子表示感謝。在他做的各方面的貢獻當中,他陪你散步,你可以感謝他。他做了一些家務活,你可以感謝他。他對別人說了體諒的話,你也可以感謝他。你要讓他知道他在這個家里邊,是一個全方位存在的人,而絕不僅僅是一個考試和學習的工具。

這個作者說,有一次,因為他也接受很多人的咨詢,有一個家長就來找他咨詢,說孩子不好好學習,而且經(jīng)常搗亂,做出很多叛逆的事,很頭疼。然后他就去了解那個孩子的生活。他很吃驚,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竟然在家里邊負責照顧一個癱瘓的老人。就是這個孩子家里邊父母條件也不是很好,這個孩子每天回家要照顧家里的老人。但是父母來咨詢的時候,唯一只說的話題是他為什么不學習。

然后岸見一郎就覺得說,他都已經(jīng)做了這么多成年人才應該做的事了,你還不對他表示感謝?就是父母對于他做那些家務活,視若無睹,認為那個不重要——但是他不學習呀。就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很多家長來找我咨詢也是這樣。說一大堆孩子的問題,集中點就是他不好好學習。我說,有沒有優(yōu)點,有很多優(yōu)點,但不重要,他不學習。就是我們的眼睛當中,只盯著學習這件事,從來不對孩子做的別的方面表示感謝。這時候孩子沒有價值感。沒有價值感就沒有自控力。沒有自控力就不會好好學習。

反過來,他為什么做那么多叛逆的事,各位現(xiàn)在理解了吧?他要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就是你所有的事都不跟我說話。只有這件事跟我說話,所以我不能這件事都做好了。這件事都做好了更沒話說了。最后父母跟我沒關系了。

所以還有一個謊言要戳破的,就是千萬不要跟孩子講,學習是先苦后甜。學習是一個持續(xù)的事,而且學習本身是有樂趣的,他不是拿它來換后邊的東西。所以別騙孩子。

那你說孩子就沒法調(diào)動起來。這時候岸見一郎說,孩子總會學習。你唯一能做的事,各位,你唯一能做的事,只有信任、等待、感謝。你們在座的各位,我都相信有很多人,過去不好好學習,現(xiàn)在這么認真地參加樊登讀書。為什么?因為孩子總會學習。有人學得早,有人學得晚。

所以,我們需要對我們的孩子有點耐心。有的孩子早早地愛學習,有的孩子晚晚地愛學習。沒關系。但是核心是你需要有耐心。當然,如果你之前做得都對的話,孩子是不會輕易地放棄學習的機會的,因為學習是一個人的權(quán)利。學習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為什么我們在這里邊不斷地強調(diào)信任,信任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哪兒呢?第一個你要知道,我們要相信孩子,能夠獨立地解決問題。為什么?因為你不相信,他也得獨立地解決問題,這是必須的。他今后一定要獨立地解決問題。所以你只能夠相信,他能夠獨立地解決問題。

然后你要能夠看到孩子好的意圖。就是在我們看到孩子做錯誤的事的時候,你要知道,這個錯誤的事的背后一定有好的意圖。比如說,他是希望吸引你的注意力。這就是好的意圖。他希望你們給他更多的關注,這就是好的意圖。如果我們看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能夠?qū)⒆影l(fā)自內(nèi)心地產(chǎn)生信任。

實際上,我們不信任的是人性,我們不信任的是人的那個生命力。如果說到生命力這件事,我相信更多的人是能夠信任的。你都有覺悟的那一刻。你都有浪子回頭的那一刻。你的孩子也一樣。如果你早點給他機會,他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那有的父母說,我就是很焦慮怎么辦呢?我生氣、忍不住要發(fā)脾氣,怎么辦呢?作者的建議是回避孩子。就是當你真的焦慮的時候,當你想發(fā)作、發(fā)脾氣的時候,你先躲開點,冷靜一下,假裝沒這孩子的事,然后出去逛一逛?;貋硇那楹昧?,你再跟他聊天。

