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帝國”,世界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俱樂部,叫做“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世界不過就七大洲,能住人的,再合并一下南北美洲,也就是五大洲,而除去后來才發(fā)現(xiàn)的美洲和孤單的澳大利亞大陸,"舊世界"的古老大陸,人類文明最先亮起曙光的,就是亞、歐、非三大洲。能夠地跨亞、歐、非三大洲,想想都是一種很牛的存在吧!
都有誰?
這個特殊俱樂部的成員名單并不長,全體如下:
波斯帝國,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
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0年。
羅馬帝國,公元前30年—公元395年(分裂)
拜占廷帝國(東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
阿拉伯帝國,公元632年—公元1258年
奧斯曼帝國,公元1299年—公元1922年
六大帝國有什么淵源?
仔細看看這六大帝國,他們之間,其實有頗深的淵源。如果把上面這六個帝國兩兩成對地來看,就可以看出些玄機。
波斯帝國,確切地說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大陸的大帝國。波斯帝國崛起于伊朗高原,居魯士和大流士的兵鋒所向,西到希臘,東到印度,南到埃及,北到高加索山區(qū)——“萬王之王”的波斯帝國君主,統(tǒng)治著當時世界上最廣袤的大帝國。這的確是一項巨大的成就,特別是如果你想到當時的中國還在春秋戰(zhàn)國的四分五裂之中,西方的希臘世界也正在城邦之間扯皮的時候,這種一統(tǒng)天下的氣勢,著實讓人印象深刻。
而“萬王之王”仍然不滿足,要到希臘去取土和水。于是有了希波戰(zhàn)爭,有了馬拉松和溫泉關(guān)的故事,有了鎩羽而歸的波斯大軍。而成功地抵御了波斯侵略的希臘世界,由此越加繁榮了起來。但是,繁榮帶來的是爭霸,雅典和斯巴達的對抗對整個希臘世界是一場劫難。鷸蚌相爭,結(jié)果是在旁邊冷眼旁觀的、一直被希臘人視為半野蠻人的馬其頓人統(tǒng)一了希臘世界。馬其頓人年輕的君主亞歷山大,開始了他短暫而又輝煌的冒險。一直向著東方,馬其頓步兵方陣摧枯拉朽般橫掃波斯帝國,年輕的國王南下埃及,東到印度,所到之處,他把希臘文明和他的名字到處撒播,立誓要讓全世界都在一個太陽的照耀之下!無奈他的部下再也不愿遠行,他的擴張止步不前,他也很快死去。
仔細看看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我們會發(fā)現(xiàn),后者幾乎就是前者的翻版。亞歷山大基本上就是繼承了波斯帝國的遺產(chǎn),再加上希臘本土。所以這兩個帝國有很深的淵源。而亞歷山大死后,他的帝國在他身后很快分崩離析,他的那些將軍們互相征戰(zhàn)攻伐,大帝國風光不再。直到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在西方的地位,大約相當于漢帝國在中國的地位,這兩個帝國崩塌之后,它們的幽靈一直未曾散去,它們的名號不斷被人搶注,紛紛以它們的繼承人自居,影響力甚至穿越兩千年,直到今天。
羅馬帝國幾乎占據(jù)了當時西方文明世界所有的土地,地跨亞歐非三洲,把地中海變成了帝國的內(nèi)湖。而它在公元4、5世紀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被蠻族滅亡后,東羅馬帝國繼續(xù)存在了一千年。這個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事實上,這兩個名稱都不是當時帝國臣民的自我認同。在他們看來,羅馬帝國并沒有滅亡,他們就是羅馬人,盡管羅馬城早已不在帝國治下,盡管帝國的臣民已經(jīng)幾乎不會說拉丁語了……
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這兩個帝國的淵源自不待言,甚至從法理的正統(tǒng)來說,他們要算一個帝國。而伊斯蘭文明的迅速崛起,催生了后面的兩大帝國。
阿拉伯帝國起于伊斯蘭文明創(chuàng)立初期,朝氣蓬勃,迅速擴張,一直逼近拜占庭帝國的家門口。這時的拜占庭帝國丟失了大片的土地,非洲領(lǐng)土早已經(jīng)丟掉,所以已經(jīng)不再是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了,只跨兩洲。阿拉伯帝國與拜占庭帝國反復爭奪中東的領(lǐng)土,誰都沒有把對方滅掉。所以,阿拉伯帝國并沒有占據(jù)君士坦丁堡所在的黑海海峽,并沒有能在這里成功地橫跨歐亞兩洲。但阿拉伯帝國依然是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它占領(lǐng)的歐洲部分不在中東,卻是在西邊,跨過直布羅陀海峽,占領(lǐng)了伊比利亞半島。
但是,經(jīng)歷過伍麥葉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阿拉伯帝國,也難逃分崩離析的命運,此后中東一直動蕩不安,突厥人來了,十字軍來了,蒙古人來了,帖木兒來了……直到奧斯曼土耳其人來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最后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它在小亞細亞半島崛起,花了150年的時間攻破了千年不落的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并遷都于此。土耳其大軍繼續(xù)東征西討,前鋒一直打到了維也納城下。首都伊斯坦布爾坐落在了歐亞分界線的歐洲一側(cè),歐洲的巴爾干半島,非洲的埃及和馬格里布,亞洲的小亞細亞、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一個名副其實的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在中東崛起,直接阻擋了歐洲人東進的腳步。歐洲人只好繞道大洋,卻間接促成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
這后兩個大帝國,都是屬于伊斯蘭文明,在它們?nèi)缛罩刑熘畷r,都代表了伊斯蘭世界中最強大的力量。它們的存在和存續(xù),讓中東地區(qū)最終穩(wěn)定地伊斯蘭化,奠定了今天中東世界的格局。地跨三大洲很牛嗎?
