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7254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
作者簡介:周俊,民俗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燕山大學文法學院,燕山大學中國長城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研究員,燕山學者,UCLA訪問學者,研究方向:海洋歷史民俗文化;長城文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主持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市級項目,并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在《民族文學研究》《文史知識》《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國社會科學報》等發(fā)表論文若干篇。
文章來源:《文史知識》2014年第2期
拜年拜年 福壽雙全
——漫話禮俗
文 | 周俊
新年拜年禮俗在我國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早在周朝,每逢新年,諸侯都要向周天子“朝正”,即向周天子祝賀新年,《左傳·文公四年》記載:“昔諸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于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笨追f達注釋:四方諸侯會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賀新年。天子安排樂舞招待他們。諸侯們賦詩言志,將天子比作太陽加以頌揚,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不僅官方重視新年拜年禮俗,民間也極為重視,南北朝的時候就有“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
今天我們說起拜年禮俗,主要指的是人與人之間互相表達祝福和美好愿望的一種禮儀傳統(tǒng)。但是,仔細追究起來,古代人們最初的拜年禮俗,并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互拜,而是拜“神”或拜“物”,這里面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拜年的起源與傳說
傳說遠古時代,“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和厄運的怪獸。它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便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人們便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又有的說年獸頭大身小,身長數(shù)十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嗷叫時發(fā)出“年年”的聲音,故名年獸。年獸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獸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
那么,如何才能讓“年”過去呢?
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年”害怕三樣東西:紅色、火光和響聲。于是又一年的除夕之夜,人們在門上貼紅紙,掛紅燈籠,年來了,人們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發(fā)出響亮的聲音,終于,“年”被趕跑了。
欣喜若狂的鄉(xiāng)親們?yōu)閼c賀吉祥的來臨,紛紛穿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人們都知道了驅(qū)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lián)、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可以說是拜年的最早形式。
當然,上面的故事僅僅是節(jié)俗傳說,但它反映了遠古時期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反映了古代人民在新舊時間更替中渴望安居樂業(yè)的美好愿望。在最初的原始社會,人們經(jīng)常同野獸搏斗,并且,很多野獸確實怕火、光和響聲,“年”的故事這樣誕生也不奇怪。而且,古人講究一年耕耘一年收獲,經(jīng)過一年的辛勤勞作后,尤其是冬日打獵大獲全勝后,就更要慶祝道喜了。
拜年的起源,與當時人們所處的農(nóng)業(yè)社會息息相關?!澳辍?,甲骨文的寫法是,上面為禾,下面為人,類似于一個人頭上頂著沉甸甸的谷子。《爾雅·釋天》中說:“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歲為名?!薄斗Y梁傳》也有記載:“五谷皆熟為有年”,“五谷大熟為大有年?!?/p>
在古代,“年”的本義為豐收。在靠天吃飯的古代,人們只能寄希望于拜天來爭取“大有年”?!秴问洗呵铩っ洗杭o第一》記載:“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于保介之御間,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籍田?!?/p>
