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信箋,紙短情長。近日,記者走進坐落于中國人民大學的家書博物館。該館現(xiàn)收藏的6萬余封家書中,有1萬余封是與共產(chǎn)黨員有關(guān)的紅色家書。隨著副館長張丁的介紹,我們透過那些殘破發(fā)黃的信紙、深深淺淺的筆跡,切身感受其中熠熠生輝的信仰之光。
家書里的百年信仰
家書不僅記錄著家人之間的情感傳遞,也是波瀾壯闊革命史的一種折射。“一封封家書,為我們學習黨的百年歷史提供了獨特視角。通過革命年代先輩們的所說所想,可以真切地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睆埗≌f。
“亡國奴的確不好當,在被日寇占領(lǐng)的區(qū)域內(nèi),日人大肆屠殺,奸淫擄搶,燒房子……等等,實在痛心……日寇不僅要亡我之國,并要滅我之種,亡國滅種慘禍,已臨到每一個中國人民的頭上!”左權(quán)將軍在1937年寫給母親的信中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小學教員姚稚魯家書中的一句“亂世做人,簡直不是人”真實反映了戰(zhàn)亂年代普通人的悲慘境遇。
韓雅蘭致父母親的家書
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際,共產(chǎn)黨人挺起民族的脊梁,點燃了熊熊報國之心。“兒已認清自己應(yīng)走的正大的光明的道路……兒要為改造不合理的社會而奮斗,為后來女子求幸福,也要和男人一樣為國家民族求解放,作一點有意義的事業(yè)……”指著一封字跡娟秀的家書,張丁告訴記者,這是女青年韓雅蘭于1937年寫給父母的信。1936年底,她背著父母,拋棄了原本優(yōu)越安逸的生活,赴延安抗大學習。為求父母諒解,韓雅蘭在信中講述了自己不告而別的緣由,希望“學習一點真實學問”“求中國民族解放的方法”。
韓雅蘭的選擇是那個時代先進青年的一種潮流??箲?zhàn)時期,黨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了革命者向往的“圣地”,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正如韓雅蘭信中所說,在延安“什么話都可講,很自由很坦白”“物質(zhì)生活比較外面苦些,但精神方面則比外面快樂得多?!背汕先f的革命青年在這里經(jīng)過鍛造淬煉,成長為堅定的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
信仰認定了就要信上一輩子。一封封家書映照出一代代共產(chǎn)黨人用忠誠信仰構(gòu)筑起的精神長城。夏明翰在給姐姐的家書中寫道:“我一生無遺憾,認定了共產(chǎn)主義這個為人類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甘愿拋頭顱,灑熱血”;金方昌身陷日軍牢獄仍威武不屈,就義前寫下遺書:“我在死前一分鐘,都要為無產(chǎn)階級工作”;黃繼光在致母親的信中不忘報國志,“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決心在戰(zhàn)斗中,為人民服務(wù),不立功不下戰(zhàn)場!”
每每翻起這些家書,張丁都被先烈們舍生忘死的革命豪情震撼:“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為什么無數(shù)革命先烈能夠義無反顧、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對崇高的理想信念堅貞不渝、矢志不移?!闭窃谶@種精神的感召下,張丁埋在書信堆里,潛心研究家書10余年,并把它作為奮斗一生的事業(yè)。
家書中的真情流露
“革命者寫家書的時候并不是為了發(fā)表,也不是為了給其他人看,反映的往往是最真實的思想和情感?!睆埗≌f。
每一封家書都流淌著醇厚的真情,帶給人溫暖和愛。其中,戰(zhàn)士許英在1948年遼沈戰(zhàn)役前致母親的家書,讓張丁印象格外深刻。
這是一封極富感情又寫法特殊的家書。信的開頭就是飽含感情的“母親,我想你!”后面筆觸一轉(zhuǎn),作者轉(zhuǎn)換成母親的角色,想象著母親是怎樣的思念自己:“十年來,我想著那出門在外遠不知天邊的山兒,我眼里含滿了淚……起初,我還終日不斷地悠念著我的兒子,現(xiàn)在十年了,也許他再不會存在于人間了……”緊接著,許英在信中用大段筆墨向母親述說自己志向的堅定不移,“為著母親的幸福,為著全人類的自由解放,我情愿以死殺敵”,他堅信“全國的勝利就在眼前,那時再見吧!”