很牛。
這六大帝國都很牛。波斯帝國開大帝國之先;亞歷山大帝國向東方傳播了希臘文化;羅馬帝國死而不僵,影響后世兩千年;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前后占據(jù)中東一千多年,深刻影響了今天的世界局勢。
但大帝國太大了,尤其是靠軍事征服建立的帝國,一旦軍事實力衰落,或者統(tǒng)治中心控制力減弱,大帝國就并不能持久。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和大流士一世何其雄強,但他們的時代過后,波斯帝國其實已經(jīng)是外強中干,被亞歷山大的軍隊一沖擊,就如摧枯拉朽般土崩瓦解。亞歷山大短短十年間征服了波斯帝國,但他三十幾歲就英年早逝,幼小的繼承人怎么可能駕馭得了他手下百戰(zhàn)余生的領(lǐng)兵大將?亞歷山大帝國曇花一現(xiàn)之后,迅速分崩離析。羅馬帝國倒是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但是帝國后期的墮落和蠻族入侵的持久壓力,也讓帝國左支右絀。東西帝國分裂,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讓帝國的東半部碩果僅存。而維持這一千年帝國的沉重包袱,以及層出不窮的東方“異教徒”的沖擊,讓東羅馬帝國國土一點點被蠶食,最終難逃滅亡的命運。而兩大伊斯蘭帝國的歷史,同樣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年頭撐得再長,也掩蓋不了帝國華麗的外表之下的千瘡百孔。而當今中東地區(qū)的持續(xù)動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仍然是此地最后一個帝國奧斯曼帝國崩潰之后持續(xù)至今的后遺癥。
為什么會這樣呢?
除了征服帝國本身體制的問題和日積月累的層層矛盾,帝國的搖搖欲墜、勉力支撐,也跟它們共同占據(jù)的這塊土地有關(guān)。作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它們必須要占領(lǐng)的核心地域,正是一塊是非之地。
既然能躋身“地跨亞、歐、非三洲大帝國”的俱樂部,那么它們幾乎都要覆蓋同一片地域,也就是亞歐非三大洲的分界之地。三洲交界之處,歐亞以黑海海峽為界,亞非以蘇伊士地峽(那時還沒有蘇伊士運河)為界。這兩條分界線之間,是愛琴海,小亞細亞半島,和巴勒斯坦、敘利亞。這片地域,從人類文明發(fā)祥之時開始,就是各文明交匯的交通要道,三大洲來來往往的十字路口。雖然這里地勢并不是一馬平川,但是處在這么一個十字路口,幾乎也就是兵家所謂的“四戰(zhàn)之地”?!八膽?zhàn)之地”,是最不可守的。
中國的圍棋講究“金角銀邊草肚皮”,講的是下棋布局,處在邊角之地,比在腹地擁有更大的優(yōu)勢。這一點也可以拿來看這片三洲交匯之地:這里正是草肚皮,占據(jù)這塊土地之后,四面八方都是敵人。正因為如此,這里是各個文明交匯之處、碰撞之地,更是是非之地,并不能算什么風水寶地。想要守住這里,實在是一件苦差事??!歷史上,也正是如此。在這座人類文明的舞臺之上,各路文明一個個粉墨登場,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攪擾人間數(shù)千年。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這是一片名副其實的是非之地。而這里的歷史和現(xiàn)在,可以說一直都是多事之秋。
身處如此是非之地、多事之秋,六大帝國都不過是歷史匆忙的過客,帝國往日的榮光,又算得了什么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