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二戰(zhàn)期間,隨著各型坦克的大規(guī)模使用,為了能讓輕步兵擁有對付這些不斷涌現(xiàn)的鋼鐵巨獸的作戰(zhàn)能力,各國的武器設計師們紛紛開始研究單兵反裝甲武器。起初,大口徑的反坦克槍就可以有效應對防護薄弱的早期型坦克,但在1942年后,各國的坦克裝甲都開始逐漸變得厚重,因此需要轉變單兵反坦克武器的設計思路,讓步兵在沒有空軍或己方裝甲部隊支援的情況下可以近距離擊穿敵方坦克裝甲。本期的主角就是其中之一:二戰(zhàn)德國著名的鐵拳單兵反坦克火箭筒。
▲一名德國國防軍一等兵正在使用鐵拳上的瞄具瞄準目標
在1941年閃擊蘇聯(lián)后,起初德軍一路高歌猛進,但在蘇軍的頑強阻擊下,德軍的進攻鋒芒逐漸變得無力,最終隨著庫爾斯克會戰(zhàn)的失敗標志著德軍在東線戰(zhàn)場上喪失了戰(zhàn)略主動權。在交戰(zhàn)的過程中,面對蘇軍大批生產的T-34中型坦克,德軍也急需快速補充裝甲力量,尤其是各型坦克,但后方的工廠在盟軍的轟炸之下無法短時間內提升生產速度。
▲Faustpatrone(上)和鐵拳60(下)的對比圖
針對上述情況,1942年,德國工程師設計出了一種名為“Faustpatrone”的單兵反坦克武器,這種裝有超口徑破甲戰(zhàn)斗部,采用無后坐力炮的理念設計而來的火箭筒很快就完成了相關測試,并于1943年以“Faustpatrone Klein”的代號開始裝備東線的德軍。這種武器結構簡單,便于使用,同時性能可靠且價格低廉,可以在30米的距離內擊穿140mm的均質裝甲,因此一經采用就廣受官兵好評。
▲鐵拳 30的標準4支運輸箱
再“Faustpatrone Klein”的大口徑改進型號(戰(zhàn)斗部口徑從100mm增加至149mm)鐵拳 30推出后,德軍沒有停下對這款武器的研制腳步,并先后于1944年年中和年末推出了射程可達60米的鐵拳 60和100米的鐵拳 100火箭筒。兩種新式火箭筒采用和鐵拳 30相同口徑的破甲戰(zhàn)斗部,主要的不同點在于不同射程的火箭筒的發(fā)射藥裝量不同。德軍還曾在1945年研制過采用新式彈體,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鐵拳 150和鐵拳 250,但最終因為二戰(zhàn)的結束而未能大規(guī)模實際投入使用。
▲鐵拳 60和另一款反坦克武器“坦克殺手”的火箭彈并排擺放
作為一款單兵一次性反坦克武器,鐵拳系列火箭筒在二戰(zhàn)期間共計生產了約700余萬支。隨著1944年底德軍開始對16-60歲的男性公民進行戰(zhàn)爭動員后,作為一款操作方便且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被應征入伍的德國人在被編入“人民沖鋒隊”后都會接受一個簡單的鐵拳操作培訓,因此在很多當年的老照片中,我們都能看到一些德國平民在被武裝后肩抗鐵拳出現(xiàn)在街頭巷尾的場景。
▲1944年末,德國人民沖鋒隊的成員肩扛鐵拳
▲1945年,在柏林的人民沖鋒隊
學習鐵拳操作知識的一名德國婦女
1945年,部署在德國西部的人民沖鋒隊成員
自從誕生之日起,鐵拳的身影便活躍在二戰(zhàn)的各大戰(zhàn)場之上,作為德軍和其仆從國軍隊不可或缺的單兵反坦克武器使用,而這種超口徑彈頭的設計也在二戰(zhàn)后催生了另一種應用至今的武器,這就是蘇聯(lián)耳熟能詳?shù)腞PG便攜式火箭筒。
▲1944年諾曼底,幾名德國傘兵從一輛被摧毀的謝爾曼坦克旁經過,其中兩名傘兵分別手持鐵拳(左二)和坦克殺手反坦克火箭筒(右二)
▲1945年4月7日,英國第11裝甲師的一名士兵在看守著兩名年輕的德國俘虜和一些繳獲而來的武器
▲1945年,在東線作戰(zhàn)的德國士兵肩抗鐵拳
▲1944年8月1日,盟軍教官在展示德軍的各色反坦克武器,包括2種口徑的鐵拳,坦克殺手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地雷
▲1943年,東線,德軍教官正在演示如何使用鐵拳
▲1944年6月,幾名芬蘭士兵在檢查一輛被摧毀的蘇軍T-34坦克殘骸
▲掩體內的芬蘭士兵
▲1944年,一名美國大兵和繳獲的鐵拳火箭筒合影
▲1945年,在一個廢舊的德國工廠里奮戰(zhàn)的德軍士兵
▲1944年,意大利,一批運輸中的鐵拳火箭筒
▲1944年,在諾曼底的德軍傘兵
▲1944年,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德國士兵
▲正在講解鐵拳操作方式的一名德軍士兵
▲1944年,烏克蘭,一名手持鐵拳的德國士兵
▲1943年,在東線作戰(zhàn)的一名德軍士兵
▲1944年,在諾曼底地區(qū)作戰(zhàn)的德軍士兵
▲1944年,手持鐵拳的芬蘭士兵
▲手持鐵拳的芬蘭士兵
▲1944年,東線,國防軍'大德意志'裝甲師的士兵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