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錫伯族源出女真論,原作者都興智,1950年生,現(xiàn)為遼寧師范大學(xué)歷史系副教授。
下載PDF格式《錫伯族是女真的后人》起源于我國東北的錫伯族,與滿族同源,都是女真人的后裔。明代錫伯部族的首領(lǐng)是出自女真蘇完部瓜爾佳氏的一支,即尼雅哈奇及其后裔,他們的祖居地是今吉林省雙陽。尼雅哈奇的長兄佛爾和、弟珠察的后裔后來都加入了滿洲,成為今天滿族的成員?,F(xiàn)有的家譜資料和調(diào)查材料證明,錫伯人的90幾個姓氏絕大多數(shù)都與八旗滿洲的姓氏同,有的姓氏與金代女真人的姓氏一脈相承。錫伯人的語言與滿語基本相同,許多習(xí)俗也與滿族相同。構(gòu)成錫伯部的主體部民,應(yīng)是元明時期的海西女真人。
錫伯是起源于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也是如今祖國多民族大家庭當中的一員。由于歷史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錫伯人都離開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先后遷徙到新的地方?,F(xiàn)在,錫伯人主要分布在遼寧和新疆,少數(shù)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北京、內(nèi)蒙等地。關(guān)于錫伯的族源,迄今為止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錫伯與滿洲同源,都是女真人的后裔”;另一種觀點認為“錫伯即鮮卑的遺民,鮮卑音轉(zhuǎn)為錫伯”;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錫伯與鄂倫春同祖,源于遼代室韋。室韋與鮮卑同屬東胡后裔,所以后兩種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實際上可概括為兩說,即“鮮卑說”和“女真說”。筆者贊同“女真說”,本文試略論之。
一、從瓜爾佳氏譜牒看錫伯與女真的關(guān)系
錫伯名稱出現(xiàn)在史籍上的時間較晚,其早期見于記載的有兩個著名人物:一個是尼雅哈奇;一個是超墨爾根?!栋似鞚M洲氏族通譜》(以下簡稱通譜)卷一記:“瓜爾佳氏為滿洲著姓,而居蘇完者尤著。其先有兄弟三人,長曰佛爾和,次曰尼雅哈奇,三曰珠察。后離居,佛爾和仍居蘇完,尼雅哈奇遷席北,珠察由瓦爾喀再遷希昂阿濟哈渡口?!薄肚逄趯嶄洝肪矶遢d:“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fā)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tǒng)緒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绷钊诵牢康氖?,尼雅哈奇和超墨爾根現(xiàn)在都得到了家譜資料的印證。
