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夫妻同字稱謂釋例
黃錦前
內(nèi)容摘要:本文對金文中夫妻同字稱謂現(xiàn)象進行舉例分析,通過這一稱謂規(guī)律,確定有關(guān)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把原來看似本不相干的器物系聯(lián)起來,將原本零星分散的材料串聯(lián)、集中起來,為進一步的相關(guān)研究提供更全面的史料。金文中的夫妻同字稱謂,是與古書所載不盡相同的特例,豐富和更新了我們對古代禮制的有關(guān)認識,對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之間的互補互證的關(guān)系,也有了新的具體的理解。
關(guān)鍵詞:夫妻同字 人物關(guān)系 銅器系聯(lián) 史料 古代禮制
一
金文中常見一些夫妻稱謂對舉的例子,如:
(1)爯鼎[1]、爯簋[2]、爯盨[3]:遣伯、遣姬錫爯宗彝(遣伯作爯宗彝)……朕文考其經(jīng)遣伯、遣姬之德言(朕文考其經(jīng)遣姬、遣伯之德言),其競余一子。
(2)胡叔胡姬簋[4]:胡叔、胡姬作伯媿媵簋。
(3)?盤[5]:用作朕皇考鄭伯、鄭姬寶盤。
(4)侯母壺[6]:侯母作侯父戎壺,用征行。
(5)師趛鼎[7]、師趛鬲[8]:師趛作文考圣公、文母圣姬尊
。(6)仲
父簋[9]:仲父作朕皇考遟伯、皇母遟姬尊簋。(7)叔友簋[10]:叔友追孝于烈考釐伯、釐姬。
(8)頌鼎[11]、頌簋[12]、頌壺[13]、頌盤[14]:頌敢對揚天子丕顯魯休,用作朕皇考龏叔、皇母龏始(姒)寶尊鼎/簋/壺/盤。
(9)家伯束
簋[15]:皇文太子之孫家伯束作其公辟、叔姜寶簋,用享用孝于其丕顯皇祖文太子、皇妣太師氏姜、皇考武公、皇母武姜。其中(1)-(3)這種“國族名+排行”(夫)與“國族名+姬”(妻)的稱謂方式可用來稱生者,亦可用于稱死者,所用國族名一般皆為夫所屬之國族。(4)侯母壺格式為“爵名+父/母”,與侯氏鬲[16]“侯氏作姚氏尊鬲”的“侯氏”為“爵名+氏”略似。(5)-(9)格式為“謚+尊稱(排行)/姬(姓)”,夫妻同謚,一般皆用來稱謂故去的祖考。
與第三類相對應(yīng)的,是夫妻同字,如辛王姬簋[17]銘曰:
辛王姬作叔西父姬西母媵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蓋銘)
辛王姬作姬西母媵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享。(器銘)
器銘云“作姬西母媵簋”,蓋銘則曰“作叔西父姬西母媵簋”,兩相對照,可知“叔西父”系“姬西母”之夫,“姬西母”為作器者“辛王姬”之女,系蠻族的“親”氏之女。[18]“叔西父”之“叔”系排行,“西父”為其字加美稱?!凹髂浮钡摹凹А碑斃斫鉃榉蛉耍拔髂浮睘槠渥?,系襲夫字而來。
傳世又有兩件同銘的辛中姬皇母鼎[19],前者斂口鼓腹,窄薄沿,立耳,圜底,三蹄足。頸飾重環(huán)紋一周,其下有一道弦紋。后者寬平沿,束頸方唇,立耳,扁圓腹,三蹄足。頸飾重環(huán)紋和一道弦紋。屬王世民等《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鼎的V型2式[20],時代為西周晚期后段。銘作:
辛中姬皇母作尊鼎,其子子孫孫永享于宗老。
“辛中姬皇母”,即嫁于蠻族親氏名皇母的姬姓中國女子?!靶痢睘槠浞蚴希爸小毕灯淠竾?,“姬”為父姓,“皇母”系其字[21]。
傳世又有一件辛叔皇父簋[22],弇口鼓腹,圈足沿外侈,其下連鑄三象鼻形獸面扁足,獸首雙耳,方垂珥??谙嘛椑准y,腹飾瓦紋,圈足飾垂鱗紋。時代為西周晚期后段。銘曰:
辛叔皇父作中姬尊簋,子子孫孫其寶用。
據(jù)銘文看,此銘的“中姬”與上揭辛中姬皇母鼎的“辛中姬皇母”當系一人,此簋系其夫“辛叔皇父”為其所作。“辛叔皇父”系蠻族親氏人,字“皇父”[23]。兩相對照,可知上述“辛中姬皇母”之字“皇母”系沿襲其夫字“皇父”而來。
上揭諸例很有啟發(fā)性,對我們正確認識和理解金文中有關(guān)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很有幫助。
二
陜西扶風出土的師
鐘[24]和姬寏母豆(原稱齊豆)[25]銘分別作:(1)師
鐘:師曰:作朕皇祖太公、墉公、公、魯仲、憲伯、孝公、朕剌考靜〔公大寶〕協(xié)龢鐘,用喜侃前〔文人,用祈匃眉壽、綰〕綽、永命、義(宜)孫子。(2)姬寏母豆:姬寏母作太公、墉公、
公、魯仲、憲伯、孝公、靜公豆,用祈眉壽,永命多福,永寶用。據(jù)銘文可知,師系魯國公族。姬寏母一般認為應(yīng)系姬姓女子,名寏母,因此她不可能是師
之妻,而應(yīng)系師之姐妹[26]。但西周時期女子一般無資格參與父家祭祀[27],因此這樣理解亦不妥。循上述“叔西父”和“姬西母”、“伯多父”與“成姬多母”之例,我們指出,“姬寏母”之“姬”或可理解作“夫人”,而非姓,“姬寏母”當系夫人名“寏母”者,其夫應(yīng)即屢見于金文的師寏父諸器的“師寏父”。師與師寏父系一人,“”為其名、“寏父”系其字。姬寏母當系師即師寏父之妻無疑。這樣理解,于銘文皆可解釋圓通。若再仔細搜尋,金文中類似的情形還有很多,下面就略舉幾例加以說明。
傳世有一件仲鳧父簋[28],侈口束頸,鼓腹圈足,一對獸首耳,鉤狀珥。頸和圈足均飾列旗脊獸面紋帶,頸前后增飾浮雕犧首。據(jù)器形和紋飾看,應(yīng)系周初器。銘作:
仲鳧父作寶簋。
臺北震榮堂收藏有一件姬鳧母鼎[29],系溫鼎,分上下兩層,上層斂口淺腹,窄折沿,雙立耳,圜底,三夔龍形扁足,腹飾云雷紋填底的蟬紋一周。下層為一淺腹盤,套鑄于三夔龍扁足的中上部,盤底有三個十字鏤孔。形制紋飾亦皆系典型的西周早期特征。銘作:
姬鳧母作鮨鼎,用旨尊厥公厥姊。
從時代及稱謂來看,鼎銘的“姬鳧母”或即上述簋銘的“仲鳧父”之妻,鼎銘云“用旨尊厥公厥姊”,“厥公”或即指“仲鳧父”。
現(xiàn)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姬艿母鬲[30],寬平沿,束頸鼓腹,弧襠,三足下部略呈圓柱形,與足對應(yīng)的腹部各有一道扉棱,通體飾斜線紋?!兑笾芙鹞募伞范ㄆ鋾r代為西周中晚期[31],吳鎮(zhèn)烽定為西周晚期[32]。該鬲屬王世民等《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鬲的III型1式[33],形制紋飾與陜西扶風莊白一號西周銅器窖藏出土的微伯鬲[34]及關(guān)中出土的榮伯鬲[35]等皆近似,時代當為西周中期前段,約恭王時器。銘曰:
姬艿母作
鬲。美國華盛頓賽克勒美術(shù)館藏總簋(妊小簋)[36]銘曰:
伯艿父使總覿尹人于齊師,妊小從,總攸[37]
