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奧運會作為國際體育屆最有影響力的賽事,固然能給東道國帶來巨額收益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但如何做好場地和人員的安全保障,卻是個極度考驗能力與智慧的大難題。如今,奧運會已走過31屆、120多年的歷程,其中因為安保漏洞而導致的安全事故屢屢出現(xiàn),而曾經(jīng)導致11名運動員被殺的“慕尼黑事件”,至今仍被各國引以為戒。事件的起因,還是要從1970年發(fā)生的“黑九月事件”說起。
法特赫武裝成員
通過前兩次中東戰(zhàn)爭(1948年、1956年),以色列不僅擊敗周邊所有與其為敵的鄰國,而且還占據(jù)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區(qū),并將巴勒斯坦人(阿拉伯民族的一支)趕出世代居住的家園。這批難民被驅逐后,紛紛逃往約旦、敘利亞等國避難,并在1964年成立解放組織-“巴解”,建立屬于自己的武裝力量-“法塔赫”,用以抵抗以色列的非法占領,恢復昔日的家園。
巴解成立之初,得到約旦國王侯賽因的支持,后者為他們提供武器、訓練基地和庇護場所,并利用其對抗以色列,幫助自己穩(wěn)定在約旦河西岸的有效統(tǒng)治。正是在侯賽因的庇護下,法塔赫大量招募巴勒斯坦難民入伍,在頻頻偷襲以色列的同時,規(guī)模迅速壯大。但讓侯賽因沒想到的是,他一手扶植起來的巴解組織,最終卻成為他的心腹大患。
約旦前國王侯賽因
原來,在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后(1967年),大敗虧輸?shù)暮钯愐虮黄雀陨凶h和,并在實際上放棄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老城。侯賽因的舉動引起巴解組織的敵視,他們?yōu)榱俗柚箛踹M一步向以色列妥協(xié),便從1970年9月開始,在約旦境內(nèi)實施一系列針對西方國家的恐怖劫機事件,共炸毀4架西方國家的客機,并劫持300名美、英、以、德和瑞士的乘客作為人質(zhì),整個世界為之震驚。
與此同時,巴解組織還對侯賽因本人發(fā)起一連串的刺殺行動,并暗中勾結敘利亞軍隊入侵約旦,意圖取代國王的統(tǒng)治。巴解組織的一系列瘋狂舉動激怒了侯賽因,他隨即在美國的支持下,對境內(nèi)的法塔赫發(fā)動進攻,共打死至少4000名武裝分子,擊傷、俘獲無數(shù)。隨后,侯賽因為了徹底消除隱患,又大肆屠戮萬余名巴勒斯坦難民,造成震驚世界的“黑九月事件”。
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形勢圖
侯賽因在大力清除境內(nèi)巴解組織的同時,還向英美等西方國家求助,要他們說服以色列空襲敘利亞。正是在以軍的狂轟濫炸之下,敘利亞自顧尚且不暇,便沒有能力拯救巴解組織。在雙重打擊之下,元氣大傷的巴解組織狼狽地逃出約旦,并前往黎巴嫩避難。此后,巴解組織不僅將侯賽因視作敵人,還對美歐等西方國家恨之入骨,并準備在歐美制造恐怖襲擊,以此來給西方國家“顏色”看。
經(jīng)過仔細篩選后,巴解組織把恐怖襲擊的地點,選在第20屆夏季奧運會(1972年)的舉辦地-德國慕尼黑。之所以如此,不僅因為奧運會是全世界矚目的賽事,而且慕尼黑為了體現(xiàn)“歡樂與和平”的精神,在整個奧運村不設路障、不安裝監(jiān)控設施、不配備警力,而負責安保工作的人員,也不許可佩戴槍支。選擇如此重要且不設防的城市作案,對巴解組織來講實在是再好不過。
劫持人質(zhì)的恐怖分子與警方在陽臺對峙
1972年9月5日凌晨,就在奧運會行將結束之際,5名巴解組織恐怖分子潛入慕尼黑奧運村作案。他們身著運動裝,攜帶沖鋒槍、手榴彈等武器,很輕松地便摸進以色列選手下榻的賓館,當場槍殺1名摔跤教練和1名舉重選手,并把其余9名運動員和2名安保人員扣為人質(zhì)。隨后,恐怖分子發(fā)表聲明,要求以色列政府釋放被其抓捕的256名巴解成員,以此來換取人質(zhì)的自由,但遭到后者的拒絕。
為了確保人質(zhì)的安全,德國警察當局被迫同恐怖分子展開談判,最終同意為他們提供一架飛機,并準許其攜帶人質(zhì)離境。但就在恐怖分子準備登機之際,負責抓捕行動的德國指揮官,卻臨時做出擊斃暴徒、解救人質(zhì)的決定。在一個多小時的槍戰(zhàn)后,恐怖分子雖然被悉數(shù)擊殺,但11名人質(zhì)也全部遇害(1名德國警官也當場殉職),此即震驚世界的“慕尼黑事件”。
被恐怖分子炸毀的飛機殘骸
11名運動員被殺的慘案發(fā)生后(包括遇難的保安、警官及被擊斃的恐怖分子在內(nèi),共有19人死亡),國際社會除了極力聲討巴解組織的暴行外,還紛紛指責德國當局的玩忽職守與工作無能,視人質(zhì)生命如兒戲,簡直是“奇恥大辱”。這場慘痛的教訓過后,打擊恐怖主義開始成為國際共識,而歷屆奧運會東道國因為擔心會“重蹈覆轍”,也開始將安保工作當做“頭等大事”來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