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市場上清代翡翠(俗稱老坑翡翠)被國檢誤檢為注膠、染色BC貨的問題,作為翡翠學的創(chuàng)始人,從翡翠專業(yè)的角度上,從華夏歷史文明的傳承上,我認為有責任和義務對這個翡翠誤檢的原因進行科學的闡述,并對翡翠檢測中日益增多的法律糾紛給出正確的處理方法。
一、清代翡翠被國檢檢測為BC貨的主要原因。
1、標準運用的錯誤
清代天然翡翠被國檢誤檢測為注膠、染色的BC貨,其主要原因就是國檢標準是按照玉石參數制定的,而不是按照照翡翠參數制定的。所以,國檢運用檢測現代新玉石的標準來檢測清代老坑翡翠,肯定結果是錯誤的。
2、翡翠和玉石的認知錯誤
目前國檢標準和翡翠玉石行業(yè)最大的學術誤區(qū),就是把翡翠說成了玉石,將玉石當成了翡翠。而現代科學的進步和歷史的事實已經完全證實,翡翠根本就不是玉石,玉石也并不屬于翡翠。
3、翡翠和玉石的形成
翡翠屬于月隕礦物,是天外隕石墜落地球后,經過漫長的地理運動形成的特殊礦物,數量非常稀少。人類歷史上,翡翠僅在隕石墜落地球的緬甸霧露河流域長100公里范圍的地區(qū)發(fā)現,而且這些翡翠已經在100多年前就被撿拾開采絕跡。
玉石是地球原生礦物,在全球各地均有發(fā)現,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大量開采,而玉石的主要產區(qū)中國和緬甸均不斷的發(fā)現新的玉石礦藏。
4、翡翠和玉石的礦物成分及物理指標完全不同
翡翠的主要礦物成份是鈉鋁輝石(NaAISi2O6),平均硬度為6.5-7.0以上,平均密度為3.0-3.33以上, 平均折射率為1.66以上。
玉石的主要成份是透閃石(Ca2Mg5Si8O22(OH)2),平均硬度5.50-6.0, 平均密度為2.95—3.17, 平均折射率為1.61。
5、酸洗漂白、填充注膠、染色渡膜的玉石和翡翠指標
科學實驗和研究證明,任何經過酸洗、注膠、染色的翡翠還是玉石,其物理指標均發(fā)生了完全的變化,其平均指標均不能達到天然翡翠和天然玉石的標準。
酸洗、注膠、染色過的翡翠和玉石,其平均硬度為5. 0 -6.5以下,平均密度為2.65-3.17以下, 平均折射率為1.53-1.535以下。
但是實際市場上,沒有見過酸洗、注膠、染色的翡翠銷售,因為世界上最差的翡翠,都是價值不扉的寶石,沒有人會愿意將價值幾百萬上千萬的翡翠酸洗為幾百元的處理翡翠。所以,進行酸洗、注膠、染色的,幾乎百分之百是品質較差的普通玉石和石英等其它礦物。
經過科學實驗和市場調查,凡是酸洗、注膠、染色的玉石,其硬度大都在6.0以下,其密度大都在3.0以下,其折射率大都在1.53以下。
5、目前中國(2017)國家標準(T)對天然翡翠的定義
(1)、天然翡翠的密度(比重)正常值是 3.34(+0.11,-0.09)g/cm3。因此,根據新國標規(guī)定天然翡翠的密度是3.25-3.45。根據這個國標標準,只要檢測達到這個數據的翡翠,都是天然翡翠。
(2)、天然翡翠的折射率正常值是1.666~1.690(+0.020,-0.010)。因此,根據新國標規(guī)定天然翡翠的折射率是1.656至1.71。根據這個國標標準,只要檢測達到這個數據的翡翠,都是天然翡翠。
(3)、天然翡翠的摩氏硬度正常值是6.5~7。因此,根據這個國標標準,只要檢測達到這個數據的翡翠,都是天然翡翠。
