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以各種性狀的胃脘部疼痛為主癥,往往兼見胃脘部痞滿、脹悶、噯氣、吐酸、納呆、脅脹、腹脹等癥,常反復(fù)發(fā)作,久治難愈。
劉祖貽認(rèn)為,胃以通降為順,胃痛的治療以和、降為關(guān)鍵,亦提出從和胃法論治胃痛,自創(chuàng)解郁和胃、降逆和胃、化痰和胃、養(yǎng)陰和胃、溫中和胃五法。
01劉祖貽:解郁和胃湯加減
【組成】柴胡10g,酒白芍12g,八月札30g,青木香6g,烏藥10g,酒制川楝子10g,薏苡仁30g,炒麥芽30g,甘草10g。
【功效】疏肝解郁,理氣和胃。
【主治】胃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屬肝氣犯胃者。癥見胃脘部脹痛,或牽引兩脅,噯氣后減輕,心情不好時加重,納食減少,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脈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經(jīng)驗】劉老認(rèn)為,胃以通降為順,胃痛的治療以和、降為關(guān)鍵,故提出從和胃法論治胃痛。此為解郁和胃法,適應(yīng)于肝氣犯胃證。若泛吐酸水者,加海螵蛸或瓦楞子;脘中灼熱者,加蒲公英。
02劉祖貽:降逆和胃湯加減
【組成】旋覆花10g,代赭石30g,八月札30g,法半夏10g,竹茹10g,石見穿15g,雞內(nèi)金10g,炒麥芽30g,甘草10g。
【功效】疏肝理氣,降逆和胃。
【主治】反流性食管炎、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屬肝胃氣逆者。癥見胃脘脹痛,惡心呃逆,噯氣泛酸,納食減少,大便干結(jié);舌質(zhì)暗紅、苔薄白,脈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經(jīng)驗】此為降逆和胃法,適宜于肝胃氣逆證。胃痛較甚者,加延胡索、九香蟲;痞脹明顯者,加大腹皮、烏藥;泛吐酸水者,加海螵蛸;脘中灼熱者,加蒲公英。
03劉祖貽:化痰和胃湯加減
【組成】柴胡10g,酒白芍12g,炒枳殼10g,法半夏10g,陳皮10g,竹茹10g,酒制川楝子10g,炙甘草6g。
【功效】疏肝解郁,化痰和胃。
【主治】慢性淺表性胃炎、多發(fā)性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屬肝郁痰滯者。癥見胃脘痞滿脹痛,噯氣頻繁,進(jìn)食后尤甚,有時泛酸,大便不暢;舌質(zhì)淡紅、苔膩,脈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經(jīng)驗】此為化痰和胃法,適用于肝郁痰滯證。痞脹明顯者,加烏藥、萊菔子;痰氣上逆者,加旋覆花;痰郁化熱者,加蒲公英;痛處固定、舌質(zhì)偏暗者,加丹參、延胡索;納食減少者,加雞內(nèi)金、麥芽;失眠多夢者,加酸棗仁、夜交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