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詩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象)來表達主題思想及感情(意)。在漫長的文學發(fā)展過程中,許多事物被詩人賦予了某種特定的內涵。這些在詩歌中被詩人賦予了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就是意象。對于今天的中國古典詩歌愛好者來說,從意象入手來閱讀和分析古代詩歌,不失為一條捷徑。筆者搜集了一些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稍加整理說明,希望對大家閱讀和分析中國古典詩歌有所幫助。
l 飛鳥:自由的靈魂
人類從遠古以來就有自由飛翔的夢想,曹植有“愿接翼于歸鴻,嗟高飛而莫攀”(《九愁賦》)的感嘆,閨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現“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的高亢之音。生命的缺撼在藝術中得到補償,中國古典詩歌中反復出現的空靈自在的飛鳥意象,是“身無彩鳳雙飛翼”的人類借以實現精神遨游的媒介。
詩人們常以鳥的自由飛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實現。漢末《古詩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西北有高樓》),以雙飛的鴻鵠,比喻覓得知音的愿望;無名氏的古詩“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愿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xiāng)”(《步出城東門》),詩人希望化身黃鵠,展翅飛越無法渡過的河水,飛回日夜思念的故鄉(xiāng)。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贈秀才入軍》)是嵇康的名句,詩人的視線追隨著天空中自由飛翔的鴻雁,隨歸鴻遠去的,不僅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靈。他已化身飛鳥,神游寥闊長空,達到一種超然玄遠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遙游的境界。“詩佛”王維“開軒臨潁陽,臥視飛鳥沒”(《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的詩句,與此意境相似。宋代文豪蘇軾在政治上遭受打擊、自請放外任期間,則有“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水調歌頭?快哉亭作》)的詞句。他們在詩詞中都沒有直接描寫自己的心境,但是從“臥視”“欹枕”之語中,我們可以體會他們內心的平靜怡然。“沒”是一個延續(xù)性動作,表明詩人的目光追隨飛鳥,看了很久,詩人精神的翅膀也許正隨之自在地飛翔;飛鳥隱沒在天際,平淡無奇的現象中,體現著詩人與自然的那份和諧、認同之感。
崇尚道家思想、追求精神自由的詩人向往隱跡江湖的生活,愿與悠閑自在的鷗鳥為友,忘卻世間的爭斗。陶淵明做官時甚至“望云慚高鳥,臨水愧游魚”(《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曲阿詩》),辭官回鄉(xiāng)后,則以“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讀山海經》)等詩句表現自己的耕讀之樂。眾鳥安居巢中,詩人愛其廬宇,人鳥之間有種幻化為一的感覺。歷代表現人鳥和諧相處的詩句很多: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鳥山花吾友與。(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
無機終日狎沙鷗,得意高吟景且幽。(李中《思九江舊居》)
詩人不僅與鷗鳥為友,還要與它們定下永遠相守、忘懷世事的明約,北宋黃庭堅的《登快閣》可以說是“盟鷗”詩中最著名的一首: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水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在處理完公事之后,詩人于傍晚時分登上快閣,落水千山、澄江映月的壯闊美景,讓他生發(fā)出乘扁舟、弄長笛、歸隱江湖的愿望。繼他之后,南宋詩人屢有“盟鷗”之作:
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
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姜夔《慶宮春》)
但這種能夠跳出自身局限、與大化同一的境界,畢竟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蕓蕓眾生有的是煩惱:他們?yōu)橐率成娑疾?,因?zhàn)亂災荒而漂泊……夕陽西下,薄暮冥冥,飛鳥紛紛返回故林的場景,觸動了多少游子思鄉(xiāng)的愁腸!在中國古詩中,飛鳥意象經常與鄉(xiāng)愁主題聯系在一起:
游魚潛綠水,翔鳥薄天飛。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歸。(曹植《情詩》)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玉臺新詠?艷歌行》)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背歸鴻,去吳中,回道彭城,清泗與誰通。(蘇軾《江城子?別徐州》)
翔鳥高飛云天,行士卻羈于徭役;堂前燕子冬藏夏現,兄弟三人卻漂泊異鄉(xiāng);入春以來,大雁飛回北方,出使南國的詩人卻遲遲不能北返;蘇軾將由徐州南下杭州,正與北飛的鴻雁背道而馳……飛鳥依物候變化自然而自由地來去,比照出人世間的無奈與辛酸。這類詩中最著名的恐怕當屬有“百代詞祖”之稱的《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此詞相傳為李白民做,纏綿悱惻的情感蘊含在每一個景物之中:遠樹含煙,寒山蒼碧,昏暝暮色漸漸籠罩高樓,使登樓望遠之人倍增憂愁。他在白玉的臺階上久久佇立,只見鳥兒迅疾滑過天空,飛返故巢。他不由地想到:自己要是能夠回到故鄉(xiāng)該多好?。】墒枪枢l(xiāng)是那么遙遠,那一路之上,不知要經過多少座長亭,多少座短亭!
有人認為《菩薩蠻》從女性角度著筆,是一首望遠懷人的思婦詞,這也可以解釋得通。這位憂愁的女子祈盼丈夫歸來,偏旁晚時分,看到山外覓食的鳥兒回巢,在心中為丈夫暗計歸程。家人盼歸主題下的詩篇與游子思鄉(xiāng)詩形成對應,飛鳥也是其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比如“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減字木蘭花》)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的飛鳥的詩人看來都是快樂自由的。天遙地闊中一只飛鳥,在詩人看來,可能是孤凄無伴、漂泊無依的,而這種孤獨漂泊的感情,無疑正是詩人內心情緒的反應: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阮籍《詠懷》)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處,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蘇軾《卜算子》)
利欲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陸游《秋思》)
以飛鳥比喻人生,蘇軾有一首著名的《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處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蘇轍(字子由)原詩有“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之語,蘇軾的和詩即從“雪泥”引發(fā),變實為虛,創(chuàng)造出“雪泥鴻爪”的有名比喻,喻指往事在人心中留下的痕跡。雪泥上指痕還在,如詩人心中記憶猶存,然而那只鳥早已不知飛到哪里,保存著昔日記憶的詩人兄弟也已歷經磨難。蘇軾以飛鴻踏雪、一去無蹤,暗示人生偶然無定的感慨,形象優(yōu)美生動,哲理高妙玄遠,讓人發(fā)悟,也使人惆悵。
l 青山:身與心的家園
古人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山的靜穆,山的宏遠,對中國人有著永遠的吸引力。“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王昌齡《送柴侍御》);“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戴叔倫《題稚川山水》),遠行之人看著他鄉(xiāng)青山,遙想故園風景;“荷笠?guī)﹃?,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白居易《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遠志之人獨歸青山,求得一片從容,十分自在。“青山”意象在詩歌中頻繁出現,它是詩人們借以棲息身心的家園。
從人與青山的自然關系來看,山脈通常是人類居住環(huán)境中最恒定、最醒目的存在之一,故鄉(xiāng)山脈的輪廊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謝朓《游東田》);“無窮芳草色,何處故山青”(齊已《送休師歸長沙寧覲》),“青山”在詩歌中常帶有故鄉(xiāng)居所的象征意義: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這首詩寫于“安史之亂”平定后。戰(zhàn)亂中詩人與朋友一同離開故鄉(xiāng),漂泊江南;戰(zhàn)亂后詩人送朋友北返,自己卻要獨留南方。從戰(zhàn)亂開始到結束,前后歷時九年。“他鄉(xiāng)生白發(fā)”,是他們共同的命運;“舊國見青山”則是詩人對友人回到故鄉(xiāng)的想像:友人雖然可以回到故鄉(xiāng),可是田園廬舍已成一片廢墟,所見也惟有青山如故,迎接游子的歸來。青山白發(fā)的顏色對比極為凈潔醒目,含蓄地表達了重回故鄉(xiāng)的喜悅與對歲月流逝的感慨。
