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是契丹人,他的父親還是契丹酋長,后來投靠了武周。李光弼從小就表現得為人沉穩(wěn),擅長騎射,喜讀《漢書》,還是有些謀略的。
天寶初年,李光弼升遷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后來他遇到了對他影響很大的人,河西節(jié)度使王忠嗣。王忠嗣非常器重他,大力栽培,手把手帶著,一道打了不少硬仗。
在李光弼四十七的時候,多年不作不死的唐朝,終于迎來了一場事關命運的大戰(zhàn),這就是安史之亂。
在面對叛軍時,大唐軍隊毫無還手之力,被打得潰不成軍。洛陽和長安先后丟了,皇帝也只能狼狽地逃亡了,對于大唐皇帝來說實在是個恥辱。
唐玄宗倉促之間任命新的新任朔方節(jié)度使郭子儀“收兵河西”。同時皇帝還在征尋良將,郭子儀推薦了李光弼,于是李光弼被唐玄宗任命為河北采訪使奉詔率領五千朔方軍收復被叛軍攻占的常山郡,由此李光弼開啟了他輝煌的也是最后的人生階段。
此后,李光弼在河北大破敵軍,“斬首萬計,生擒四千”,頓時他在唐軍和叛軍中聲名遠播,河北十余郡聞訊,紛紛殺死叛軍的守將,重新歸順了唐朝。
唐肅宗登基后,李光弼為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使相,仍任節(jié)度使之職。此后,李光弼奉命繼續(xù)由靈武率軍五千赴太原,繼續(xù)征討叛軍。
沒多久,史思明率領大軍企圖占領太原,進而奪取靈武,直接奔著唐肅宗來了。不過當時的太原兵力嚴重不足,城內很多人一聽說都很害怕。李光弼只能一面防御固守,一面守中有攻。同時李光弼還把地道從內內挖到了敵軍大營,還在城上安裝石炮,在史思明撤退之際,李光弼還派敢死隊向叛軍發(fā)起攻擊,最終取得了太原戰(zhàn)役的勝利。
后來郭子儀遭到了太監(jiān)的陷害,被剝奪了權力,李光弼取而代之,成為了出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全程領導了平定安史之亂,被譽為“中興第一功臣”。
但就是這么一位中興之臣,結局并不好,反而很慘。他長期與郭子儀在一起,也擔心自己和郭子儀一樣難逃別人的陷害,不過最終他卻還是被人構陷,郁郁而終,終年五十七歲。死后,當時的皇帝唐代宗倒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派魚朝恩前往其母李氏在長安的宅邸吊恤,可無論他怎么做,恐怕最終后悔也只有他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