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宋史·文天祥傳》記載了他模棱兩可的話:“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xiāng),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舉其平生而盡棄之,將焉用我?”其中暗示,他有歸隱故鄉(xiāng)當(dāng)?shù)朗浚S冠),甚至將來做元朝顧問的念頭。
本文摘自《百家講壇》2008年第6期,作者:世說新語,原題:《英雄文天祥臨刑前的猶豫》
英雄面對死亡也會有怯懦。電影《勇敢的心》中,蘇格蘭民族英雄華萊士臨刑前高呼“自由”,但是在臨刑離開囚室前,他卻對上帝祈禱,希望獲得勇氣,以抵抗面臨死亡的恐懼。
中華民族的英雄文天祥,在留給歷史合生取義的宏大英雄氣概之外,面臨死亡威脅和元朝的利誘時(shí),也并非全無恐懼,他不僅對自己的信念產(chǎn)生過懷疑,甚至可能有過“投降”的念頭。
《宋史·文天祥傳》記載了他模棱兩可的話:“國亡,吾分一死矣。儻緣寬假,得以黃冠歸故鄉(xiāng),他日以方外備顧問,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舉其平生而盡棄之,將焉用我?”其中暗示,他有歸隱故鄉(xiāng)當(dāng)?shù)朗浚S冠),甚至將來做元朝顧問的念頭。這樣看來,文天祥已經(jīng)有歸降的可能,但忽必烈卻不能容忍這樣模糊的態(tài)度,他要的是全心全意奴才式的投降。
忽必烈并沒有同意他歸隱當(dāng)?shù)朗康恼埱?。一位被文天祥怒斥過的降元的老同事也不同意:“天祥出,復(fù)號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正是靠文天祥的鮮血最終一灑以及“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氣貫千古的話,我們才獲得了一位永遠(yuǎn)的英雄,而非亂世時(shí)常見的隱士。
殺身成仁的文天祥怎么會怯懦、逃避呢?投降?更連想都不會想。后人多懷疑元朝人修撰的《宋史·文天祥傳》,是故意誹謗、侮辱我們的民族英雄。在中國人的思維習(xí)慣中,英雄永不怯懦,怯懦者絕無勇敢。豈不知,人性比我們的想象復(fù)雜得多。文天祥臨死前的逃避,完全是有可能的。
在寫出《過零丁洋》后不到一年,文天祥其實(shí)就開始“懷疑”所謂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當(dāng)受盡苦難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他寫了一首《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的詩,其中即有“亡國大夫誰為傳,只饒野史與人看”,意為恐怕自己合生取義照不了汗青,只有在野史中才會流傳。
文天祥無法讓“上帝賜予我力量”,他需要?dú)v史正義的力量來激勵自己,中間經(jīng)歷懷疑也是正常。此前,當(dāng)他被押到廣州時(shí),勸降的人就“嘲笑”他青史留名的信念:“國亡矣,忠孝之事盡矣。正使殺身為忠孝,誰復(fù)書之。”文天祥說:“殷之亡也,夷、齊不食周粟,亦自盡其義耳,未聞以存亡易心也?!笨梢?,對于丹心能否照汗青,文天祥是有過反復(fù)的。
文天祥不怕犧牲,也抵得住利誘。但是,當(dāng)一個叫靈陽子的道士跟他談道,卻讓他動了歸隱佛道之心。此前,文天祥認(rèn)識的一位南宋宮廷琴師汪元量,就曾被忽必烈賜為黃冠道士。文天祥雖是儒教中人,卻對佛道頗為心儀,這從他的兩個兒子分別叫道生和佛生即可明顯看出。
“誰知真患難,忽悟大光明,日出云俱靜,風(fēng)消水自平。功名幾滅性,忠孝大勞生。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這是文天祥在靈陽子來獄中見他后,他寫給靈陽子的一首贈詩。此詩與文天祥《正氣歌》等正氣凜然的作品迥然有別。在儒家殺身成仁、忠君守義的悲壯精神之外,確實(shí)還有一個在佛道中徘徊、尋求解脫的文天祥。
從文天祥給靈陽子的另一首詩中更可看出端倪:“昔我愛泉石,長揖離公卿。結(jié)屋青山下,咫尺蓬與瀛……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人一陰陽性,本來自長生。指點(diǎn)虛無間,引我歸員明。一針透頂門,道骨由天成……”早年,文天祥仕途失意時(shí),就曾回吉水(今江西吉水)老家終日忘情于泉石,“領(lǐng)客其間,窮幽極勝,樂而忘?!?。當(dāng)身陷故鄉(xiāng)幾千里外的大都監(jiān)獄中,與靈陽子的談道,激起了文天祥對往昔逍遙歲月的回憶。
1280年中秋夜,被忽必烈賜為道士的汪元量攜琴為獄中的文天祥演奏《胡笳十八拍》。這是漢末的蔡文姬在被匈奴掠獲12年回到故鄉(xiāng)后寫的一首長詩,敘唱她悲苦的身世和思鄉(xiāng)別子的情懷。月圓之夜,故國不在,身陷囹圄,汪元量的彈唱響起,和蔡文姬一樣命途多舛的文天祥,又是怎樣一種悲痛呢?而后,文天祥寫了《〈胡笳十八拍〉序》,在序的最后簽名卻是“浮休道人文山”?!案⌒荨闭Z出《莊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文山”是文天祥的號。從文天祥自稱“浮休道人”可以看出,“得以黃冠歸故鄉(xiāng)”的言語,并非沒有根據(jù)。
文天祥最終沒有逃避,大義凜然地走上了刑場。臨刑前,萬人觀睹,文天祥殊為從容,對吏卒說:“吾事已畢,心無怍矣?!蹦舷虬荻?。在他遺體所著的衣服中,人們發(fā)現(xiàn)了他留下的《衣帶贊》:“孔曰成仁,孟日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a target="_blank">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