作為故鄉(xiāng)的象征,雄渾沉穩(wěn)的青山讓游子感到無比親切,而另一方面,人事往來成代謝,青山卻容顏不改,萬古長存。它不僅是一種空間意象,同時更暗含時間的因素。它代表一種壓力,啟示詩人對生命與歷史進行反思;它提供一個坐標,讓詩人得以定位自己在歷史中的形象。“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許渾《金陵懷古?!?,這種虛無之感在古典詩歌中得到反復表現,《三國演義》開篇一首《臨江仙》詞,即因濃縮了這種感慨而被譽為“千古第一調”: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在歷史長河中,英雄與凡人消失凈盡,是非成敗轉頭皆為空幻;夕陽無數次映紅天空,惟有青山在大地上依舊綿延。相比之下,人的身形渺小得仿佛滄海一粟,人的生命短暫得如同電光石火,飲酒笑談的放達之中,終有一絲抹不去的蒼涼。
青山的寬廣胸懷為人們提供居住地,讓人留戀,令人向往;青山的亙古不移為人們提供思想的參照物,啟發(fā)人們超越俗世名利,也往往導致人們迷失于歷史的虛無。詩歌中的青山意象始終交織著詩人們這種矛盾的心態(tài)與感受。不過,無論詩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發(fā)現人生短暫而為之恐懼,還是因之而超脫,他們的身心都渴望歸依青山。“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在棄官之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給自然。被排擠出朝廷的李白說:“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山中問答》),他好像在故意賣關子,其實已經透露了棲居碧山的理由——“心閑”;青山給他一片純凈的天地,他把青山當成知已,與之“相看兩不厭”(《獨坐敬亭山》),甚至有死葬青山之志。清代詩人查慎行則把“青山”視作情意相投的老朋友:“青山淡如故人,何可經時不相見”(《入兗州境望徂徠山》)。在傷口中最頻繁地提到青山意象的當屬宋代詞人辛棄疾: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生查子?獨游西巖》)
連綿青山似乎欣賞高潔之人,有心和他交談;詞人想招青山來到身邊,青山無動于衷,他只好自己搬到靠山的溪邊居住。他有一首著名的《賀新郎》,詞的上片是這樣的: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辛棄疾此時被投閑置散,徒傷老大,一事無成,又找不到稱心的朋友,只好把青山當作知已。情,自是詞人之情;貌,本是青山之貌。作者把自己與青山相比,委婉地表達了寧愿落寞,不與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潔之志。他非常喜歡使用“青山”一詞,而且喜歡用“嫵媚”來形容青山,“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在他筆下,青山意象極富于人情味兒,甚至帶有幾分幽默之感。
詩人們喜歡以“青山”意象入詩,其原因除了山性的深隱曠達、山色的亙古不改,也不排除他們對“青”字本身的喜愛。在漢語表示顏色的詞匯中,“青”是最抒情、最富于詩意的顏色之一,甚至在很多時候被用來暗示一種纏綿哀婉的情感:“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綿綿青草牽惹起離人綿長的思念,以至于夢魂縈繞;“苕之華,其葉青青。知我如此,不如無生”(《詩經?小雅?苕之華》),凌霄花嫩葉青青,自己的青春生命卻在苦難中虛度,詩人甚至痛苦地希望自己從未出生!同樣,“青山”意象在詩歌中也經常被用于暗示濃烈的情感: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行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林逋《長相思》)
青山的綿延不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和想像空間。詩人們很早就學會一項技巧,在詩的前半部分抒發(fā)某種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結尾:“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飛鳥從淚眼中消失,青山依舊佇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離,倍添傷感與惆悵。唐代詩人錢起在考場上所作《省試湘靈鼓瑟》是以“青山”意象為結尾的最成功范例。根據考官要求,他在詩的前半部分描寫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為人世罕聞,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詩:
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曲終之后湘靈杳無蹤跡,悲風拂過一川江水、幾座青山,呈現給讀者一幅極其省凈的畫面,畫面中隱藏著一顆哀怨的靈魂,一雙追索的眼睛。“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的開放式結尾一直為人們所欣賞。
l 離愁與鄉(xiāng)愁:寒衣處處催刀尺
——中國古曲詩歌中的“搗衣”和“砧聲”意象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這是杜甫晚年出川、滯留巫峽時所作組詩《秋興八首》之一,表達了詩人于霜紅楓葉、叢菊盛開的秋天憂心國事、思念故園的心情。此詩結尾,詩人將濃郁鄉(xiāng)情化為古典詩歌中極為常見的一組意象:寒衣刀尺,高城暮色,以及穿透暮色、逾越城垣的急促的砧聲。
寒衣、刀尺和砧聲,反映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中人們以家庭為生產單位,滿足穿衣之需的狀況。古時制衣的料子如羅紉、縞練等大都是生料,必須捶搗,使之柔軟熨貼,做成的衣服才能穿著舒適。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板(稱為“砧”,一般為石制)上,用木棒(稱為“杵”)敲平,這個過程稱為“搗衣”,也叫“搗練”;有時是在衣服做成之后進行捶搗,前人詩歌中也統(tǒng)稱“搗衣”。婦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務,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閑時間為家人準備衣物,而搗衣工序對光線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來臨之前的秋夜進行。涼風冷月下持續(xù)不斷的砧杵之聲,在古典詩歌中經常被稱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現征人離婦、遠別故鄉(xiāng)的惆悵情緒。“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正是杜甫聽到白帝城中搗衣之聲,聯想到家家戶戶的婦女們都在準備為親人縫制御寒衣物時引發(fā)的懷鄉(xiāng)之情。
在與人的日常生活關系最為密切的衣、食、住、行中,“衣”被放在首要地位。“衣”不僅可以御寒蔽體,在傳統(tǒng)詩學中,它還被視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情感暗語,貯存著思念、盼望、關切、依戀、歡愛、傷逝等一系列豐富的人文內涵。搗衣的聲音,更是一種纏綿深淳的人文音樂。搗衣的婦女聽著砧聲,不由得思念遠行之人,擔憂他們的饑寒,逗惹出斬不斷的離情別緒;漂白的游子聽到砧聲,就會回想家庭的溫暖,更增添胸中無盡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
關心家人冷暖,為全家人縫制衣服,是古代婦女的主要職責之一。在進行搗衣這種機械重復的勞作之時,她們有足夠的時間用于思念遠離家鄉(xiāng)的親人。單調悠長的砧聲有助于摒除外慮,心志專一,對思念之情起到凝聚與強化的作用。正因為這些原因,搗衣的動作和與之相關的清砧的聲響,成為古典詩歌中“思婦”主題下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
曉吹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李白《搗衣》)
不辭搗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搗衣》)
曲房理針線,平砧搗衣練。鴛綺裁易成,龍鄉(xiāng)信難見。(喬知之《從軍行》)
飛鴻影里,搗衣砧外,總是玉關情。(晏幾道《少年游》)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賀鑄《搗練子》)
月明之夜,閨婦不辭疲倦地搗制軍衣,將要寄往遙遠的邊塞。這種工作雖然勞累,但對她來說也算不得什么,讓她悲傷的是,飛鴻已逝,遠方親人依然音書渺茫,砧聲帶走的,是她無盡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面容,在同一輪秋月下重復著相同的搗衣動作,訴說著相似的親情與愛情,悲苦與離愁。李白的《子夜吳歌?秋歌》在這類詩歌中堪稱典型: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月光籠罩著整個長安城,家家戶戶搗衣的砧聲如同多聲部合奏一般此伏彼起。視覺意象的空明遼闊,聽覺意象的恢弘共鳴,無人能夠逃出這支纏綿悱惻、彌天塞地的樂章。更有那吹不盡的秋風從遠古吹向未來,千百年間風中傳送著同一種情感:“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所有思婦共同的心聲。李白仿作的這首民歌情感真淳深摯,意象單純鮮明,語言平易流暢,是從人的心中自然流出的音樂,宛如天籟之音。無需多層次的描寫,無需增飾情節(jié)與細節(jié),搗衣砧前無數美麗的容顏是它的背景,綿延的時間深化了它的內涵。
