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眼中的西方就是金發(fā)碧眼,皮膚白皙的典型歐羅巴人種;同樣的在大多數(shù)的西方人心目中,他們的東方人就是黑發(fā)細眼,黃色皮膚的亞洲人。這是一種主流或者說大部分人的認知,不過并不完整。黎巴嫩生活著的亞洲人和歐洲人放在一起,東亞的中國人分不出來。而把緊挨著青藏高原的阿富汗人和中國人放在一塊也是哪哪兒都不對勁。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這個悖論一直存在,東西方的人都把典型的人種特色當做了全部,而忽視了在東西方之間生活著的那些人,即使在現(xiàn)在看來也是如此。這種不東不西的搖擺態(tài)度反而成了東西方之間人們的特色。
在地理學家劃分洲圖的時候把地中海以東,青藏高原以西的廣大地區(qū)劃出了歐洲人的范圍內。通過地圖可以輕易地看出來,這一地區(qū)有著獨特的地緣封閉性,歐洲的地中海,東亞的青藏高原都是這一地區(qū)的天然防御線。
在歐洲人習慣了地中海氣候與航海貿易,東亞人習慣了雨熱同期與農耕生活之后。東西方的最高領導層都覺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甚至埃及法老和高麗棒子都覺得自己就是天選之子,周邊的土地和海洋都是邊邊角角,自己所在的地方才是神的居所,或者自己就是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的化身。雖然亞歷山大和漢武帝在之后教會了他們做人,由此可見在古典時代各個地區(qū)的人們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在生活溫飽可以解決之后人們就在找一個極限,也就是世界的盡頭。歐洲人在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海中認為世界的周邊就是大海和一些大海的延續(xù)與斷斷續(xù)續(xù)的島嶼,就像是海賊王一樣的世界觀。亞洲人在一大片連續(xù)的的土地中最遲的出現(xiàn)文明的曙光,而最早的解決了溫飽的問題和水患。最后在秦皇漢武手中集大成,北達蒙古高原,南抵橫斷山脈,西至蔥嶺,東逼太平洋。太冷的北方,太熱的南方,太高的西方,全是水的東方。這就是東亞世界在古典時代對世界盡頭的探索,而歐洲人在最開始面對大西洋也是一籌莫展,直到維京人的出現(xiàn)。東西方對于兩邊的大海都是茫然的,不同的是,東方人心目中最好的就是面朝黃土的農耕;而西方人在雨熱不同期的土地上是不能每天吃橄欖喝葡萄酒,所以對海洋還是有一定的興趣。
歐洲人和東亞人都開始在自己的地緣板塊完成整合之后開始了更遠的探索,漢武帝之于東方人,亞歷山大之于西方人都是巍巍峨峨的大人物。然而無論多么的冠冕堂皇,在東亞,歐洲核心區(qū)之外的人看來都是實實在在的災難。在六百年戰(zhàn)亂的東周天子的統(tǒng)治下,占據(jù)渭河平原以及巴蜀盆地的秦人最終出了個天子。在天然屏障(青藏高原)的保護下,秦始皇修建了華夏大地最龐大的人工屏障——萬里長城。之后分分合合,東亞大地的領導權交到了漢武帝的手中,在漢武帝之前,秦始皇之間,西方已經率先一步開始了對中東西亞地區(qū)的一次征服。
在秦始皇整合了渭河平原并把東亞最大的糧倉巴蜀收入麾下,揮劍浮云去同時,一個萬里之外的少年在父親暴斃之后果斷的接過了馬其頓的部隊。這個人最崇拜的就是阿喀琉斯,最仇恨的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人。繼承了古希臘戰(zhàn)神的亞歷山大迅速完成了對巴爾干半島的地緣整合,并且把歐洲最大的糧倉埃及收入麾下。迅速出兵亞洲,把最大的敵人波斯第一帝國摧毀了。波斯第一帝國是中東西亞最早也是最大的政權,他繼承了巴比倫,郝梯,阿卡德,艾蘭,呂底亞的文明和基因。把兩河流域的文明體消滅整合之后用東方的政治體制來完成波斯第一帝國的融化,可以說這個帝國就是東西方的集合體。
在東亞處在春秋戰(zhàn)國的亂世和歐洲經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的時候,位于二者之間的波斯人已經完成了自身的地緣整合。在歐亞大陸中心地位的地緣優(yōu)勢下,波斯可以更加方便的吸收東西方的文明基因,這也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帝國的原因所在。從上圖可以看出來,波斯和東亞之間的過渡區(qū)域著實有點大,海拔八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就算在二戰(zhàn)中也是飛行員的禁區(qū),而西域的沙漠面積太大,而且基本上就是西高東低,沙漠的出入口都在東亞方向。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波斯在東方的發(fā)展和整合,同時也是東亞核心區(qū)的幸事。