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竹筍,似乎有許多有趣的話題。例如大家熟知的魏人邯鄲淳《笑林》里的“北人煮簀”:“漢人有適吳,吳人設(shè)筍。問是何物?語曰:‘竹也?!瘹w煮其床簀而不熟,乃謂其妻曰:‘吳人轣轆,欺我如此!’”這個“吳人”也實在太促狹,不說是竹子的嫩芽,叫筍,或者叫竹萌、竹篛、初篁,甚至說它的別名稚子、籜龍、龍孫也可以,卻偏說是竹子,害得那內(nèi)陸人大出洋相。
大概筍之味實在太美妙,故而人多思啖之,歷史上記有好多則孝子哭竹生筍的“美談”。如遂州蓬山一個叫程崇雅的,頗有孝譽(yù),其母病,冬月思筍,他便焚香入竹林,哀哀哭泣,不知感動了上天還是感動了竹子,結(jié)果竹林里生出好幾株大筍。還有個叫丁固的,性敦孝,母嘗思筍,固遂泣竹,竹也遂生大筍。又有一個只有九歲的毛孩子劉殷,孝性自然,因為曾祖母冬日思筍,他便去竹園哭泣,一哭,果真就冒出了筍,便歡天喜地拿去烹煮給老祖母解饞。最有名的當(dāng)然是那位曾在蘇州當(dāng)過吳縣縣令的孟宗了,據(jù)說孟宗至孝,其母在世時性嗜食筍,死后,每逢冬至節(jié)日,他總要跑到竹林里哀泣,哭出筍來,拿去祭祀他母親。這位孟先生“哭竹生筍”,可是入了“二十四孝”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