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確切說不是一本系統(tǒng)性的金融書籍,他更多是一些我過去五年多來在生活中隨走隨行所寫下的碎片文字,雖然最多的關于金融的一些思考命題,但是也有很多是我多年做投資的過程中對一些行業(yè)的看法和理解,也有我自己本身對投資的一些經驗和教訓,還包括了一些負能量的心靈雞湯。
人生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這五六年時間里,我一個人走過了千山萬水,走了幾十個國家,遇到了無數多的人,也看了差不多數千家企業(yè),投資了他們中的三百多個團隊,每當有什么感觸的時候,我就會寫點東西,最快的時間記錄在朋友圈或者微博里,深怕會遺忘,然后隔一段時間就會把這些思考整理成文章,許多看上去數以萬計的文章背后都是這些點滴的思考所積累起來的。但是跟文章相比較,這些碎片更真實,更符合我在那個當下的思考,所以在跟東方出版社編輯溝通以后,他們建議我把它出成一本書,我覺得也挺有意思,就有了這本厚厚的都是碎片言論的書籍。
很多人說我是憤青,但是看我的文章的人很少會這么說,事實上這就是文章跟碎片最大的區(qū)別,我其實寫的文章相對還是嚴謹和客觀,畢竟深思熟慮之后下筆會相對來說溫和一些,但是碎片化的文字里,其實就會比較隨性,所以更肆無忌憚一些,也就比較具備攻擊性,所以憤青的味道就會很濃厚,他代表了人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特征,文章更類似官方身份發(fā)言,所以會比較考慮受眾的接受度,而碎片化文字,都是我愛寫啥寫啥,有人不喜歡,不用他說什么,我就自動拉黑了,他更代表我在沒有約束時候說話的風格,我自己也覺得這些文字會更真實一些。
當然因為都是屬于隨性思考的結果,又由于人在不同時候的情緒下思考的問題角度是不一樣的,所以碎片化的文字會顯得矛盾沖突非常明顯,他背后反應的其實是情緒劇烈波動下的狀態(tài),這個就是為什么同一天的言論會有明顯的差別,說明我自己也是在思考的進程中,沒有定論,最后的定論應該是在之后的文章里體現。當然還有一些觀點的差異是來自于時間的改變,中國在過去的五六年時間里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變革年代,互聯(lián)網在過去的五年里淋漓盡致的改變中國上下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態(tài),潤物細無聲的改變著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回頭一看,我們許多行為都被改變了,我們對問題的思考方式也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很多問題的對錯其實跟問題本身是沒有關系的,同樣的人,同樣的事情,放在不同的年代里去思考對錯是截然不同的。時間才是正確對錯最重要的考量點。如同價值也是如此,一個事物有沒有價值,跟價值本身關系也是不大的,跟他是否被時代需要,被他人需要才是最大的衡量。一杯水,一個面包,在你有的吃的時候,他毫無價值,在你沒得吃的時候,他價值千金。所以,不同年代的言論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我們做人思考問題,最大的傻逼就是總是拿現在的是非對錯去衡量過去的人過去的事情而脫離他所在的時代的局限性。
不管怎么說,這本書的文字都是我過去五六年來的思考的點點滴滴,很多很傻逼,很多還不錯,很多有深度,很多很膚淺,但是他們都代表了我對世界的看法和認知,我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從來也沒想過是給別人看的,他們都是我在生命結束時候用來回顧這一生最好的東西,他們能讓我看到來時的路,讓我不枉這一生曾經來過,當我自己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深刻的感受到,無論我是否富有,但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活的一直很努力。因為我看到的每段字都浮現出當時那個場景,浮現最多的居然是飛機場。打開我的航旅縱橫,我一年居然有30萬公里的飛行時間,世界給予努力的人最好的回報,從來不是物質,而是足夠多的經歷,這些經歷,讓我在回望這一生的時候足夠驕傲的告訴自己,一輩子未曾白活。
最后分享下我自己對于讀書的理解,過去的世界知識是被壟斷在少數人手里的,因為讀的起書的人少之又少,這些人把握了話語權,從而顯得特別牛逼和傲嬌,覺得自己說的話都是對的,其實都只是一種虛幻的認知罷了。這個也是為什么這幾年微博起來以后,很多我們曾經覺得牛逼的人物,其實也很傻逼的關鍵,并非是他們很牛逼,而是因為掌握了稀少的資源,然后構建了門檻,讓社會覺得他很牛逼。
但是隨著知識門檻的不斷下降,同時互聯(lián)網的出現,又使得世界越來越平,知識的話語權不在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識,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決定你這輩子是否跟人不一樣的核心已經并不在于你是否能接觸到更高深莫測的只是或者進入什么樣子的學校,而在于你自己的選擇,你選擇看什么樣子的東西,接觸什么樣子的知識,關注什么樣子的人,進入什么樣子的圈子,最終決定了你這輩子會成為誰。你的眼界,你的選擇,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決定你最終的狀態(tài)。這個世界走到今天從來不是沒有選擇的問題了,而是你愿意選擇誰的問題。珍惜這樣子的世界,他是五千年來未有之格局。這段話其實還有個很重要的潛臺詞是什么呢?現在的世界知識也很泛濫,你也沒有多少時間去讀書了,大部分世面的書都很垃圾,這個是現實。所以讀書并不能讓你變得更美好,關鍵是讀什么書,學會選擇,也很重要。當然世界變得很快,過去你認為是經典的書,用不了三年,成了反面教材。如果還是選擇跟古人一樣期望通過讀書本身去了解世界,我個人感覺大面積是跟不上時代的節(jié)奏的,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幾個。第一是認識那些有豐富經歷和對世界認知的人,去跟他們交流,去跟他們思辨,他們告訴你的事物,一定比你讀幾本書有價值,因為都是外界告訴你的東西,看書不如聽人扯淡。更快更有價值。第二就是自己去實踐,去經歷,紙上得來終覺淺,這個是現實,懂再多的道理,你也未必能理解。少讀書,多做事。哪怕是錯誤的事情,只要不是大坑,都可以去嘗試常識。都比讀書更有意義。第三就是針對性讀書,碰到問題,在讀書,比為讀書而讀書好一百倍。我每次碰到一個問題想不開,我就會把這個問題所有涉及到的面都給去了解了,互聯(lián)網給了足夠的工具,讓你去了解和認識。這樣認識世界的方式,會讓你更快更好甚至更全面。
是為序,共勉。
江南憤青
2017.8.23????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