6、翡翠和玉石的制作工藝及痕跡不同。
翡翠藝術品幾乎都是在一百多年以前的清代時期開采加工制作而成,屬于人工動力純手工工藝制作而成,故清代翡翠的特點是:
(1)、清代以前因為沒有電力,翡翠的加工采用手工低速制作,因此,清代天然翡翠不同于現代電力機械加工,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格,沒有完全相同尺寸的翡翠,即使同一個翡翠手鐲,其內徑、外徑,每一個點的尺寸都完全不一樣。而這些也恰恰是清代天然翡翠的特點。
(2)、清代翡翠加工制作工藝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用天然食用蟲蠟對翡翠進行燉制,以增加翡翠的光亮度,而這種燉制工藝完全不僅會改變翡翠的任何物理結構,還會因為蟲蠟的天然藥用性對人體健康有大益。
翡翠是自然界中最特殊礦物質構造體,屬于單斜晶系柱狀或纖維狀或粒狀交織結構。由于結構的特殊,造成了翡翠具有極其細小的凹坑、微孔、溝縫,而未拋光的現在玉石在高倍放大鏡下這些特征同樣清晰可見。
正因為這個結構特性原因,清代翡翠的燉蠟工藝使用的蟲蠟就會依附在翡翠表面上,但是,隨著數百年的時間洗禮,年久日深,歲月滄桑,這些清代翡翠表面上的蟲蠟殘層就慢慢滲透進入翡翠里面,于是形成結晶。經過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這個另類蠟質就是晶化石墨。
(3)、翡翠制品經過一百多年的自然物理變化,這些翡翠的蠟質及其它天然物質自然,有的隨時間滲入到翡翠內部形成了結晶體,而這些結晶,被現在檢測新玉的檢測人員誤認為是注膠。
因為,這些晶化石墨在拉曼光譜上呈現1600附近、1350附近等波峰,與環(huán)氧樹脂峰值糾纏,但是,這些晶化石墨不是化學環(huán)氧樹脂,也不是化學染色劑,不僅不會破壞翡翠的內部結構,反而還會為清代翡翠增添光。
因為現行的國檢沒有對翡翠、特別是清代翡翠的研究,不能提供科學翡翠這個項目的科學數據庫,從而導致了現在檢測玉石的國檢標準只能執(zhí)行現在新玉的數據參數,而將這個結晶錯誤地認為、歸納成化學環(huán)氧樹脂。
然而,這些還不是導致清代翡翠顯示有機峰值被誤認為是注膠的唯一原因,清代翡翠因為時代久遠,從清代到現在,加制作翡翠工藝品的工匠,在制作的過程中,用手長時間的接觸翡翠,使人體排出液以及苯、萘、酯、烷、酸、胺、氯、酮、酚、烯等各類有機物塵埃附著在翡翠上,而各種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大量細菌、孢子、病毒、螨蟲等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在百年時間中慢慢滲入了這些清代翡翠。由于這些物質的浸入,隨著年代的久遠,就積攢到了相當的數量,雖然這個量對于清代翡翠來說總體不算大,但卻與翡翠殘留的蟲蠟互相糾纏、溶化,發(fā)生絡活效應,最后形成了與清代翡翠燉蠟時所用的四川蟲蠟有所區(qū)別,而形成了另類蠟質。這也是造成現在光譜檢測中誤檢的重要原因。
其實,所有清代的翡翠,包括北京故宮的、臺北故宮的、大英博物館的等等,甚至是宋美齡的那對著名翡翠手鐲,在中國國檢測標準的檢測下,全部都是翡翠BC貨。
而即使是現在的玉石制品,在購買和佩戴幾年后,經過各種肥皂水、洗潔精、化妝品的接觸,再去鑒定時,也一樣被檢測為BC貨。
