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書法導報》“書壇精英”欄目訪談——劉顏濤訪談

《書法導報》“書壇精英”欄目訪談 

人物簡介

    劉顏濤 中國書協(xié)篆書委員會委員、書法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文字博物館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書畫院院長,河南省安陽市書協(xié)副主席兼秘書長。多次擔任中國書協(xié)主辦的全國書法展覽評委。

     書法作品參加首屆“三名工程(名家、名篇、名作)”50家書法展、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56人)書法提名展等展覽。

從點到面  由博返約

——劉顏濤訪談

本報記者  黃俊儉

黃俊儉:你的書法創(chuàng)作以甲骨文和金文為主,并以此名世,人們對你的學書路徑非常感興趣,請就此談談你的學書經歷。

劉顏濤:性格決定命運,而性格除了先天的基因,則離不開幼小時生活的環(huán)境和養(yǎng)成的習慣。所以,每當別人問我學書經歷和啟蒙老師,我都會深深地感恩我的祖母。因為母親去世早,家中兄弟姐姐又多,我出生后,沒過多長時間就跟著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祖母讀過私塾,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平時鄉(xiāng)舍鄰里的書信都是請祖母代筆,每逢春節(jié)和鄉(xiāng)鄰家喜喪事,寫春聯(lián)、婚聯(lián)、挽帳,也都是請她老人家揮毫潑墨。那時候因為“破四舊”,書籍和碑帖都見不到了,祖母竟可以憑記憶給我示范柳體、歐體、顏體楷書,也能背誦許多唐宋詩詞。小時候學習書法談不上認真刻苦,但那種耳濡目染,讓我對書畫藝術和古典詩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影響了我的一生。記得上小學四五年級時,我就用毛筆抄寫墻報。到初中時,學校墻報的標題大字和大幅插圖也交給我書寫和繪畫。


中小學時期,我的愛好主要在繪畫上,那時候見不到畫譜,便把火柴盒上的火花、信封角上的圖案和日記本中的插頁圖畫收集在一起,臨摹學習。到初中時,經教語文課的班主任王文敏老師介紹,我認識了家鄉(xiāng)安陽縣第三中學的退休老師王本立先生。每到周末,我就拿著自己練習的畫稿去請教,先生待我特別好。到三中讀書后,先生在藝術上和生活上給了我更大的幫助。他臨終時,把珍藏的《芥子園畫傳》《任伯年畫輯》《齊白石畫輯》和《乙瑛碑》等書遺贈于我。


早年致力于繪畫學習的經歷,對我后來從事具有象形之美的古文字書法創(chuàng)作有著很大幫助。這也算是自己書法學習的一個體會吧。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書法熱的興起,尤其是在張海先生的有力推動下,河南書法的“墨海弄潮”波濤洶涌,書法藝術事業(yè)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自己也自然而然地緊跟時代步伐,追隨藝術潮流,在書法學習上加大了投入,把精力由繪畫轉到了書畫雙修,以致后來“喧賓奪主”,主攻書法。


我早期學習顏體楷書,當時能見到的是《顏勤禮碑》《麻姑仙壇記》,稍后我又得到《自書告身帖》。1984年,我入編《殷墟筆會優(yōu)秀書法作品集》的作品和1989年第一屆全國青少年楷書大賽獲獎的作品即是顏體楷書。因為年輕時的迷茫好奇或者說是思想活躍,以及受書法老師朱長和、劉順二位先生的影響,在歐陽詢、褚遂良、虞世南等唐楷和《張猛龍碑》《鄭文公碑》《隋龍藏寺碑》《爨龍顏碑》上也有過不同程度的臨習。在學習楷書的同時,受“中原書風”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河南書法學習王鐸蔚然成風,我也是把能借到的王鐸字帖用透明的薄紙雙鉤裝訂成冊,朝夕研摹,包括對傅山、張瑞圖、倪元璐、何紹基、趙之謙、于右任等,都有過階段性的癡迷。篆隸是河南的強項,我的老師劉順先生是甲骨文名家,其篆書取古法而參以鄧散木、沙曼翁筆意,我自然于篆隸也多有涉獵。應該說那時候主要還是靠自學,所以沒有固定機械的教學模式,自由隨性而心志不一。時而行草,時而篆隸,時而魏晉的飄逸瀟灑,時而明清的跌宕恣肆,時而簡牘殘紙的率意天趣,時而墓志造像的拙撲真淳……甚至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的現(xiàn)代書法思潮中,自己也有過尚奇獵怪的沖動,玩“墨象”,玩“構成”,盡管為時很短,匆匆而過,總也是胡亂折騰了一陣子。這些現(xiàn)象,從我走過的學習之路可以找到印痕:如1990年《青少年書法報》第一版專版介紹的行草和隸書,1992年和1995年分別參加的第四、六屆全國“中青展”,以及1999年參加第七屆“國展”的行草書,1989年河南省篆書篆刻展的獲獎作品,1993年的第五屆全國“中青展”和1994年首屆全國正書展的入展作品,以及1996年全國第二屆楹聯(lián)展的獲獎作品即是篆書。1994年的《現(xiàn)代書法》雜志,則刊有我所謂的“現(xiàn)代書法專題”。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還有過一段篆刻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在這里啰嗦這些,想說明的是,早年繪畫、篆刻的愛好和學習,后來在行草書法上曾經下過的功夫,或許都是為我后來追求篆書的意象之美、金石之氣和以草入篆的“草情篆意”所做的鋪墊和儲備。


