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講古也叫說書,古時講古人被稱為“講古仙”,也有叫“講古先生”,講古的地方則被稱為“講古場”。
過去在街坊公共休閑的“茶桌仔”地方,相當于現(xiàn)在的茶藝館之類的休閑場所,泡上一壺茶,聽“講古先生”講述一段古篇章回小說的傳奇故事,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文化娛樂的享受。在那種文化娛樂項目單一的年代,講古對于老百姓而言,無疑是文化大餐。
如今,隨著現(xiàn)代文化的沖擊,民間的“講古場”幾乎沒有了,但這種民間傳統(tǒng)文藝形式仍然受到閩南人的喜愛。為適應這一需求,廈門衛(wèi)視、漳州電視臺、泉州電視臺、中國東南廣播公司、閩南之聲廣播電臺、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等媒體都開辟了“講古場”欄目,對講古內(nèi)容賦予了新的特色。
日前,記者走訪了幾家媒體的“講古仙”,了解他們在“講古場”里是如何講述咱厝的故事,演繹閩南的民俗風情。
咱厝的“講古仙”
林賦賦 是泉州電視臺《泉州講古》欄目的“講古仙”,從該臺1997年開辟這個欄目至今,連續(xù)9年在這個“講古場”講述故事達1300多集,是閩南有名的“講古仙”。
他說,講古是一門民間文化傳統(tǒng)藝術,其表現(xiàn)形式很講究,會講一兩段故事還不能說會講古,講古人應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氣質(zhì)形象、聲音質(zhì)地、表演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才能講出好故事,聽眾才會喜歡。
古時的閩南講古,大都是講些歷史章回小說的故事,現(xiàn)在的講古又有新的特點和變化,如《泉州講古》欄目的主要內(nèi)容是講述大泉州的地方歷史文化、民風民俗、歷史人物及典故、民間笑話,還有改革開放以來發(fā)生的新鮮故事等,內(nèi)容健康向上,思想性、藝術性和娛樂性比較高。
林賦賦是福建梨園戲劇團科班出身,曾到上海戲劇學院進修,其藝術生涯有了50年的文化積淀,多次到法國、意大利、新加坡、日本、印尼和香港、澳門、臺灣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參加演出,為海外閩南人講古,以其精湛的表演藝術贏得海外華人的喜愛。
顏森炎 是漳州電視臺《漳州講古》欄目的“講古仙”,講古生涯已有30多年了。他感慨地說,人生道路千萬條,自己卻偏偏走上了講古這一條,這是與講古有緣啊。年輕時,他就經(jīng)常利用農(nóng)閑時間,在夜間到各自然村開展有償講古,其實也是生活所迫去賺錢。上世紀70年代漳州市區(qū)中山公園設有“同樂意愿講古場”,從那時起,他幾乎每天在那里講古兩個小時,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停辦。后來他也曾應邀到漳州有線電視臺和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講古。
《漳州講古》欄目于2004年底開播,主要講述漳州民間傳奇及抗日故事等,目前收視率很高,特別是農(nóng)村文化水平不高的男女老少都喜歡看這個節(jié)目。為了講好故事,他常常騎著自行車下鄉(xiāng)到老人協(xié)會、集市、寺廟等場所采集民間故事,有很多節(jié)目都是自編、自導、自演的,講古成了他的一種樂趣。原來他的腳有毛病,現(xiàn)在竟奇跡般地好了,這是經(jīng)常下鄉(xiāng)鍛煉的另一個意外收獲。
楊敏謀 是中國東南廣播公司《閩南講古場》的“講古仙”,2001年至今一直是這里的“講古仙”,主要講述閩臺關系的傳奇故事、民俗風情、閩臺姓氏考源等,如“閩臺六親”,即地緣親、史緣親、血緣親、物緣親,俗緣親、香火緣親。
他愛上講古是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的,那時上山下鄉(xiāng)回廈被安排在運輸公司,接觸很多有豐富故事資源的老工人,加上他的師傅林鵬翔專門在寫閩南方言“答嘴鼓”,徒弟深受師傅的影響,后來曾參加廈門群藝館組織的“農(nóng)業(yè)學大寨,工業(yè)學大慶”故事演講隊。1984年,廈門人民廣播電臺開設“講古”節(jié)目,他就成了這里的“講古仙”,每天講古半個小時,共講述《興唐傳》等10多部中長篇章回小說400多回,直到九十年代初電臺停辦講古節(jié)目。
楊敏謀介紹說,在電臺講古與電視臺有所不同,不僅要繪聲繪色,還要講究語氣的連貫性,如果停頓十幾秒鐘,聽眾就會誤解故事結束了。
琳 雯 是廈門衛(wèi)視《閩南通》欄目“話仙”節(jié)目的年輕女“講古仙”、也是閩南“講古仙”的新秀。生長在改革開放時代的她,雖然對傳統(tǒng)講古比較陌生,進入“講古場”也不久,但憑著一腔的熱情,講起古來抑揚頓挫,生動活潑,深受觀眾喜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