貝,用作妊小寶簋,其子子孫孫永寶用,攴。該簋時代過去一般定為西周晚期[38]。其形制為弇口鼓腹,矮圈足外撇,圈足連鑄三獸面扁足,獸首耳,方形垂珥,蓋與器成子母口,蓋已失。器沿飾竊曲紋,腹飾瓦紋,圈足飾斜角雷紋。屬王世民等《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簋的IV型2式[39],與
簋[40]及陜西周至下倉峪出土的太師簋[41]形制紋飾均接近,時代當為西周中期前段,約恭王時器。陳夢家定為夷王前后[42],近是。從時代及稱謂,總簋的“伯艿父”與姬艿母鬲的“姬艿母”或系夫妻二人。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的伯艿簋[43],侈口束頸,鼓腹,獸首耳,方形垂珥,圈足下連鑄三圓柱形足。頸飾竊曲紋,圈足飾三角云雷紋,腹部光素。吳鎮(zhèn)烽定其時代為西周中期前段[44]。該簋屬王世民等《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簋的IV型1式[45]。形制與山西曲沃天馬—曲村西周墓葬出土的作皿尊簋(M6130:2)[46]近似,但紋飾明顯較晚,結(jié)合銘文字體來看,其時代應(yīng)為西周中期前段偏晚,約恭王時器。蓋銘曰:
伯艿作寶簋,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從時代及稱謂看,簋銘的“伯艿”與上揭總簋的“伯艿父”或即一人。
又傳世的姬趛母鬲[47]銘曰:
姬趛母作尊鬲,其永用,攴。
傳世又有一件伯趛父簋[48],銘作:
伯趛父作寶簋。
本銘的“伯趛父”與姬趛母鬲的“姬趛母”或系夫妻關(guān)系。伯趛父或即師趛諸器的“師趛”,系攴族氏之人。
總之,通過這一稱謂規(guī)律,確定有關(guān)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把原來看似本不相干的器物系聯(lián)起來,將原本零星分散的材料串聯(lián)、集中起來,為進一步的相關(guān)研究提供更全面的史料。
據(jù)古代禮書記載,當時男子生下來有名,至冠禮時有字,字與名要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同男子一樣,女子至笄禮時也有字。上述金文中夫妻同字稱謂之例,顯然是與古書所載不盡相同的特例,豐富和更新了我們對古代禮制的有關(guān)認識,對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之間的互補互證的關(guān)系,也有了新的具體的理解。
注 釋
[1]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38》,安徽美術(shù)出版社2015年6月,第147-149頁。
[2]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39》,第150-158頁;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1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241-243頁,第05213、05214號。
[3] 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12卷,第433-434頁,第05666號。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7冊,中華書局,1987年,第4062-4067號。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16冊,中華書局,1994年,第10172號。
[6]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shù)分類全集 中國青銅器全集》第6卷,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67頁,第六九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15冊,中華書局,1993年,第9657號。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5冊,中華書局,1985年,第2713號。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3冊,中華書局,1989年,第745號。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7冊,中華書局,1987年,第4102、4103號。
[10] 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xù)編》第2卷,第96-100頁,第0434、0435號。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5冊,第2827-2829號。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8冊,第4332-4339號。
[1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15冊,中華書局,1993年,第9731、9732號。
[14] 張長壽、聞廣:《跋落照堂藏頌鼎頌盤拓本——落照堂藏拓之三》,《文物》2009年第9期,第49-54頁。
[15] 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xù)編》第2卷,第142-145頁,第0451、0452號。
[16]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yīng)國墓地九十五號墓的發(fā)掘》,《華夏考古》1992年第3期,第92-103頁。
[17] 臺北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故宮西周金文錄》,臺北故宮博物院,2001年,第172、173頁,第106號;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10卷,第378-382頁,第05017、05018號。
[18] 黃錦前:《從伯爭簋談到兩周金文中的蠻氏》,《洛陽考古》2017年第3輯,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62-68頁。
[1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5冊,第2582、2583號;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4卷,第370-371頁,第02173、02174號。
