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自己這單一的角度,對生活的理解難免是一管之見,受拘于時間、文化、地點背景等各種條件的制約。而書是觀感世辦的萬花筒,它營造了一座座的橋,使人逾越現(xiàn)實的格局,找到另一支來檢視生命――當(dāng)捧讀一本書,你勢必要不自覺地進(jìn)入作者的語境里,因循作者的意緒,這種“設(shè)身處地”式的閱讀才能使你產(chǎn)生共鳴。此時,你已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書中的角色,體味另一種人生了。書像是一部復(fù)印機(jī),將作者的底片在讀者頭腦中成像,閱過千卷的書籍,你自己已是一部書了。
喜歡那些印刷精美的書冊,紙光如雪,墨氣如蘭,得書如遇友,盈懷是滿滿的親切與欽佩。也頗為傾心那些絹黃的善本書,輕展扉頁,芬芳便飄散出來,那些睿智的古人與你款款而談,感覺一種悠遠(yuǎn)的清明,漫過時空的屏障,拂卻你心中的灰塵。有時竟以為食指所按住的書頁,上面也許還遺留著一個清代書生的指紋,感懷歷史就這樣靜靜匯融于斯書。
想起一個時代,書籍曾被怎樣踩在腳下。其實無庸這般形象注釋,我們本來就建筑在書籍的肩膀上――知識的精華在我們腳下,托舉著我們走向一個更高的視點。在那個知識劫難的環(huán)境,許多腳步迷航,眼睛是失控的雷達(dá),難以再追蹤自己的理想,就在這時,又是殘存的書籍,昏燈下伸出拯救的手臂,引導(dǎo)受傷的心靈步出黑暗。
晦暗時候,書是最初的燈塔,洪流年代,書是最后的方舟。靈魂乃一杯盞,光陰不斷蒸發(fā)其中的水分,因而要不斷灌注知識,我們才不至于陷入空虛。
乃至今日,讀書人愈益增多,許多人即使囊中羞澀,也要節(jié)衣縮食去購求珍愛之本,物質(zhì)文明與精神文明對立存在著,天平的一端是衣食住行的改善,另一端是知識水平的提高。當(dāng)雅俗不能共賞,該如何去舍取?常見錦衣玉食者孤陋寡聞,思維能力癱瘓于裕足生活中,也見大學(xué)名教授啖粳食蕨,知識卻承包了相當(dāng)廣遠(yuǎn)的畛域。是的,今天我們依然清貧,但如果有一天整個民族都嗜書如命,無論精神還是物質(zhì),這個民族不可能在任何一方面陷入貧寒。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