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奸相指我國封建社會時的十個惡名昭彰的宰相級的官員,他們以趙高、秦檜等為代表,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獨攬大權(quán)、結(jié)黨營私、陷害忠良、橫征暴斂、奢侈無度,造成朝政黑暗、邊防松弛、民不聊生,給整個國家、社會帶來巨大的災(zāi)難。
趙高
趙高(?—前207),中國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與李斯合謀篡改詔書,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并逼死始皇長子扶蘇。秦二世即位后設(shè)計陷害李斯,并成為丞相。后派人殺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嬰所殺。
關(guān)于書法...趙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寵信的宦官。一般認為他直接導(dǎo)致了秦朝的覆滅。他最后被秦三世殺死。關(guān)于他的身世,有很多種說法: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說:“趙高者,諸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shù)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通于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 趙翼在《陔余叢考》卷四十一《趙高志在0》條云:“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卒至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則高以勾踐事吳之心,為張良報韓之舉,此又世論所及者也。” 趙高,(前259─前207)本為趙國貴族,后入秦為宦官(一說趙高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他與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胡亥為帝,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期間獨攬大權(quán),結(jié)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7年又設(shè)計害死李斯,成為秦國丞相。第二年他迫二世自殺,另立子嬰。不久被子嬰殺掉,誅夷三族。另外,趙高還是秦漢時期的書法大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云:“趙高作《愛歷篇》,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北蔽和跚椤豆沤裎淖种灸俊分芯砹星?,漢、吳五十九人,中有趙高。南朝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謂趙高“善大篆”。唐張懷罐《書斷》卷上《大篆》日:“趙高善篆。教始皇少子胡女書?!敝小稅蹥v篇》六章。
司馬道子
司馬道子(364-402) 東晉皇族。河內(nèi)溫縣人。孝武帝弟,簡文帝子。初封瑯邪王,后改會稽王。淝水之戰(zhàn)后,忌謝氏功業(yè),罷謝氏兵權(quán)。太元十年(公元 385年),進位丞相。時孝武帝不理政事,終日酣歌,朝政由司馬道子掌握。他與子元顯專事聚斂,奢侈無度,朝政日趨腐敗,激起孫恩起義。元興元年(公元402元),恒玄東下破建康(今江蘇南京),父子皆被殺。
李林甫
李林甫(683-752),唐宗室,小字哥奴。善音律,會機變,善鉆營。開元中,遷御史中丞、吏部侍郎,深結(jié)唐玄宗寵妃武惠妃及宦官等,僭伺帝意,故奏對皆稱旨。開元二十二年(734)五月,拜相,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開元二十四年(736)底代張九齡為中書令,大權(quán)獨握。李林甫居相位十九年,-自恣,杜絕言路,助成安史之亂。天寶十一年(752年)十月抱病而終。李林甫死后遭楊國忠誣陷,時尚未下葬,被削去官爵,子孫流嶺南,家產(chǎn)沒官,改以小棺材如庶人禮葬之。
李林甫(683-752),小字哥奴,唐玄宗李隆基時的著名奸相。善音律,無才學(xué),會機變,善鉆營。出身于李唐宗室,是李淵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孫。祖父李孝斌,官為原州長史:父親李思誨,官為揚府參軍。初為千牛直長(宮廷侍衛(wèi))。開元初,遷太子中允。不久通過他舅姑夫的叔叔侍中乾曜的關(guān)系,升至國子司業(yè)。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遷為御史中丞,隸管刑部、吏部侍郎。至此,他已躋身李唐高層統(tǒng)治者行列。其時武惠妃專寵,李林甫極盡逢迎諂媚之能事?;蒎訅弁酰瑯O得玄宗鐘愛,李林甫托宦官稟告惠妃,“愿護壽王(李瑁)為萬歲計”,即是說,他將擁護壽王登上皇帝寶座?;蒎劮A感激涕零,在玄宗面前經(jīng)常稱頌李林甫之“德政”。因諂附玄宗寵妃武惠妃,擢為黃門侍郎。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五月,拜相,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十月抱病而終。
楊國忠
楊國忠(?~756) 唐玄宗李隆基時外戚和權(quán)臣。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南)人。武則天時倖臣張易之之甥,楊貴妃之堂兄。本名釗,玄宗改其名為國忠。
