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洋洋灑灑五千文,言簡意賅,卻是中國被翻譯成最多外國語言的書籍,達80多種語言。從傳播的力量,可以反證這本書的經(jīng)典,可以跨越東西方文化的鴻溝,平衡種族的差異,根本原因,《道德經(jīng)》是一本揭示人類本源之道的書籍。真正讀懂《道德經(jīng)》的人,先要達到老子的境界,可從這3方面切入。
人有三重境界,《道德經(jīng)》老子的意識處在第3重:開悟境界。
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是頭腦。而頭腦的不同,又體現(xiàn)在思想和意識境界。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靖居和尚,曾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值得我們思考。
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都停留在這個世界,也就是物質(zhì)世界。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我們都非??隙?、篤定和確信,我們看見的東西,并且認為: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看見的樣子。
所以人類喜歡競爭,爭奪物質(zhì),能源,資源,這些看得見的東西??瓷绞巧?,看水是水,99.999%的人類,都停留在這重境界。
總是有極少數(shù)人,不滿足于物質(zhì)的擁有,而潛心于精神的提升。這樣就有超物質(zhì)世界。人的大腦,有一個極限閥門,心智被困在一個物質(zhì)世界里。有極少數(shù)人,能通過提升意識,積累精氣神,突破這個閥門,超越心智的極限,那么就能到達一個全新的世界。
這個全新的世界,可以稱之為超物質(zhì)世界。如何用現(xiàn)在的三維頭腦,去理解那個世界呢?
回想一下,你初中上生物課做的顯微鏡實驗。當你把一個細胞玻片,或者一個其它東西放在顯微鏡底下,這個東西的,就不再是你肉眼看見的樣子,而是變成一個微觀流動的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能夠到達第3重境界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可以稱之為開悟的世界。這個世界很多人聽說,但僅僅是聽說而已,真正開悟的人,不會到處炫耀自己開悟了。而沒開悟的人,又假裝自己開悟得道了,到處炫耀。
所以,不用管別人怎么說,《道德經(jīng)》的老子,就一定是個開悟得道之人。以他為榜樣,以他為標準。你就可以琢磨出,開悟的人大概是什么樣。
為什么開悟以后,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是返璞歸真,九九歸一。
如果無法理解,那就想象一下:
你站在操場跑道的起跑線上,正準備跑步;而有的人,已經(jīng)跑了幾圈,又回到起跑線上。這個時候,他的終點,同時也是你的起點。在外界不知情的人看來,你們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沒有什么不同。這就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所以,普通人和開悟者,在普通人的眼中,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只有高手才會知道,你們之間,簡直隔著一個銀河系的距離。
讀《道德經(jīng)》,有助于提升自己。理解了這3重境界,那么就能理解老子寫的《道德經(jīng)》到底說的是什么東西。比如,八十一章寫“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老子何出此言?
因為真正得道之人,他的意識世界,已經(jīng)跨越3重境界,很輕易就能看出別人的局限,所以智者是不辨的。就像一個乒乓球高手,不會想和一個初級水平的人打乒乓球一樣,大家水平不相當,高手總是要撿球,而初級水平的人也總是受挫,所以二者交鋒沒有意義。干脆就“善者不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