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xiāng)主題的傳統(tǒng)意象之一。前面提到杜甫的《秋興》,就是以白帝城的砧聲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表達類似情感的詩句可以舉出很多: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凄凄?(杜甫《暮歸》)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王安石《千秋歲引》)
西風繁杵搗征衣,客子關情正此時。(陸游《感秋》)
一天霜月明,幾處砧聲起??蛪粢央y成,秋色無邊際。(辛棄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奈楚客淹留久,砧聲帶愁去。(姜夔《法曲獻仙音》)
所謂“出門萬事難”,旅途風霜漸侵的秋季,聽到異鄉(xiāng)搗衣砧聲,游子的心中怎能不掀起陣陣波瀾?異鄉(xiāng)的砧聲讓他想起故鄉(xiāng)同樣的聲音,讓他向往家庭的溫暖,思念搗衣的母親或妻子,也傷感自己只身漂泊的命運。與思婦詩有所不同的是,它從游子的視角著眼,更多關注的是砧聲意象,而不是搗衣的動作。游子是聽者,而不是動作的執(zhí)行者。搗衣可以在別人家的院子里進行,圍墻阻隔了視線,聲音卻具有穿透力,可以越過障礙,縈繞在遠方聽者的耳際。相比之下,聲音意象比動作意象更具詩意,砧聲與月色、寒霜、秋風、鳴雁等更具組合能力,更宜于表達客子胸中的悠悠鄉(xiāng)愁。
古典詩歌發(fā)現了搗衣與砧聲意象,也塑造了這種意象,培養(yǎng)了中國人對這種意象的欣賞能力,使其成為一種令人難以釋懷的詩化音響。它不僅感染、感動著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婦與游子,即使平堂詩人,也往往喜歡把這種聲音作為自己的詩歌的背景音樂,表達種種復雜的情感:
長簞迎風早,空城澹月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李煜《搗練子》)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李清照《行香子》)
砧清秋巷迥,燈白夜堂涼。此意無人會,重城醉夢鄉(xiāng)。(林景熙《夜意》)
清幽月夜,搗衣砧聲,這是華夏民族一首古老的無詞歌,是一代又一代勞動婦女用生命譜寫的深情樂章。多少美麗的生命,在搗衣的砧聲中蒼老凋謝,“用盡閨中力,君聽空外音”(杜甫《搗衣》)。砧聲表達著她們對家庭的奉獻與維系,對生活的希冀與渴望,也訴說著她們的痛苦與憂傷,執(zhí)著與堅韌。
l 流水無情亦有情
——中國古典詩歌里的水意象
中國古典詩歌中水的形象無處不在: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鏡的水、怒濤拍岸的水,一瀉千里的水、曲似柔腸的水,泠泠作響的水、脈脈無聲的水……水在詩歌中形態(tài)萬千,水在詩人心目中引起的聯想也是復雜多樣的。
水難以跨越,水是阻隔,宋代詞人晏殊“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蝶戀花》),就是對這種阻隔的感嘆。但是遠在晏珠一千多年之前,就有不知名的詩人發(fā)出更為深沉的慨嘆,他的慨嘆穿越時空,感動著無數后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詩經?秦風?蒹葭》
所謂伊人,到底是誰呢?有人說是所訪之友,有人說是所求之賢。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或許是情人最為適切吧。在蘆葦蒼青茂盛、白露凝結為霜的清晨,詩人去水邊尋找意中人。他沿著曲折的水岸去尋找,道路艱難遙遠;他沿著直流的水道去尋找,那人卻好像被水包圍著,可望而不可企及。蒹葭白露的蒼茫意境、一水相隔的痛苦無望,令千百年后的讀者仍為之惆悵不已。
這是人世間的不自由,漢末《古詩十九首》中有歌詠牛郎織女為天河阻隔的詩篇: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蒹葭》是寫男主人公對女性的追求,此詩則是從女性角度入手,描寫織女的機織生活,寫她因相思而無心織布,淚零如雨。最可感慨的是:詩中不寫河漢寬闊無邊,而是強調它“清且淺”,二人相距并不遙遠,卻只能隔著輕盈閃爍的水光含情相視。這才是讓人心摧骨毀的傷痛、地老天荒的遺憾。
水意象的阻隔意義在后代詩歌中反復出現:“送君此去令人愁,風帆茫茫隔河洲”(李白《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由來浙水偏堪恨,截斷千山作兩鄉(xiāng)”(方干《別孫蜀》),“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柳永《雨霖鈴》),茫茫煙波,隔斷望眼,隔斷離情,卻讓離情更加深沉。直到當代,“在水一方”的海島上,詩人余光中仍在感嘆:“而現在,鄉(xiāng)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鄉(xiāng)愁》)
然而,從另一角度講,水可以流動,因而水又具有溝通的意義。杜甫《所思》:
苦憶荊州醉司馬,謫官樽酒定常開。九江日落醒何處?一柱觀頭眠幾回。 可憐懷抱向人盡,欲問平安無使來。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滟滪堆。
寓居蜀地的杜甫思念荊州友人,想要問聲平安,卻找不到可以寄信的使者;倒是門前錦水(即錦江,流經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錦得名,杜甫草堂臨近江邊)輾轉匯人長江,流經三峽,就可以到達荊州。詩人想象自己思念友人的淚水滴入錦水,就可以隨水東流,直到友人所在之地。在這里,萬里長江不再是阻隔,反倒成了詩人傳達情感的媒介。這種把水意象作為溝通情感之媒介的用法在詩歌中亦是多見,如我們熟悉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友人所乘之舟已從視線中消失,眼前的長江卻流向天際,那正是孤帆遠去的方向,茫茫江水,不正像詩人牽連不斷的離別之情嗎?“去年下揚州,相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李白《江夏行》),“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陳與義《臨江仙》),是水意象的溝通意義更為直接的表現。
水的阻隔與溝通這一相互矛盾的意義,可以在詩中同時表現出來,最典型的當數宋人李之儀的《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一對有情人被江水阻隔,又共飲一江水為不幸之幸,江水于他們既是痛苦的根源,又是精神的慰藉。詩人以這種既是阻隔又是溝通的矛盾統(tǒng)一,將愛情寫得纏綿悱惻。
造成阻隔的水自然是無情之水,溝通情感的水又是多情之水,水意象因水的不同作用,也具有不同的情感意義?!恫匪阕印废缕校闱橹魅斯越扔髯约簩η槿瞬坏孟嘁姷脑购?,江水無盡無休,則怨恨之情無窮無已。水的特征是纖柔、深渺,人們常說“柔情似水”,水意象的確適合用來暗示纏綿悠長的情感。溫庭筠《夢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悠悠流水映著無語斜陽,不正是眺望歸舟的思婦那寂寞哀怨的情感嗎?此為倚樓盼歸者眼中的水,歐陽修則把迢迢春水意象用于表現送別主題的《踏莎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近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同樣是樓上女子,同樣是一江春水,此次卻是所望之人在暖風中搖著馬鞭遠行。行人越行越遠,她心中的離愁越積越深,如絲如縷,恰如迢迢春水。流水也可比作相思之情。“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姜夔《鷓鴣天》),水無盡期,正是相思之無盡期。思歸之心甚至可以化作流水,流到詩人向往的地方:“欲知別后思今夕,漢水東流是寸心”(錢起《秋夜送趙列歸襄陽》),“白云西上催歸念,潁水東流是別心”(劉長卿《潁川留別司倉李萬》),這里的江水已不僅為詩人提供傳情的媒介,簡直成為詩人情感的化身了。
詩人尤其喜歡以流水比喻愁情,水的連綿不斷,恰如愁情揮之不去,這方面的名句名篇多不勝數: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劉禹錫《竹枝詞》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水流無限,比喻愁之長;一江春水,比喻愁之深;抽刀斷水的奇妙比喻,更寫出詩人的悲愁似水難以斬斷。同是以水比喻愁情,三位詩人從不同角度著眼,恰當地在愁情與水的相似特征之間建立聯想,他們的詩作同樣成為描寫愁情的千古佳句。
其實,流水只是流水,阻隔與溝通只是詩人的感覺,有情無情也本非流水所有。它只是離人之情,詩人之情,世人之情。
l 漂泊與自由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船意象
中國古典詩歌中用以表現“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飛蓬、孤雁等,“船”則是表現這種情感的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古人常說“舟馬勞頓”“水陸兼程”,可見“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葉扁舟,天水茫茫,越發(fā)比照出人的渺??;人在旅途,所見多異鄉(xiāng)風物,更易觸發(fā)無限的思緒。寫于船上的詩,或寫到船的詩,儼然成為一個頗為壯觀的部落。
唐代之前,船意象在詩歌中出現頻率不高,也不具有典型性。大唐版圖遼闊,國勢強大,文人多積極進取,漫游與干謁成為時代風氣,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杜甫“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岑參則從軍絕漠、體驗異域風情……他們的活動領域之廣大、精神氣度之恢宏,都是前代詩人無法比擬的。但漫游雖然豪壯,偶爾也會有故國之思;干謁的路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失意中難免自傷身世;即使順利進入官場,宦海沉浮,很多人的生命耗費在往來奔波的途中。于是他們寫了很多詩,詩中常會提到旅途中藉以安身的小船。