國忠少嗜賭好酒,不學(xué)無行,為親黨所鄙視。年三十,從軍于蜀,授新都尉。天寶初,楊貴妃得寵,劍南節(jié)度使章仇兼瓊欲結(jié)為內(nèi)援,使楊釗攜財賄入京,楊氏姊妹薦于玄宗,以樗蒲(一種賭具)為供奉官,累遷監(jiān)察御史。宰相李林甫曾與之勾結(jié)以危害太子,陷害政敵。他善于窺測玄宗好惡,得其歡心。天寶七載(748)擢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此后,與李林甫爭權(quán)交惡,斥逐林甫之黨。十一載,林甫死,國忠代相,兼吏部尚書,領(lǐng)四十余使,怙權(quán)仗勢,臺省官有才名而不為他用者都被排斥。他主管銓選官吏,為了取悅?cè)诵?,不問賢愚,年資深的一概補官;又破壞制度,在其私第召集選人和吏部、門下省官進行唱名注官,廢棄三注三唱、門下復(fù)審之法。十三載,水旱為災(zāi),他歸咎于不附己的京兆尹李峴,將峴貶官;又派御史按問報告水災(zāi)的扶風(fēng)太守房琯,使得內(nèi)外官吏不敢反映災(zāi)情。國忠平時所受賞賜及賄賂不計其數(shù),生活極為奢侈腐朽。
天寶十載及十三載,在他鼓動下,唐兩次發(fā)兵進攻南詔,均全軍覆沒,喪師二十萬。國忠反以捷書上奏。他與安祿山爭寵,屢言祿山必反,十四載,又圍搜安祿山的長安居宅,貶謫親附祿山的官員。祿山本有野心,這時即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國忠猜忌防守潼關(guān)(今陜西潼關(guān)東北)的宿將哥舒翰,勸玄宗令翰出關(guān)作戰(zhàn),因致大敗,潼關(guān)失守。他又勸玄宗入蜀,隨駕奔蜀,至馬嵬驛(今陜西興平西),為從駕士兵所殺。
盧杞
盧杞(?―約785),字子良,唐朝大臣。侍中盧懷慎之孫,御史中丞盧奕之子,滑州靈昌(今河南安陽滑縣西南)人。以蔭歷忠州、虢州刺史。建中初,入為御史中丞,升御史大夫。旬日之內(nèi)升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他為人陰險狡詐,居相位期間,忌能妒賢,先后陷害楊炎、顏真卿,排斥宰相張鎰等。又征收房屋“間架稅”、“除陌稅”,天下怨聲載道。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京師失守,朔方節(jié)度使李懷光屢上疏彈劾其罪,遂貶新州司馬,旋徙澧州別駕死。
唐朝盧杞祖上都是清官,都是為百姓著想的好官。那么盧杞也應(yīng)該與自己的祖父、父親一樣,做一個好官。但是事實卻偏偏不是這樣的,盧杞為人陰險狡詐,尤其是在自己做了宰相以后。盧杞在成為宰相期間,嫉賢妒能,只要有與他意見不一致的人,馬上就置他于死地,盧杞就是用這種手段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有一次,宰相楊炎認為盧杞不但貌丑,而且人還非常的無知,經(jīng)常在盧杞的面前表現(xiàn)出看不起他的樣子。盧杞知道后,就在德宗面前誹謗楊炎,楊炎因此獲罪而遭貶官。還有一次,朱泚叛亂,德宗逃到奉天后,崔寧整日流著淚談?wù)撝壳暗臅r事。盧杞對崔寧的這種做法十分反感,于是就像德宗進言說,崔寧和朱泚是立過盟誓的兄弟。唐德宗聽到這個消息,馬上下令賜死崔寧。
盧杞在自己為政期間,一直不斷的陷害忠良,還搜刮民脂民膏。不論是朝堂上的人還是民間的小老百姓,都對他的做法怨聲載道。后來京師失守,大臣們聯(lián)名上書彈劾盧杞,皇帝迫于形勢壓力,將盧杞貶為新洲司馬,后來又貶為澧州別駕。盧杞在赴任途中病逝。
蔡京
蔡京(1047~1126),字元長,北宋興化仙游(今屬福建仙游縣)人。著名書法家蔡襄的堂弟。登神宗熙寧三年進士第。調(diào)錢塘尉、舒州推官。使遼還,拜中書舍人。元豐七年知開封府。哲宗元祜元年出知成德軍。歷知瀛州,揚州、鄆州、永興軍、成都府。紹圣初,入權(quán)戶部尚書。弟卞拜右丞,以京為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修國史,進承旨。徽宗即位,奪職提舉洞霄宮。明年,起知定州。崇寧元年徙大名府。復(fù)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拜尚書左丞,俄為右仆射。二年,進左仆射。五年,罷為中太乙宮使。大觀元年復(fù)拜左仆射、太尉、太師。三年,致仕。政和二年召復(fù)輔政。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再起領(lǐng)三省,復(fù)致仕。欽宗即位,連貶崇信、慶遠軍節(jié)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卒,年八十?!稏|都事略》卷一○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蔡京的藝術(shù)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shù)領(lǐng)域均有輝煌表現(xiàn)。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jié)夫帖》、《宮使帖》。
秦檜
秦檜(1090~1155), 中國南宋權(quán)0,字會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進士第,官至御史中丞。曾主張抗金,反對割地求和。金軍攻占開封后,欲立張邦昌為帝,秦檜進議狀,主張另立宋宗室為帝,遂被金軍驅(qū)擄北去,旋即降敵在金廷大倡和議,故于建炎四年(1130)被放回南宋。秦檜得宋高宗信任,官至宰相,因提出“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主張,罷相閑居。紹興七年(1137),秦檜任樞密使,與宰相張浚勸說宋高宗收回由岳飛并統(tǒng)淮西等軍的成命,招致淮西軍的嘩變投敵,八年,秦檜重新拜相,力主和議,代表宋高宗向金使跪接詔書。十年,金朝都元帥完顏宗弼領(lǐng)兵南侵,岳飛等軍大舉北伐,屢破金軍,進逼開封,秦檜卻慫恿宋高宗迫令班師。十一年,宋高宗與秦檜解除岳飛、韓世忠等大將軍權(quán),誣構(gòu)謀反罪狀,殺害岳飛,與金朝再次簽訂屈辱的和約。宋向金稱臣、納貢、割地,金規(guī)定宋高宗不許以無罪去首相。秦檜再次任相18年,獨攬朝政,排除異己,大興-,極力貶斥主張抗金的-,壓制抗金輿論,篡改官史。他還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經(jīng)界法,丈量土地,重定兩稅等稅額,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稅十分之七八,使很多貧民下戶因橫征暴斂而家破人亡。
