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雨潤悟道
這里先介紹6項關(guān)鍵詞。
第一個是“待機”——即什么時候進場。關(guān)于“待機”我曾經(jīng)總結(jié)了一個“確定性法則”,就是要求交易者盡量只做最有把握的機會。當然,不同的人技術(shù)水平不同,所謂“最有把握的機會”其勝算也不一樣;但即便如此,你依然應該只做你最有把握的機會。堅持這一原則,可以過濾掉大量的垃圾交易和劣質(zhì)交易。“待機”在技術(shù)上就是耐心等待“臨界點”的出現(xiàn)。“臨界點”的含義就是一旦進場開倉,往往就能迅速脫離成本區(qū)。
“臨界點”有4種:
底部反轉(zhuǎn)形態(tài)構(gòu)筑完畢向上突破的臨界點,
頂部反轉(zhuǎn)形態(tài)構(gòu)筑完畢向下突破的臨界點,
上升中繼形態(tài)構(gòu)筑完畢向上突破的臨界點,
下降中繼形態(tài)構(gòu)筑完畢向下突破的臨界點。
這4種臨界點可以分別出現(xiàn)在月線圖、周線圖、日線圖或60分鐘日內(nèi)微觀圖表中(無論在哪個金融市場,我所使用的日內(nèi)微觀圖表的周期都等于1/4或1/3個交易日。
舉例來說,在4小時為一個交易日的中國期貨市場我們可以使用60分鐘或80分鐘圖觀察較為細微的波動;而在24小時交易的外匯市場或接近24小時交易的期貨市場,則使用6小時或8小時圖。這些圖表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其60單位均價線可以被分別換算為15~20日均線,目的是為了觀察20日均線以下級別的微觀波動。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介紹微觀交易系統(tǒng)時講解)。
有人說趨勢只有走出來甚至走完了才能知道,中繼形態(tài)在下一波趨勢走出之前無法確定它到底是中繼形態(tài)還是反轉(zhuǎn)形態(tài)。這是無能力識別臨界點的外行和低手們不值一駁的說辭,接下來的課程將徹底顛覆這些觀念。能否正確選擇交易標的及其進場點,是鑒別交易員交易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有些朋友把交易上的不如意歸結(jié)為耐心不夠,其實應該區(qū)別對待。如果進場的位置錯了,那么遭受痛苦的折磨和損失就成為必然。
事實上,交易有時跟耐心有關(guān),有時又跟耐心無關(guān);耐心有時是一件好事,有時又是一件壞事。一般而言,耐心持盈往往是對的,但對于虧損不斷擴大甚至超過底線的頭寸就不能太有耐心。如果交易技術(shù)不過關(guān),就無法知道交易失利的原因到底是耐心不足,還是進場的位置不對??傊?,正確選擇進場點是攸關(guān)成敗的。國內(nèi)交易界那些一再宣稱“進場點不重要”,忽視甚至刻意貶低進場點重要性的人一定是輸家。
第二個關(guān)鍵詞是“順勢”。接下來我會詳細講解如何識別各種時間級別的“勢”,以及如何通過小級別的“勢”與較大級別的“勢”之同向或反向來獲利。
第三個關(guān)鍵詞是“輕倉”,準確地說應該叫“標倉”,是“標準化控倉”的簡稱,即初始進場時持有單只股票的市值占總資金的比例不能過高,或持有期貨、外匯單品種初始頭寸的市值相對于總資金的杠桿倍率不能太高。
“控倉”是一切真正意義上的市場贏家共同遵循的6大法則之一,也是專業(yè)交易員在金融市場上持續(xù)盈利必須掌握的6個環(huán)節(jié)之一,否則無論曾經(jīng)盈利多少,最終都會還給市場。現(xiàn)在是到了從理論上解決這一問題的時候了。下面,我給出單品種初始頭寸“八級標準化控倉方案”的公式,請意欲在金融市場上崛起的年輕人高度重視、深刻理解并遵照執(zhí)行。這是你們在這行立足并取得成功的保障。這套標準化控倉方案并非來自偶然,而是經(jīng)過漫長的實戰(zhàn)檢驗,又幾經(jīng)修訂之后得出的必然結(jié)論。我稱之為“資金管理的圣杯”:
0.015625(第8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1/64)
0.03125(第7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1/32)
0.0625(第6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1/16)
0.125(第5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1/8)
0.25(第4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1/4)
0.5(第3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1/2)
1(第2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1倍)
2(第1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2倍)
這是一套適用于全球一切金融市場,包括股票、期貨和外匯市場的控倉方案。對于中國A股市場,主要采用第8、第7、第6和第5這四級控倉標準,即:
“0.015625(極輕倉)-0.03125(輕倉)-0.0625(重倉)—0.125(極重倉)”
今后我們一般把標注為“極輕倉”的頭寸稱之為“極小頭寸”,把標注為“輕倉”的頭寸稱之為“小頭寸”,把標注為“重倉”的頭寸稱之為“大頭寸”,把標注為“極重倉”的頭寸稱之為“特大頭寸”。其中“小頭寸”和“大頭寸”所在的中間兩級控倉標準是最常用的?!疤卮箢^寸”主要用于勝算最高的交易機會,例如周線級別的行情發(fā)動的瞬間;“極小頭寸”主要用于本金再也虧不起、或利潤再也回吐不起的“無退路”階段,是重傷賬戶試倉、療傷、起死回生和東山再起專用的倉位比例或杠桿倍率。
上述公式的含義是:對于規(guī)模為5000萬元的純股票型基金而言,如果投資于中國A股市場(請大家注意,我是一名雙向交易型交易員,因此不必特別說明,這里以及今后所講的總是包括做多和做空兩種情形),則在建立初始頭寸的時候,它持有單只股票的市值占總資金的比例——為了與期貨、外匯市場的表述一致,我們今后也稱之為“杠桿倍率”——以0.03125倍為宜,這叫作“輕倉”或“小頭寸”。假設該基金的起始規(guī)模為5000萬元,建倉一只價格為10元的股票,那么它持有的數(shù)量應該是:
5000萬元×0.03125=156.25萬元;156.25萬元÷10元/股=15.625萬股
如果感覺把握較大,采用0.0625倍的杠桿,則持有的數(shù)量應該是:
5000萬元×0.0625=312.5萬元;312.5萬元÷10元/股=31.25萬股
這種情形叫作“重倉”或“大頭寸”。如果持有62.5萬股,則持倉市值為:62.5萬股×10元/股=625萬元;杠桿倍率為:625萬元/5000萬元=0.125;這種情形叫作“極重倉”或“特大頭寸”,意味著持有這只股票的數(shù)量“到此為止”,不可以更多了。如要突破該數(shù)量限制,則需等下一個“節(jié)奏點”出現(xiàn)(例如日線圖上的上升或下降中繼形態(tài)構(gòu)筑完畢開始向上或向下突破的臨界點),通過“等額加倉”(加倉量等于初始頭寸)或“金字塔加倉”(加倉量小于初始頭寸)來實現(xiàn)。