李白離開家鄉(xiāng)親人、扁舟出峽時,寫了一首《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荊門山是古代楚蜀的交界處,隨著平原的出現,蜀中諸山至此不復再見,所以詩中說“山隨平野盡”;由此地繼續(xù)前進,只有來自蜀地的長江還可為伴,所以詩中說“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此時年僅26歲,年少氣盛,豪氣干云,自覺前途萬里,可以如大鵬展翅,所以詩人雖寄身舟中,漸離故鄉(xiāng),卻并不十分傷感。
下面兩首詩中的“船”意象卻更多地融入了詩人的漂泊之感: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木葉紛紛下,東南日煙霜。林山相晚暮,天??涨嗌n。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xiāng)。
——劉睿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這兩首詩的主題與意象群極為相似:兩位詩人都漂泊異鄉(xiāng),棲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夜風吹動岸上的樹葉,發(fā)出凄清的聲響。在作客他鄉(xiāng)、旅途孤寂之時,兩位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寫詩以寄情。作為詩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后者是“孤舟兼微月”,都強調“月”與“舟”的組合,而特別突出一個“孤”字。詩人運用音響(猿啼、秋聲)、色彩(滄江、青蒼)、動景(急夜流、紛紛木葉)、靜景(明月、林山晚暮),烘托月照孤舟的意象,將漂泊之感、故人之思融入景物描寫之中,具有動人心弦的藝術魅力。
杜甫詩中的“船”意象出現得極為頻繁,表現漂泊之感也非常強烈: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旅夜書懷》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興八首》之一
露下天高秋氣清,空山獨夜旅魂驚。疏燈自照孤帆宿,新月猶懸雙杵鳴。南菊再逢人臥病,北書不至雁無情。步檐倚杖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
——《夜》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
杜甫經歷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巨大轉變,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帶漂泊達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條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為他最終的歸宿。他在詩中反復寫到“船”意象,“危檣獨夜舟”“疏燈自照孤帆宿”“老病有孤舟”,船是詩人漂泊身世的象征與寫照。而“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更將孤舟與詩人的身心直接聯系在一起:詩人見叢菊兩度開放,他的心渴望著回到故園;一葉小舟本來寄托著還鄉(xiāng)的希望,可是卻系在夔州江邊,他的身體也像是被縛住的小船一般,不得自由。
這類似“船”寄寓漂泊之感的詩歌還有許多:
秦地故人成遠夢,楚天涼雨在孤舟。
——李端《宿淮浦憶司空文明》
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
——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而最為直接地以船為喻、表現自身漂泊之感的詩歌,恐怕當屬李商隱的《木蘭花》:
洞庭波冷曉侵云,日日征帆送遠人。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此詩是因睹木蘭舟日日浮于洞庭湖上,而聯想到自身如孤舟一般漂泊天涯的命運:清晨,洞庭湖清冷的水波浩渺廣闊,似乎與天際的浮云相連。木蘭樹雕成的華美船只每天都在湖上送人遠行。詩人忽然想到:自己幾次在木蘭舟中望人遠行,卻不知道自身其實亦如木蘭樹斫成、漂泊天涯的一葉孤舟!據宋代筆記記載:唐末,館閣諸公泛舟湖上,以“木蘭”為題賦詩。忽有一貧士登舟作了此詩。諸公大驚,仔細審視,原來竟是李義山之魂。這個記載雖不足信,但詩中木蘭舟與詩人共同的漂泊命運無疑感人至深。
與“漂泊”之感相對,中國古典詩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內涵是“自由”。這種思想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莊子,他說:“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雖然消極,但是對中國文人來說,“泛若不系之舟”,卻成為頗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為報洛橋游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
——李商隱《安定城樓》
他年卻棹扁舟去,終傍蘆花結一庵。
——韋莊《西塞山下作》
下面兩首以“船”意象表達自由感受的詩,是歷來為人所傳誦的: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v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司空曙《江村即事》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前者寫夜釣歸來,漁人懶系漁船、任其隨處漂蕩的情景,傳達出坦然閑適的心態(tài);后一首詩描寫春花、春草、春樹、春鳥、春潮、春雨等明麗的景象,用這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無人舟自橫”的中心意象,既是實化描寫,又是詩人心態(tài)的形象化表現。
最后,我們以蘇軾因“烏臺詩案”貶官黃州時所寫《臨江仙》詞結束全篇: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l 流水落花春去也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落花意象
花是植物美麗的部分,但是,對于植物來說,開花并不是目的,花開花謝只是生存繁衍過程中的自然環(huán)節(jié),花開不意味著幸福,花落也不代表憂傷。
但是人說:世界因為人的存在而有意義。詩歌是人的思想與情感的濃縮,自然事物經由人物思考而成為詩歌意象,必然打上人類情感的烙印?;ㄔ谝粋€春天完成從盛開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著四季循環(huán),暗示著時光流逝,這種美麗、短暫、動態(tài)的意象,給詩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為深刻。綜觀中國詩歌史,寫花開的少,寫花落的多。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繽紛的落花是中國古典詩歌傷春主題的核心意象。
《詩經》中沒有對花的直接描寫,更沒有對落花的詠嘆。詩人以盛開的桃花比喻新嫁娘,以累累梅子暗示青春的生命力,以椒實藩衍祝福子孫眾多。人們關注的是果實,是生命延續(xù)的希望,而不是從審美的角度去關注花,落花不會給他們帶來憂傷。
與《詩經》共同構成中國詩歌傳統(tǒng)源頭的《楚辭》,主要作者是因讒去國、被流放到蠻荒之地的屈原。他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這一著名詩句,表現歲月蹉跎、時不我待的恐懼;但草木零落是秋天的景象,與暮春落花意象無關?!峨x騷》中卻有這樣一句:“及榮華之末落兮,相下女之可詒”,說想要趁著花朵未落之時折取下來,物色一個美麗的侍女贈送給她(其實是為了接近她那威嚴高貴的主人)。此處“榮華未落”比哈容顏未老,“及……”的句式,實際上是“恐美人之遲暮”的另一種說法。詩人委婉地通過對落花的想像,用象征手法,將花與生命聯系在一起,表達美人遲暮的憂慮,這在后世詩人那里成為一種慣用的手法。
晉代《子夜四時歌?春歌》描寫落英繽紛的美景:“鮮云媚朱景,芳風散林花”,林花隨風飄舞,風中彌散著花香;南朝詩人謝朓則有“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游東田》)的詩句。詩人們對落花持欣賞的眼光,我們在落花中讀不出絲毫憂傷。不過,晉時一首《前溪歌》中出現了這樣的詩句:“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還亦不復鮮。”落花隨水一去不返,輕微的嘆息聲中似乎隱隱傳出生命流逝的無奈。流水落花的意象組合,成為中國詩歌最凄美、最傷情的場景之一。
南北朝時期,吟詠落花的詩句逐漸增多,但多以客觀描寫為主,落花甚至成為歡樂的背景,“團扇承落花,復持掩余笑”(何遜《苑中見美人》),美麗女子用遮顏的團扇承接花瓣以為游戲,表現出一種纖稼柔美的姿態(tài)。這一時期的詩中即使有“浴鳥沉還戲,飄花度不歸”(江總《春日》)、“春風若有顧,惟愿落花遲”(蕭子范《羅敷行》)的傷感與祈望,也是極為淡薄的。甚至直到初唐,“清歌芳樹下,妙舞落花中”(張說《侍宴武三思》)還是為人稱道的詩句,飄飛的花瓣和著優(yōu)美的舞姿,共同成為表現春天美景的因素。
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是初唐時期吟落花的名篇,也可以說是正式以落花吟詠人生悲哀的開始: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鳳。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此詩以落花為媒介,用優(yōu)美流暢的語言表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嘆,幾乎涵蓋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而在產生于同一時期、更為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張若虛展示了女主人公迷離夢境的片斷:昨夜閑潭夢落花。月夜春江,清景無限,她所等待的人遲遲沒有歸來。美麗的花瓣無聲無息飄謝在寂靜深潭,夢中的剎那,折射出漫長守望的蒼涼、紅顏衰老的恐慌。