然后你可以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就比如說,這么多天來,我看你都在玩游戲,我有點擔心。這是你的感受。

順便說一句,很多父母會跟孩子講說,你只要不玩游戲,你的成績肯定就上來了。這是第三個謊言,你知道,當你說這個話以后,會怎樣呢?這個孩子會使勁地玩游戲。原因是他心中有一個幻想。有一個最后的救命稻草。就是只要我不玩游戲,我的成績就上來了。所以我怎么才能夠保住自己的這個救命稻草,不要被戳破呢?就是我永遠都得玩游戲。

各位理解嗎?如果我真的不玩游戲了,成績還沒上來,完了,人生幻滅了。但是他內(nèi)心當中被催眠,被他的父母催眠,被他的老師催眠。大量的老師也都說這樣的話,大量的老師跟父母講,你的孩子只要專心點就沒問題,你的孩子只要不玩游戲就沒問題,你的孩子只要少打籃球就沒問題,你的孩子只要不談戀愛就沒問題。

哪有那么簡單。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和老師,就希望用這樣簡單的幻象去蒙蔽孩子。蒙蔽的結(jié)果是這件事成為了孩子的救命稻草。然后孩子會持續(xù)地保持這件事一直做下去。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幻想。他覺得我只要不做這件事,我就能夠變得很好。因為壓力太大。

所以,你坦率地表達你的感受就好了。告訴他玩游戲不學習,媽媽很擔心。但是你要知道你得學習,這是你自己需要克服的課題就夠了。

OK,然后讓孩子學會去幫助別的孩子。這個在很小的時候就應該這樣做。成績好可以去輔導別的孩子學習。體力強可以去幫幫別的孩子做點勞動。

總之,你要為社群奉獻。為什么這個跟學習有關系呢?就是一個樂于助人的孩子,會更容易提升自己的價值感。提升了自己的價值感,會增強他的自律性。增強自律性,才有可能慢慢地不打游戲。這就是我們說讓孩子會學習的,這里邊的一些原則和方法。

在家里邊不要因為孩子是考生就特殊照顧他。好多家都是這樣。家有考生,無論是高考的考生,還是中考的考生,那個家好像打仗一樣,聲音都要小。媽媽甚至為了這個事跟鄰居吵架。哎呀,做得太過分了。

這些所有的東西做出來,都是跟孩子加強了不平等的關系。就是讓孩子把學習當成了一個階段性的事。只要這段過去了,這些東西就不在了,就不需要了。他會壓力巨大,而且他會特別憎恨學習。

我知道很多家長會跟我一樣,覺得這樣管得是不是有點太少了,是嗎?孩子就是玩游戲,我真的不插手嗎?你可以插手,你可以跟他談,你說,我想跟你談談關于玩游戲的事。如果這孩子說,我不想談。那就下次再說。然后直到有一次他說,好吧,那來談談。你可以告訴他,你為什么覺得玩游戲很危險。玩游戲會帶來哪些方面的問題。但是選擇權(quán)依然在孩子的手里。這就是這本書里的建議,關于學習這一塊。

最后一Part,他說要學會賦予孩子面對人生的勇氣。阿德勒哲學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說,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這是阿德勒的原話。他說,任何人都可以做到所有事。

就比如我今天突然要去學滑雪,我能做到,我只要愿意學 我一定能做到。但是你知道嗎,我內(nèi)心當中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我不可能學會滑雪。我見到滑雪就害怕,我去滑過幾次,摔得亂七八糟的。我還聽過很多人滑雪從山上飛出去的故事,所以我就特別不愿意滑雪。這種叫作認為自己不會成為某一種人,或者認為自己做不到的這種想法,會伴隨一個人的一生。

如果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植入了這樣的東西,因為很多父母就會說,你就是沒有自控力,你就是管不了自己,你將來就是沒出息。當你從小給他植入這些東西的時候,孩子就沒有改變自己的勇氣。所以,我們需要賦予孩子勇氣,讓他知道任何人可以做到所有事。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人生課題。就是你要知道,當你接受這個事的時候,你是有壓力的,你知道嗎。

