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神秀法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法師
不出意外的話,很多人對這兩句偈都很熟悉,哪怕不熟悉,應(yīng)該或多或少也有聽說過。
前兩天,偶然間見人提到了這兩句偈,大概看了看其解讀,很有道理,但和我的理解或者說角度,并不完全相同。
不過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那么解讀自然不同,這是很正常的,無所謂對錯與否。
網(wǎng)上也有很多以一種絕對的“空性”來解讀慧能法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也就是“無心也無覺受”。
雖然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好像境界很高的樣子,但總歸離現(xiàn)實太遠,對于我們的修行與生活而言都過于虛無主義。
就如同一拳打到棉花上,落不到實處,還給人一種悶悶的感覺,就和畫大餅一樣,畫得再大能填飽肚子嗎?
我們的靈魂就是在人身中,人身就是處于這個俗世,哪怕不停地催眠“一切都是空”又有什么用呢?
每天的吃喝拉撒能因為所謂的“空”而不進行嗎?每天的工作學習的煩惱,各種人際關(guān)系,感情問題以及生活的一地雞毛等會因為所謂的“皆空”就自動消失嗎?
其實并不會,不過很多人會拿“空”麻痹自己,以心安理得地逃避現(xiàn)實罷了,頗有一種掩耳盜鈴的感覺。
所謂的“空性”,從某種角度而言,其實更多是為了讓我們認識到事物的一種“生滅性”與“無常性”,以不執(zhí)著淪陷于那些的因緣中,讓我們的心“念念無滯”,即“如水常通流”,而非讓我們“無心”,像“一潭死水”一樣,毫無生氣。
言歸正傳,其實很多人,大概能感受出來,這兩句偈的差別,主要在于,在那個當下,神秀法師的“見道”是一種接近“有”的狀態(tài),而慧能法師的“見道”,更接近一種“無”的狀態(tài)。
不出意外,人們往往都會下意識地認為慧能法師更勝一籌。
當然,既然五祖將衣缽傳給了慧能法師,慧能法師至今也有一本《壇經(jīng)》傳世,歷史與現(xiàn)實,并不需要我們?nèi)ミ^多評判這兩位禪宗大師誰更厲害。
神秀法師相較于慧能法師而言,或許略遜一籌,但和當今大多數(shù)人相比,還是綽綽有余的。
更何況修行也不是為了爭個高低,而是為了更好地解讀自己,解讀這個世界,而不是整日隨波逐流渾渾噩噩地蹉跎光陰。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時間的洪流也不會因某個生靈的“無知“而心生憐憫,放慢腳步等其醒來,它只會無情地向前,淹沒可以淹沒的一切,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因此,與其將重點放在這兩位法師誰更厲害上,不如回歸自身,將所見所聞中蘊含的智慧,切實地落在修行的實處。
那么回歸正題,如何理解這兩句“偈”?尤其是慧能法師的“本來無一物”,究竟作何理解?
在此之前,先看一個例子。
現(xiàn)有A和B兩個人,他們分別走在路上,都撿到了一個沉甸甸的黑色袋子,打開一看,里面是大額現(xiàn)金,對于兩人而言,都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
并且這筆錢都能讓他們短時間內(nèi)手頭寬裕很多,還可以買一些自己一直想買,卻舍不得買的東西。
A是一個品行正直的人,心性純良,在看見那筆財物的一瞬間,A的第一反應(yīng),是想辦法找到失主,他沒有一絲一毫想要占為己有的想法,只一心想著將錢歸還給失主。
而B是一個知道是非對錯,但是心性仍舊有些貪婪的人,在看到那筆財物的一瞬間,B的第一反應(yīng),是想把這些財物占為己有,但是他又知道這樣子做,是不對的,他良心難安,于是,經(jīng)過了一段心理斗爭后,還是說服自己,把錢歸還給了失主。
那么現(xiàn)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人的不同之處。
這兩個人最終都將錢歸還給了失主,結(jié)果是一樣的。那么最大的不同之處在哪兒呢?即在于他們的'第一反應(yīng)’,也就是本能。
本能,是一個人心性的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體現(xiàn)。也就是,我們的心,在鏈接到外界各種因緣的一瞬間,我們生出來的第一念頭是什么,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
當然,先明確一個前提,即“心性”不等于“自性”,“自性”是光明無垢的,自性生含萬法,而“心性”包含“自性”的同時,也含五毒即貪嗔癡慢疑,也可以說是陰暗面,并且,很多人自性的光明,被五毒所蒙蔽,他們的行為,由五毒所主導。
當然,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人,心性中的光明是大過陰暗的,只不過很多時候,光明的自性與五毒在同時鏈接到外界因緣時,會有一個博弈的過程。
什么是“光明”?“明”這個字,拆開來看,即日月,太陽有溫暖明亮等特質(zhì),月亮有皎潔無暇等特質(zhì)。
——陽之光明,磊落于心。
——行觀日月,日月為明。
神秀與慧能的兩句偈中都提到了“塵埃”,那什么叫“塵?!??