[20]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46-47頁。
[21] 黃錦前:《從伯爭簋談到兩周金文中的蠻氏》,第62-68頁。
[22]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7冊,第3859號;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9卷,第480頁,第04727號。
[23] 黃錦前:《從伯爭簋談到兩周金文中的蠻氏》,第62-68頁。
[24] 高西?。骸斗鲲L巨良海家出土大型爬龍等青銅器》,《文物》1994年第2期,第92-96、91頁,第95頁圖一〇、第96頁圖一一;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27卷,第281-282頁,第15266號。
[2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9冊,第4693號。
[26] 劉雨:《師
鐘和姬寏母豆》,《古文字研究》第26輯,中華書局,2006年,第165-171頁;劉雨:《兩周曹國銅器考》,《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第42-46頁。[27] 耿超:《淺議姬寏母豆與師鐘作器者關(guān)系及族姓》,《考古與文物》2011年第1期,第100-103頁。
[28] 集成6.3543;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9卷,第119頁,第04360號。
[29] 《中國夏商周三代金銅器》,鼎13,臺北震榮堂,2011年,第58頁;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xù)編》第1卷,第160頁,第0153號。
[3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3冊,第546號;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6卷,第141頁,第02761號。
[3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3冊“銘文說明”,中華書局,1989年,第12頁。
[32] 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6卷,第141頁,第02761號。
[33]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第54-55頁。
[34] 曹瑋主編:《周原出土青銅器》,巴蜀書社,2005年,第703-712頁。
[35]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中華書局,2004年,第763頁,第151號。
[36]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R398、A239,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8月,第232、535頁;《集成》8.4123;Jessica Rawson, 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Volume IIB, pp. 438-439, no. 56, 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7] “攸”字舊釋“又(有)”,據(jù)字形和
尊(《集成》11.5979)“從王如南,攸貝”改釋。[3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8冊“銘文說明”,中華書局,1987年,第1頁;Jessica Rawson, 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 Volume IIB, pp. 438-439, no. 56, Cambridge: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9]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第88頁。
[40] 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西周篇),編號三三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22-323頁。
[41] 劉合心:《陜西周至縣出土西周太師簋》,《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1期,第128頁。
[42]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第47頁。
[43] 《集成》7.3792,周亞:《〈愙圖集古圖〉箋注》附圖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53頁。
[44] 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10卷,第23頁,第04749號。
[45]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第86、88頁。
[46]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shù)分類全集 中國青銅器全集》,第6卷,編號四〇,第40頁。
[4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第3冊,第628、629號;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6卷,第226-227頁,第02841、02842號。
[48] 吳鎮(zhèn)烽編著:《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第9卷,第116頁,第04357號。
作者簡介
黃錦前, 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古文字、 古代史及考古研究。
本文原載《文獻》2019年第4期,第72-77頁。
微刊小編:酒紅卡布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