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焦距”,好久遠的印象!
數(shù)碼攝影,自動對焦,都使得這個技術(shù)似乎要遠我們而去。在全機械相機的膠片攝影時代,當無法不計時間、平心靜氣旋動調(diào)焦環(huán)時,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使用超焦距。
什么對焦方式最快,答案是“超焦距最快”,因為,超焦距預(yù)設(shè)好之后,拍攝時就無需對焦。
一、什么是超焦距
超焦距是“超焦點距離”的簡稱,超焦距不是一個點,而是一段距離。超焦距指在預(yù)置光圈和焦距下,當鏡頭聚焦于無窮遠時,景深最近點至鏡頭中間位置的距離,圖a中A-C。
圖a中,當聚焦在景深遠界點即無限遠B時,景深近界點即為超焦距點A,景深范圍為A-B。
圖b中,若光圈和對焦距離不變,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聚焦點來獲得更大的景深。當把聚焦點從無限遠B改變到超焦距點A時,獲得的景深變?yōu)椋海ˋ-B)+(A-A2)= A2-B
這就是景深最大化。
二、什么是彌散圈
當鏡頭對焦時,光線猶如光錐,光錐的最尖端與焦平面重合時,就是合焦,物象會在焦平面形成一個光點。而在焦平面前后,物象點會變得模糊,形成一個擴大的圓圈,這個圓圈就是彌散圈“c”。
當彌散圈直徑在一定范圍內(nèi),人眼觀察仍然接近是一個點時——影像還是清晰的,此時的彌散圈被稱為是“容許彌散圈”。在對焦點前后容許彌散圈范圍內(nèi)的距離反映在成像的影像上就是景深。
容許彌散圈的直徑與相機的畫幅有關(guān):
120相機(60×60mm)c=0.050mm
135相機(36×24mm)c=0.030mm
數(shù)碼相機的全畫幅與135相機的彌散圈相同,也是c=0.030mm
APS-C畫幅尺寸情況不同,當年佳能30D的CMOS是22.5×15mm,到了7D和60D時變成了22.3×14.9mm。而尼康D70s的CCD是23.7×15.6mm,到了D7000和D5100時變成了23.6×15.6mm。
所以,佳能APS-C畫幅相機的焦距轉(zhuǎn)換系數(shù)為1.6,尼康為1.5。容許彌散圓直徑分別為:
佳能APS-C:c=0.019
尼康A(chǔ)PS-C:c=0.020
三、超焦距的計算
亞當斯著作中提供的超焦距計算公式如下:
常用焦段鏡頭的超焦距:
四、超焦距在數(shù)碼相機的實際運用
超焦距,數(shù)碼時代還需要這個技術(shù)嗎,答案是肯定的。也許它不是必要條件,但一定是充分條件。
有了超焦距,可以:
①自動頭自動對焦的速度不夠快,而又需要快速抓拍時,如街拍等。
②自動頭無法對焦時MF模式下的弱光拍攝,如夜景等。
③使用手動頭時的快速抓拍。手動頭一般都有景深表,全畫幅相機直接使用即可。半幅機有一個近似計算法:1.5轉(zhuǎn)換系數(shù)APS-C相機可以將景深近點乘以1.7;1.6轉(zhuǎn)換系數(shù)APS-C相機可以將景深近點乘以1.6。比如全畫幅相機50mm焦段超焦距景深近點為7.4m,1.6轉(zhuǎn)換系數(shù)APS-C相機超焦距景深近點為:7.4m×1.6=11.7m。
④當需要獲得最大景深時。
⑤當需要提高感光度時。因為在相同的光圈下使用超焦距可以獲得更大的景深,所以超焦距可以相當于提高2檔光圈。
具體來說:
1.風(fēng)光攝影
靜態(tài)景物的攝影,只有在所需要的景物包括無窮遠時,加上有較近的景物需要包括在景深范圍內(nèi)時,才有必要用超焦距。
2.動態(tài)攝影
新聞攝影、體育攝影、民俗攝影等動態(tài)攝影活動中,若可以使用小光圈,那么利用超焦距聚焦拍攝,可以省去拍攝時的聚焦動作,從而有利于捕捉精彩瞬間形象。例如35mm鏡頭,f16的超焦距是2.8米,聚焦在超焦距的景深是1.4米至無窮遠。
使用超焦距,為了獲得最大景深,一般用在50mm以下焦段鏡頭上。手動鏡頭可以查看鏡頭上的景深表(僅適合全畫幅相機),自動鏡頭和半幅相機有公式計算、查表的方法,也可以按如下方法操作:
鏡頭對焦模式由AF轉(zhuǎn)換到MF,將調(diào)焦環(huán)先旋轉(zhuǎn)到∞處,然后再向回轉(zhuǎn),至∞剛開始模糊前停止,然后查看對焦距離,對焦距離加倍就是超焦點。如35mm焦距,f13,如上回轉(zhuǎn)調(diào)焦環(huán)查看對焦距離為2.5m,可知超焦距為5m。如此就可免對焦拍攝了。
其實,記住自己鏡頭常用焦段幾個光圈的超焦距值,也不是什么難事,實在不行縮小打印后貼在鏡頭蓋內(nèi)側(cè)也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辦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