(4)、清代以前因為沒有電力,翡翠的加工采用手工低速拋光,表面的光潔度、平整度差,客觀條件形成了拋光不細,導致玉器表面坑洼點明顯,特別是經過了一百多年的自然老化、風化,在平面形成了自然的橘皮狀和天然小坑。而這個特征被現在國檢錯誤地認為是酸洗痕跡。
放大鏡觀測的酸洗后玉石 放大鏡觀測的清代天然翡翠表面,
表面,是典型網紋狀。 是翡翠特有的橘皮狀
目前的國標,以眼學鑒定為主要是判斷標準的第一項。國檢鑒定人員只要拿放大鏡觀測到表面有紋狀和坑洼點,就判定為強酸洗過,直接判定為處理的BC貨了。
目前國檢的基本設備就是放大鏡和紅外儀器,而大多數檢測機構連紅外儀器都不用,基本就是直接放大鏡觀察表面有否裂痕,用紫外燈照射有沒有熒光反映,作為唯一判斷翡翠是否酸洗、染色、注膠,是否處理的唯一標準了。
目前國檢的判斷方法缺乏基本檢測物質的科學儀器,連高倍光學顯微鏡都沒有配備,更沒有其它國際公認認可的礦物和物理的高端精密檢測儀器,而其實使用高倍顯微鏡就可以完全區(qū)分這個表面紋狀和裂痕了?,F在國檢在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和標準下,檢測結果又沒有標注任何檢測過程、方法、還沒有完整的科學檢測結果數據的情況下作出的檢測證書,不具備科學性。
于是,目前國檢機構誤將強酸洗過“網狀酸蝕紋”與天然翡翠表面具備的“桔皮狀/橘皮紋”特性當成了注膠、染色的唯一證據使用,出具檢測證明。
清代以前因為沒有電力,翡翠的加工采用手工低速拋光,客觀條件形成了拋光不細,導致玉器表面坑洼點明顯,由于清代翡翠使用人力動力,故翡翠這些“桔皮狀/橘皮紋”正是天然翡翠工藝品具備的典型翡翠特征。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yōu)榱藢⑵胀ǖ挠袷黾宇伾兔烙^,對普通玉石進行化學酸洗后注膠染色,而這些普通玉石經過酸洗、注膠、染色后,其玉石的表面就會呈現典型的網狀裂痕。
而因為國檢的標準沒有翡翠的參數,而國檢測的檢測人員又沒有經過翡翠的檢測培訓,缺乏對翡翠的認知,于是就錯誤地將清代翡翠表面的橘皮狀和天然小坑,誤認為是現代玉石酸洗后的網狀裂痕。
科學常識證明,世界上任何物質,每時每刻都在氧化中老化,時間遠久,于是在古代的玉器、翡翠、瓷器等文化物品中產生肉眼看不見的溝渠、皸裂、網紋等老化開片的正?,F象。
翡翠是單斜晶系,最常見的是柱狀、纖維狀、粒狀的非均質致密集合體的特殊結構構,而這些結構因為清代以前加工翡翠的打磨和拋光工藝水平落后,翡翠在人力下運轉速度低,拋光粉不勻所拋出的表面光澤度達不到現在高科技的轉速結果,于是導致清代翡翠制作時拋光粉不能拋出如現在玉石制品那種鏡面般的平滑,故清代翡翠呈現“桔皮狀/橘皮紋”這些現象,而具備這些現象正是清代天然翡翠的基本特征,這并非國檢中誤認為的酸蝕紋。因為,酸洗、注膠、染色的化學技術是近三十年內才發(fā)明的,而清代已經遠離我們一個多世紀了。
(5)、清代天然翡翠呈現紫外熒光等原因綜述。
清代翡翠時間年代久遠,表面形成了包漿,而包漿是證明翡翠屬于清代物件的科學公認。因為翡翠在經歷了100多年后,經過長期的氧化,在表面產生的一層氧化膜,層氧化膜就是文物鑒定中通俗表述用語包漿,這層氧化膜里有空氣中飄浮的苯等微量有機物,所以在現代紅外光譜儀下呈現出不符合現行國標標準的熒光反映,從而被國檢測機構檢測人員誤判為注膠染色翡翠。
因為現在的注膠染色玉石制品,是采用大量的化工環(huán)氧樹脂對酸洗玉石進行空隙填充的,而環(huán)氧樹脂在紫外光下呈現的就是熒光現象強烈。