家譜一,《滿洲蘇完瓜爾佳全族宗譜》(以下簡稱全譜)載:“舊譜于1915年始修,1921年修成。內(nèi)容有譜序、世系,記載瓜爾佳為滿族巨族,八大家之一,族繁時有‘關(guān)朝之說’,居蘇完者尤著。始祖居蘇阿里烏喇達林蘇完沃野阿拉哈哈達,其子三:佛爾和、尼雅哈奇、珠察,因翎爭氣離居。長仍居蘇完,次遷居西伯,三遷瓦爾喀。珠察六世孫索爾果為蘇完部長,世系頗詳。”
家譜二,《沈陽錫伯族志》錫伯族“關(guān)氏譜書”(以下簡稱沈陽譜)記有始祖以下五代世系:
長房佛爾胡(此祖仍在蘇灣哈達地方居住)
次房尼雅哈琪——尼堪達——郭端——多霍倫
——長子蒙庫奔
——次子都都
——三子載錫
——四子塔什奔
三房珠琪——蘇拉他——扎里達——阿奈——維羅墨爾根
家譜三,《開原大灣屯錫伯族關(guān)氏世譜》(以下簡稱開原譜)。譜表前記:“我輩發(fā)源之處,名曰多爾濟逼拉束灣哈達,由一祖所生三人:長兄名曰佛爾果,次曰尼(雅)哈奇,三曰朱撒。兄弟三人,經(jīng)征大明時(此句經(jīng)專家更正,應(yīng)譯為“因斗鵬翅,彼此反目”),長兄在束灣(尼)哈達住留(落戶),次弟曾(遷)往西伯(地方),三弟朱撒(來)到西爾卡西口處駐防?!?/p>
開原譜所記的佛爾果,即沈陽譜的佛爾胡、全譜和通譜的佛爾和;尼(雅)哈奇即尼雅哈琪;朱撒即朱琪、珠察。經(jīng)仔細核對,開原譜世系表的前五代與沈陽譜皆合,只是沈陽譜把尼雅哈琪的五世長孫蒙庫奔都督官銜錯譯成“次子都都”,因而把次子譯成三子,三子譯成四子。兩譜在翻譯滿文原底時使用了同音和音近的不同漢字,二譜所記完全相同。
家譜四,大連發(fā)現(xiàn)超墨爾根后裔錫伯族關(guān)氏譜書(以下簡稱大連譜)。該譜書系光緒六年由滿文原底譯成漢文,其滿文原譜始修年代不明。譜書前面寫道:“原兄弟三人,在彼處已離散了。伊原駐防在蘇蘇刷覘河札漢多寬地方,一戶另戶瓜拉佳氏,錫伯奉御玉軍汗之子名超,莫勒根銜。之子名奇拉滸,巴圖魯銜。之長子名達吉倫,都督銜;次子名萬,都督銜;三子名占,都督;四子名額爾吉馬,都督……?!?/p>
關(guān)于超墨爾根,以往學(xué)者們受史料的局限,不得其真解,多認為是指地名?;蛞詾椤俺恰健?,超墨爾根就是離墨爾根(今嫩江市)還要遠一些的地方。”因而解釋為“錫伯人是甘河上源嘎仙洞人的后裔”;或以為“超是綽兒河,墨爾根即今之嫩江”;或以為超墨爾根意為“嫩江出叉的地方”。其實“超”應(yīng)是人名。墨爾根,女真語“善射者”、“神箭手”、“賢者”之意,大連譜作“莫勒根”,滿語或譯作“墨爾根額”、“佛爾恭額”。蒙語發(fā)音與女真語同,漢譯《蒙古秘史》作“蔑爾干”。大連譜把“莫勒根”譯成官銜是不妥的?!澳崭迸c“巴圖魯”加在人名之后是一種稱號。超墨爾根是人而不是地名,大連譜所記玉軍汗之子超莫勒根即應(yīng)是清太宗所說的“席北超墨爾根”其人。
二、玉軍汗與尼雅哈奇
對照以上譜牒資料,大連譜所記一世玉軍汗與尼雅哈奇應(yīng)是一個人,理由是:
(1)他們的始祖原籍是一個地方。沈陽譜記佛爾胡“仍在蘇灣哈達地方居住”,開原譜作“多爾濟逼拉束灣哈達”。多爾濟滿語意為“內(nèi)”,逼拉意為“河”,束灣哈達即蘇灣哈達。內(nèi)河當為蘇灣哈達附近之小河名。蘇灣又作“蘇瓦延”、“刷煙”、“蘇斡延”、“蘇完”,系滿語,意為黃色。哈達是滿語“山峰”、“山崗”、“山嶺”之意。蘇灣哈達即黃色的山崗?!都滞ㄖ尽肪?0載:“蘇斡延崗,(吉林)城西169里。”其地在今吉林省雙陽境內(nèi)。