可見,最初的拜年儀式,是人們對豐收之年的一種期盼與慶賀,并不是人與人之間的互拜,而是拜天地和祖先,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消滅災禍。到了西漢武帝時期,司馬遷創(chuàng)造《太初歷》,確定一年為十二個月,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新年。此后,以祭祀神靈、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新納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nèi)容的拜年活動,就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禮儀。
官民共享的拜年禮俗傳統(tǒng)
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聯(lián)絡感情、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古老方式。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對其都極為重視。康熙《宛平縣志》就有關于拜年的記載:“正月元旦,五鼓時,百官入朝行慶賀禮,民間亦盛服焚香、祀天地、祀祖考、拜尊長,及姻友投刺互答,曰拜年?!?/p>
但是,官方與民間的拜年禮俗,還是有較大區(qū)別的。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p>
官方拜年,重視的是禮儀和規(guī)模。其中,規(guī)模最大、儀式最隆重的莫屬于元旦朝會了。
朝會,也稱“朝正”、“賀正”、“元會”,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賀,也就是所謂的“受天之佑,四方來賀”?!墩撜Z·鄉(xiāng)黨》云:“吉月,必朝服而朝?!睏畈墩撜Z譯注》翻譯為:“正月初一,一定穿著上朝的禮服去朝賀。”
古代朝會一般從元旦五更爆竹聲中就開始進行,如東漢禮儀規(guī)定,新年元日,在夜漏未到七刻時,文武百官要入宮給皇帝賀年,皇帝也興高采烈,來到德陽殿接受朝拜。據(jù)《漢雜事》記載:“正月朝賀,三公奉碧上殿。”可見,當時就有拜年送禮的習俗。
每年一次的元旦朝會是封建國家顯示強大國力、強調(diào)統(tǒng)治秩序,來表現(xiàn)君民同樂、普天同慶的重要儀式。文武百官給皇帝拜年后,皇帝要回贈禮品、賜酒設宴,君臣一起觀賞樂舞,并“大赦天下”。曹植曾有這樣的描繪:
初歲元祚,吉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尊卑列敘,典而有章。衣裳鮮潔,黼黻玄黃。清酤盈爵,中坐騰光。珍膳雜遝,充溢圓方。笙磬既設,箏瑟俱張。悲歌厲響,咀嚼清商。俯視文軒,仰瞻華梁。愿保茲善,千載為常。歡笑盡娛,樂哉未央?;始覙s貴,壽考無疆。
唐代元日,照例舉行官方朝會,慶賀新年,文武百官拜表稱慶。宋代的元旦朝會,有一套完整的禮制。其中,少數(shù)民族使節(jié)的服飾和禮節(jié)非常引人注目。據(jù)《東京夢華錄·元旦朝會》載,大遼大使頂金冠,后簷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腰系金蹀踱(佩帶上的飾物);其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大使拜時用契丹人禮儀立左足,跪右足,以兩手著肩為一拜,即單腿跪,不叩首,兩手同時著肩。副使則用漢禮跪拜。夏國大使、副使皆戴形制短小的金冠,穿緋紅色窄袍,叉手而展拜。高麗(今朝鮮)、南番、交州的使節(jié),和漢族禮儀一樣?;丶v使者皆長髯、高鼻以匹帛纏頭,并且披散著長袍。于闐使都戴小金花氈笠,金絲戰(zhàn)袍,束帶,并帶著妻子來。南蠻五姓番入朝是椎髻烏氈,用僧人禮。
相比于官方的朝會,民間拜年更重視家庭禮儀與親情交流。人們互相拜年,是出于對長者的尊敬,對親友的熱愛,體現(xiàn)著親戚鄰里情深意濃的傳統(tǒng)倫理道德,親情味人情味更濃,形式也更為活潑多樣。漢代的《四民月令》也專門記載了大年初一的拜年活動:“正月之旦,是謂正日。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前期三日,家長及執(zhí)事,皆致齋焉。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小無大,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婦、孫、曾,各上椒酒于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謁賀君、師、故將、宗人父兄、父友、鄉(xiāng)親、鄉(xiāng)黨耆老?!泵魅颂锶瓿伞段醭瘶肥隆酚羞@樣的記載:“正月元旦,夙興盥嗽,啖黍糕,謂年年糕,家長少畢拜,姻友投箋互拜,謂拜年?!贝撕蟠朔N拜年禮俗歷代相傳。
后來,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皥F拜”一詞最早大約出現(xiàn)于宋代,《朱子語類》卷九一《雜儀》云:“團拜須打圈拜,若分行相對,則有拜不著處?!钡搅嗣髑鍟r期,團拜特指各地同鄉(xiāng)同年官僚于正月間舉行的聚會慶賀活動?!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回:“以后就是門生請主考,同年團拜?!鼻迦怂囂m主在《側帽馀譚》中說:“京師于歲首,例行團拜,以聯(lián)年誼,以敦鄉(xiāng)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痹娙舜鲝凸诺摹稓q旦族黨會拜》詩,就描繪出了家族春節(jié)團拜的盛況:“衣冠拜元日,樽俎對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門喬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將消歇,風光又一新?!蔽宕?,二百多人歡聚在一起,該是何等的熱烈和喜慶!
