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的皇后—烏拉那拉.宜修,是太后的表侄女,身份貴重。
太后為了家族的榮耀,不讓皇后的寶座落到他人手中,加之自己沒有做過皇后,所以體念宜修,在皇上剛登基時,就讓她做了皇后。
對她做過的事,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姐姐生前是皇上深愛之人,雖然已經(jīng)死了,可每當(dāng)她落難時,姐姐就變成她的護(hù)身符。
唯一得勢的華妃,雖然寵冠六宮,但年羹堯居功自傲,皇帝和太后都不放心,不讓華妃有孩子,華妃也不必她操心。
此外,她還有一個被皇帝重視的長子——三阿哥。
可為什么各方面條件好到天妒人怨的地步,皇后最后還是把自己運(yùn)籌到冷宮中呢?問題就出在以下幾點(diǎn)。
1. 對依附自己的人太過狠毒
依附她的人,能力不差,也都很忠心,這點(diǎn)從祺嬪就可以看出。
祺嬪雖然又蠢又壞,可她就算被打入冷宮、母家被滅族,也沒有出賣皇后。
可皇后是怎么做的呢?
祺嬪剛進(jìn)宮,她就送了一串紅麝香珠給祺嬪,讓祺嬪永不能生育。
祺嬪落難,替她背了黑鍋,她還嫌棄人家不中用。
此前依附她的富察貴人懷孕,她誘使安陵容用香粉把貓引出來,將富察貴人撲倒,導(dǎo)致富察貴人流產(chǎn)。
甄嬛雖想明哲保身,但因和華妃對立,每次皇后被華妃懟時,甄嬛都幫她解圍,加上皇后隱藏的好,讓甄嬛以為她是善良之人。
且甄嬛為了救安陵容父親,也向她倒戈,可她仍然不留情。
甄嬛有孕,太后因知道富察貴人流產(chǎn)是她所為,便囑咐她不能再害甄嬛。
她表面上應(yīng)承,暗地里卻讓安陵容送去舒痕膠,硬是將甄嬛的孩子給弄沒了。
在她身邊,安陵容算是一個很得力的干將,聰明有才藝,不僅能制香,還有一聲好嗓子,對她更是俯首帖耳,幫了她很多,可到頭來不僅什么都沒撈到,還被舍棄。
安陵容每次侍寢后,她都要送一碗避子湯過去,懷孕要經(jīng)過她的允許。
安陵容父親因貪污入獄,她不但不伸出援手,反而讓安陵容通過懷孕來解救,并且還要通過這一胎去扳倒甄嬛,一點(diǎn)不為安陵容考慮,自私到不能太自私。
也正因如此,她身邊的人,非但沒有一個得到切實的好處,而且下場都很慘。
其實,大家依附她,無非是想從她身邊得到好處,然后才能替她辦好事,只可惜她一直沒有這個覺悟。
反觀甄嬛,只要和她一起的人,她都盡力相幫。
端妃喜歡溫宜,想要撫養(yǎng),她就盡力幫忙爭取。
敬妃舍不得朧月,故意將蘇培盛和槿汐的事透露給皇后,她知道后不但沒有未怪罪,還將朧月留在敬妃身邊直到出嫁,成功將敬妃拉到自己的陣營。
甄嬛懂得體恤他人,更明白:想要共贏,得有利他思維,才能走到最后。
皇后則不然,她只懂得對身邊的人一味地壓榨和利用,沒有價值了,就狠心舍棄,導(dǎo)致最后身邊無人可依。
2. 過度消費(fèi)純元
彈幕里有一句:“鐵打的純元,流水的嬪妃。”
雖是一句調(diào)侃,卻說明純元在皇帝心中的不可替代。
皇后跟在皇帝身邊這么久,對他的心思自然十分了解。
每次她犯錯,只要哭訴一下,順便提一下姐姐,皇帝的怒氣就消了大半。
從甄嬛進(jìn)宮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甄嬛只是純元的替身,加上安陵容特意將皇上對甄嬛的稱呼——“莞莞”透露給皇后時,她就更加確定皇上不是真的喜歡甄嬛。
因此后來對付甄嬛時,才能一招致命。
甄嬛封妃的那天,她特意將純元的衣服送過去。
以致皇帝隔著簾子誤以為是純元回來,一直叫著“菀菀”,卻在拉開簾幕的那一刻回歸現(xiàn)實。
皇帝因為純元的衣服被碰,加上甄嬛本就是純元的替身,頓時失了理智,怒不可遏,絲毫聽不進(jìn)甄嬛的解釋,下令將她禁足。
皇后則是故作震驚,一直強(qiáng)調(diào)這是姐姐第一次進(jìn)王府所穿的衣服,火上澆油,讓皇上更加生氣。
這不僅讓皇上厭惡甄嬛,也讓甄嬛明白:自己只不過是純元的替身,除了和純元長得像,她和旁人并無區(qū)別。
皇后前期可以說靠著純元這棵大樹,一直順風(fēng)順?biāo)?,皇帝就算不喜歡她,但念著純元的好,也一直護(hù)著她、敬著她,只要她不過分。
可她不明白,她認(rèn)為純元就是棵常青樹,卻沒想到常青樹也會有枯死的一天。