大連譜記“伊原駐防在蘇蘇刷覘河札漢多寬地方?!碧K蘇是滿語“故鄉(xiāng)”之意,刷覘河是“蘇瓦延河”、“刷煙河”、“蘇完河”之異譯,即今雙陽河,札漢多寬當指雙陽河流域的小地名。雙陽河是明代女真蘇完部活動中心地區(qū),雙陽即蘇完之音轉(zhuǎn)。各譜所記雖略有不同,實際指的是一個地方,即今吉林省雙陽。大連譜沒有詳記“三兄弟”的名字,但“原兄弟三人在彼處離散了”一句即應(yīng)是指佛爾和三兄弟分離之事。從行文看,原譜的前面很可能是殘缺了。奉御是明朝的官銜,玉軍汗很可能是其后裔私謚的汗號。玉軍汗是三兄弟之中居錫伯的一世祖,與尼雅哈奇當為同一人。
(2)尼雅哈奇和玉軍汗的后裔同為錫伯族當中顯赫的家族。從開原譜看,尼雅哈奇的四代孫多伙倫、五代孫蒙呼奔、六代孫尼雅尼雅哈等皆得封都督;大連譜玉軍汗四代孫達吉倫、萬、占等亦皆封都督,五代孫卜克蟬、六世孫巴本、七世孫札拉胡七皆有貝勒銜。都督是明朝賞賜給女真羈縻衛(wèi)所上層分子的最高榮譽官銜,官一品。貝勒即女真語“勃極烈”的音轉(zhuǎn),意為“大官人”。在同一錫伯部族中絕不會有兩個同姓家族同時得封都督之職(而且都是從第四代開始)。兩相對照,超墨爾根一支尤為興旺,直到第七代還有貝勒之銜,所以清太宗稱錫伯人為“席北超墨爾根之裔”。
(3)尼雅哈奇和玉軍汗是同時代的人。從兩支人的世系來看,發(fā)展的也比較平衡。通譜記,尼雅哈奇的弟弟珠察七世孫索爾果后來又回到原籍作了蘇完部的部長,于萬歷十七年(1589年)同其子費英東率五百戶投奔了努爾哈赤。索爾果的孫子鰲拜是康熙初年四輔臣之一,其后裔的家譜最近也被發(fā)現(xiàn),現(xiàn)據(jù)通譜、鰲拜后裔家譜、開原譜、大連譜作一簡單譜表比較如下:
世次 開原譜 大連譜 珠察鰲拜譜 1 尼雅哈奇 玉軍汗 珠察 2 尼卡達 超莫勒根 索爾達 3 多倫 奇拉滸巴圖魯 王札拉達 4 多伙倫(都督) 達吉倫(都督) 莽喀尼 5 蒙呼本(都督) 卜克蟬(貝勒) 羅羅墨爾根 6 尼雅尼雅哈(都督) 巴本(貝勒) 常喀尼墨爾根 7 寧山罕 札拉胡(貝勒) 索爾果 8 八百 圖門 衛(wèi)齊 9 倭正(倭揚) 吠拉馬 鰲拜 10 布爾他(布爾壇) 張一圖 多吉里 11 烏力呆(吾爾代) 三七格 爾墜 12 額爾新 撒倫太 蘇合那 13 關(guān)?! ?寧?! ?虎爾敏 14 關(guān)依那 吉平 金龍順 15 和春厄 關(guān)希金 金福 16 公訥春 關(guān)文國 金永成 17 關(guān)裕新 關(guān)吉龍 金中堂 18 關(guān)俊彥 關(guān)世明 金洪禮 19 關(guān)鶴田 關(guān)永貴 金玉普 20 關(guān)大任 關(guān)明佳 金福元 21 關(guān)繼錚 關(guān)德全 金國× 22 關(guān)延山 金兆×
從表中不難看出,三支人發(fā)展基本平衡,世系達22代之長。日本學(xué)者島田好根據(jù)尼雅哈奇是費英東七世伯祖的世系關(guān)系考證,認為尼雅哈奇從蘇完部遷錫伯的時間在清朝開國(1616年)前200年左右,即明成祖永樂晚年。(11)其實島田好按每代30年計,似嫌太長,以每代25年計較為合理,則22代為550年。從現(xiàn)在上溯550年,為公元1447年,即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這一時期正是松花江流域女真各部重新分化組合的時代。