具體到你說我的創(chuàng)作以甲骨文和金文為主,我想2002年的首屆“蘭亭獎”獲創(chuàng)作獎可能是個節(jié)點。在此之前,盡管我的篆書也參加了1999年《中國書法》60家年展,并在1996年第二屆楹聯(lián)展、1997年第三屆國際文化交流賽“克勒杯”、1998年第七屆“中青展”、2000年中國(沈陽)書畫名家新作展、2001年新世紀全球華人書法大賽等展賽中獲獎,但其間以行草書參加展賽活動的創(chuàng)作作品也并不在少數(shù)。直至2002年首屆“蘭亭獎”,以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書法立足書壇,才被自己有意識地明確下來。2004年,《書法導報》第17期有署名王興國的評論文章《直擊“八屆國展”》,其中寫到:“以至于與筆者一起觀展的幾位書友常發(fā)感慨,篆書學劉顏濤的太多?!痹?005年“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的電視采訪中,劉洪彪先生談到:“顏濤能作為全國56位名家之一被提名,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書法在全國大的展賽中頻頻獲獎,關鍵是他能充分利用殷商文化的地域優(yōu)勢,憑借自己深厚的功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筆法,獨特的結體字法,獨特的書體風格。而且很多學習他、模仿他的書法作者也隨之入展、獲獎,說明實際上顏濤的篆書已成為一種現(xiàn)象。”這可能就是你說的所謂的“以此名世”吧。

黃俊儉:對于初學篆書的書法愛好者來講,從何處入手比較好?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在用筆上有什么不同?案頭必備哪些工具書?

劉顏濤:扎伊爾歌曲中有句歌詞:“每一個人的成功,都有他自己走的路。”每一位書家所談的經驗,其實也只是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切身感悟。盡管有許多相似的共性部分,但畢竟還是會帶有個體色彩,既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一成不變的。何況如漢人趙壹所言:“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心與手,可強為哉?”故就篆書學習來說,也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唯一模式。我只能談談自己學習篆書的歷程,看是否能對篆書愛好者提供點參考。


我早年接觸的篆書資料很有限,最早見到的只有一本《吳讓之篆書二種》,便成了自己入手的范本?,F(xiàn)在看來,溫婉清爽、秀美俊朗是其長,剛健蒼勁、質樸雄強不足是其短。然而,其筆力雖乏雄健,但其篆書全以中鋒,用筆精到,起行收筆皆依篆法的藏頭護尾。尤其是結體取縱勢,長寬比例近二比一,于修長體勢的筆勢婉轉中,讓我體會到了篆書的“篆引”筆法和“婉而通”的特征。稍晚又見到了《王福廠書說文部目》冊,交替臨習,多獲收益。


后來,又得到鄧石如的篆書字帖《張子西銘》和《弟子職》。我把這二冊復印放大成八開本,更顯視覺張力,其用筆方圓兼?zhèn)?,結體端莊偉岸,通篇大氣磅礴,真力彌漫。行筆之馳騁縱橫,使轉之蒼厚渾鶩,令人嘆為觀止。學習鄧石如期間又見到了吳大澂篆書《峿臺銘》,在此帖上也下過一些功夫。


繼之,隨著興致所至,案頭又堆滿了吳昌碩篆書《西泠印社記》《小戎三詩》,以及他不同時期的“石鼓文”臨本。其古拙老辣,恣肆蒼茫,酣暢淋漓,令人擊案叫絕,心馳神往。


文物出版社的“歷代碑帖法書選”《秦泰山刻石》拓本,后附有當代書家沙曼翁先生的臨本。在相互對照的研習臨摹中,使我受益匪淺。對楊沂孫、趙之謙、趙叔孺,以及近現(xiàn)代的蕭退庵、來楚生、鄧散木、沙曼翁、劉自櫝的篆書,也有過不同程度的學習。