反之,在歐洲方向上,只有一個不怎么大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也就是小亞細亞半島),這個高原和青藏高原可不是一個級別的,雖然都是高原。而且波斯的青銅技術就是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郝梯手中學到的,在郝梯的西邊就是隔著愛琴海的希臘城。在居魯士和大流士的統(tǒng)治下,波斯已經成為整個歐亞大陸最強大的帝國。而波斯的核心任務就是不斷地發(fā)動戰(zhàn)爭,用更多的俘虜和奴隸來維持帝國的運轉。故步自封是亡國的姿態(tài),而阿契美尼德王朝正處在巔峰狀態(tài)。更沒有理由停下來,就像是之前在新月沃地的亞述的加強版升級版一樣,一個武功赫赫的帝國不允許安逸。相信每一個軍事家和政治家在看上一幅地圖的時候都會選擇西方做下一個目標,三次的希波戰(zhàn)爭就是這樣發(fā)生的。在古典時代,波斯代表的亞洲和希臘代表的歐洲來了一次世界大戰(zhàn)。由于波斯的統(tǒng)治者對地中海氣候的風暴不夠敬畏,最終波斯敗了,這就迎來了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中東西亞作為最早的文明誕生地,孕育出一系列璀璨的文明,并且在波斯帝國的手中第一次徹底的超過了東方和西方的文明,無論是精神層面還是戰(zhàn)爭角度,中東西亞的第一個帝國給了東西方的統(tǒng)治者很多的經驗和教訓。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國教——祆教給了歐洲基督教最初的啟發(fā),一國一教,一神——(阿胡拉瑪茲達),一經——(阿維斯陀)。這就是后來猶太教的基礎版本,也是當今三大亞伯拉罕教的基本原則。同時祆教也極大地影響了印度的婆羅門教和佛教,佛教最終在東亞核心區(qū)安家。從整個歐亞大陸的角度來看,波斯高原就是絕對的中心。得中原者得天下,而中心地帶也是個燙手的山芋。在最早的時候可以多方面的吸收東西南北的文明基因,不過在帝國腐敗,矛盾激增的時候就是破鼓眾人錘了。而亞歷山大大帝的功績就是站在波斯的尸體上,全盤的吸收,用古希臘的文明覆蓋。當然了,面對波斯祆教的威脅下,亞歷山大直接把所有的祆教阿維斯陀毀了,直到現(xiàn)在也永遠找不到原來的模樣了。只不過亞歷山大31歲就英年早逝,對波斯的文明覆蓋失敗了。亞歷山大將領塞琉古建立了自己的帝國,古希臘的文明一路流傳到阿富汗的巴克特里亞和印度的犍陀羅,最終來自古希臘的雕塑藝術在犍陀羅和佛陀結合來到了東亞大地。
在塞琉古帝國在內斗中滅了之后,波斯第二帝國浴火重生了。
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之所以可以繁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位置不錯,處在東西方之間,南來北往的客人們都會路過這里,安息帝國在曾經波斯榮光的感染下,最終拿起了波斯祆教喚醒了波斯人的熱血,這一次波斯第二帝國是一個典型的戰(zhàn)爭國家,帕提亞騎射是他的代名詞,可想而知,這個國家的尚武情節(jié)。安息和貴霜夾在羅馬和大漢之間,分別阻擋著東西方的壓力,也各自坐地收錢,成為古典世界絲綢之路最大的受益者。在大漢帝國國力不斷上升之際,漢朝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定遠侯班超帶著三十個士兵就控制了偌大的西域天山的故事成了漢人永遠的絕唱,班超敏銳的希望可以和遙遠的大秦(羅馬帝國)直接通話,他的使者甘英一路穿越貴霜,安息。來到了阿拉伯沙漠的邊界,在別有用心的安息人的哄騙下,止步于紅海岸邊。而漢人對羅馬的探索此次戛然而止,直到幾百年后羅馬人做了這個第一人。
在安息之后,不折不撓的波斯第三帝國又一次復活。這次的復活是波斯做的最大的努力,這也是最后一次了。這次的波斯從開始就一直和老冤家東羅馬帝國爭斗不休,不過這兩個都是行將落幕的老頭子了,屹立西方千年不倒的羅馬帝國和三次毀滅三次復活的波斯帝國都在阿拉伯帝國的彎刀下瑟瑟發(fā)抖了。薩珊波斯和拜占庭羅馬在幾個世紀的戰(zhàn)爭中搖搖欲墜,這讓新崛起的沙漠游牧部落撿了便宜。這一次穆圣的伊斯蘭教徹底的覆蓋了波斯高原的文明形式,把三次大起大落的波斯送進了墳墓。亞歷山大大帝的軍事硬著陸沒有做到的事,穆圣的宗教軟著陸做到了。從此之后的波斯成為伊斯蘭文明的一部分和東方的的橋頭堡,雖然波斯選擇了什葉派。亞歷山大對波斯第一帝國的摧毀極大地放慢了波斯帝國對于周邊的民族國家的整合過程,畢竟同文同種的雅利安人的標簽就在那里擺著,我們愿意不愿意也得承認,亞歷山大的東征把雅利安人的主體波斯人的整合速度放慢了,這給了漢朝唐朝人們很大的好處。而波斯第三帝國變成唐朝的波斯都護府之后,隨著強大的伊斯蘭教的到來,保守的佛教徒在西域徹底沒有立足之地??箛鵀榇淼囊了固m文明把東亞一千多年的西域漢化硬生生的擠掉了,一千年的漢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