當時蒙古也先犯京師,脫脫不花侵遼東。在動亂中,海西等部女真上層分子“率死于也先之亂”(12),“遼東為之弗靖者數(shù)年”(13)。尼雅哈奇之遷錫伯應(yīng)和這一歷史背景直接有關(guān)。從玉軍汗的五世孫起有貝勒之稱,這應(yīng)是錫伯首領(lǐng)歸屬科爾沁蒙古之后的稱號(沿用女真人勃極烈之稱)。從玉軍汗到五代孫實則歷四代,約100年的時間,若玉軍汗遷錫伯在1447年前后,則其五代孫稱貝勒當在1547年前后,這與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科爾沁蒙古東遷嫩江流域的時間是基本吻合的。
通過以上考察可以看出:明代錫伯部族的首領(lǐng)是出自女真蘇完部瓜爾佳氏的一支,即尼雅哈奇及其后裔,他們的祖居地是今吉林省雙陽。尼雅哈奇是今天沈陽、開原、大連等地錫伯關(guān)姓的祖先;尼雅哈奇的長兄佛爾和、弟珠察的后裔后來都加入了滿洲,成為今天滿族的成員;尼雅哈奇至少有兩個兒子,其中以超墨爾根一支為最盛,尼卡達(尼堪達)一支略次之。
三、從其他家譜和姓氏看錫伯族源
考察一個民族的族源,僅僅弄清其上層人物(王室、汗室)的族源是遠遠不夠的,還應(yīng)考察其民族絕大多數(shù)成員的族源,才能得出比較客觀、比較合乎事實的結(jié)論。
近年來隨著對錫伯族歷史研究的深入,學(xué)者們發(fā)掘和整理檔案資料,搜集口碑資料和文物資料。譜牒是重要的文物資料,沈陽、大連、新疆等地現(xiàn)在都搜集到了許多有價值的譜牒,除瓜爾佳氏之外,還有其他姓氏的家譜,這些譜牒資料為探討錫伯族族源提供了直接的證據(jù)。如沈陽發(fā)現(xiàn)的錫伯族《完顏家系譜》記:“若我先遠,初生于長白山陰混同江岸。游牧?xí)r代,無事跡可考,實為黃色民族,世稱亞細亞民族,又謂蒙古利亞民族,乃通古斯民族一部分,即古之東胡肅慎,今之女真滿洲部落人也。我之姓氏完顏,與金時完顏阿骨打同宗,世居今之吉林伯都納磋草溝等處,部落曰西伯滿洲?!?14)這里除了把蒙古利亞人種誤成蒙古利亞民族,東胡和肅慎概念相混淆外,明確地記載他們就是金代女真的后裔。
錫伯人原來的姓與女真人一樣,也叫做“哈拉”,姓的分支稱“莫昆(木昆)”。據(jù)查,通譜在74個八旗滿洲姓氏之后都記有“康熙時從科爾沁撤回之人”,這無疑就是指康熙三十一年從蒙古科爾沁撥出來的錫伯、卦爾察和部分達斡爾人。其中錫伯69牛錄、卦爾察10牛錄、達斡爾5牛錄?,F(xiàn)在雖然無法分清這74個姓氏各屬哪個民族,但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錫伯人的姓氏應(yīng)不容置疑。據(jù)現(xiàn)有的家譜資料證明,錫伯人的姓氏還有約20個與上述74個不同,但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與通譜所記的八旗滿洲其他姓氏同,加在一起約90幾個,這與錫伯族“原有90余個哈拉”(15)的傳說相符。
