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916年,耶律阿保機創(chuàng)立,后改國號遼,元朝,結(jié)束于1368年,被朱元璋明朝驅(qū)逐到草原。從遼建立到元失天下共452年,遼宋夏金元是中國民族重組的又一重要時期,之前已經(jīng)形成的”漢人”含義發(fā)生一些變化。除“漢人”繼續(xù)作為族稱外,還曾以“燕人”、“南人”、“契丹”代稱漢人。經(jīng)過長期整合,最后又重新統(tǒng)一到“漢人”上來。
下載PDF格式《“契丹”曾為“漢人”之別名,談遼金元時期的“漢人”》遼國是以契丹為主體民族,契丹和漢人共建的封建政權(quán),實行南院北院制,“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契丹人授漢官者從漢儀,聽與漢人婚姻”。契丹族漢化程度頗高,最終完全融入漢族,遼末便有“契丹、漢人久為一家”之說,可見民族融合之深。
到了金朝的時候,“漢人”語義較為復雜,主要指原來遼國境內(nèi)的漢人及契丹人、渤海人,因為漢人和契丹、渤海人原本相貌相同,服飾發(fā)形語言現(xiàn)在又沒有了區(qū)別,所以金國統(tǒng)治者視其為同一族群。又因為這部分漢人因居于幽燕一帶,所以也被稱為“燕人”。居住在河南、山東被金新征服之地的漢人(這些算是較純一些的漢人了)稱為“南人”,而對宋朝人士則直呼“宋人”,有時亦稱“南人”?!督鹗贰な雷谙隆酚浭雷谘裕骸把嗳俗怨胖抑闭啧r,遼兵至則從遼,宋人至則從宋,本朝至則從本朝,…….南人勁挺,敢言直諫者多.”《金史·賀揚庭傳》:“世宗喜其剛果,謂揚庭曰:‘南人礦直敢為,漢人姓奸,臨事多避難.異時南人不習詞賦,故中第者少,近年河南、山東人中第者多,殆勝漢人為官’”?!把嗳恕?、“南人”、“宋人”、“漢人”并稱,顯然各有所指。但前面所說北方原遼國境內(nèi)之民即燕人,“忠直者鮮”,這與古語“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不符喔!
從遼末金初到有元一代,“契丹”曾為“漢人”之別名,賈敬顏先生專門作文進行考釋,認為首先是漢人大量進入契丹地區(qū)而被契丹化,其次是契丹人大量南來漢人地區(qū)而被漢化,久而久之,兩者合而為一,漢人即契丹,契丹是漢人。契丹大批漢化了!
到了元代,漢人分八種或五種,“漢人”一詞的含義更為復雜。據(jù)陶宗儀《輟耕錄》卷一記載,“漢人”竟有八種之多,排除重復者,再加上遺漏者,實際上有五種:契丹、高麗、女直、渤海、漢人,漢人分五種。元朝統(tǒng)治者將子民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其中漢人包括契丹人、女直人和原來在金統(tǒng)治下的北方漢人,南人指南方漢人和其它各族人。北方漢人中也有一些高麗和渤海人。
漢人隊伍越來越壯大了,遼金元三代“漢人”含義之復雜多變,恰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出這一時期民族交融之劇烈,漢族隊伍之壯大。漢族在遼金元時地位雖低,但陣容龐大,且同化力極強,三代統(tǒng)治民族中契丹族、女直族后來基本上消融于漢族,蒙古族也有不少人被漢族同化。正因為如此,所以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漢”作為族稱一直延續(xù)了下來。 實際上,東亞和北亞的全部民族,和漢人差別都不大,有朝一日,也許都稱為漢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