對于超過1億元甚至更大規(guī)模的基金來說,引進0.015625這一級控倉標準(第8級控倉標準,初始頭寸單品種持倉市值占總資金的1/64)將是必要的,對于10億元以上規(guī)模的特大型基金來說更不待言??傊?,資金規(guī)模越大,控倉方案越細,這是一定的。而對于擁有50萬元資金的個人投資者來說,因為50萬元只有5000萬元的0.01倍,故只需將上述建倉股票的數(shù)量乘以0.01即可實現(xiàn)標準化控倉。如果您的資金量為25萬元,那么持有股票的數(shù)量應該在此基礎(chǔ)上再次減半。這種倉位控制方式叫作“按比例分解、按倍數(shù)放大”。照此原理,投資者可以輕易學會操作任意規(guī)模的資金。我必須特別指出的是:無論一名個人投資者有多么喜歡冒險,他的風險偏好都不應該超過我的2倍。也就是說,他只能將上述四級標準化控倉方案右移一檔并且“到此為止”,否則必定翻船。具體說來,就是以0.0625倍的杠桿為小頭寸(初始進場時持有單只股票的市值占總資金的1/16),以0.125倍的杠桿為大頭寸(初始進場時持有單只股票的市值占總資金的1/8),以0.25倍的杠桿為特大頭寸(初始進場時持有單只股票的市值占總資金的1/4),不能更多了。個中奧妙,投資者需要經(jīng)過長期實戰(zhàn)才能深入理解。
現(xiàn)在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大家面前:按照上述控倉方案,初始頭寸最多可以持有多少只股票?我想請你們費點心神,記住我給出的“標準答案”,先照此執(zhí)行,道理可以在今后的實戰(zhàn)中慢慢體會:
A股初始頭寸的持倉總市值宜介于總資金的0.25~0.5倍之間,一般不超過0.5,極限不超過1
具體說來(仍以規(guī)模為5000萬元的純股票型基金為例):
如果初始頭寸全部持有0.03125倍杠桿的股票(以下簡稱為“小頭寸”),因1個小頭寸的市值為:5000萬元×0.03125=156.25萬元,則最多可以持有的小頭寸數(shù)量為:
5000萬元×0.5/156.25萬元=16;或0.5/0.03125=16。
如果初始頭寸全部持有0.0625倍杠桿的股票(以下簡稱為“大頭寸”),因1個大頭寸的市值為:5000萬元×0.0625=312.5萬元,則最多可以持有的大頭寸數(shù)量為:
5000萬元×0.5/312.5萬元=8;或0.5/0.0625=8。
如果初始頭寸全部持有0.125倍杠桿的股票(以下簡稱為“特大頭寸”),因1個特大頭寸的市值為:5000萬元×0.125=625萬元,則最多可以持有的特大頭寸數(shù)量為:
5000萬元×0.5/625萬元=4;或0.5/0.125=4。
也可以采取小頭寸、大頭寸和特大頭寸相混合的形式,感覺勝算最高的用特大頭寸(警示:特大頭寸我一般情況下是不采用的,也不建議其他人采用,放在這里是為了給那些風險偏好大的朋友使用),勝算稍低的用大頭寸,勝算再稍低的用小頭寸。如此一來,則1個特大頭寸可抵2個大頭寸或4個小頭寸,1個大頭寸可抵2個小頭寸,全部初始頭寸的合并市值累加起來仍以不超過總資金的0.5倍為宜,如果沒有特別充足的理由和信心,一般不允許突破此限制。剩余資金留作獲利后的加碼之用。
“A股市場初始頭寸的總市值相對于總資金的杠桿倍率極限不超過1”的含義是:我反對融資買股票,只主張用自有本金買股票;同理,我也反對以超過1:1的授信額度融券做空股票,只主張以自有本金為最大授信額度融券做空股票,唯有通過“節(jié)奏點”加碼導致的超限才是可以接受的。這是因為,內(nèi)陸期貨市場的風險固然大、獲利不易;但因為種種原因,A股市場的風險更大、獲利更難。很多人以為A股市場比期貨市場容易操作,實際上是一種誤解。期貨市場主要風險之一是來自于杠桿,而標準化控倉方案卻化害為利,使期貨市場的優(yōu)勢得到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只要精通交易技術(shù)就可以了。
以下論述標準化控倉方案在中國期貨市場、歐美期貨市場與外匯市場中的應用。
對于在中國期貨市場上運作、清盤解散線定得很窄的純期貨型基金來說——例如有一種劣后份額和優(yōu)先份額配比比例為1:4的“結(jié)構(gòu)型”基金,因劣后資金存在5倍的杠桿,一般要求總資金虧損10%即宣告清盤解散——最高只能允許采用第7、第6、第5和第4這四級控倉標準,即:
“0.03125(極輕倉)-0.0625(輕倉)-0.125(重倉)—0.25(極重倉)”
-10%的清盤解散線實在是太窄了;而基金一旦清盤解散,不僅對操盤手的信譽構(gòu)成毀滅性打擊,而且遭受巨額損失(因優(yōu)先份額不承擔風險,劣后資金可以虧光)的劣后資金出資人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會造成一系列后遺癥。在如此巨大的壓力和非同尋常的苛刻條件下操作,只能以0.0625倍的杠桿為核心頭寸,進則0.125倍,退則0.03125倍。但是,過分小心地運作必定會對投資收益構(gòu)成限制;所以,此類產(chǎn)品毋寧說是一個陷阱,或者說是一枚定時炸彈。一個明智的交易員絕不應該接手這種基金,也不應該自己出資認購劣后份額。準確地說,任何稍有理性的投資人都不應該認購劣后份額。
而對于清盤解散線為-20~30%的基金來說,主要采用第6、第5、第4和第3這四級控倉標準,即:
“0.0625(極輕倉)-0.125(輕倉)-0.25(重倉)—0.5(極重倉)”
朋友們必須明白,很多大型基金規(guī)定虧損10~20%就得清盤解散,所以重倉交易者沒有市場。這套控倉方案是以0.125倍的杠桿為核心頭寸,進則0.25倍,退則0.0625倍。假如一只純期貨基金的規(guī)模為3200萬元,那么當它的初始頭寸建倉上海橡膠的時候,如果主力合約的價格為20000元/噸,上海橡膠的合約乘數(shù)為10噸/手,則該品種單手市值為20萬元,其所應建倉的數(shù)量就是:
3200萬元×0.125=400萬元,400萬元/20萬元=20(手)
如果這個頭寸安然度過了“止損價鎖定”和“成本價鎖定”,進入“系統(tǒng)鎖定”(簡稱“三步鎖定”)階段;那么當日線級別的形態(tài)構(gòu)筑完畢,日現(xiàn)圖上出現(xiàn)一個“臨界點”(或者叫作“中途上車點”、“加碼進場點”、“回撤結(jié)束點”、“節(jié)奏點”等等)的時候,我們一般可以“等額加倉”,即增持20手(為了不與初始頭寸合并,以便出現(xiàn)虧損時單獨處理,不對初始頭寸構(gòu)成影響,最好加碼在次主力合約上),此時總共持有橡膠合約40手,合并杠桿倍率從0.125上升至0.25。如果“節(jié)奏點”出現(xiàn)在小時圖上,則采取“金字塔加倉”,即加倉量小于初始頭寸,例如10手??墒?,如果初始頭寸出現(xiàn)虧損該怎么辦呢?
一般而言,倘若不考慮技術(shù)性的止損位被觸發(fā),單純按金額止損的話,當這個頭寸出現(xiàn)占總資金0.25%的虧損即8萬元時(3200萬元×0.25%=8萬元),意味著該品種已經(jīng)逆向波動2%(0.25%/0.125=2%,或80000/20/10/20000=2%)。這對內(nèi)盤商品期貨來說是一個足夠大的逆向波動,所以通常應該把倉位減持一半即10手,剩余10手。此時杠桿倍率從0.125下降到0.0625,浮虧由8萬元下降到4萬元,兌現(xiàn)虧損4萬元。當虧損繼續(xù)擴大到8萬元時,則意味著該品種再度逆向波動2%(40000/10/10/20000=2%),此時通常需要將剩余10手橡膠全部平倉,兌現(xiàn)虧損8萬元。兩次合計兌現(xiàn)虧損12萬元,占總資金的0.375%(12萬元/3200萬元=0.375%,或0.125%+0.25%=0.375%)。這還只是一個合約交易失敗的例子。按照交易經(jīng)驗,3200萬元規(guī)模的基金持有的合約往往在8~16個之間,除非整體市場處于不可交易期,其持有的合約數(shù)量低于8個的時間比較少。如果8個初始頭寸全部失敗,按照同樣的方式止損,則這次交易會損失總資金的3%(0.375%×8=3%)。就算只持有4個合約,也會損失總資金的1.5%,不能算是很小的損失,因為類似的失敗只要發(fā)生10次就足以被掃地出門(1.5%×10=15%或3%×10=30%)。由此可見,在金融交易這行如果不嚴格控倉將寸步難行,一敗涂地是必然結(jié)局。如果基金規(guī)模更大、清盤解散線設置得更窄,則控倉還需進一步精細化,此時引進0.03125這一級控倉標準就成為必然,同時對于進場點的選擇也要求更加精確。
