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和漳州,同屬閩南。
此句看似錯誤的表達(dá),卻道是閩南的真實歷史。隋唐古泉州,指的是現(xiàn)在的福州,當(dāng)時轄有閩南各地。
唐嗣圣元年(684年),析古泉州之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州治在今南安豐州,不久,武榮州即廢,三縣仍屬泉州。垂拱二年(686年),割古泉州南部和潮州一小部分,設(shè)置漳州。
久視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鯉城置武榮州,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源四縣, 景云二年(711年),武榮州改稱泉州。
從此,漳州、泉州正式成立,因閩南脫胎于古泉州,而漳州又早于泉州設(shè)立,故有先有泉州再有閩南,先有漳州再有泉州之說。
古泉州之早,盡得兩晉衣冠士族南遷的文化浸染,大有中原遺風(fēng),因此有晉江之名;漳州之早,多賴歸德將軍的固始平蠻子弟兵,少習(xí)文多就武,因此有漳江之名。而這種不同風(fēng)格的文化組成和濫觴,也造就了閩南兩種截然不同的細(xì)分文化:泉州的陽春白雪,漳州的下里巴人。
泉州的南音靡靡之音靜若處子,而漳州的薌劇節(jié)奏鮮明動若脫兔,二者截然不同。薌劇與臺灣歌仔戲如出一轍,而泉州在南音滋潤下也發(fā)展出類似薌劇的高甲戲,二者相對而言就比較相近了。
閩南語一般分成文、白兩種讀音,白讀即日常口語音,文讀相對白讀來說與普通話更接近。泉州文白兩用讀音保留較為完整,在使用場合上涇渭分明,而漳州則相對要簡單一些,或者說較不注重。
如“泉州”與“泉水”中的泉字,泉州人兩種讀法,泉州為文讀,泉水為白讀,而漳州人則均為白讀。
“廈門大學(xué)”和“廈大”,泉州人亦是兩種讀音,廈門大學(xué)為白讀,廈大為文讀,而漳州亦均為白讀。
如此看來,泉州像文縐縐的老漢字字斟酌,而漳州如學(xué)字孩童惜字如金。
閩南的古厝,以皇宮起及紅色為最大特色,其在漳泉兩地的細(xì)分則略有不同。泉州的古厝極盡各種紅,紅瓦、紅墻,一種視覺上沖擊性極強的耀眼紅;而漳州,則是在萬紅中正門兩側(cè)的面墻上圖以青磚或藍(lán)色花紋,以弱化滿眼的紅意,至于漳南地區(qū),則慢慢褪去紅色轉(zhuǎn)而以黑為美。
除此之外,泉州的屋頂喜好筒瓦,而漳州僅龍海部分地區(qū)保留有邊沿幾層筒瓦的裝飾,基本以片瓦為主。
這種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泉州以一種壓迫性視覺沖擊為裝飾主體,而漳州則兼顧內(nèi)斂含蓄的立面表達(dá),一個如個性張揚的大家閨秀,另一個如婉約秀氣的小家碧玉。
泉州人的性格,誠如宋元時的泉州港,包羅萬象氣宇非凡,有容乃大;而漳州人更像明中期的月港,在看似溫順的外表下,一顆沸騰的心,販東西洋賺四海錢,不患得失。
明末時期東南大海盜顏思齊與鄭芝龍,前者為漳州系,后者為泉州系。二者的融合天衣無縫,顏思齊敢闖敢干,不與官府妥協(xié),自成一體,而鄭芝龍則是選擇招安路線,亦正亦邪。
......
泉州人多地少,漳州人少地多
泉州重商,漳州重農(nóng)
泉州經(jīng)濟第一,漳州農(nóng)業(yè)第一
泉州文化昌盛自我認(rèn)同度高,漳州山美水美自得其樂
泉州愛闖敢于冒險,漳州上進勇于吃苦
泉州媽祖甲天下,漳州大道行天下
泉州清水惠民,漳州三平渡世
泉州灣港闊海深,漳州古雷水深海闊
......泉州與漳州,在一個文化體下,能做到各有所長互補所短在國內(nèi)實屬罕見。泉州好似居于城中,陽春白雪,風(fēng)度翩翩,漳州卻是待嫁鄉(xiāng)間閨中,下里巴人。二者的第一次碰撞,孕育出廈門,第二次臺灣,第三次南洋福建人,不管是附庸風(fēng)雅還是雅俗共賞,這些且都不必理會,因為漳中有泉、泉中有漳、不漳不泉這才是閩南,二者缺一不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