其實,清代天然翡翠之所以在現代紫外光下呈現微弱熒光現象,是因為清代翡翠在翡翠加工制作過程中工序中的使用了食用蠟或者上天然動物油(膠)拋光所導致,而天然食用蠟或者上天然動物油(膠)本身在紫外光下就會產生熒光現象,特別是在經過了一百多年后,翡翠本身通過與空氣長期接觸,或者與其它物質接觸,產生的結晶,也一樣會產生熒光。
人工樹脂在紫外光作用下,會產生熒光,所以國標在檢測現代玉石中,將這項作為判斷標準之一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問題是在紫外光下可以產生熒光的物質和因素多得去了。如果將這個標準用于鑒定清代翡翠中,顯然是錯誤的,因為國檢鑒定檢測機構沒有分析這種至熒光現象的先進儀器設備,也沒有專家的工作人員,根本不能在鑒定證書中出具詳細的檢測報告,通過報告參數說明和證明這種至熒光的物質屬于什么,是哪種膠。
而同樣的,現在的檢測證明中對清代翡翠的染色、吸引帶的問題,也是一樣的。因為,檢測機構不能說明清代翡翠是怎么染色的,是染了什么色,用的是什么染色劑,更無法出具科學的數據報告,僅僅是憑借放大鏡肉眼觀察而得出的錯誤結論。
其實,即使通過檢測的現代新玉石,在人體佩戴過一段時間后,再去做檢測,一樣會產生熒光反映,而時間越久,在紫外光下的熒光越強,這就是因為人體佩戴,通過接觸不同物質到玉石上,經過累積,就讓玉石由A貨變成BC貨了。
中國從1992年引入紅外光譜儀,但是沒有一份翡翠檢測報告詳細告知了所檢翡翠中的有機物到底是什么物質?因為紅外光譜儀無法準確給岀翡翠中有機物的種類,而所有的清代翡翠和絕大多數的高端玉石都含有機物,因為天然翡翠經過長時間的佩臷或者與自然界的接觸,也會有油脂和蠟的自然滲入,這就導致了翡翠中含有有機物。
關于清代天然翡翠的吸收帶問題也同樣一樣,因為紅外光譜顯示聚合物吸收峰,是很多種有機物均可導致的普通現象,包括食用蟲蠟和天然動物膠等都可致這個吸收峰,而現在的國檢機構一樣不能給出科學報告數據。
二、對中國國家標準及檢測機構的誤解導致檢測結果錯誤。
1、現在商業(yè)市場中執(zhí)行的國標,并不是國家翡翠檢測標準。
人們在日常商業(yè)的檢測中,將國家推薦的行業(yè)標準誤認為是國家強制執(zhí)行的認定翡翠玉石珠寶的國家標準,正因為這個認識錯誤,導致了清代翡翠的檢測送檢地點錯誤,而導致將天然翡翠檢測為BC貨處理翡翠。
新的國標GB/T 16552-2017 《珠寶玉石·名稱》,其中“GB/T”是什么意思呢?這3個字母是抽取“國標/推薦執(zhí)行標準”的漢語拼音第一個字母而來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掛靠在地礦部門的機構制定的僅供參考的“行業(yè)標準”,因為政府是不會為玉石翡翠珠寶制定專門的、唯一的、強制的、具有司法鑒定地位的國家標準的。
國標GB/T 16552-2017 《珠寶玉石·名稱》中的“GB是國標的意思,T是推薦執(zhí)行標準的意思,這個標準其實就是掛靠在地礦部門的機構,專門是為工業(yè)產品制定的、僅供參考的“行業(yè)標準”。
國家行業(yè)標準于2010年3月1日開始實施,該標準主要是針對新坑開采、加工的“天然未鑲嵌及鑲嵌磨制拋光的分級規(guī)則,在2010年以前,中國市場上流行的各種坑口開采、加工的翡翠制品,其實并沒有一個珠寶玉石行業(yè)全國統(tǒng)一規(guī)范的量化指標認證體系。由于國標翡翠樣本采集數據庫的局限性,《翡翠分級》的標準也沒有可以適用于清代加工制作的老坑翡翠藝術品的檢測與認證。正因為目前的情況這樣,清代翡翠依靠現代玉石數據制定出來的標準檢測,肯定是達不到天然翡翠的檢測標準要求。