據(jù)《錫伯簡史》記,西遷伊犁的錫伯族共有29個哈拉,46個木昆,40個漢姓。(16)其中徐、劉、藏三姓原來的哈拉不清,實則只弄清26個哈拉。在這26個哈拉當中,永妥里氏是由于氏族內(nèi)部矛盾糾紛從英妥里氏中新分出的氏族姓,圖木爾齊氏是從圖克色里氏族中分離出來的。這樣,得其原始哈拉24個。沈陽地區(qū)現(xiàn)據(jù)家譜資料查到30幾個哈拉。(17)把兩地區(qū)錫伯人的哈拉進行核對,除去重復(fù)者,共得40個。試將這40個哈拉與滿族的哈拉列表進行比較:
錫伯姓氏 滿族姓氏 金代女真姓氏瓜爾佳氏(關(guān)、管)
瓜爾佳氏 夾谷、古里甲氏吳札拉氏(吳) 兀札拉氏哈斯胡里氏(韓) 哈斯呼理氏 安佳氏(安) 安佳氏那拉氏(那) 納喇氏 納蘭氏伊爾根覺羅氏(趙) 伊爾根覺羅氏 寧武圖氏(劉) 胡西哈里氏 瑚錫哈理氏托庫爾氏(陶、拓)伊拉里氏(伊) 伊拉理氏 移剌氏 額爾克勒氏(鄂) 鄂勒綽羅氏富察拉氏(付) 富察氏 蒲察氏札庫里氏 扎蘇里氏 楊吉爾氏(楊) 楊佳氏巴雅拉氏(巴、白) 巴雅拉氏 郭洛佳氏(郭) 郭洛佳氏郭爾佳氏(郭) 郭爾佳氏蘇木爾氏(蘇) 舒穆魯氏 石抹氏 溫都爾氏(溫、文) 溫都氏 溫敦氏韓吉利氏(韓)翰雅拉氏(韓) 哈爾拉氏 郭羅羅氏(郭、國) 郭羅羅氏 何葉爾氏(何、賀) 赫葉勒氏圖克色里氏 圖色理氏覺羅氏(肇、趙) 覺羅氏 孔果爾氏(孔、鞏) 孔果絡(luò)氏 華西哈爾氏(華)果爾齊氏(郭、高) 果爾吉氏札思胡里氏(禮) 札思瑚理氏 吳雅氏(吳) 吳雅氏付佳氏(付) 付佳氏 卜占那氏(卜) 卜庫索里氏(卜)英圖里氏(英、永) 赫舍里氏(康) 赫舍哩氏 紇石烈氏 布爾察氏(卜) 布爾察氏格齊勒氏(葛) 格齊勒氏 完顏氏(王) 完顏氏 完顏氏何舍哩氏(胡) 赫舍哩氏 紇石烈氏白雅拉氏(白) 巴雅拉氏
從表中可以看出,錫伯族40個姓氏中有33個與滿族姓氏相同,占82.5%,有的姓氏則與金代女真人的姓氏一脈相承。其中與滿族不同的7個姓氏,已知卜占那氏是個蒙古姓(18),其它6姓有三種可能:一是像圖木爾齊氏、永妥里氏一樣,系后分出的氏族姓氏;二是原哈拉在漢譯時用了不同的漢字;三是達斡爾人的姓氏,因當年錫伯人南遷盛京時有5牛錄達斡爾人在內(nèi),他們的后裔都融合在錫伯族之中。
譜牒資料絕非向壁虛構(gòu),姓氏有著比較牢固的穩(wěn)定性,一般是不會輕易改動的。在現(xiàn)有的40個錫伯姓氏中,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與鮮卑的拓跋、宇文、慕容、長孫、獨孤等姓氏相同或音相近者。據(jù)此,只能得出錫伯族源出女真的結(jié)論。所以,僅據(jù)錫伯與“鮮卑”音近,而把一個80%以上姓氏與滿族姓氏相同的錫伯族說成是鮮卑的后裔是實在無法使人信服的。
四、從語言和習(xí)俗看錫伯族源
語言是構(gòu)成民族共同體的重要特征之一,對錫伯族語言進行歷史考察也證明其族源是女真而不是鮮卑。關(guān)于錫伯的語言,清人博明希哲的《西齋偶得》記“其語言近于滿洲”。《侍衛(wèi)瑣記》則說錫伯語“非清非蒙”。據(jù)語言學(xué)家研究認定,錫伯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語語支,應(yīng)與滿語同源于女真語。在現(xiàn)在查到的錫伯口語中,也多與滿語相同。(19)持錫伯源于鮮卑說的學(xué)者認為:錫伯人原來說的是蒙語,歸清后改說滿語,逐漸失去了原來的語言。對此,已有學(xué)者論證其不可能。(20)我認為錫伯人雖然在明末清初隸屬于蒙古科爾沁部,但他們基本上還是“聚族而居”。從他們的上層分子還自稱貝勒來看,說明仍有相對的獨立性。這種政治上、居住上的相對獨立就決定著他們絕不會喪失自己的傳統(tǒng)語言。合理的解釋只能是:錫伯人原來說的是女真語,隸屬科爾沁后,受蒙語的一定影響,其語言發(fā)生了一些變化,與滿語基本相同又有一定區(qū)別,所以在外族人聽來才會有“非清非蒙”或“其語言近于滿洲”的印象。