因此滴血驗親時,她在水中加白礬的事敗露,仍舊想提純元護(hù)身。
可皇帝這次不吃這套,反懟她:“我倒寧愿她沒有你這樣的妹妹?!币痪湓拰⑺蛉牍鹊?。
皇后很聰明,知道姐姐對她的價值,所以就算純元死了,也要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替她擋災(zāi)擋槍。
如若不是她前期過度消費(fèi)純元,后期雍正也不會對她如此失望絕情。
所以人,一定要懂得適可而止,一件東西就算再有價值,也有它的時效性,不可過度利用。
3. 對于太后的警告置若罔聞
以皇后的聰明才智,她若能聽進(jìn)太后的規(guī)勸,及時收斂,打理好后宮,是不會落敗,甚至差點(diǎn)被廢后。
畢竟太后臨去前,都要寫下密詔保住她。
但你可以叫醒一個沉睡的人,卻永遠(yuǎn)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太后知道純元以及孩子的死,都和她有關(guān),但為了家族的考慮,所以一邊護(hù)著她,一邊規(guī)勸她,不讓她太過分,可她不置可否。
甄嬛懷第二胎時,太后依舊讓她保住孩子,更勸導(dǎo)她:做皇后要張弛有度,好好保著別人,也是保著自己。
她滿口答應(yīng),卻讓安陵容將甄嬛父親的事透露給甄嬛,導(dǎo)致甄嬛小產(chǎn),絕望出宮。
除去她的眼中釘肉中刺,宮里便沒有人能壓制她,她就更肆無忌憚地對妃嬪和子嗣進(jìn)行殘害。
太后為了家族的榮耀,一直對她諸多容忍,可齊妃的死,讓太后意識到嚴(yán)重性,把她叫到床前警告:讓她及時收手,不要自斷后路。
可皇后這時已經(jīng)失去理智,宮中獨(dú)大,更何況太后也沒得選,只能保著她。
對于太后的警告仍然不置可否,所以當(dāng)太后得知甄嬛在宮外有孕時,即便她用天象阻攔,太后也力勸皇帝不用在意,因為沒有什么比皇嗣更重要。
皇后就這樣憑借自己的實力,把太后的容忍度一點(diǎn)點(diǎn)磨滅,最后走上絕路。
因此,人不能太自負(fù)、妄自尊大,要懂得及時收斂,聽進(jìn)別人的勸解,否則再寬容的人也會被逼急。
4. 錯失四阿哥拋來的兩次“橄欖枝”
四阿哥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在圓明園時,他想通過剪秋而接近皇后,做皇后的養(yǎng)子,從而得到皇上的青睞。
但皇后嫌棄他出身卑微,皇上不喜歡他,加上他額娘是皇上不愿提及的一個“恥辱”,所以剪秋建議她收養(yǎng)時,她果斷拒絕了。
四阿哥見皇后不理他,便將目標(biāo)轉(zhuǎn)移到受寵的甄嬛身上,和她進(jìn)行了一次交心的談話,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也為后來的彼此扶持做下鋪墊。
后來甄嬛出宮修行,他也慢慢長大,意識到自己該找個靠山。這時除了皇后,沒有更好的人選,即便當(dāng)初皇后不待見他,他也初心不改。
清晨,他故意跑到皇后宮外大聲苦讀,目的就是為了讓皇后知道他是一個用心刻苦的人,能再次收養(yǎng)他。
但皇后依舊不為所動,即便三阿哥是個“榆木腦袋”,她也只會逼他少睡苦讀,絲毫沒考慮過聰明又刻苦的四阿哥。
反而因此,打算除了四阿哥。
如若她能放下偏見和固執(zhí),接受四阿哥的兩次收養(yǎng)請求,也不至于最后唯一的指望三阿哥,被甄嬛指使四阿哥給毀了。
縱觀皇后的宮斗,前期她很聰明,懂得隱忍和偽裝,讓大家都誤以為她心善、替人著想。
她若懂得及時止損,太后不會寒心,皇帝不會與她不相見,甄嬛更不會對她趕盡殺絕。
若懂得對身邊的人不那么狠毒,或許安陵容也不會出賣她,告訴甄嬛她殺害了純元的事實。
若后期她不過分狂妄,為了自己的利益趕盡殺絕,她本順利成為下一代王者。
只是人心太貪,加上她缺乏利他思維,硬是憑著手中得天獨(dú)厚的資源,將自己運(yùn)籌到連侄女都嫌棄的地步。
因此,一個人就算擁有再優(yōu)秀的條件,也不能罔顧他人的勸告和利益而為所欲為。
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更重要的是,成就自己之前,先要懂得成就他人,這樣方能彼此成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