對家人的留戀、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守,兩種情感在信中交織,讓張丁久久不能平靜。他立即與這封家書的保存者、許英的侄子許卓亮取得聯(lián)系,才知道這封家書的由來。
1948年大東山戰(zhàn)斗中,許英被敵人的子彈射中喉嚨,壯烈犧牲。當戰(zhàn)友在他的衣兜里發(fā)現(xiàn)了這封家書,輾轉(zhuǎn)送到盼兒歸家的母親手中時,許英卻永遠回不來了。如今,信封上的大字仍然瀟灑飄逸,肅穆的燈光下,許英年輕、堅毅的面龐在27歲被永遠定格。
張丁感慨地說,革命者也是血肉之軀,也有父母妻兒,生與義、家與國,舍棄任何一方都是痛苦的。但正是艱難抉擇的背后,彰顯了共產(chǎn)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谷沼⑿圳w一曼的家書就是這種選擇的生動體現(xiàn)。
“面對敵人時,趙一曼是多么的英勇無畏,連日軍軍官都一次次地說她實在不像一位母親,她表現(xiàn)出的只有男兒般的堅韌。然而對于自己唯一的兒子,趙一曼流露出最柔軟的一面,為自己沒有盡到母親的職責而愧疚,更為永別愛子而悲痛。哪位母親愿意拋下自己的孩子呢?”張丁說著不禁濕潤了眼眶。忍痛割舍親情,趙一曼將對兒子的愛融入家國大愛。她在留給兒子的信中深情地說:“兒子,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希望兒子能代替母親繼續(xù)斗爭,這是她最后的心愿。
張丁還向記者介紹了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考慮到最先看到遺書的是敵人,趙一曼又拿起筆寫了第二封遺書。在這封信中,她偽造丈夫的信息,就是為了迷惑敵人、保護家人和組織的安全?!闭驗槿绱耍钡节w一曼犧牲20年后,兒子陳掖賢才得知母親的真實身份,看到了這封遲到20多年的家書。
從家書中汲取精神力量
隨著網(wǎng)絡(luò)通訊的發(fā)達,也許很少有人保持寫家書的習慣了,但家書所蘊涵的寶貴精神,依然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傳承紅色基因,讓后人們學習繼承紅色精神,是很多家書捐贈者的心愿。胡玉華老人曾將幾封丈夫宋云亮于1949年前后寫給她的戰(zhàn)地家書寄給張丁。這些家書不僅是二人深沉愛情的見證,也是硝煙紛飛年代戰(zhàn)士們革命情懷的縮影。
“老伴兒去世后,胡阿姨一直將家書視若珍寶,但她認為,如果把信拿出來,讓人們了解背后的故事,將正能量傳遞給更多的人,她覺得非常有意義?!睆埗≌f,家書抵萬金,每一封家書都是一份紀念,他只有將家書故事宣傳好,才能不辜負所有家書捐贈者的心意。
革命烈士的家書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材。近年來,隨著家書博物館被列為市級廉政教育基地,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走進家書博物館,從紅色家書中感悟精神力量,接受思想洗禮。一位北京市的機關(guān)干部在參觀后留言,“家書背后的故事,引發(fā)了我對大我與小我、信仰與堅守、責任與擔當?shù)纳畛了伎?,從而增添砥礪前行的力量?!?/span>
百年信仰,青年傳承。張丁在收集家書時發(fā)現(xiàn),很多年輕人通過寫家書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志向,2020年不少暖心的抗疫家書就是“90后”“00后”所寫。“在祖國和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難道不正是我們應(yīng)該挺身而出的時候嗎?”“您的兒女都在為人民服務(wù),時刻接受黨的命令,即便不能相聚,我相信你們一定感到驕傲!”真情大義、家國情懷洋溢字里行間,讓人們看到了理想信念在青年身上的接續(xù)傳承。
每當此時,張丁覺得特別欣慰, “讓家書里的精神代代相傳,正是我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span>(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研究館員、副館長,家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全國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秘書長。多年來致力于民間家書的收集、整理與研究工作,主編《抗戰(zhàn)家書》《紅色家書》《廉政家書》等家書類圖書十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