不過,這些憂傷情緒沒有立刻成為落花意象的主流。劉希夷、張若虛之后的詩人有幸生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包括王維、李白在內的詩人都表現出欣賞落花的傾向: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王維《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王維《田園樂》)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劉長卿《別嚴士元》)
落花使詩人心境澄明,體悟悠閑細致的生活情趣;落花中人們縱情游樂,飲酒歡笑;落花即使引起“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的片刻傷感,他們也會用“試復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間(王勃《落花落》)這種及時行樂的方式進行排解。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詩人杜甫敏銳地察覺到這種氣息,尚在戰(zhàn)亂之中,他于收復不久的長安寫下《曲江二首》(其一):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
東風攪起漫天花雨,似愁情撲面而來,無限春光中陡然生出的衰颯之感,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偉大朝代無可挽回的傾頹之勢。絕大的筆力、凄美的詩句,令人吟詠之間每每喉為之結。“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像是一個信號,不僅暗示大唐盛世的衰落,也標志著中國詩人情緒的徹底轉變。
杜甫在后來的詩中多次寫以落花,從個人角度而言,“不是愛花即欲死,只恐花盡老相催”(《江畔獨步尋花》)是他對自己心境的解釋;從時代角度而言,“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與當年名滿京城的音樂家在江南落花中黯然相逢的場面,暗示著對于繁華盛世一去不返的深沉慨嘆。杜甫的哀嘆成為詩歌中落花意象轉折的契機,在他之后的中唐時期,落花與悲哀結合的詩句徒然增加,至晚唐則完全發(fā)展為詩歌中的普遍感情之一,落花頻繁地與眼淚(司空曙《峽口送友人》: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沾巾)、悲傷(武元衡《陌上暮春》:何處最傷游客思,春風三月落花時)、惆悵(李商隱《即日》:一歲林花即日休,江間亭下悵淹留)、哀怨(杜牧《金谷園》: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這樣的詞語聯系在一起。
落花與詞這種文學形式似乎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與詩相比,詞的境界纖巧細致,更多地表現優(yōu)美、悠閑和憂愁。在詞中,落花意象染上更多個人化、女性化的色彩: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李煜《烏夜啼》)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晏殊《浣溪沙》)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美妙的春光、美好的往昔、美麗的生命,都隨落花紛飛飄墜;對落花的感慨,可以歸結為美麗凋零引起的哀傷。深鎖閨中的女性對落花尤為敏感,《西廂記》中韶華虛度的崔鶯鶯出場第一句就是“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林黛玉《葬花吟》中則有“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樣觸目驚心的詩句。
從欣賞落花隨風飄轉的剎那柔美,到于紛紛揚揚的漫天花瓣中看到衰老,看到死亡,落花意象走過了這樣的發(fā)展歷程,并最終定格在濃郁的憂傷之中。雖有清末龔自珍翻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異調,但是這樣明朗嘹亮的聲音,畢竟是太孤獨了。
l 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分類
(一)高山、奔流、雄關、滄海,大江、長風等
這類意象一般與自己的豪情壯志相關。例如: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宋?陸游《書憤》)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ɡ畎住秾⑦M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二)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梧桐、杜鵑鳥(子規(guī)鳥)芭蕉等
這類意象多抒發(fā)凄涼悲傷的思緒和孤獨惆悵的感情。例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R致遠《天凈沙?秋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唐?王昌齡《長信秋詞》)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宋?李清照《聲聲慢》)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元?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宋?秦觀《踏莎行》)
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這類意象多用來表達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例如: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張孝祥《念奴嬌》)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元稹《菊花》)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宋?陳亮《梅花》)
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贈書侍御黃裳》)
人憐直節(jié)生來瘦,自許才高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
(宋?王安石《華藏院此君亭》)
(四)楊柳、蘭舟、長亭、關山(月)鷓鴣鳥等
這類意象多用于揮寫離別之苦。例如: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李白《憶秦娥》)
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
(五)春日、清風、明月、泉溪、花草等
古代詩人多借這類意象抒發(fā)閑情雅致。例如: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當然,一個意象有時有著豐富多樣的寓意,以上我介紹的只是它們最常見的一種。我們在分析和欣賞詩歌時,還是應該整體考慮的。不過在熟知這些基本寓意的基礎上,或許能更順暢些。
l 古詩意象另外一類分析
動物類:
鴉、杜鵑(杜宇、布谷、子規(guī))、猿、蟬、鴻、雁、青鳥、魚、鴛鴦、鷓鴣等。
鴉、杜鵑、猿、蟬。多傳達衰亡、凄楚、哀婉之情。
辛棄疾《永遇樂》:“可堪回首,狐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寒蟬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
(杜鵑——悲慘,凄惻。猿猴——哀傷,凄厲。)
鴻雁、青鳥、魚(比目魚)、鴛鴦、鷓鴣,多傳達相思相愛、離愁、孤寂的情思。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青鳥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等。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歐陽修《漁家傲》:“葉籠花罩鴛鴦侶,白錦頂絲紅錦羽。”鷓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金志章《鷓鴣塘》:“忽聽一聲行不得,鷓鴣塘外鷓鴣啼。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
(鴻鴿——理想,追求。魚——自由,愜意。雁——孤獨,思鄉(xiāng),思親,音信。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yè)的成功。)
狗、雞、馬、烏鴉、沙鷗。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瘦)馬——奔騰,追求,漂泊。烏鴉——小人,俗客庸夫。沙鷗——飄零,傷感。
行為類:
登樓、憑欄、吹笛、吹笙、飲酒、折柳、搗衣(搗練)等。
登高、憑欄。多傳達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和壯志難酬的悲傷與激情。
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吹笛、吹簫、吹笙。多傳達離別之苦、相思之情和內心的孤寂。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馮延巳《拋球樂》:“且莫思歸去,須盡笙歌此夕歡。”飲酒。多傳達豪情、悲愁、苦悶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酒——歡悅,得意,失意,愁苦。)折柳。多傳達惜別懷遠、思鄉(xiāng)之情。
杜牧《獨柳》:“含煙一株樹,拂地搖風久。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
搗衣(搗練)。搗衣(搗練)有時是為了給遠行的人趕制寒衣,多于秋夜進行。月下搗衣(搗練),風吹砧聲,凄冷的砧杵聲又稱“寒砧”,往往表現征人離婦、遠別故鄉(xiāng)的惆悵情緒。