江寧人。北宋末為御史中丞。曾主抗金和反對立張邦昌為帝,被俘至北方。成為金太宗之弟完顏昌之親信。公元1130年,昌放棄南歸。聲稱殺金人監(jiān)者奪船逃回。朝官多疑之,但宰相范宗尹等力排眾疑,遂為參知政事。繼任右相。次年,罷相。公元1134年,復(fù)為相。檜性殘忍陰險。為相十九年,殺岳飛,貶忠良,極力破壞抗戰(zhàn),主持和議,向金納貢稱臣。晚年屢興大獄,冤案不可勝數(shù)。實為中國第一大0臣,一直為國人所唾罵。公元1155年,病死。
賈似道
賈似道(1213~1275),字師憲,號悅生、秋壑,宋理宗時權(quán)臣。浙江天臺屯橋松溪人。京湖制置使賈涉之子,生母胡氏是賈涉的小妾。賈涉死時,賈似道年僅11歲。
端平元年(1234)以父蔭為嘉興司倉、籍田令。嘉熙二年(1238)登進士,為理宗所看重。淳祐初以寶章閣直學(xué)士為沿江制置副使,任江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安撫使,再調(diào)京湖制置使,兼江陵知府。加寶文閣學(xué)士、京湖安撫制置大使。寶祐二年(1254)加同知樞密院事,臨??ら_國公。宋理宗以“師臣”相稱,百官都稱其為“周公”。
咸淳九年(1273),襄樊陷落,德祐元年(1275)賈似道精兵13萬出師應(yīng)戰(zhàn)元軍于丁家洲(今天安徽銅陵東北江中),大敗,乘單舟逃奔揚州。群臣請誅,乃貶為高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行至漳州木棉庵,為監(jiān)押使臣會稽縣尉鄭虎臣所殺。
阿合馬
阿合馬 (阿拉伯語:???? ??????、Ahmad Fanākatī,?—1282年),回回人,元世祖忽必烈時的近臣之一,出生于費納喀忒(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nèi)),官至宰相。
早年生平不詳,只知他是察必皇后的父親按陳那顏的陪嫁奴隸。史載世祖中統(tǒng)二年(1261年),阿合馬出任上都同知,三年領(lǐng)中書左右部,兼都轉(zhuǎn)運使。至元元年(1264年),升至中書平章政事,主政十多年。
阿合馬在位期間主要掌理財政,他以清理戶口、推行專賣制度、發(fā)行鈔票(時稱交鈔)等方式來增加收入,元征服南宋之后,他又在江南實行發(fā)鈔和藥材限制專賣政策,使元初的財政收入大為增加。但他種種財政措施引起其他大臣不滿,武官王著聯(lián)絡(luò)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今內(nèi)蒙古境內(nèi))時,假傳太子之命召喚留守大都的阿合馬,然后設(shè)計將阿合馬刺殺。
二人事后被捕殺,但之后眾大臣紛紛上書,力言阿合馬所為多不法,經(jīng)忽必烈調(diào)查后亦數(shù)阿合馬之罪,不但沒收其家產(chǎn),殺其黨羽,還剖開阿合馬之棺槨車裂其尸。
嚴嵩
嚴嵩(1480年-1567年),明朝時代人,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專國政達20年之久,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明孝宗弘治十八年 (1505)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旋病休歸里,讀書8載,詩文峻潔,聲名始著。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還朝復(fù)官。明世宗嘉靖七年 (1528),奉命祭告顯陵,歸而極言祥瑞,明世宗喜。幾年內(nèi)先后遷其為吏部右侍郎,進南京禮部尚書,兩年后改任吏部尚書。嘉靖十五年(1536),以賀萬壽節(jié)至京師。時值廷議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xué)士銜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詞,取得寵信,加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拜武英殿大學(xué)士。入直文淵閣,仍掌禮部事。后解部事,專直西苑;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xué)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xué)士。嚴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quán)罔利,專擅國政近20年。士大夫側(cè)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門,行賄者絡(luò)繹不絕。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異已。他還吞沒軍餉,廢弛邊防,招權(quán)納賄,肆行貪污;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為世宗所疏遠,抄家去職,兩年而歿。著有《鈐山堂集》40卷。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