因為現行的國家行業(yè)標準,是完全按照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美國珠寶學院)1993年制定的鑒定標準制定的,但是美國珠寶學院制定的這個標準,則完全是依據現在新玉石的數據得出,而現在新玉石是現代開采的、原始狀態(tài)下的礦石,這種新玉石沒有經歷過生活環(huán)境以及人體的氧化或各種有機物浸染的干擾,所以檢測時就不可能出現有機物譜峰。
美國珠寶學院研究的是新開采的玉石礦石(被現代人定義為翡翠),美國珠寶學院沒想到中國人在清代就幾乎挖完了真正的翡翠,并將翡翠當作寶石作為飾品,甚至是貨幣儲備,況且由于數百年的時間,有少數量的清代翡翠也存在于世間流通,所以,美國珠寶學院就根本沒有考慮到清代的翡翠,更不會想到這些翡翠的天然蟲蠟加工工藝,以及這些被人使用過的翡翠會有哪些變化。
清代翡翠的燉蠟工藝、清代翡翠的蟲蠟和動物膠進行拋光的工藝,其所使用的蠟是出產于四川省的蟲蠟,一種寄生在女貞樹或白蠟樹上的白蠟蟲所分泌的有機物質,蟲蠟層會在老翡翠制品表面形成一種結晶化的有機物保護膜。這種傳統(tǒng)的翡翠工藝技術只是改善了翡翠表面的呈色特征,僅僅是對翡翠表面的養(yǎng)護,是光學映射效果,并沒有改變翡翠制品的內部結構,沒有對翡翠本身造成任何化學和物理變化,在過去數百年來,一直是世界認可的翡翠表面正常合理的傳統(tǒng)工藝技術,屬于公認的天然翡翠。
到目前為止,中國沒有一部國家法律確認的翡翠檢測標準,也就是說中國目前還沒有任何一部關于翡翠或者玉石的司法性質的認定數據庫,沒有國家統(tǒng)一的翡翠檢測學術標準,所以,消費者用這個推薦的行業(yè)標準作為檢測翡翠的司法標準,是完全錯誤的。
因此,鑒定翡翠,特別是清代翡翠,最基本的、最簡單、最科學的標準,就是檢測翡翠的密度、硬度、折光率,只要這三項達到翡翠物理指標,即可判定為天然翡翠。
而傳統(tǒng)的翡翠行家肉眼觀察、觸摸、聽聲音等方式,也是完全可以認定清代翡翠的最直接有效方法。
2、現在所有的國檢商檢機構并非國家行為。
目前中國市場的所有珠寶玉石的國檢機構,并非國家機構,也不是國家強制檢測機構,而是純市場商業(yè)行為,消費者因為對這個檢測機構的誤會,在送檢過程中產生了諸多的法律糾紛,更是導致了清代翡翠被錯誤檢測成為翡翠BC貨的主要原因。
因為,持有清代翡翠的消費者找錯了鑒定的機構,也錯誤地將目前的這個國檢機構當成了可以直到司法效力的國家機構,事實是,這個商業(yè)檢測機構并不對檢測的物件負法律責任。
(1)、現在全國進行玉石翡翠檢測的國檢中心,其實并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個機構或者單位,而是在工商局注冊登記的一家私人企業(yè)。經過在國家工商網查詢獲知,國檢中心的全稱是“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實驗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4日,注冊資本金為200萬元人民幣,法人代表是周先生。