民國時代,地方政府機關也從事團拜?!洞竺h志》(民國二十三年)云:“自改行陽歷以來,城內(nèi)每逢年節(jié),縣署知會各機關人員及士紳,屆時于指定地點行團拜禮,較之詣門互拜,頗稱簡便。”柳亞子《民主黨派舉行團拜典禮》詩:“從容揖讓禮文優(yōu),團拜應為團結謀?!爆F(xiàn)在,無論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還是人民團體,在新春佳節(jié)到來之際,都要進行團拜活動。大家歡聚一堂,或清茶一杯,或佐以糖果,團拜成了交流思想、聯(lián)絡感情的一種形式。
豐富多彩的拜年禮儀
拜年拜年,福壽雙全,鞠躬行禮,紅包見現(xiàn);拜年拜年,拜倒老灶前,不要你的糍粑粿,只要你的掛頸錢。
拜年拜年,包包(禮包)向前。進門一站,三個甜蛋。小孩一叫,紅包即到。包包一嘚(放),乒乓(滿滿)一桌。
這些歌謠,說的就是豐富多彩的拜年禮儀。
古時的拜年習俗,有拜年和賀年兩種說法。一般百姓在家里拜神靈、拜祖宗、拜尊長;晚輩向長輩叩頭施禮,長輩向晚輩賜“壓歲錢”,這樣的習俗人們稱為“拜年”。北平有歌謠:“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兒的磕頭,老輩兒的給錢;要錢沒有,扭臉兒就走?!?/p>
而平輩、鄉(xiāng)鄰間也會互相登門拜訪,如果路途相見則作揖道賀,稱之為“賀年”。民間有俗語:“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子戴新呢帽,老婆子要吃大花糕。”描寫的就是相鄰之間的互拜。
古代的拜年,在拜年時間、拜年對象、拜年方式和所送禮物上,都有著約定俗成的規(guī)定和要求,民間也有這樣的《拜年歌》:
一進門來拜個年,彎腰撿個太平錢。太平錢上四個字,榮華富貴萬萬年。
正月初一來拜年,尊輩長輩坐上面。我在下面行個禮,一年四季都平安。
正月初二來拜年,三親六眷坐兩邊。人旺財旺所你家,福祿壽喜日月甜。
你拜年來我拜年,兄友弟恭大團圓。今日喝杯同心酒,日進萬斗增財源。
古時的拜年,首先要穿戴一新,以鮮潔亮麗的服飾迎接新年是漢代就有的習俗,六朝時的元日“悉正衣冠”就是這一意義。小孩子也會穿上艷麗的新衣,并互相炫耀,劉禹錫在《元日感懷》中曾有過這樣的描述:“燎火委虛燼,兒童衒彩衣。”
在民俗中,新潔衣飾不僅是年節(jié)的美飾,同時也有神性意義,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象征人們進入新的生命旅程,這種身體的新打扮與門戶的新裝飾,體現(xiàn)了中國人重視新年,具有強烈的時間更新意識(參蕭放《春節(jié)》)。
穿戴一新,開門爆竹之后,人們首要的事情便是祭拜神靈和祖先,《尚書·舜典》就記載:“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笨装矅忉屵@句話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廟里祭祀祖先。祭祀祖先是春節(jié)家祭中最重要的祭祀,其次拜祖先,然后才是家人互拜,這種祭祀團聚,增強了家族的內(nèi)聚意識,保證了家族的綿延。
家里人拜完后,便出去給鄰居鄉(xiāng)親拜年。一般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尤其是五服之內(nèi)的親眷;初二、初三要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等至親好友,稍微遠點兒的可以一直拜到正月十六,也就是所謂的“拜晚年”。
在不同的地區(qū),拜年的時間順序也有所不同,河南有著這樣的說法:“初一走自家,初二初三走舅家,初四初五走姑家?!焙币粠t有:“初一拜父母,初二拜舅母,初三拜丈母,初四拜姑母,初五拜姨母?!痹诮鞯囊恍┺r(nóng)村,有著這樣的風俗:“初一崽,初二郎,初三拜大年?!币馑际钦f:初一是兒子給父母拜年,是兒子、兒媳與父母相聚的日子,初二是外嫁的女兒偕同女婿外孫回家給父母拜年的日子,初三是給去年過世的親人拜“大年”。
