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上,曹操往往以奸雄的形象示人,認(rèn)為曹操是漢之奸臣,“挾天子以令諸侯”,為的就是在征服天下之后取漢而代之。而對于蜀國丞相諸葛亮一直以來成為忠臣的代表性人物,對于劉蜀政權(quán)是“鞠躬盡瘁,死而后矣”。對于這種說法丁丁并不認(rèn)可。丁丁認(rèn)為,曹操忠于漢室與諸葛亮忠于蜀國并無區(qū)別,他們各忠其主其實不分伯仲,平分秋色。為什么這么說,丁丁有六個方面的理由:
一是兩人都是在挾天子。漢朝末年,經(jīng)過黃巾起義,各地諸侯是群雄并起,從董卓到呂布到袁紹到袁術(shù)等,無不有取代漢室之野心,只有曹操,以恢復(fù)漢室之名義東征西突,終于將漢朝的代表漢獻帝迎到許昌,雖然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似乎并不為過,但諸葛亮同樣是在挾天子,而且也是以劉氏正宗自居,只不過不能令天下,而是令蜀國管理的地方,尤其令群臣,劉后主劉蟬其實也只是傀儡,群臣都心知肚明。所以,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與諸葛亮的“挾天子以令群臣”都沒有顯著的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只是范圍大小,何況,三國鼎立之際,最終都只不過是“挾天子以令群臣”罷了。
二是兩人都是實際上的最高領(lǐng)導(dǎo)。無論是北方的所謂漢王朝,還是割劇西南的蜀國,雖然都有名義的最高領(lǐng)導(dǎo)人,但漢王朝的實際領(lǐng)導(dǎo)人是曹操,而蜀國的實際領(lǐng)導(dǎo)者是諸葛亮,這天下都知道,尤其是兩人對國家的實際控制權(quán)都一樣,對于群臣的人事任免都必須通過他們同意,在國內(nèi)受到的待遇都無差別,基本上是與天子一樣。
三是兩人都有向皇帝表決心。諸葛亮對于劉后主劉蟬的忠心當(dāng)以前后《出師表》聞名天下,這只不過是諸葛亮更善于用情,再加上《三國演義》在中國的影響已遠(yuǎn)遠(yuǎn)超過正史,其實,曹操對于漢獻帝同樣也是多次表決心,要忠于漢室,其忠心的表決并不低于諸葛亮,看過《三國志》的人都知道,曹操也是三番五次向漢獻帝表忠心,而且也是長篇宏論,還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為妻,更是表決心的一種表現(xiàn)。
四是兩人都未取而代之。無論說曹操是奸臣也好,還是說諸葛亮是忠臣也罷,兩人最終是殊途同歸,兩人雖然隨時可以取代皇帝,但終其一生都未取而代之,而且兩個皇帝過的日子其實上都是膽顫心驚,過著有今日無明日的混世日子。所以,所有的分析都必須經(jīng)過事實的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biāo)準(zhǔn),無論他們內(nèi)心怎樣,但結(jié)果一致就是最好的證明,至于他們死后,后代如何,那是后代的事,與他們無關(guān)。
五是兩人忠于的對象都只是一個幌子。曹操忠于漢室,只不過沒有廢掉漢獻帝而已,漢朝其實早已不復(fù)存在,漢獻帝的權(quán)力不要說出不了皇宮,連自己的性命也無法保證,這也是漢獻帝后來禪位給曹丕更高興,那是因為終于能夠保全性命了,而諸葛亮忠于的蜀國,也只是表面上忠于劉后主劉蟬,而劉蟬的權(quán)力只不過是玩樂而已,一切聽從諸葛亮的安排,后來劉蟬樂不思蜀那是因為他早在諸葛亮這里獲得心得。所以,曹操和諸葛亮忠于的對象都只是一個幌子,沒有實際上的意義。
六是兩人未取而代之都是時機不夠。曹操最終只能稱王而非皇,那是因為曹操以恢復(fù)漢室的名義征服天下,但是,直到離開人世,這個最大的理由都未實現(xiàn),所以,想取而代之沒有理由,只能證明天下人的聯(lián)想,而諸葛亮未取而代之同樣是沒有恢復(fù)漢室,何況,蜀國就是三國之中最弱小的國家,在劉備之后,更是朝不保夕,如果取而代之,那更會引起混亂,如此之國境,取而代之又有何意義?還不如堅守對劉備臨終前的誓言,留下一個好名聲,何況,先皇劉備的臣子多還健在。但是,無論如何,兩人如果都能在有生之年征服天下,那是否取而代之都不言而喻,即使他們不取代,他們的后代也會如此,這在歷史上有太多的事例可以證明,何況,曹丕最終取而代之,那是因為當(dāng)時的北方相對強大,也穩(wěn)定,而且其他兩方都已稱帝,已有先例在。而諸葛亮的后代之所以未能如此,那是因為諸葛亮之后,蜀國已是搖搖欲墜,隨時有被消滅的危險。
曹操與諸葛亮到底誰更忠,其實忠不忠只有他們內(nèi)心清楚,何況,歷來臣子是否忠心需要一個強大的主子,否則,在弱勢的主子面前所有的忠心都只是表面,只不過有人顯于外,有人藏于心。所以,曹操忠于漢室與諸葛亮忠于蜀主不分伯仲,平分秋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