又,婦女洗衣時以杵擊衣,使其潔凈,也稱“搗衣(搗練)”。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煜《搗練子令》:“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
l 古詩意象的具體分類
一、動物類
1、蟬
感身世,訴悲涼:
唐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以寒蟬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詩人對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別離,苦遠游: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就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唐盧殷《晚蟬》:深藏高柳背斜暉,能軫孤愁感昔圍。猶畏旅人頭不白,再三移樹帶聲飛。寫蟬以聲引愁,旅人行一程,飛蟬跟著鳴一程,似乎專與行人為難,寫出了詩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鴻雁
鴻雁是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唐李益《春夜聞笛》: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3、杜鵑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guī),叫聲凄切,在古典詩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秦觀詞里借杜鵑之聲,渲染孤館的哀怨之情,傳達出詩人的哀怨思鄉(xiāng)之情。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詩中借杜鵑表達殷切的思念。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借杜鵑啼血渲染江洲的荒涼,表達自己被貶江洲的哀怨之情。
4、鷓鴣
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只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這里它又充當衰敗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預示著傷感和沒落。
5、黃鶯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黃鶯歌唱寫出江南美麗的春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白居易用黃鶯鳴啼、燕子輕飛來說明春天的來到。
二、植物類
1、柳
柳,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鈴》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李白《憶秦娥》中有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也是表達傷離別的情感。
2、梅
梅有性耐寒的特點,詩人借以表達孤高,不諧流俗的品格,陸游的《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
3、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堅強,氣質清高。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
4、蓮
蓮與憐音同,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5、梧桐
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離恨,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讓人看到離情的生生不息,草的無窮體現出情的彌漫與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知音少,人間何處尋芳草(朱敦儒《漁家傲》),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別說。
由芳草年年復如引起時間匆匆、人生短暫、年華寶貴的惜時感嘆??蓱z春光閑了,陰多晴少。江南江北水連云,問何處,尋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現象類
1、明月
明月蘊涵思鄉(xiāng)之愁。如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唐?李益《從軍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xiāng)之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靜夜思》)望月思鄉(xiāng)的異常感傷;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現了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如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對時光流逝,愁緒綿長,歷史變遷的感嘆。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樂府詩集?相和歌辭》)詩人見流水思年華易逝;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水流的持續(xù)不斷而給人以無奈;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劉禹錫《石頭城》)流水帶著寒心默默退去,給人一種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感傷。
3黃昏、夕照
感傷的心情意緒: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黃昏如此冷清,詞人自然孤寂難耐,愁結柔腸U庵只蘋璧納爍型貢硐衷誒氡?、相思、闺話鞜ㄠ的感身槨脣咝,?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人生遲暮的生命悲嘆: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陸游《卜算子?詠梅》)
傷古吊昔的悲涼意蘊: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4、細雨、煙霧
細雨蒙蒙,煙霧無邊,寄托詩人無邊的愁緒和郁悶的心情。無邊絲雨細如愁(秦觀),細雨綿綿,愁也彌漫。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歸家不得,或者漂泊他鄉(xiāng),不知家在何處,漸漸升起的煙霧使人生出諸多愁緒。
四、時令節(jié)日類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闔家賞月的佳節(jié),所以人們在這一天大多思念親人。如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2.重陽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為陽數故云。重陽日古人有登高飲酒的習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寫: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節(jié)禁火三日,萬戶無煙,與冷清、蕭條有關。如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唐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4.清明
三月的節(jié)氣名,也是祭祖掃墳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如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等。
五、特定地點類
1、長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當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長亭是一個蘊涵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寫離人望著短亭長亭而不見人歸來的傷心情景。王實甫《西廂記》: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抒發(fā)的也是離別的傷感。
2、南浦
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浸染著離情別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橫塘》又有: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3、南山
代表隱居的地方。陶淵明《歸園田居》中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飲酒》中有采菊東籬
l 古詩詞中“燕子”意象拾零
燕屬候鳥,隨季節(jié)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因此為古人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詞中,或惜春傷秋,或渲染離愁,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之盛,表情之豐,非其它物類所能及。
1、表現春光的美好,傳達惜春之情。
