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亮兒
每個人都有想變好的欲望,每個人都有努力改變自己的時候,可大多數(shù)人在努力的過程中,都只是自我感動式的機械性重復罷了。
01
“聽過了很多道理,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p>
電影《后會無期》上映之后,里面的這句臺詞迅速火了起來。
不過,大家壓根就沒有用這句臺詞來討論電影里的情節(jié)和片段。很多人說這句話,只是為了給自己碌碌無為的生活,找一個借口罷了。
更可怕的是,這句臺詞還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
讀了那么多書,可依舊沒什么卵用。
看了那么多文章,生活依舊沒有起色。
聽了那么多場微課,好像啥也沒學到。
咋一看,好像真的是這么一回事。要么是書的內容不好,要么是文章質量不高,要么是微課分享的內容太水。
畢竟我都去努力和實踐過了,問題總不可能出在自己身上吧?
恩,你說得都對。
很多人抱怨自己的難處,其實壓根就沒有想要解決問題。他們只是想方設法地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的難處,從而原諒他們的墮落和一蹶不振。
畢竟,改變真的太累,走出舒適區(qū)也很辛苦。還不如假裝努力一下,然后把責任都推給社會和命運。
自己過得慵懶,別人還能理解。
一舉兩得,多好。
02
美團的創(chuàng)始人王興曾說過一句話:
多數(shù)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起初我看到這句話是在一篇文章當中,第一次讀到時,我愣了一下,然后回想到中學時代的一件事情。
數(shù)學課上,老師皺著眉頭,手里攥著一打批過的試卷,氣沖沖地說道:“那道大題我都講了N次了,這次考試竟然沒有一個人做對!”
然后,老師怒氣十足地把試卷往桌子上一甩。
“你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把這到題給我過關,要么我單獨出一道類似的題目,你給我做對它,要么就把那道錯的題,連同題目和解題步驟,抄20遍!”
你猜怎么著?全班95%的人,還真選擇了抄20遍。
真正選擇思考去做那一道類似題的,除了兩個學霸,還有一個和我們玩的很好的哥們。
這哥們說:“20遍!不知道要抄幾個小時,我懶得抄,還是去做題吧?!?/p>
其實后來回想起來,覺得這哥們還是很聰明的,他選擇在手頭的苦力上偷懶,卻在大腦上勤奮。這樣的人,收獲的會比一般人更多。
讓我最不能理解的是,那時還有幾個學霸,竟然也選擇了抄20遍。他們的理由是:20遍總比那1遍印象來的深刻。
兩個月過后,大家都漸漸忘記這件事情??稍谂R近期末的最后一次月考里,又考了類似的題目。說實話,雖然我抄了20遍,但再次見到,只覺得似曾相識,但依舊不會解。
結果大家應該都猜到了,全班錯的一塌糊涂。答對并且拿分的,全班也就七八個。但我清楚的記得,兩個月前選擇去找老師做另一道類似題的那兩個學霸,還有那個哥們,就在那七八個當中。
03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jīng)努力了,都抄了20遍,還做錯,那肯定不是自己的問題了。
現(xiàn)在想起來不禁一笑,并感嘆當年的天真和無知。之所以沒用,是因為我抄那20遍的時候,腦子基本都是放空的。
很多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寧愿花大量時間去做手頭上的苦力也在所不惜。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聽了那么多道理,看了很多書,讀了那么多文章,生活卻絲毫沒有改變的根本原因。
你只是讀懂了一句話,而不是懂得了一個道理;你只是看了幾行字,而不是讀了一篇文章;你只是翻了幾頁紙,而不是讀了一本書。
我們總是沉溺在機械性的苦力當中,自我感動。
可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希望從機械性的付出當中,收獲進步和成長。那對不起,現(xiàn)實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再舉個詳細的例子吧:堅持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這個人人都知道的對吧?但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知道有這么一件事,僅此而已。
這句話的實踐者和受益者,會根據(jù)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去制定合理的鍛煉計劃,然后馬上行動。
運動的時間,運動前的熱身,運動之后的飲食,一段時間之后,根據(jù)運動效果的反饋,如何調整和完善自己的運動方案,都是需要思考的。
可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一股熱血的沖沖沖,跑跑跑,最后受傷了,關節(jié)受損了,運動過猛了,然后止步于一兩個星期短暫的堅持。
事后,他們搖搖頭說:“唉,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好?!?/p>
每個人都有想變好的欲望,每個人都有努力改變自己的時候,可大多數(shù)人在努力的過程中,都只是自我感動式的機械性重復罷了。
道理你都懂,可你從不思考。
04
很多人面臨選擇時,都喜歡說“隨便”。
和朋友去吃飯的時候,有那么幾個朋友,每次都說隨便,可你真的隨便給他點一個吧,他又說不想要這個。
其實“隨便”的背后,隱藏著人的思維惰性。大多數(shù)人的“隨便”不是真的隨便,而是他懶得思考。他拋出“隨便”,是要你幫他思考和判斷,最后選擇一個讓他接受并且滿意的。
你看,人的思維惰性,從生活中的小事就能體現(xiàn)出來。
其實寫文章就是一個需要思考,并且極度燒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作者需要不停地思考文章的邏輯,文章的敘事,還有句子是否通順,想法是否表達清晰了等等。
一篇文章下來,總會有一種大腦給掏空的感覺。
那你可能會問:為什么思考那么累,你還要寫呢?
因為比起大腦的疲憊,深度思考給我?guī)淼暮锰幷娴奶嗔恕?/p>
帶著深度思考去寫作,首先會更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還能訓練我們的思維邏輯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對待生活會從苛刻變得包容,看待問題會從片面變成多面。最后,還能消化自己看過的文章和讀過的書。
如果只是寫日記,那這些好處可能都沒有。因為寫日記就像記流水賬,不需要太多思考,更談不上深度了。
“聽過了很多道理,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看到這句話,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
每一個道理都是不同的人,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思考總結出來的。
人們要是隨便聽一聽別人的道理,就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那世間的道理就會變得廉價又普通。然后道理便不再是道理,而只是別人說過的話。
所以,別在說什么“聽過了很多道理,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了。
不肯思考的人,活該過不好這一生。
- end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