從習(xí)俗來看,錫伯與滿族相同而又異于東北其他各族的風(fēng)俗有四:
其一,錫伯和滿族都忌食狗肉。他們平時都不戴狗皮帽子,不鋪狗皮褥子,這種禁忌最早是出于對狗的珍愛。狗是人類最早馴養(yǎng)的家畜之一。錫伯和滿族的先世在生產(chǎn)力低下的時代,為了自身的生存,長年出沒于山林之間,狗是他們狩獵最得力的幫手和伙伴,加之狗又有忠于主人的本能,所以他們特別喜愛和珍重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忌食狗肉和不用狗皮的習(xí)俗。
其二,錫伯和滿族都有以活馬祭祖的習(xí)俗。錫伯族的男祖先稱“海爾堪瑪法”,供在西屋外的西墻上,墻上有龕,內(nèi)放祖宗匣子。逢年過節(jié),叩頭禮拜,還要把自家心愛的好馬獻給祖先。祭祀時先用羽毛或紅布條系在馬尾上,然后將馬牽到神位前,表示供祖先騎用。獻給祖先神位的馬不準婦女騎乘。(21)滿族的男祖先供在西屋內(nèi)的西墻上,也有祖宗匣。年節(jié)時除殺豬祭祖外,也有祭馬的儀式。祭祀時挑選一匹雄健的公馬,牽到祖宗神位前,由本家族的薩滿用滿語褥告。這匹馬被稱作“祖馬”,不但不許女人騎乘,而且拉車時也不準女人坐車。(22)
其三,錫伯和滿族都有祭祀生育女神的習(xí)俗。滿族人祭祀的女祖先叫“佛托媽媽”,俗稱子孫娘娘。它是一個用布或紙做成的口袋,內(nèi)裝一條長三四丈的五彩絲繩,繩上拴布條,俗稱子孫繩。有的在口袋里還裝有一個裸體的女性木偶。佛托媽媽口袋平時掛在祖宗神位之旁,過年時將子孫繩扯出,一頭拴在祖宗板上,一頭拉到門外。佛托媽媽是滿族先世對生育女神的崇拜?!胺鹜小笔桥嬲Z,滿語“佛我”即“佛托”之音轉(zhuǎn),意為女性生殖器。在吉林省琿春曾發(fā)現(xiàn)一女性木偶,腹下刻有象征女陰的菱形符號。(23)所以可以認為,佛托媽媽就是最早的女陰崇拜。錫伯族的女祖先稱“喜利媽媽”,其形制基本與佛托媽媽相似,只是有的彩繩上除拴布條外,還拴有小弓箭、豬羊距骨、搖車、銅錢等物。年三十將長繩扯出,一頭拴在屋內(nèi)西北角,一頭拴在東南角。據(jù)有的錫伯老人講,祭祖時也比較神秘,平時喜利媽媽的口袋也不許亂動。我認為喜利媽媽和佛托媽媽就是一種神的不同叫法,理由是:雖然彩繩上所拴的東西和繩子拉扯的方向略有不同,但其形制、祭祀時間、方式大體相似,都是一種沒有文字記載的最原始的宗譜?!跋怖笔清a伯語“延續(xù)”之意,“喜利媽媽是保佑子孫繁衍的神靈”(24),與佛托媽媽一樣,也是生育女神。
其四,錫伯和滿族都以柳樹為生育保護神。錫伯族把自身的繁衍與柳樹聯(lián)系在一起,供奉柳樹神翁,錫伯語稱“佛多霍瑪法”。他們把柳樹神視為保護降生的神靈,用柳板制做小孩搖車,嬰兒夭折,用柳枝捆綁。成人死后,在墳上插柳枝,或用柳木桿挑招魂幡。(25)這和滿族稱佛托媽媽為“柳枝娘娘”是一脈相承的。滿族人認為柳樹就是他們的祖先,稱佛托媽媽為“柳枝求福之神”。滿族人當中流傳著柳枝、柳葉變成祖先的傳說,在祭祀佛托媽媽時,常常是一頭拴在祖宗板上,一頭拴在柳枝上。