相傳燕子于春天社日北來,秋天社日南歸,故很多詩人都把它當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頌。如“冥冥花正開,飏飏燕新乳”(韋應物《長安遇馮著》),“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陣子》),“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豐豐韻韻”(喬吉《天凈沙?即事》),“鳥啼芳樹丫,燕銜黃柳花”(張可久《憑欄人?暮春即事》),南宋詞人史達祖更是以燕為詞,在《雙雙燕?詠燕》中寫到:“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極研盡態(tài),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燦爛,燕子嬌小可愛,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詩人自會傷感無限,故歐陽修有“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采桑子》)之慨嘆,喬吉有“燕藏春銜向誰家,鶯老羞尋伴,風寒懶報衙(采蜜),啼煞饑鴉”(《水仙子》)之凄惶。
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頡頏,飛則相隨,以此而成為愛情的象征,“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燕爾新婚,如兄如弟”(《詩經?谷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詩經?燕燕》),正是因為燕子的這種成雙成對,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雙飛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鹽》)的空閨寂寞,有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的惆悵嫉妒,有了“羅幔輕寒,燕子雙飛去”(宴殊?《破陣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兒初上鵝黃柳,燕子先歸翡翠樓”(周德清?《喜春來》)的失意冷落,有了“花開望遠行,玉減傷春事,東風草堂飛燕子”(張可久?《清江引》)的留戀企盼。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3、表現時事變遷,抒發(fā)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破家的感慨和悲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抓住此特點,盡情宣泄心中的憤慨,最著名的當屬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另外還有宴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歸來銜繡幕,舊巢無覓處”(《謁金門?懷故居》),姜夔的“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點絳唇》),張炎的“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高陽臺》),文天祥的“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伴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金陵驛》)。燕子無心,卻見證了時事的變遷,承受了國破家亡的苦難,表現了詩人的“黍離”之悲,負載可謂重矣。
4、代人傳書,幽訴離情之苦。
唐代郭紹蘭于燕足系詩傳給其夫任宗。任宗離家行賈湖中,數年不歸,紹蘭作詩系于燕足。時任宗在荊州,燕忽泊其肩,見足系書,解視之,乃妻所寄,感泣而歸。其《寄夫》詩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殷勤憑燕翼,寄于薄情夫。”誰說“梁間燕子太無情”(曹雪芹?《紅樓夢》),正是因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轉意,夫妻相會。郭紹蘭是幸運的,一些不幸的婦人借燕傳書,卻是石沉大海,音信皆無,如“傷心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張可久?《塞鴻秋?春情》),“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馮延巳?《蝶戀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讓人為之動容,繼而潸然淚下。
5、表現羈旅情愁,狀寫漂泊流浪之苦。
“整體、直覺、取象比類是漢民族的主導思維方式”(張岱年?《中國思維偏向》),花鳥蟲魚,無不入文人筆下,飛禽走獸,莫不顯詩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鳴沾裳,魚傳尺素,蟬寄高遠,燕子的棲息不定留給了詩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周邦彥?《滿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南來北往隨征燕,行路艱難”(張可久?《殿前歡》);或相見又別,“有如社燕與飛鴻,相逢未穩(wěn)還相送”(蘇軾?《送陳睦知潭州》;或時時相隔,“磁石上飛,云母來水,土龍致雨,燕雁代飛”(劉安?《淮南子》)。燕子,已不僅僅再是燕子,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中。
l 淺析古詩詞中“小樓”一詞的文化意蘊
南唐詞人李煜和南宋詩人陸游在各自的作品《虞美人》和《臨安春雨初霽》(同時入選高中語文第三冊教材)中,都提到“小樓”一詞,同為“小樓”,卻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
一、思念之樓
由南唐的末代皇帝,變?yōu)楸彼瓮醭碾A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怎能不讓詞人傷感、惆悵,怎能不讓詞人思念過去的幸福時光?“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時的小樓只能勾起人無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產生的孤寂、凄涼、愁苦之情。又如李煜的另一詞作《臨江仙》: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粘至_帶,回首恨依依。
詞中“小樓”與“月亮”、“子規(guī)”三者共同構成一幅凄美之景,“小樓”本身也著上了悲情色彩,同“子規(guī)”一樣抽象為悲情的象征之物,而不再僅僅是一種建筑物。李煜在《相見歡》中還曾寫道:“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同樣表達出一種深深的離愁別緒。
宋代詞人秦觀也曾憑借“小樓”這一意象,在其詞作《浣溪沙》中把一個女子的春愁刻畫得惟妙惟肖: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正是因為有了“輕寒的小樓”作為主人公抒懷的平臺,才有了“晨起如秋”的煩躁,才有了“夢似飛花”的飄零,才有了“愁如絲雨”的感傷,才有了“閑掛銀鉤”的無聊。
當然,在眾多的宋詞中,“小樓”這一意象已不再局限于“小”字,出現了朱樓、紅樓、高樓、危樓、畫樓、青樓(古指富貴人家的住處。)、歌樓、樓臺等詞語,但其所蘊涵的思念、別離、愁苦、感傷之情卻是始終沒有改變的。晏殊要“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范仲淹認為“明月樓高休獨倚”,否則,“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蘇幕遮》);李清照為了等待夫君的歸來,一直等到“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剪梅》);就連“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辛棄疾,也“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丑奴兒》)。看來,一旦遇見了“樓”字,定會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二、閑適之樓
“小樓”除了用于表達悲情之外,還可以用來表達閑適之情。如陸游寫的《臨安春雨初霽》一詩中的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我們可以想像:綿綿的春雨帶著春的問候,和著柔柔的夜風款款而來,此夜小樓不眠,詩人無眠。靜下心來拋開一切煩惱、利祿、功名,細細諦聽春雨的呢喃,小樓的私語。
這是一個詩意的夜晚:詩意的小樓、詩意的春雨。沒有詩人的閑情逸致,沒有詩人的浪漫情懷,哪會有詩意的想像和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一夜的春雨讓詩人獲得了暫時的精神解脫,可以說,詩人在這一夜的春雨和特定的小樓中所流露的情感是真實的、浪漫的、愉悅的、閑適的,面對如此美景,詩人怎能不心馳神往?而“小樓聽雨”便是這一閑適心境的代名詞。就像文人們相聚飲酒、吟詩作畫一樣,它已成為古人閑適生活方式的一種。
辛棄疾在一首名為《臨江仙》的詞作中對這種閑適之境也有所表露,其中一句寫道:“小樓春色里,幽夢雨聲中。”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夢醒后是否惆悵,其春雨幽夢應該說是甜蜜的、溫馨的。
在古代詩詞的樂章中,“小樓”有時是一首凄婉的歌,讓人悲憫、悵惘,有時是一支清新的曲,讓人欣喜、神往。不同的小樓承載著同樣的情感,同樣的小樓蘊涵著不同的情懷。借著古代詩詞從小樓之窗投射出的光亮,我們似乎能瞥見小樓之中文學大師們或喜或悲的情感身影,想要與古人們對話,那就踏上小樓吧。
l 此物最相思——趣談唐詩中的紅豆
寄情于物是我國古詩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在眾多的表現相思之情的詩作中,流傳最廣、最為人喜愛的當推王維的《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此詩,宋人洪邁《萬首唐人絕句》是題作《相思子》,《全唐詩》中則題為《相思》一名。那么詩中的紅豆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植物呢?
