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心意六合鞭桿,桿長以兩手握桿輪換倒手十三把為其長度,鞭桿材質多為白蠟桿。鞭桿粗端稱把,細端稱梢。鞭桿兩端皆用,可左右手互換,其訣有六字:劈、掃、戳、點、押、挑。同時,將刀、槍、劍、棍的許多勁道、技法及手、眼、身、步等融為一體,通過戴家拳獨到的身法形成了身械合一、勁達鞭梢;進退自如、縱橫交錯;梢把兼使、左右互換;招勢迅猛、攻防兼?zhèn)?;剛柔相濟、快慢相間;起伏轉折、快如閃電;點穴閉氣、分筋錯骨;變化莫測、襲人難防的風格特點。
注:在下面的技術動作分解中,右手持鞭桿把端部位,以下簡稱右手持桿,左手握鞭桿梢端部位,以下簡稱左手握桿。
技術動作圖示分解如下:
第 一 節(jié)
1、預備勢
左手握桿中端背于身體左側后方,把端朝下,梢端朝上,右手五指并攏,掌心內扣,呈抱球狀,自然垂于身體右側(圖1),含胸豎脊,順項提頂,氣沉丹田,靜立片刻,隨之,左手握桿手腕翻轉鞭把朝上舉于胸前,右手與左手交叉行抱拳禮,目視前方(圖2)。
2、霸王舉鞭
右腳向右側橫跨一步,左腳抬起置于右膝內側,上身呈束身勢,左手握桿上滑隨左腳抬起由上向下?lián)軛U上舉于右胸前,右手接桿于頭部右上方,頭向左轉,目視前方(圖3)。承接上勢,上身左轉,左腳向前方踩出呈虎步,雙手持鞭向前刺出,勁達鞭梢(圖4);上動不停,右腳跟進一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置于右腳前呈左虛靈步,雙手持鞭回抽于右腰側(圖5),隨之,左腳向前進步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前推抖桿橫掃,鞭把不偏離中心線,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腰側(圖6)。
3、前后雙點
上身右后轉180度,左腳向右腳并攏呈束身勢,右手持桿,鞭桿梢端沿順時針方向劃弧經頭部上方向右下方點擊地面,左手外旋,手心朝上護于頭部上方(圖7);上動不停,身體左轉180度,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向左腳并攏,曲膝下蹲,含胸撥背呈束身勢,左手由頭部上方護于右肩前,右手持桿,鞭桿梢端沿逆時針方向劃弧經頭部上方向前下方點擊地面,目視鞭梢(圖8)。
4、虎步抽鞭
兩腳蹬地旋起,上身右轉90度,右腳向右側前方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回抽,左手隨右手持桿滑動,頭向左后轉,目視鞭桿梢端(圖9)。
5、左右鈕鞭
以兩腳為軸,身體左轉180度,隨身體下勢,右手持桿前推,左手握桿后拉在胸劃撥,上動不停,兩膝相扣,呈左地盤步,右手持桿在右胸前纏點,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腰側(圖10)。承接上勢,兩腳蹬地旋起,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右半地盤交叉步,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左手握桿下押于右胸前(圖11),隨之,身體下勢,呈右地盤步,左手握桿在左胸前纏點,右手持桿于右腰側,目視前方(圖12)。
6、串步穿鞭
兩腳蹬地旋起,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再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雙手持鞭回拉于右腰側(圖13),緊接,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雙手持鞭向前穿鞭,勁達鞭桿梢端,目視前方(圖14)。
7、虎步掃鞭
右腳跟進一步,重心移于右腿,上身微后仰,左腳抬起向左前方邁進一步,右手持桿前推向左下方掃鞭,勁達鞭桿把端,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胸前(圖15)。
8、反側撩鞭
左腳前寸一步,重心移于左腿,上身右后轉180度,右腳向左腳后方倒插一步呈左虎步,左手握桿手腕翻轉,鞭桿梢把顛倒,向后方撩鞭,勁達鞭桿梢端,右手護于左胸前,目視左后方(圖16)。
9、盤龍鞭
以兩腳為軸,身體右后轉360度,雙手持鞭隨轉身在身體兩側劃弧撥轉(圖17);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左半地盤交叉步,右手持桿向左下方撥掃,左手握桿置于右腋下(圖18)。
第 二 節(jié)
10、插花蓋頂
以兩腳為軸,身體向右后旋轉180度,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后方邁進一步呈左虎步,雙手持鞭由下向上舉過頭頂(圖19),上動不停,雙手持鞭,向前向下劈點擊地面,勁達鞭梢(圖20)。
11、虎步扎鞭
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抬起置于右膝內側,上身束呈束身勢,右手持桿后抽于右腰側,左手前摸,雙手持鞭于身體右側,上動不停,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雙手持鞭隨展身向前扎出,與對方心口齊,勁達鞭梢,目視前方(圖21)。
12、三角步挑鞭