你比如說,我如果——我在生活中為什么聽了那么多人講說,哎呀,有天分,有天分。這個社會不可能沒天分。當你說這個社會有天分的時候,你的內(nèi)心很放松,因為你會覺得,人家有賺錢的天分,我沒有,人家有滑雪的天分,我沒有,人有音樂的天分,我沒有,你的負擔減輕了。因為這種話會讓你覺得,沒關系,反正我沒有這個天分,我就是普通人。

但是如果你敢于接受阿德勒說的這句話——任何人可以做到所有事。意味著你可以,你只是不去做,你缺乏這樣的勇氣。所以,孩子也會回避這件事。孩子會刻意地做錯事來回避自己必須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就比如說,學習是人生課題。他覺得很難,好了,他不好好學習。他希望父母干涉。父母一干涉, 一吵架,一叛逆。好啦,我為什么不學習?因為我有一對壞父母。我的父母把我變成了這個樣子。他找到一個理由,找到一個借口,逃避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責任。這就是這本書,我覺得最高級的地方。就它最后告訴我們說,你要想接受阿德勒所說的真相,你需要有勇氣,而你需要把這個勇氣賦予你的孩子。讓他知道,哪怕你的父母是糟糕的、是錯誤的,你都能夠依然做到你自己想做到的事。這就是為什么他總是強調(diào)賦予孩子人生的勇氣這樣的東西。

然后我們可以做兩件事來賦予孩子勇氣。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要學會把孩子的缺點當作優(yōu)點來看待。什么叫作把缺點當作優(yōu)點來看待呢?你比如說,這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yè)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然后想七想八的,跳躍。這時候你要想,這個孩子善于發(fā)散性思維。他的發(fā)散性思維比較好。他不是那種專注型人才,他是連接型人才。他會有很多聯(lián)想。這是對的。

所以,如果作為一個家長,你能夠從孩子的缺點當中都看到他的優(yōu)勢,有助于你賦予他生活的勇氣。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你要做孩子的伙伴,而不是敵人。

怎么才能夠做到孩子的伙伴,而不是敵人呢?就是你要經(jīng)常讓孩子感到,他對他人有貢獻。就是孩子所做的各種事,對社會對他人、對家庭、對父母是有貢獻的。這時候孩子會自然地覺得,我們是伙伴的關系。

你比如說,你要讓孩子幫你去拿一個鏟子。這時候假如你說,你去幫我拿個鏟子。這時候你沒有把他當伙伴,你把他當成一個工具。有時候孩子會說,我不去。

后來有心理學家做實驗,就同樣一個狀況,心理學家說,我需要一個伙伴,誰愿意幫我。我。來去幫我拿把鏟子。可以了。他就立刻能夠感受到那個幫忙的感覺。這就是跟孩子不斷地構(gòu)筑伙伴關系的過程。

所以,你要經(jīng)常性地給孩子布置一些任務和挑戰(zhàn),讓他在家里邊做一些事,為自己的家,為自己的家人做一些貢獻。當你把這兩個東西結(jié)合起來,既能夠欣賞到他的優(yōu)點、缺點,把他的缺點當作優(yōu)點來看待,又能夠把他當作伙伴來看待,孩子就不會把你當敵人。

說句實話,我們很多家里邊的孩子跟父母之間是敵對的關系。就是只要家長不在家,孩子就很開心,家長如果在,孩子就很痛苦。

所以學習從來不是為了別人。千萬不要讓孩子為了學習不好而道歉。這個岸見一郎就說,很多奧運會的選手跑去參加奧運會,結(jié)果沒有得冠軍?;貋硪院螅陔娨暽蠎曰诘狼?,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得奧運會冠軍。全日本人都覺得說,正常,這丟臉,沒得到冠軍。

岸見一郎說,為什么人家自己參加比賽,沒有得到冠軍,下次再去不就好了嘛。干嗎要背負這么沉重的包袱?