所以,大家認為是國家檢測的“國檢”機構,其實只是在中國眾多檢測機構中的一家私營企業(yè),其檢測結果僅僅為行業(yè)推薦參考依據,而并非法律司法證據。
(2)、可以作為法律司法證據的中國鑒定檢測機構不止這一家,2018年在北京開業(yè)的“北京瀛方齋文物鑒定有限公司”、2018年在香港開業(yè)的“香港清代翡翠科學研究鑒定中心有限公司”等機構均可以對清代翡翠做出科學鑒定。在中國司法案例中,中國科學院廣州市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王春云博士工作室出具的清代翡翠檢測證明數據,已經得到了國內公安部門的司法認可,為中國類似翡翠糾紛提供了有效的法律協助。
(3)、除中國外,日本、德國、法國、美國、英國的鑒定機構及科學實驗室,同樣可以檢測清代翡翠,并為清代翡翠鑒定證明提供完善的科學檢測數據報告。即使是中國行業(yè)標準采用標準的“美國珠寶學院”,只要付錢,一樣可以為中國有清代翡翠提供具備完整科學報告數據的檢測證明,證明清代翡翠是天然翡翠。
三、先進檢測方法對翡翠檢測的案例佐證
一、現代最先進的科學儀器對翡翠化學元素成份的檢測
全世界都公認的美國礦石分析儀NASA的科學研究表明,翡翠的化學元素含量是決定和鑒定翡翠的根本性決定因素,根據運用美國礦石分析儀NASA已經報告的翡翠檢測表明:
1、通過國標檢測的現代天然滿綠玉石和無色玉石,用NASA檢測化學元素,其主要成份均由氧化鎂(Mgo) 三氧化二鋁(Al2o3)、二氧化硅(Sio2)、氧化鈣(Cao)、三氧化二鐵(Fe2o3)組成。
現代滿綠玉石含有微量元素P2o5(磷)、K2O(氧化鉀)、TiO2 (二氧化鈦)、V (釩)、Cr(鉻)、MnO(氧化亞錳)、Ni(鎳) 、Cu(銅)、Sr (鍶)、Zr(鋯)。
現代無色玉石含有微量元素P2o5(磷)、Cl(氯)、K2O(氧化鉀)、 TiO2 (二氧化鈦)、V (釩) 、MnO(氧化亞錳)、Sr (鍶)、Zr(鋯)。
在對現代玉石的其它微量元素的檢測中發(fā)現,Cr(鉻)的成分差別最大,滿綠的玉石Cr(鉻)含量不到0.5,而無色透明的玉石含量為0。這說明在玉石中若Cr(鉻)替代了Al(鋁),就會產生綠色,Cr(鉻)的替代量在玉石中的變化幅度會很大,從萬分之幾到百分之幾,直至形成鈉鉻輝石,然而Cr(鉻)的有無、多少并不是判定玉石的標準。
2、用NASA檢測儀對清代天然滿綠翡翠和清代無色透明翡翠檢測分析,得出其化學元素主要成份均由氧化鎂(Mgo) 三氧化二鋁(Al2o3)、二氧化硅(Sio2)、氧化鈣(Cao)、三氧化二鐵(Fe2o3)組成。
清代滿綠翡翠含有微量元素P2o5(磷)、S(硫)、Cl(氯)、K2O(氧化鉀)、TiO2 (二氧化鈦)、V (釩)、MnO(氧化亞錳)、Sr (鍶)、Zr(鋯)、MO(鉬)。
清代無色翡翠含有微量元素P2o5(磷)、S(硫)、Cl(氯)、K2O(氧化鉀)、TiO2 (二氧化鈦)、MnO(氧化亞錳)、Sr (鍶)、Zr(鋯)、MO(鉬)。
在對清代翡翠的其它微量元素的檢測中發(fā)現,相對于現代玉石,清代翡翠的化學元素含量有了一些變化,Al2o3(鋁)、P2o5(磷)、S(硫)、Cl(氯)、Fe2o3(鐵)含量偏高了,尤其以Fe2o3(鐵)的含量,超過現代玉石。翡翠中Fe(鐵)含量的高低決定了綠色部分顏色的深淺,Fe(鐵)含量越高顏色越深。但是,相比現代玉石,清代翡翠的Mgo(鎂)、Cao(鈣)、Cr(鉻)都比現代玉石低。經過美國礦石分析儀NASA科學研究檢證明,清代翡翠的化學元素含量的變化是是正常的,而根據翡翠的品種、質地、不同部位的檢測,都會產生數據的變化,這些變化都在科學正常的范疇。