在福建莆田,則有獨特的初二“探亡日”的習俗。正月初二這一天,人們互不串門拜年或走親訪友,這個習俗與一段悲慘的歷史有關。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興化府城(今莆田城)被倭寇攻陷,城內(nèi)被焚毀殆盡,城中尸骸遍地,慘不忍睹,后來抗倭英雄戚繼光兵到,興化城才得以收復。出外避難的老百姓,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悲喜交加,一面掩埋親友尸體,一面收拾破碎家園。后來,為紀念這一段歷史,民間約定這一天為“探亡日”,后又改為正月初二。這一天人們互不串門拜年,以示對死難親人的哀悼,因為家家戶戶都在初二忙著為死者料理后事,串門的都是來吊唁之人。
當然,親戚之間互相拜年,禮物是必不可少的,古代禮物一般有四樣或者六樣,主要有紅糖、白糖、紅棗、蜜棗、桂圓、桃酥、荔枝、柿餅等等。這些禮物各有寓意。譬如,桂圓,象征著富貴和團圓;“吃紅棗,年年好”,新年吃紅棗,就是希望新的一年一切安好,紅翻天。這些禮物分別用老黃紙包成長梯形,上面覆蓋一張長方形紅色紙,紅紙上面印有“恭賀新禧”等字樣,用細紙繩一扎,然后四樣或者六樣扎在一起,得體又美觀。
各個地方風俗不同,禮物也會有所不同。例如在廣東,家家喜歡互相贈送大桔。大桔取其諧音“大吉”,象征吉利。大桔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shù)。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民間稱這種拜年禮俗為“換桔運動”。
新年來臨,最高興的恐怕要數(shù)孩子們了,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過年是小孩子最歡快的節(jié)日了。除了好吃好喝好玩,小孩子還能得到特有的禮物——“賜?!焙汀皦簹q錢”。
小孩子去鄰里家拜年,主人一般都要贈點糖果,不讓其空手而歸,這叫做“賜?!?;而在親戚家人之間,小孩一般會得到“壓歲錢”?,F(xiàn)在人們?nèi)匀谎匾u著這個傳統(tǒng),只不過以前象征性的壓歲錢變成通行的鈔票,家長喜歡選用號碼相連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希望孩子們“連連發(fā)財”、“連連高升”,它是長輩送給孩子的護身符,代表著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
在其他一些地區(qū),大年初一有請新結婚的媳婦喝茶的習俗,茶名叫“旺丁茶”,其實也不是喝茶,就是吃些花生、糖果點心之類,“旺丁茶”只是一種寄托和期盼,盼著新娶的媳婦給家庭早生貴子,添丁增口。
拜年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拜年的儀式、禮節(jié),也是饒有趣味。
現(xiàn)在人們拜年,見面時往往握手互相祝賀,將握手看做一般的禮節(jié),其實在中國古代,握手的含義并不是這樣。《史記·滑稽列傳》中有“握手無罰,目眙不禁”,阮籍在《詠懷詩》也有“攜手等歡愛,宿昔同裘裳”這樣的句子,古人認為手拉手、握手這樣的舉動,是一種特殊感情的表達,而不是一般的禮節(jié)。
古人拜年,晚輩對長輩、年紀輕的對年紀大的要行跪拜禮;平輩之間、鄰居之間就雙手作揖,嘴里頭還要說諸如“恭喜發(fā)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之類的吉祥話。清人吳繼錢《半野軒詩存》云:“簇新衣服耀眼前,禮數(shù)依然未變遷。路上相逢共長揖,發(fā)財恭喜賀新年!”但要注意的是,作揖也是有講究的。對于男子來說,一定要左手成掌,右手握拳,左手對右手或包或蓋,這稱作“吉拜”,反之則為“兇拜”;女子的作揖方式,則與此相反。如果不了解這個基本禮節(jié),大過年的,來一個右手蓋左手的“兇拜”,那可就是觸人霉頭了。
另外,拜年,在一些地區(qū),也有著一些忌諱,譬如,如果拜年的家中有臥病在床的老人,是絕對不能到床前拜年的,因為在民俗中,床前拜年是極大的忌諱。河南的一些地區(qū),認為婦女不能大年初一到別人家拜年,前往拜年的第一家,應該是父母健在、兒女俱全、家宅興旺的人家。
人們登門拜年,體現(xiàn)的是一種尊重和禮節(jié),但是,對于一些上了年紀或者身體欠佳者來說,確實不易。白居易《元日對酒五首》曾百般感嘆:“慶吊經(jīng)過懶,逢迎拜跪遲。不因時節(jié)日,豈覺此身羸?”