得奧運會冠軍這件事,是一件美好的事,不能因為沒有得到,我就不斷地內(nèi)疚反思。那實際上,你看這件事跟我們的學習是一樣的,我沒有考上高中,我向全家懺悔。這種懺悔是無助于你下次考上高中的。這時候你要做的事是什么呢?你只需要說,下一次就好了。這次沒做到,下次就好了。這次跑步?jīng)]跑下來,下次就好了。

作為父母,我們只需要等待他的下一次。作為孩子,他知道這是他的下一次。他不需要為辜負別人而難過。因為辜負是道德綁架,辜負是轉(zhuǎn)換了責任。學習這件事對孩子來講,比對父母來講要重要得多,因為父母已經(jīng)學過了,父母的人生已經(jīng)自己走出來了。孩子還在走。所以,如果我們用內(nèi)疚感,來綁架一個孩子,我們希望他肩負這樣的,全家的責任,全家的眼光,全村的希望,這種感覺,這都是錯誤的。他根本沒有感受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

所以,他在這兒不斷地強調(diào)說,學習的人沒有特權(quán)。他要不斷地學會幫助別人,要去奉獻這個社會。然后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不要為了學不好,向全家道歉,辜負等等。

然后家長怎么才能夠過得快樂?有一天岸見一郎說,來了一個家長,找他咨詢,通篇講了一個多小時,都在講自己多么不容易,孩子多糟糕,孩子不聽話,孩子叛逆,孩子干嗎。說了好多,岸見一郎說,我知道他想干嗎。他就希望我能夠說一句,哎呀,你們做家長也真不容易呀。只要我說這句話他肯定開心,覺得心理醫(yī)生很懂我。

我就是不說,為啥就是不說呢?因為我不能說這樣的話。如果我說這樣的話,我說,你們做家長也真是不容易,好辛苦,遇到這么一個孩子。當你說這種話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之前做的事都是對的。

實際上,這個家長這么多的抱怨,這么多的痛苦,唯一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他自己做錯了,自己之前把所有的學習的這些東西,全都攬在自己的身上。而且他根本無視孩子其他的優(yōu)點。他滿腦子看到的都是這個孩子的缺點。這個叫作自怨自艾,博同情。他用的詞叫博同情。就是家長不要去博同情。你自己過得很痛苦,唯一的原因是你笨。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你也不愿意學習。你也不愿意相信你的孩子能夠獨立地成長,他能夠成為一個好的人。你不信任他,也不愛他 也不尊重他。然后你還說自己特倒霉,那不活該嘛。

所以,如果我們家長真的能夠理解到說,我可以過得很輕松。你真的把這個學會不管教的勇氣。你把不管教的勇氣學會了,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需要做的事,就是愛他、尊重他、感謝他、等待他。你看到嗎,輕松多了。

然后你會有大把的時間去過自己的生活,去做自己的追求。然后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你是一個沒有放棄自己人生的人。很多孩子不愿意學習,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看到父母就不學習。他看到父母就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人生。然后把寶全都押在我的身上。孩子說憑什么。

大量的家里邊都是這樣的狀況。家長在樓下打麻將,希望孩子能夠去讀書學習,這怎么可能呢?