對于規(guī)模較小、無法采取太輕倉位的自有資金來說(例如20萬元以下),控倉方案可以在上述標準基礎(chǔ)上右移一檔,采用第5、第4、第3和第2這四級控倉標準,即:
“0.125(極輕倉)-0.25(輕倉)-0.5(重倉)—1(極重倉)”
這套控倉方案是以0.25倍的杠桿為核心頭寸或小頭寸,以0.5倍的杠桿為大頭寸,同時慎用1倍的杠桿。如果一定要用,最好拆分為兩個0.5倍的頭寸,分布在新老兩個主力合約上。同時0.125倍的杠桿也用于勝算不高的交易中,例如試倉行為。實戰(zhàn)證明,這是一個令人感覺“舒服”的頭寸。
以40萬的資金為例,持有1手塑料(假設其價格為10000元/噸,合約乘數(shù)為5噸/手,即單手市值為5萬元)就是0.125倍的杠桿(5萬元/40萬元=0.125),持有2手塑料就是0.25倍的杠桿,持有4手塑料就是0.5倍的杠桿,依此類推。一般來說單品種初始頭寸0.5倍杠桿就已經(jīng)到頂了,1倍杠桿存在巨大風險,最好不用。有些期貨界的傻瓜或賭徒,對于單品種或單合約出手動輒就是3~5倍甚至8~10倍的杠桿,長期下去,神仙難救,不死很難。如果是因為資金量太小而不得已重倉,這種情況在資金上升到10萬元以后就要主動控倉,否則資金曲線會大幅波動,長期來看則是原地踏步。
歐美期貨市場,因其走勢大開大合,日K線實體巨大,趨勢宏偉壯觀,整體波幅與A股市場接近但稍小,故其單品種初始頭寸控倉方案在A股市場基礎(chǔ)上右移一檔,即采用第7、第6、第5和第4這四級控倉標準,與要求虧損10%就清盤解散的內(nèi)盤純期貨“結(jié)構(gòu)型”基金的控倉方案相同:
“0.03125(極輕倉)-0.0625(輕倉)-0.125(重倉)—0.25(極重倉)”
外匯市場,因其平均波幅(0~2.5%)大約只有中國期貨市場的一半(0~5%),所以單品種初始頭寸通常采用第4、第3、第2和第1這四級控倉標準,即:
“0.25(極輕倉)-0.5(輕倉)-1(重倉)—2(極重倉)”
有朋友會問:對于一只股票、期貨混合型基金,其在股市與期市上的資金應如何分配呢?對這兩個市場的初始頭寸分別進行標準化控倉的時候,“總資金”這一數(shù)據(jù)如何確定?是兩個市場分別取基金的總規(guī)模,還是取實際分配給該市場的資金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除了容量偏小這一劣勢外,期市的盈利能力是遠遠超過股市的。對我來說,用1000萬元左右的資金,單日獲利100~200萬元是常有之事,但在股票市場上實現(xiàn)等額利潤卻需要極長的時間和極大的耐心——這主要與市場屬性和交易制度有關(guān)。因此當一只基金允許同時操作兩個市場時,期貨市場毫無疑問是盈利主力軍;而且股指期貨交易對應股票大盤指數(shù)的主要波動,所以期市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股市,反之卻不然。這樣當股市、期市可以同時操作的時候,應以期市為主戰(zhàn)場;當股市、期市必須二選一的時候,則寧選期市而放棄股市。我想這應該是一名具備跨市場交易經(jīng)驗的交易員的基本常識。
考慮到國內(nèi)期貨市場保證金比率約為10%、理論杠桿倍率約為10倍的實情,結(jié)合我個人的經(jīng)驗,我認為股市與期市的資金分配比例以4:6為宜。也就是說,期市所占的份額最好不低于總資金的60%,否則關(guān)鍵時刻會出現(xiàn)資金不足的問題,倉促之間還得重新劃撥資金。假如一只股票、期貨混合型基金的規(guī)模為8000萬元,那么不妨在股市投入3000萬元,在期市投入5000萬元。在對初始頭寸實施標準化控倉的時候,股市的“總資金”應按3000萬元計算,而期市的“總資金”則仍按8000萬元計算,不按5000萬元計算。如此分配資金的含義是:因為期貨市場是保證金制度,所以不必投入全部資金,而只需投入部分資金即可(例如占基金總規(guī)模的60%);但是這一部分資金,實際上行使的是全部資金的職能,肩負著替整只基金完成盈利目標的任務;而投入股市的3000萬元資金,只不過是配角而已。它的任務是在保本基礎(chǔ)上獲取“額外”收益,遵循“安全為上、能盈則盈、盡量不虧”的操作原則。