紅豆產于南方,主要分布在兩廣、云南、海南等地,屬于藤本植物,春夏間開花,蝶形花冠,通常為紅色或紫色,其果形體呈卵形,一端(約全體的四分之三)為鮮紅色,一端(約全體的四分之一)為黑色,全體光澤如漆,令人喜愛。
關于紅豆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不幸死一邊地,悲傷不已,以至于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人們就稱這種紅豆為“相思子”,因此,詩中多用它來表現相思之情。
王維的這首詩本是送給好友李龜年的,據說天寶之亂之后,李龜年流落江南,經常為人演唱這首詩,聽者無不為之動容落淚。但是現在我們卻通常用這首詩來表達男女之間的相戀相思之情。
在唐代,把紅豆寫入詩中的絕非王維一人,溫庭筠也在自己的詩中不止一次地吟詠紅豆。
如他的《錦城曲》中有兩句就寫到了紅豆:“江頭學種相思子,樹成寄與望鄉(xiāng)人。”這里的紅豆成了詩人寄與遠行之人作為紀念的禮物。還有一首《新添聲楊柳枝詞》,是這樣寫的: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是一首感人的男女愛戀的詩,詩中用紅豆嵌在骰子中,比喻對對方入骨的相思之情。情深至此,也足以令人感嘆不已了。
也許正是由于紅豆所代表的那份朋友戀人間的相思戀之情,所以在唐代紅豆還是眾多富家閨秀們的閨中之物呢。真是:小小一顆相思豆,寄寓幾多相思情!
l “憑欄”與“倚樓”的意境美
古代文人墨客不管是壯山河之美,抒安邦之志,發(fā)思古之幽情;還是表閑愁遺恨,達相思之苦,大都“愛上層樓”。登高臨遠,天地悠悠,或喜或悲,自然一吐為快,從而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聲情并茂、動人心魄的詩詞名句。而“憑欄”與“倚樓”也就成為詩人涉獵最多并且寫得最有韻味的一種意境。這在詞的芳草地里尤其茂盛。
一憑一倚,雖是兩個細小的動作,但那動態(tài)、情態(tài)和心態(tài)委實是大相徑庭,很值得品味的。憑則兩手撫欄,直立遠視,有慷慨悲涼之態(tài),倚則身體重心全憑欄干依托,有嬌弱無力之姿,詞作家正是著眼于這兩個動詞,把“憑欄”與“倚樓”寫得幾乎是風情萬種,儀態(tài)萬端。
唐五代至宋初,因受題材和形式方面的制約,詞多以婉約為主,“倚樓”就寫得多了。如: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州。
——(唐)溫庭筠《夢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唐)白居易《長相思》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南唐)李煜《擬破浣溪沙》。
這三種“倚樓”,都是以思婦為題材,但依樓的時間、心境卻不同,抒情也各有韻味。《夢江南》把早起“獨倚望江樓”的切迫企盼與“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失望構成強烈反差,又以落日流水的靜寂來反襯,腸斷之痛令人不堪,以至后人稱這首詞為《花間集》之冠。《長相思》是晚來依樓,曲折的水流把綿長的愁思延成纏綿的情韻,月光又映襯出相思女子的哀怨憂傷,雖著眼于“愁”、“恨”、“思”,寫的卻是“愛”,言簡意豐,詞淺味深?!朵较场穭t深夜“倚樓”,把邊塞細雨、凄清的笙樂和“倚樓”人的淚珠交融起來,充滿了感傷和哀怨,因無人傾訴,無人會意,只好“倚欄干”,結尾這三字有“說不盡之意”,把人物的凄苦、孤獨、盼望與憂怨都包容進去了。
其實,這個時期南唐的馮延已“托兒女之辭,寫君臣之事”,融合多種手法和自己的真實觀察與體驗,把倚樓人的情感寫得別有一番風味,很受人們的推崇。如《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斗鴨欄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以起興入筆,寫滿懷心事的女子,無意于斗鴨取樂的熱鬧,獨倚欄干,頭發(fā)也懶得梳理,玉簪子歪斜欲墜,整日盼著“不至”的戀人,愁苦之態(tài),哀怨之情,栩栩如生。但“舉頭聞鵲喜”卻峰回路轉,柳暗花明。俗語云:“喜鵲叫,佳人到”,該是“君”將至了吧。意境如此清麗含蓄,以至于馮延已的主子南唐中主李璟也生了妒意,發(fā)出話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又如《清平樂》:“黃昏獨倚朱欄,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用江南春景反襯人物內心的孤寂:那樓頭新月,砌下落花,怎能不勾起獨倚朱欄者的相思之情呢?最后一句更是“雅麗含蓄”,韻味無窮。
再如《鵲踏枝》:“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獨自依樓,獨自流淚,自言自語,已是無法排遣的愁苦,偏又有“雙燕飛來”,更反襯出的內心孤苦無依,自然春愁如絮,隨風而舞。如此清新的語言,高妙的寫法,纏綿的情感,同時又暗藏“君臣之事”,使他的詞余味無窮。北宋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柳永,在許多寫離別傷懷的漫詞里更有不少“倚樓”的描寫。如《八聲苦州》:“想佳人……爭知我,倚欄干處,正恁凝愁。”《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都寫得癡情回蕩,又纏綿悱惻,著實動人。
也許因為太多詞人的渲染,寫“閑情”、“春愁”;“思婦”、“離人”,總要憑欄倚樓,連虛懷若谷的政治家寇準,閑來弄筆,居然也變得兒女心腸,柔情似水了。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短ど小罚饣ǎ褐哥R子,慵:懶)
約會已是遙遙無期,相思更是纏綿不斷,哪來的心思去梳妝打扮呢?倚樓遠眺,芳草連天,愁思如海。末一句的烘托渲染,更顯婉麗凄惻。“無情末必真豪杰”,至高至遠的胸懷,總是少不了至細至柔的情懷。
而宋代兩位大文豪把“倚樓”寫得更是愁思如海,九曲回腸。“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背井離鄉(xiāng)之愁,貶謫去國之恨,通過動人月色的反襯,更增添了客愁的深長,無怪后人驚嘆“鐵石心腸之人亦出此銷魂語”。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近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踏莎行》情景交融,清麗纏綿,寫得“極切極婉”、“極柔極厚”(唐生璋《唐宋詞簡釋》)。
與“倚樓”的柔婉不同,“憑欄”則顯慷慨激越之氣,陳悲涼壯闊之情,這無論在婉約詞還是豪放詞里都有所表現。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五代)李煜《浪淘沙》
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宋)王禹偁《點絳唇》
在奢靡中做了亡國奴的南唐后主李煜,終于有了為時已晚的悔意,面對無限江山易主,自己作階下囚,寄人籬下,自然感傷萬分。一句“莫憑欄”,實則時時“憑欄”,只是無力回天,徒留悲壯之氣,空灑悲涼之淚。而王禹偁作為宋初詩文改革的先鋒,胸懷大志,才華橫溢,但仕途坎坷,懷才不遇,面對長空翱翔的鴻雁,感慨萬端,有誰能會意自己的心志呢?一個“憑欄”既寫出了壯懷激烈之心,又表現了無奈傷懷之意。
最能體現“憑欄”的慷慨壯烈之氣的,還是岳飛的《滿江紅》和辛棄疾的《水龍吟》: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滿江紅》(節(jié)選)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水龍吟》(節(jié)選)
這里作者把國家民族的責任感以及自己的渴盼充分融入詞里,一個“沖冠憑欄”,一個“欄干拍遍”,盡顯豪邁灑脫之態(tài),慷慨悲涼之氣,讀來蕩氣回腸。
隨著南宋王朝的日漸衰落,許多詞人多發(fā)無奈之嘆,“憑欄”都顯傷懷悲涼。如“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楊柳參差舞。”(姜夔《點絳唇》),懷古傷今,感慨萬分,詞境顯得空靈而悲涼。再如:“問蒼天無語,華發(fā)奈山青。水涵空,欄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臺去,愁與云平。(吳文英《八聲甘州》)如此“憑欄”,只剩下借酒澆愁,自我麻醉的份兒了。
總之,“憑欄”與“依樓”的意境匯集了深廣的社會生活,蘊含了豐富的人物情感,交織著多樣化的藝術手法,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總讓人百讀不厭,回味不倦。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