所以我們要做的事,其實簡單很多,叫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就是我們到最后變成無為而治了。就是我們真的做事,你發(fā)現(xiàn)越簡單越好,你做得少一點更好。因為你要相信孩子的生命力。每個生命都不會輕易地放棄自己。真正導致這個孩子的生命放棄自己的,是家長和老師錯誤的教育方法。我們在不斷地壓抑他的生命力,而不是鼓勵他。

所以我剛剛講的,愛他、尊重他、感謝他、等待他。簡單多了。這時候你發(fā)現(xiàn),你也輕松,孩子也輕松。有點耐心,人生是一個慢慢地長跑的過程。

然后要禮貌地和孩子說話。日本人本來就夠禮貌的。然后岸見一郎還在不斷地強調(diào)說,家長跟孩子說話要禮貌。孩子做了事,拿了水過來。謝謝。要說謝謝。要對孩子表示感謝。

然后不要說傷害孩子人格的話——你就是一個什么什么樣的人,給他下界定。你從來都怎么怎么樣。你根本就不會什么什么。這種傷害人格的話不要說。因為這種話說出來以后,孩子的那種價值感,好不容易通過那么多次互動建立了點價值感,一句話說過去,砰,掉地上,又沒有了。我們作為家長的任務,就是建立他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就這么簡單。

然后從孩子身上學東西,要學會從孩子身上學東西,這個是強迫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孩子閃光點的一個方法。如果你能夠從孩子身上總結(jié)出來東西,學到東西,那你就一定發(fā)現(xiàn)了孩子很多的閃光點。就是最后他有一句話,是講給那些喜歡替孩子包辦各種事的家長。

他說,沒有努力獲得的成功是轉(zhuǎn)瞬即逝的。所以,不要替孩子走捷徑。就是你替孩子想辦法得了一個什么區(qū)級作文大賽冠軍。這種冠軍得到以后,大概5分鐘,興奮,拍照,秀出來,發(fā)朋友圈,就過去了。因為它沒有任何價值,這都是我們所說的,叫作沒有通過努力來獲得的成功。

要讓孩子通過努力,通過自己的辦法去解決問題,去獲得他的成就。不要幫孩子走捷徑,走捷徑其實是忽略了最重要的成長過程。他成長的過程可能在那個彎路上,可能在那個起伏跌宕的過程當中,他才能夠體會到人生真的需要什么。但是,父母說,不用,給你找個叔叔搭個橋過去了。完了。所以,這孩子這輩子都不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

那同樣,父母也不能夠替孩子做決定。父母不能夠決定孩子的人生。這個李中瑩老師,有一次跟我聊天——我最近請了李中瑩老師來講他的那本新書叫《心智力》。那書非常好。

李老師說,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都會跟自己的父母有一場戰(zhàn)爭。包括我,包括你,我們大家。每一個人成長過程當中,都會跟自己的父母有一次戰(zhàn)爭。如果孩子贏了,就是喜劇。如果父母贏了,就是悲劇。

我直到今天,我爸還在努力地做我的工作,讓我回西安到大學里邊應聘當個老師。然后他總是覺得我沒工作。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安排。他就希望你能夠回來。但是你得有自己的生命力。

那么,最后我們總結(jié)一下,其實這本小小的小書并不復雜。要想學會它,你唯一需要的是勇氣。就是當你沒有足夠的勇氣的話,這個道理跟你講多少遍,講幾十本,上百本親子教育的書,也沒用。但如果你有勇氣,你愿意改變,愿意嘗試,你愿意像我一樣,想說的時候忍住不說,去表達愛,你很快就學會了。它并沒有那么難。

總結(jié)起來就是要賦予孩子勇氣,要用尊重、合作和感謝來塑造孩子。就這么簡單。

那么最后,我們希望來一個互動的話題:就是大家可以在留言的地方,或者在你的朋友圈里邊寫一下,我們聽完這本書之后,我們打算感謝孩子些什么東西?我們對我們的孩子有哪些方面需要感謝?趁著現(xiàn)在就去表達,好嗎。謝謝大家,我們下周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不管教的勇氣》讀書筆記第十九期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岸邊一郎大師告訴你,只需要這四招兒
《不管教的勇氣》:岸見一郎告誡家長們,養(yǎng)育孩子不該做的N件事
岸見一郎:感受到自己有價值的時候,孩子才開始真正有勇氣
解讀《正面管教》1、做父母,請“持證上崗”
《不管教的勇氣》:孩子考57,父母管不管?心理學家告訴你怎么管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