我無意于以在實戰(zhàn)中側(cè)重期貨市場的做法,鼓勵新手盲目地從事期貨交易;因為對盲人來說,即便是平地也無異于布滿陷坑。期貨市場比較單純,多空轉(zhuǎn)換的節(jié)奏快于股市,“盈利機會”也就因此顯得層出不窮。“長期橫盤不動”的情況在股市可以維持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不等,而在期市一般最多只能維持2個月左右——這些都是事實。但是如果方法錯誤,期市不但具備贏錢快速的特點,輸錢可能更加快速。但無論盈虧,期市“見效”都很快;而股市只有虧損“見效”快,盈利“見效”卻很慢。這就注定了股市的吸引力不如期市,除非是在“高山之巔”酣暢淋漓地放空個股——不難想象,那正是我的最愛。此外,期市是T+0交易制度,進出快捷便利,手續(xù)費相對低廉;而A股市場上縛手縛腳的T+1交易制度是多么惡劣,一望可知。因此如果可以同時投資兩個市場,理所當然地應以期市為主戰(zhàn)場,股市為補充;除非股市存在大牛市或大熊市,而期市卻無像樣的行情出現(xiàn)——如果那樣的話,我們應當增兵股市。
一般來說,每當期貨市場上發(fā)生一次幅度為10~20%左右的整體性的波段行情,假如我們持有16個合約,其中有4個是0.125倍的杠桿,有8個是0.25倍的杠桿,有4個是0.5倍的杠桿,即以“0.125×4+0.25×8+0.5×4”的持倉模式,4.5倍的總杠桿,捕捉到10%的整體價格移動,那么理論上這輪波段行情將創(chuàng)造45%的收益。考慮到4.5倍的總杠桿通常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有可能是從1~2倍的總杠桿漸次提升上去的,那么收益率可能要在此基礎(chǔ)上打些折扣,例如25%左右,實際利潤也許會高于或低于這個數(shù)字。但無論怎樣,實戰(zhàn)證明,通過一輪中級行情盈利20~40%是常見的。如果類似的中級行情(或稱之為“波段行情”)一年內(nèi)被捕獲3~4次,再扣除部分利潤的回吐,那么年度50~100%的盈利目標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在此我要特別強調(diào)指出:每通過一輪中級行情盈利20~40%,基金操盤人都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階段性盈利任務已經(jīng)完成,接下來行情將步入無趨勢階段,也就是最容易賠錢的時期。那么當下最應當做的事,就是將這筆豐厚的利潤轉(zhuǎn)移出期貨賬戶,等待下一次機會。
如果通過一次戰(zhàn)役,該只規(guī)模為8000萬元的基金在期貨市場上盈利20%,即1600萬元。按照上面的建議,先將這筆錢劃出期貨賬戶(股票賬戶的利潤同樣處理,當然利潤不劃出亦可,下面詳述)。如果1~2個月之后,又有一次新的“大機會”出現(xiàn)在眼前。那么在新一輪戰(zhàn)斗中,在對初始頭寸實施標準化控倉的時候,股市的“總資金”扔按3000萬元計算,而期市的“總資金”也仍按8000萬元計算,不按9600萬元計算。這樣做的含義可以概括為5個字,叫作“利潤不參戰(zhàn)”。一般而言,期貨賬戶的“總資金”數(shù)據(jù)等于新基金成立之日的起始規(guī)模,或老基金每個新年的1月1日,對全體投資人完成分紅納稅和增減資申請之后的新的起始規(guī)模。這個數(shù)字不可以頻繁變更。通常一年變更一次,最多半年變更一次。如果把利潤納入“總資金”的基數(shù),就違背了“利潤不參戰(zhàn)”的原則,那么利潤“走”的速度會遠快于“來”的速度,到年終結(jié)算時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個中利害基金操盤者不可不知。