3、用NASA檢測儀對現代的經過酸洗、注膠、染色的滿綠玉石(國標國檢中定義的翡翠B、C貨)和現代的經過酸洗、注膠無色透明玉石(國標國檢中的定義的翡翠B、C貨)檢測分析,得出其化學元素主要成份幾乎只有二氧化硅(Sio2)了,其含量高達99.4%以上。
由于經過酸洗、注膠、染色的玉石,原礦中的基礎化學元素已經被酸堿反應殆盡,除去Sio2(二氧化硅)元素外,就是酸洗、注膠、染色后遺留的高含量硫(S)、氯(Cl)、鉀(K2O)等重金屬殘留,由于這些現代人為的化學殘留,故,經過酸洗、注膠、染色后的符合國標國檢中定義的B、C貨翡翠(或者說優(yōu)化處理翡翠)對人身體的危害巨大。
二、世界最先進的儀器對不同定義的翡翠進行化學元素檢測的科學結果證明:
1、翡翠化學成分里面的Mg(鎂)和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Al2o3(三氧化二鋁)和酸反應產生的是硫酸鋁和氫氣,Ca(鈣)和酸反應產生的是氫氧化鈣和氫氣,Fe2o3(鐵)和酸反應會產生二價鐵離子和氫氣。
所以,清代翡翠用現在的玉石國標來國檢是錯誤的,因為清代翡翠中這些基礎的化學元素,如果遇到強酸或者強堿,都會被強酸強堿反應殆盡,根本不會再存在于經過染色酸洗后的翡翠里面。
2、美國礦石分析儀NASA的翡翠化學元素分析的結果,是屬于最基本的化學常識范疇。
所以,根據現代最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檢測,對比玉石
和翡翠的化學元素含量在酸洗前后的變化,根據結果和事實,基于科學,我們可以準確地定義:清代翡翠就是天然翡翠,而經過酸洗、注膠、染色后的玉石均不屬于翡翠。
3、 清代翡翠經過許多科學家和專家、學者、收藏家的多年科學研究和論證,現在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科學成果,以至于中國警方在決定關于清代翡翠的重大刑事案件中,也承認和依據這些已經取得的科學成果作為案件判定標準。
現代科學研究已經證明,清代翡翠的美麗色彩純粹為天然礦物形成,而不是現在國標國檢結論的注膠染色。
三、尾聲綜述
國內翡翠研究專家及機構,其它已經有很多對清代翡翠成熟的研究結果,清代翡翠研究的專家們認為:
1、因為在現代科學技術非常發(fā)達的今天,在人們已經可以運用量子的今天,在已經工業(yè)化生產納米材料的今天,在已經發(fā)現夸克的今天,國檢證明中載明的清代翡翠屬于染色的結論,卻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和科研機構研究出清代翡翠的顏色是用什么方法染進翡翠里面的,用的是什么染料,這些染色劑存在于清代翡翠的哪里,為什么清代翡翠的色根是有顏色的,而色根的周圍是無色的,這種在翡翠結構深處定點染色的科技工藝現在都做不到,那在當時清代還沒有電力的情況下是如何做到的。
2、凡是能染上的色,就肯定能脫色,但是迄今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人誰能把清代翡翠里面的色給溶出來。因為無論是合成樹脂還是化學染料因為都是有機物,有機物的耐熱溫度都比較低,在100至200度的溫度時就會氣化、揮發(fā)、變色、炭化。但是,“香港清代翡翠科學研究鑒定中心”經過實物測試,將清代翡翠加溫超過200度至幾百度時,清代翡翠沒有發(fā)生異味和變色,沒有在清代翡翠結構里面找到含有合成樹脂和化學染料等有機物的任何東西。