五、錫伯部民構(gòu)成
明末清初,錫伯人主要分布在齊齊哈爾以南至嫩江下游、洮兒河流域和今吉林省扶余縣一帶,構(gòu)成該部主要部民的女真人是本地土著,還是從別的地方遷來的,這也可以由通譜和其它譜牒資料互相印證。經(jīng)查對,通譜記“從科爾沁撤回之人”有傳者共287人,其中世居吉林烏喇(今吉林市一帶)的最多,為81人。其次是世居白都訥(今扶余縣伯都訥)者,為72人。世居哈達地方(今遼寧開原市東哈達嶺)者為23人。世居蘇完(今吉林省雙陽)者18人。其余還有世居松花江地方者7人,長白山者7人。通譜敕修于乾隆九年,當時錫伯人早已從齊齊哈爾、伯都訥、吉林烏喇三城遷往盛京和北京等地,故所謂“世居之地”當指錫伯人的祖居地,而不是新遷地。
從家譜資料看,沈陽錫伯族瓜爾佳氏宗譜記:“原居吉林伯都訥磋草溝人氏”、“原籍伯都訥城屬界錯草溝駐防”;哈什胡里氏家譜記:“于康熙三十九年,再由伯都訥遷入盛京”;何葉爾氏家譜記:“始祖原為妹妹江齊齊哈爾達爾札齊人”;寧武圖氏家譜記:“始祖藤格里先人,曾居滿洲長白山悟拉山西北伯都訥各地”;伊爾根覺羅(趙)氏家譜記:“先世系長白山西伯部落地方人氏”;安姓家譜記:“原籍英城子(今吉林英城子)”;吳姓宗譜記:“我吳札拉(昊姓),原系伯都訥磋草溝錫伯人也”。(26)可見絕大多數(shù)錫伯人都是伯都訥和松花江流域的土著女真人,少數(shù)來自嫩江流域,這和通譜所記是一致的。所以我認為,構(gòu)成錫伯部的主體部民應(yīng)是元明時期的海西女真人。從一個部落有90多個姓氏來看,該部應(yīng)是由許多海西部落遺民逐漸遷徙而構(gòu)成的一個新的部落群體,該部的形成時間不會早于明英宗正統(tǒng)年間。
由以上論述可以證明,楊賓《柳邊紀略》記錫伯“土著自言與滿洲同祖”、《滿洲源流考》記清太宗稱“我與爾之先世本是同源”、《乃濟陀音二世傳》記康熙帝對活佛說:“(科爾沁)那里有我們滿洲人錫伯、呼勒沁(即卦爾察)部落”都是可信的。需要說明的是,清太宗既稱“我與爾(錫伯)之先世本是同源”,又在天聰九年上諭中說“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fā)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多數(shù)學(xué)者認為,“諸申”就是女真,太宗在這里稱超墨爾根之裔是女真,而不承認滿洲等部落是女真,這與“我與爾之先世本是同源”顯然是自相矛盾的。其實這完全是曲解了“諸申”一辭?!爸T申”在這里并不能作為族稱女真來理解,而是有“屬部”、“部曲”、“臣仆”之意。錫伯部當時隸屬于科爾沁蒙古,是科爾沁的屬部,故稱其為諸申。
關(guān)于錫伯的族稱,我贊同“莝草”一說,因在錫伯人的家譜中多記有“伯都訥錯(磋)草溝”這一地名?!板e草”、“磋草”即“莝草”之異寫。先是以地貌特征命地名,然后以地名命部落之名,最后成為族名。許多學(xué)者均已論及,在此不贅。
本文批駁了錫伯是鮮卑后裔這一廣泛流傳的觀點,從姓氏族譜、語言風(fēng)俗等幾方面論證了錫伯主體源于海西女真,正確與否,讀者自行判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