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右半地盤交叉步,隨步行進,左手握桿,下押向前向上挑鞭,右手持桿于右腰側(圖22);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左半地盤交叉步,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腰側,右手持桿由右腰側前推,桿把沿順時針方向劃弧向前向下押(圖23)。緊接,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左手握桿上挑,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承接上勢,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方邁進一步,隨步行進,右手持桿向前向上挑鞭,左手握桿于左腰側(圖24);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右半地盤交叉步,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左手握桿由左腰側前推,桿把沿順時針方向劃弧向前向下押(圖25)。
13、旋轉攔腰鞭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前推向前抖鞭,鞭把不偏離中心線,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腰側(圖26);上動不停,以兩腳為軸,身體右后旋轉360度呈右虎步,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左手握桿前推向前抖鞭,鞭梢不偏離中心線(圖27)。
14、前后押挑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置于右腳前呈左虛靈步,左手握桿回拉于右腋下,右手持桿由右腰側向前向下押鞭(圖28);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左手握桿隨進步前挑,右手持桿回掛于右腰側(圖29),緊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持桿由右腰側向前向下押鞭,左手握桿回拉于右腋下(圖30),隨之,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左手握桿隨進步前挑,右手持桿回掛于右腰側(圖31)。承接上勢,重心移于右腿,身體右后轉180度,左腳過右腳向后邁進一步,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手握桿由左腰側向前向下押鞭,右手持桿回拉于左腋下(圖32),緊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持桿由左腋下向上向前挑鞭,左手握桿回掛于左腰側(圖33),隨之,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持桿回拉于左腋下,左手握桿隨進步向前向下押鞭(圖34),緊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持桿隨進步向前向上挑,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腰側(圖35)。
15、虎步刺鞭
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持桿回掛于右腰側,左手持桿,鞭梢沿順時針方向劃弧向前向下押鞭(圖36),緊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左半地盤交叉步,左手握桿回掛于左腰側,右手持桿,鞭把沿順時針方向劃弧向前向下押鞭(圖37)。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前進一步與左腳并齊隨即抬起震腳,重心移于右腿,左腳置于右腳前呈左虛靈步,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左手握桿前推于胸前(圖38),隨之,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雙手持鞭向前刺出,高于對方心窩齊,目視前方(圖39)。
16、倒插步穿鞭
上身右后轉180度,重心移于右腿,左腳抬起從右腿后倒插一步,雙手持鞭,緊貼前胸向右后方穿鞭,勁達鞭把,目視右側方(圖40正、反);緊接,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向后撤一步,雙手持鞭,緊貼前胸,向左前方穿鞭,勁達鞭梢,目視左側方(圖41正、反)。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右腿,左腳抬起從右腿后倒插一步,雙手持鞭,緊貼前胸向右后方穿鞭,勁達鞭把,目視右側方(圖42正、反)。
17、二郎擔山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抬起經右膝內側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前推于胸前擔桿于右肩上,左手握桿回拉于右肩前,勁達鞭把(圖43)。
第三節(jié)
18、力劈華山
