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主要的一種方法,而抗凝則是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抗凝是否充分,直接關系到血透能否順利進行以及透析充分性。
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目前最常用的就是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這兩種抗凝藥物。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肝素與低分子肝素有什么區(qū)別?應該選肝素還是低分子肝素?透析中使用多大的劑量才合適?
肝素與低分子肝素的區(qū)別
肝素是一種天然抗凝血物質,主要從在豬或牛的腸黏膜中提取,平均分子量為15000D(單位D:道爾頓),半衰期0.5-1小時。 主要通過加強抗凝血酶Ⅲ 與各凝血因子的結合, 從而抑制Ⅱ、 Ⅸ、 Ⅹ、 Ⅺ、 Ⅻ等因子的活性, 防止凝血酶原的活化。副作用就是增加出血和嚴重出血的危險。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分離得到的一些組分或裂解后產生的片斷,其相對分子量4000-6000 D,半衰期4-6小時。低分子肝素只能結合抗凝血酶Ⅲ,對其他凝血因子影響小,與普通肝素相比,引發(fā)出血傾向和血小板減少的概率相對較低。
抗凝劑的選擇
一般來講,如果腎友沒有出血性疾病,血小板計數(shù)正常,凝血指標正常,可選擇普通肝素作為抗凝劑。對于存在潛在出血風險的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時,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會更合理。對于合并有出血性疾病或者極高出血風險的患者,如消化道出血、腦出血、女性經期等,需進行無肝素透析或選擇枸櫞酸鈉、阿加曲班作為血透抗凝劑。
抗凝劑的用量
無論是選擇普通肝素還是低分子肝素,藥物劑量都應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血液凈化標準操作規(guī)程》 2010版:普通肝素首劑量0.3-0.5mg/kg,追加劑量5-10mg/h,結束治療前30-60min停止給藥。低分子肝素按照體重60-80u/kg給藥,無需追加劑量。
理想的抗凝劑用量,需保證透析過程不凝血且不增加出血風險。不同的患者抗凝劑用量差異很大,不能千篇一律。
抗凝劑如果用量不夠,就容易發(fā)生體外凝血,導致血液丟失,甚至是加重貧血。如果使用過量,就會有出血的危險。比如,下機后穿刺針眼壓迫好幾個小時都不能止血。尤其是原本就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更容易加重出血。
因此,透析上機前身體有無出血癥狀,透析過程中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無凝血以及凝血程度,透析結束后有無壓迫止血時間延長等一系列情況,都應及時告知醫(yī)生。
醫(yī)生會根據既往經驗或者是通過檢查血小板數(shù)量、功能,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時間(aPTT)、血漿纖維蛋白原(Fib)、D-二聚體(D-Dimer)等凝血指標來評估患者的凝血狀態(tài),對抗凝劑的用量進行調整。
關注“小球醫(yī)生”,了解更多腎病知識。
本文為原創(chuàng),轉載授權請聯(lián)系小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