在整只基金運作過程中,操盤人可能會發(fā)覺分配給期貨市場的資金仍有些緊張,當有巨額利潤需要反向的等量頭寸對鎖時尤其如此——這一般發(fā)生在操盤人嚴重看好后市,但大的回撤即將發(fā)生、又不想失去或減少原始頭寸的情況下。此時應以前期利潤對期貨賬戶注資,以使保證金充足(或上一輪利潤不轉(zhuǎn)出,直接充實期貨賬戶亦可)。例如對期貨賬戶注資1000萬元,使其“本金”上升到6000萬元。此刻操盤人務必牢記,該賬戶權(quán)益6000萬元以下的部分為“本金”,賬戶動態(tài)權(quán)益不可以降到6000萬元以下太遠。這種做法稱之為“利潤轉(zhuǎn)本金”。清醒地認識到“本金”不容縮水的剛性要求,可以避免基金經(jīng)理很容易滋生的“我有利潤保護,所以不必怕,我還賠得起” 的潛意識。在該潛意識的支配下,基金經(jīng)理會不珍惜利潤,從而導致利潤最終被一系列的輕率操作侵蝕殆盡。因為人們往往對利潤大大咧咧,對本金卻會嚴防死守。“利潤轉(zhuǎn)本金”與“利潤不參戰(zhàn)”并不矛盾,其目的是提醒操盤人象重視本金一樣重視利潤。需要注意的是,接下來的標準化控倉,“總資金”這一數(shù)據(jù)仍取8000萬元不變。
第四個關(guān)鍵詞是“止損”。止損是在操作失敗——哪怕事后看來只是暫時失敗——時所采取的限制損失的措施,即規(guī)定——往往是事先規(guī)定——何種不利情形發(fā)生時必須離場。也就是說,在交易中我們只接受“有底線的虧損”而不是任其擴大,這個底線所對應的價位就是止損位(也叫“防守位”)。關(guān)于如何科學、合理的設定止損位,后面的課程中將會有詳盡的介紹。
第五個關(guān)鍵詞是“持盈”,即頭寸進入系統(tǒng)鎖定階段以后,交易者應該盡量延長持盈的時間,所以也叫“長線”,嚴格地講應該叫“波段”——就是周期相對較長的系統(tǒng)化交易。當頭寸不能再被持盈系統(tǒng)鎖定的時候(俗稱“開鎖”或“失鎖”),
第六個關(guān)鍵詞“止盈”就浮出水面,也就是將頭寸逐步分批減持或一次性獲利了結(jié)。還有一種高級的鎖定盈利的方法是存在宏觀大趨勢的前提下,在一個即將發(fā)生大幅回撤的超漲/超跌點,將一筆豐厚利潤用反向的等量頭寸對鎖,然后再在“回撤結(jié)束點”將對鎖頭寸平倉并反手。相對于原始老頭寸來說,這樣做實際上等同于加碼,將使原始老頭寸之盈利能力更加強悍,盡顯操盤者深厚的技術(shù)功力。
今后將要介紹給大家的“圣杯”交易系統(tǒng)就包括上述6個關(guān)鍵詞,它們既是交易員必須遵守的6大法則,也是一筆完整的交易理應包含的6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套立體的、全方位的作戰(zhàn)體系。5/10/20日均線趨勢跟蹤交易系統(tǒng),實際上就是四級信號,即能用上傾或下傾的20日均線鎖定的頭寸,其持倉時間一般在數(shù)周至數(shù)月不等,與短線交易相比,堪稱“長線”,也稱得上是系統(tǒng)化交易。一般而言,能被下傾的20日均線鎖定的趨勢應該持有空單而非多單,反之同理;只有超漲/超跌現(xiàn)象發(fā)生時例外。
一汽轎車為例加以分析,如圖1-1所示。如果用5/10/20日均線趨勢跟蹤交易系統(tǒng)來交易這只股票,2011年7月21日以來20日均線是不是一直壓著它?這期間要么做空,要么空倉,而多單則必須盡早止損。如此說來,這一大段損失是不是完全可以避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