后來,宋代人簡化了登門跪拜,興起“投刺之風”,也就相當于今天的用名片拜年。南宋人周密在《癸辛雜識》中說:“節(jié)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一束刺簽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為常?!?/p>
宋代名刺用梅花箋紙制成——二寸寬、三寸長,名刺上面寫著自己的姓名、地址,到了正月一日拜年時,就贈送一張名刺,投寄名刺不一定本人親自去,可以由仆人代勞。周密在《癸辛雜識》中還記載了一個有趣的笑話:周密的表舅吳四丈,性情滑稽。春節(jié)時無仆可派,徘徊門首,恰好友人沉子公仆人送名刺來。他取來一看,千篇一律,毫無新意,于是靈機一動,請仆人喝酒,暗地里換上自己的名刺。沉家仆人毫無察覺,繼續(xù)到處投送,其實全部是吳四丈的名刺。因此文徵明在《拜年詩》中就說:“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間嫌簡不嫌虛?!贝_實切中了年帖滿天飛的某些弊端。
到了清代,名刺之風已經(jīng)遍及城鄉(xiāng)各地。一些大戶人家特設“門簿”。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馀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這四個人,反映了人們對財富、壽命、學識等的渴望和追求。清代還時興一種“拜盒”,將紅色硬紙片制成的名刺放入錦盒中送給對方,以示隆重。
至今,人們在春節(jié)期間互贈賀年卡便是這種投刺之風的沿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又興起了電話拜年、短信拜年等等,這些拜年形式雖然減少了登門拜訪的麻煩,但也沒有了人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歡慶新年的那種熱鬧和快樂。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拜年活動也是異彩紛呈。譬如臺灣民間將拜年貼稱為“走春”,意思是走向生活的春天;少數(shù)民族拜年更是別有趣味:藏族人獻哈達;回族人送香油;白族人要給老人敬“三道茶”;蒙古人拜年,男人和未婚女子叩拜,已婚女子跪拜,新媳婦則要唱歌,意謂“唱拜”;瑤族新婚夫婦到女方家拜年,在女家新婚宴席上,父親唱山歌祝女兒女婿恩愛和睦。在陜北,還有獨特的秧歌拜年。春節(jié)期間,村村都組織秧歌隊,走街過巷,邊行邊扭的叫“過街秧歌”,或扭或唱的叫“場地秧歌”,不拿道具,甩手扭扭也可,或者手持扇子,拿著手絹,握著花團等等。秧歌拜年首先是謁廟、敬神,祈禱一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然后到各家各戶拜年,以求消災免難、吉祥平安。
春節(jié)期間的拜年活動,以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眾性的特點,深深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人們通過拜年,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加強了親族成員之間的血緣親情,維持和鞏固了村民間親如一家的地緣互助關系,中華文化基礎由此愈加堅固,中華文化面貌歷久彌新。
文章來源:本文經(jīng)作者授權發(fā)布,原載《文史知識》2014年第2期,第9-17頁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