其實在我看來,所謂的“塵埃”,就是,我們心性中的“五毒”或者“陰暗面”,在鏈接到外界對應(yīng)因緣時,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生出來的“五毒性”或者“陰暗”的想法。
那么現(xiàn)在回歸到那個例子上面來。
A沒有這個“貪婪心”,那么即使碰上對應(yīng)的因緣,也就是“有將不屬于自己的財物占為己有的機會”,他也不會產(chǎn)生“將他人財物占為己有”的想法。
因為A的心性中無這個“貪”,即對應(yīng)了“本來無一物”,沒有這個“貪”,那么在面對誘惑時,自然不會與之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自然生不出“塵埃”,也就對應(yīng)了“何處惹塵埃”。
而B有這個“貪婪心”,因此在碰上對應(yīng)因緣即“有將他人財物占為己有的機會”的時候,便會生出“將他人財物占為己有”的想法。
因為B的心性中有這個“貪”,即對應(yīng)了“有一物”,因此在面對誘惑時,會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生出“塵?!?,但是由于B的心性中自性的光明大過五毒,因此在自性光明與五毒博弈時,他就會有將“塵埃”給“拂拭”掉的過程,最終由光明的想法主導自己的行為,也就是將財物歸還他人。
但這僅僅是“拂拭”掉了“塵?!倍眩嬲觥皦m?!钡母驹蚴俏覀冃男灾械摹拔宥尽被蛘哒f“陰暗面”,要將五毒或者陰暗面完全去除,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是一次性就可以成功的,而是需要很多次在遇到相應(yīng)因緣時我們始終堅守自性中的光明,并且在與五毒博弈時獲得勝利,即對應(yīng)了“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漸漸地,當光明的自性占據(jù)絕對高位時,陰暗面或者五毒自然在我們的心性中沒有了容身之地。
譬如千里幽谷,一燈照,則千里之暗俱除。這個燈,即可對應(yīng)我們自性的光明,且這個光明,要足夠強大。
總之,就是說,因為我們的心在鏈接到對應(yīng)因緣時的很多本能即第一反應(yīng)不是光明的,心性中存在五毒或者某些陰暗面,會生出那個不光明的念頭,也就是塵埃,因此我們需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但如果我們的心在鏈接到對應(yīng)因緣時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光明的,心性中本就沒有那個五毒或者陰暗面,根本就不會生出那個不光明的念頭,哪里有塵埃需要拂拭呢?因此慧能法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換個角度而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奔磳?yīng)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光明狀態(tài),也可以說是“無為而治”。
好比一個性情溫和的人,并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不要生氣;一個勤奮的人,也并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不要懶惰;一個善良正直的人,也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不要為惡。
因為性情溫和、勤奮、善良正直就是他們對應(yīng)的本能,就是他們心性中占據(jù)絕對高位的自性光明,對他們而言,在遇到對應(yīng)因緣時,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就是光明的念頭,就像喝水一樣,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無需刻意而為之就能做到。
道法自然,人的狀態(tài)越接近“道”,那么也應(yīng)該越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到,而非一種刻意的壓制與約束,因為那會產(chǎn)生一種“矛盾感”,絕大對數(shù)人是不喜歡“矛盾”的,并且會本能地回避“矛盾”,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過相應(yīng)地體驗。
只不過,有的時候,我們是需要在“矛盾”中發(fā)展與成長的,因為很多時候,在某些方面,我們并不能達到所謂的“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狀態(tài)”,那么在達到那個狀態(tài)的過程中,我們便需要借助這種“矛盾感”來成長與蛻變,也就是借助“因緣”來“見性”。
生而為人,我們心性中有五毒或者陰暗面是很正常的,我們要正視它,并且通過修行去根除它,讓光明的自性得以顯現(xiàn),當我們的心性越光明,我的智慧也會慢慢升起,對于自我與世界的認知也會越清晰,當然也能更好地處理自我與生活中人事物的關(guān)系。
當我們在越來越多的方面都能達到“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狀態(tài)的時候,我們的修行也就越接近“圓滿”。
圓滿是什么?在我看來,即光明自性主導心性,能夠覺知并且控制、主導自己所有念頭與行為,各種陰暗面或者五毒對我們沒有任何影響,自性生含萬法,以至一種通達無礙,不可思議的智慧。
那么回到那兩句偈,在我看來,神秀法師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就是一個修行至圓滿的“過程”。而慧能法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則是一個修行圓滿的“結(jié)果”。
譬如爬山,神秀法師在那個當下的狀態(tài)屬于“正在爬山”,而慧能法師在那個當下的狀態(tài),屬于“已到山頂”的狀態(tài)。
“修行”,或許并沒有這么復雜,從某種角度而言,就是時時刻刻修正自己的行為,行為由心性主導,因此“修行”離不開“修心”,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尤其是第一念頭,若是不正,即修正它,是為“修心”。
我們大多數(shù)人,在修行的過程中,都還尚未得圓滿,在無數(shù)個當下,我們都是爬山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
當然,過程會或許很煎熬,如同拿刀子剔除掉骨頭上壞死的肉一樣,但如若能真正踐行并堅持,我們或許將越來越接近“圓滿”,智慧也會越來越高。
終有一天,或許我們也能爬上山頂,修得“圓滿”,達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狀態(tài)。
修行沒有捷徑,路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不同的人起點不同,哪怕是都去往同一個目的地,走的路,也不會完全相同。
很多人,看著別人走過的路,就以為自己也走過了,實際上,沒有真正去走,沒有真正落到實處,誰知道自己會在哪里跌倒,最終又能不能爬起來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