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持桿,鞭梢沿順時針方向劃一立圓向前向下劈點地面(圖44);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身體右后轉360度,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向后退一步呈左虎步,雙手持鞭隨轉身,鞭梢沿順時針方向劃一立圓于頭部上方(圖45),隨之,雙手持鞭由下向上向前向下劈點地面。目視鞭桿梢端(圖46)。
19、左右背花
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左手握桿回拉于右腋下,右手持桿前推在胸前劃撥(圖47);緊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左前方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左手握桿向左上方擊打,右手持桿于左腋下(圖48-1、48-2)。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右前方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雙手持鞭在胸前劃撥,右手持桿向右上方擊打,左手握桿子右腋下(圖49-1、49-2)。
20、喜鵲過枝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雙手持鞭在胸前劃撥;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再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左虎步,左手握桿,鞭梢把顛倒,經左腳由里向外挑,右手持桿于左腋下(圖50)。隨之,上身右轉90度,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鞭梢把顛倒,經右腳由里向外挑,左手握桿于右腋下,目視前方(圖51-1、51-2)。
21、進步劃鞭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呈左半地盤交叉步,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肩前,右手持桿在身體右側沿逆時針方向劃鞭于右腹前(圖52);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雙手持鞭在身體兩側沿逆時針方向劃鞭;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鞭把沿逆時針方向由下向上挑擊,左手握桿回掛于左腰側(圖53)。
22、漁人劃槳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后倒一步;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再向后倒一步,右手持桿,在身體右側,鞭把沿順時針方向立圓劃鞭。上動不停,左腳過右腳向后倒一步,右手繼續(xù)持鞭,在身體右側,鞭把沿順時針方向立圓劃鞭。左手握桿隨右手在左腰側劃動(圖54)。
23、退步后掃
右腳過左腳向后撤退一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再向后退一步,右手持桿后拉,左手握桿前推,雙手持鞭向右后下方掃擊,目視鞭梢(圖55)。
24、虎步擊鞭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向左下方擊打,左手握桿子左腰側(圖56)。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右前方邁進一步,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左手握桿前推向右上方擊打(圖57)。
25、順水推舟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左前方邁進一步,右手持桿向左下方攔格子左腹前,左手握桿回拉于頭部左上方(圖58);緊接,重心移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右前方邁進一步,左手握桿向右下方攔格于右腹前,右手持桿回拉于頭部右上方(圖59)。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置于右腳前呈左虛靈步,雙手持鞭橫向收回丹田處,鞭桿梢把朝左右方向(圖60)。承接上勢,重心移于左腿,右腳前進一步與左腳并齊,隨即抬起震腳,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雙手持鞭由丹田處向前推出,高于胸前齊,勁達桿身,目視前方(圖67)。
26、退步甩鞭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后退一步,雙手持鞭,鞭梢把顛倒在身體兩側劃弧撥鞭,(圖62)。上動不停,右腳過左腳向后退一步,雙手持鞭,鞭梢把顛倒在身體兩側劃弧撥鞭。緊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后退一步,雙手持鞭,鞭梢把顛倒在身體兩側劃弧撥;隨之,右腳過左腳向后退一步,雙手持鞭,鞭梢把顛倒在身體兩側劃弧撥鞭(圖63)。