3、在經過嚴謹的調查和科學研究后指出,任何基于清代翡翠的邏輯推理都是錯誤的,因為邏輯推理只是人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通過演繹與歸納的思考方式對事物做出的沒有事實依據的判斷。由于每個人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思維能力千差萬別,所以對同一事物的邏輯推理判斷就可能會有多種不同的結果?,F行的國標商檢系統(tǒng)將清代翡翠判定為處理過的翡翠,缺乏科學理論依據,沒有詳細的檢測方法和科學實驗數據報告。
4、科學家已經找出了環(huán)氧樹脂的準確的特征譜峰。科學結果證明,環(huán)氧樹脂一般顯示出1111,1463,1609,3063這4個特征強峰來。雖然在激光照射下的強熒光強度與光譜部分的干擾不僅在2700-3100的范圍內,而且在1100-1600的范圍內,但是現代科學研究人員已經能夠在1100-3200的范圍內分別出10個峰的全譜,完全可以將環(huán)氧樹脂和其他油脂、天然蟲蠟等有機物根據譜峰可以清楚地區(qū)分開。
在翡翠的鑒定中,必須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標準。 因此,任何出具的翡翠、特別是清代翡翠的科學研究鑒定證書時,根據中國法律相關法律規(guī)定,都必須附具詳細的科學數據和檢測方法報告,并在證書上標明,對檢測鑒定結果承擔鑒定的所有法律責任。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由于翡翠的本質結構特征,導致人體佩戴分泌的油脂和保養(yǎng)抹拭的蠟油很容易滲入翡翠內部,時間長了就會穿透翡翠飾品,使得翡翠因為人體滋養(yǎng)而變得更加油潤,這就是民間俗話所講的人養(yǎng)玉。但是由于一般人沒有礦物學科學常識,通常以為翡翠是致密度很高的石頭,只能靠王水(酸洗)破壞表面結構后才使得翡翠內部進入有機物,這也就是目前是科學界和珠寶玉石界存在的誤會和矛盾。
在中國清代翡翠科研成果的影響下,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大學科學實驗室相繼開展了清代翡翠鑒定的研究,并出具了清代翡翠為天然翡翠的證書。最值得指出的是,在出臺了翡翠企業(yè)標準的美國,其加州大學UCLA材料工程學院、加州 S & N 實驗室、硅谷EAG實驗室的拉曼激光光譜儀分析報告也確定了清代翡翠的天然屬性,全面證明了中國清代翡翠是天然品質的結論。
清代翡翠屬于天然翡翠,由于清代時期沒有電力等現代科技,清代翡翠全部是運用傳統(tǒng)的古老玉石加工工藝方法制作,是屬于工匠智慧的精美藝術品范疇,而不是現代首飾的工業(yè)產品范疇。
而正因為清代天然翡翠的這些特性,才會讓清代翡翠保留最絢麗的本質,讓儲藏于清代翡翠中的這些微量物質在人們再次佩戴的時候,因為體溫和外界因素,緩緩釋放這些工藝的優(yōu)秀,使清代翡翠越戴越溫潤,越戴越閃亮,越戴越光芒絢麗!
2018年10月14日終稿于北京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