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槍斃了楊宇霆,但對于他的家人張學良給予了一定照顧,尤其是知道有人趁楊宇霆死難私吞他的家產后,張學良派人物歸原主還給楊宇霆的家眷。
那么張學良為什么會殺楊宇霆,為何大家都說楊宇霆不死就不會造成東三省的淪陷?這一切還得從楊宇霆的能力說起。
留學日本,優(yōu)秀的外交官
楊宇霆出生在奉天一戶普通家庭中,為了生活來到了東北。楊宇霆出生時家中經濟情況已經好轉了許多,不僅能吃飽穿暖,還可以負擔起讀書的費用。
不過楊宇霆的父親是通過體力勞動發(fā)家,根本不想花錢讓孩子讀書。還是在周圍人三番五次的勸說下,楊宇霆才得以進入學堂。
楊宇霆長大后清朝已經廢除了科舉制度,不過顧及到奉天是個吉祥的地方,于是允許奉天舉行最后一次科考。楊宇霆就抓住了這次科考的尾巴,成為了最后一批秀才。
隨后楊宇霆憑借過目不忘的本領背下了一本書,獲得去日本留學的機會。在日本學習期間,楊宇霆掌握了許多日本的風俗文化和治理特點,對日本人也有了更深的研究。
也正是這段時間,楊宇霆與孫中山等人保持著頻繁的書信往來,對于國家大事有了許多自己的見解。回國后的楊宇霆更是直接參軍入伍,迅速升到了軍械廠廠長。
在跟隨張作霖后,楊宇霆經常就東北問題與日本人談判。憑借著對日本文化、政治的了解,日本人在楊宇霆手上沒少吃虧。
楊宇霆對待日本人的態(tài)度就是“恩將仇報”。不停地示弱對日本加以誘惑,令日本人心甘情愿掏出大量資金,同時與日本人虛與委蛇,必要時可以反咬一口??傊褪钦甲畲蟮谋阋顺宰钚〉奶?,堅決不與日本沆瀣一氣。對此胡適甚至有“此人不死東北不失”的評語。
楊宇霆對日本的態(tài)度使得日本人對其破口大罵,連國內媒體都知道中國東北有這么一位難纏的外交人員。為了破壞楊宇霆的影響,日本人造謠、抹黑無所不做。
對于當時的中國而言,楊宇霆是一位愛國、有能力的能臣。對待這位牽制住日本的大功臣,張學良為何痛下殺手呢?
居功自傲,意圖自立
楊宇霆想要發(fā)展自己勢力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在張作霖時期就已經發(fā)生過。
當張作霖在街上看到楊宇霆訓練的士兵后,就將楊宇霆調到自己隊伍里擔任參謀長,幫助張作霖訓練軍隊。
張作霖當時的部隊中許多士兵都是社會人士,紀律散漫,直到楊宇霆按照國外科學訓練方法教學,才使得這支隊伍戰(zhàn)斗力飆升。
1918年,楊宇霆提議劫持直系價值四千萬的軍火,并將其裝備到自己的隊伍中,使得楊宇霆成為奉系軍隊當紅人物,獲得張作霖的器重。
沒過多久,楊宇霆用奉系軍隊的名字組建自己的勢力,被張作霖發(fā)現后將楊宇霆撤職。
這是楊宇霆第一次起了自立為王的心思,不過沒多長時間,張作霖再次重用了楊宇霆,并在楊宇霆的幫助下奠定了自己的軍事地位。
在獲得張作霖全部信任的同時,楊宇霆脾氣越來越大,越來越盛氣凌人。因為驕傲自滿被孫傳芳打敗后,楊宇霆狼狽逃出了江蘇,回到張作霖的隊伍中繼續(xù)興風作浪。
在這支隊伍中,郭松齡和楊宇霆是兩個矛盾最大的派系代表。矛盾激化的同時郭松齡產生了脫離奉系的想法并付諸于行動,最后被楊宇霆借機殺害。
沒有了反對的政敵,楊宇霆逐漸掌握了軍隊實權,曾經想建立自己勢力的想法隨著張作霖的意外身亡再次出現在腦海中。
惹惱張學良
被楊宇霆處死的郭松齡是張學良的老師,二人政見不合必然會影響到張學良對楊宇霆的態(tài)度。而后郭松齡秘密處死郭松齡,張學良就對楊宇霆產生了恨意。
當張作霖身故后,奉系絕對分裂成了兩派,一派支持張學良上位,一派不同意張學良接任張作霖的職務。楊宇霆就是反對張學良的代表。
即便在張作霖大部分老部下的支持下成為奉系軍隊的領導人,楊宇霆對張學良的態(tài)度卻十分惡劣,經常仗著自己的輩分對其謾罵,哪怕在外人面前也不給張學良留任何面子。
在楊宇霆看來,年輕的張學良根本不能擔此重任,何況還染上了抽大煙的習慣。再加上他居功自傲,經常私自做主決定一些大事,面對張學良事后的詢問大都會說一句:“你啥都不懂,我都決定完了,請示你干啥?”
當面對國民黨和日本人的拉攏時,張學良當然不會與自己的殺父仇人合作,毅然而然地選擇歸順國民黨陣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東北易幟。不過在面對這件事情上,楊宇霆與張學良發(fā)生了不了調節(jié)的矛盾。
楊宇霆想的是從蔣介石那里多要一些好處,盡可能提高東北軍的地位,吊足蔣介石的胃口。但張學良卻心急地想直接歸順,不談任何條件。
新仇舊恨的累積下,張學良不再繼續(xù)容忍楊宇霆,找了個借口將楊宇霆騙來后,令手下將其槍斃。
對于槍斃了楊宇霆這件事,張學良開心,蔣介石開心,日本人更開心。也正是因為楊宇霆的死亡,日本占領東三省時沒有遇到任何困難。
總結:
在大家看來,若是楊宇霆還在軍隊中,當日本入侵東北時一定會受到強烈反擊,而不會是像歷史中那樣沒受到任何抵抗。
不過楊宇霆的死亡不僅有張學良的原因,也有自身原因。若是能將自己傲氣收斂一些,或許也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