27、進步甩鞭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向前進一步,雙手持鞭,鞭梢把顛倒在身體兩側沿逆時針方向劃弧撥鞭(圖64)。上動不停,右腳過左腳向前進一步,雙手持鞭,鞭梢把顛倒沿逆時針方向在身體兩側劃弧撥鞭(圖65)。
第四節(jié)
28、左右橫擊
身體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左手握桿前推向前橫擊,鞭梢不偏離中心線{圖66)。上動不停,右手持桿前推向前橫擊,鞭把不偏離中心線,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腰側(圖67)。
29、進步左右掃
以兩腳為軸,身體右后轉360度,呈右虎步;右手持桿,隨轉身橫掃一周于右腰側。左手握桿前推,勁達鞭梢,鞭梢不偏離中心線(圖68)。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踩出呈虎步,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腰側,右手持桿前推向前橫掃,勁達鞭把,鞭把不偏離中心線。承接上勢,如此循環(huán)六次。
30、虎步前后點
以兩腳為軸,身體右后轉180度,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右腳置于左腳前呈右虛靈步;隨轉身,雙手持鞭于身體左側(圖69)。上動不停,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雙手持鞭向前點擊(圖70)。緊接,左后轉180度,重心移于右腿,左腳向前踩出呈虎步,雙手持鞭向前點擊(圖71)。承接上勢,以兩腳為軸,身體右后轉180度,重心移于左腿,右腳置于左腳前呈右虛靈步;隨轉身,雙手持鞭于身體左側(圖72)。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腳過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雙手持鞭向前點擊(圖73)。原步不動,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左手握桿前推橫擊,勁達鞭梢,鞭梢不偏離中心線(圖74)。
31、地盤旋鞭
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右后轉180度,右腳向后退一步,左手握桿,隨身體旋轉向前橫掃,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圖75)。緊接,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身體向右后旋轉360度呈右地盤步;右手持桿隨身體旋轉旋鞭,左手護于左腰側(圖76-1、76-2、76-3)。
32、進退殺手鞭
兩腳蹬地旋起,右腳過左腳后退一步;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再后退一步;連退六步。右手持桿在身體兩側呈豎立圓劃弧,勁達鞭梢(圖77)。上動不停,右腳過左腳前進一步,左腳過右腳再前進一步,右手持桿在身體兩側呈豎立圓劃弧,勁達鞭頭。左手護于右手腕(圖78)。
33、左右分點
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持桿,手腕外旋,橫架于左肘上方(圖79);隨之,右手持桿向右下方點擊,勁達鞭梢,左手手心朝上護于頭部上方(圖80)。上動不停,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右手持桿,手腕里扣,向左下方點擊,勁達鞭梢(圖81)。
34、力劈華山
身體重心移于左腿,身體右后轉180度,兩膝相扣,呈右交叉步,雙手持鞭,舉過頭頂,(圖82);緊接,隨身體下勢,呈右地盤步,雙手持鞭沿順時針方向劃一立圓,由上向前再向下劈鞭(圖83)。
35、進步挑鞭
兩腳蹬地旋起,重心移于右腿,左腳過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左手握桿回抽于左腰側,右手持桿前摸于胸前(圖84)。上動不停,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再向前進一步,左手握桿隨進步由左腰側向上向前挑鞭,右手持桿回掛于右腰側(圖85);緊接,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左腳再過右腳向前踩出呈虎步,右手持桿隨進步由右腰側向上向前挑鞭,左手握桿回掛于左腰側(圖86)。
36、左右旋鞭
身體重心移于左腿,右腳過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左手握桿由左腰側前推橫擊,勁達鞭稍,鞭稍不偏離中心線;右手持桿回拉于右腰側(圖87)。上動不停,以兩腳為軸,身體向左后轉180度,呈左虎步,右手持桿由右腰側前推橫擊,勁達鞭把,鞭把不偏離中心線;左手握桿回拉于左腰側(圖88)。
37、收勢
身體重心移于左腿,身體右后轉90度,右腳向左腳并攏呈束身勢;左手握桿下押,右手持桿于左腋下(圖89)。上動不停,身體緩緩直立呈立正姿勢,左手握桿背于身后,右手在胸前劃弧(圖90):隨之,右手緩緩下按收于身體右側,靜立片刻,氣歸丹田,行功結束(圖91)。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