用工至勤于大篆的學習,則由《石鼓文》溯流而上,集中于《墻盤》《虢季子白盤》《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諸銘文。其中以《墻盤》《毛公鼎》為最。尤其是在學習《毛公鼎》時,曾將其一式五冊,分置于辦公室、客廳、書房、臥室和廁間,并放大復印成散頁張貼于墻壁,舉目抬手即是。心摹手追,廢寢忘食,朝夕相伴,魂牽夢繞。在這幾多春秋中,也交雜著對秦詔版、新莽嘉量、《袁安碑》、《祀三公山碑》以及羅振玉、丁佛言、黃賓虹和日本書家今井凌雪的學習體悟。


從以上記述來看,我學習篆書并無特別具體的規(guī)劃。只是在先小篆后金文(甲骨文雖涉獵較早,但真正專心于此,卻是后來的事了)的大方向下,隨著自己不同時期的興致愛好,對各種審美風格有著激情即興的嘗試,將此集中在一起,看似繁雜,但學習時并非朝秦暮楚,每種字帖還是相對穩(wěn)定鞏固了一段時間的。


總結起來,初學宜遵循先平正后險絕、先工穩(wěn)靜態(tài)后寫意動態(tài)、先共性后個性、先法度完備后刪繁就簡的規(guī)律。依我個人的建議,可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選擇,一種是由近及遠,臨習《王福廠書說文部目》。初步掌握小篆的基本筆法后,取法清人鄧石如小篆。可選擇類似“嶧山碑”勁健細筆的《八闥冊》,也可選擇類似“泰山刻石”雄渾粗筆的《心經》。另一種是從《秦泰山刻石》或《石鼓文》入手。版本可選擇前面提到的文物出版社附有沙曼翁臨本的《秦泰山刻石》和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石鼓文〉四種》(含原拓本、技術復原本、吳昌碩臨本、羅振玉臨本),在臨習原始文本時,遇到筆畫殘洌篆法不清晰者可參照名家臨本。


說到甲骨文、金文和小篆在筆法上有什么不同,以我拙見,即使書法的篆、隸、草、楷、行不同書體與“書畫同源”的繪畫相比較,各種書體之間的共性特征也顯而易見,同屬篆書體系中的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筆法更是相互融通。尤其是發(fā)展到近現(xiàn)代,如吳昌碩、來楚生、沙曼翁的小篆,多參以金文筆法。而羅振玉、丁輔之、丁佛言、徐無聞等學者的甲骨文,多用小篆筆法為之。王襄、商承祚、容庚、陳恒安、潘天壽、陸維釗、柳詒徵、游壽等先生,則多以金文筆法寫甲骨文。楊沂孫、趙叔孺、王福庵、容庚等先生的金文,又多借用小篆筆法。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秦漢及清人小篆,其實都有各種風格不同的經典作品。我曾類比國畫,不同題材的山水、花鳥、人物都可以工筆和寫意,不同時期的古文字書法也無非是工穩(wěn)型靜態(tài)和寫意型動態(tài)二種筆法而已,派生出的則是以“書卷氣”見長的學者型篆書和以“金石氣”取勝的書家型篆書。當然二者并不能截然分開。


但從總體書風表現(xiàn)的表象來看,甲骨文筆法比較純粹,化繁為簡,不過分強調逆入回收,用筆爽健、勁挺、輕靈、曉暢,線條既要體現(xiàn)刀刻韻味,又要表達書寫意趣,刀情筆趣,相得益彰。這就要求用筆清爽果斷,而又不顯筋露骨,所以說書寫甲骨文之前一定先要有小篆和金文的基礎,以免空洞枯寒,單調乏味。小篆全以中鋒用筆,藏頭護尾,珠圓玉潤,形同玉箸,平實穩(wěn)健,不疾不徐,婉轉綿延而氣勢通貫。盡管行筆中也有極微妙的提按輕重變化,但始終如折釵股,令鋒常在畫中。金文筆法最為豐富,尤其是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金文中多裝飾性塊面和“波磔體”的肥筆,起筆可逆可順,收筆可回可掠,用筆在中鋒的基礎上講究翻筆、絞筆、裹鋒,又輔以提按、頓挫、疾澀、輕重變化,或輕提重挫,疾澀前行,或首重尾輕,筆飽墨酣,彰顯出凝重古樸、渾厚蒼茫的審美意境。


古文字書法常用的工具書有:《說文解字》、《古文字釋要》(《古文字詁林》的精選本)、《古文字類編》、《甲骨文編》(孫海波)、《甲骨文字典》(徐中舒)、《新甲骨文編》(劉釗)、《常用甲骨文字典》(劉釗、馮克堅)、《金文編》容庚、《新金文編》(董蓮池)、《金文常用字典》(陳初生)、《戰(zhàn)國文字編》、《楚簡文字編》、《古璽文編》、《石刻篆文編》、《清人篆隸字匯》、《作篆通假校補》。

黃俊儉:有人說,篆書學習的難點主要在識篆上,在技法上不像行草書那樣有難度,也很難寫出自己的風格,你是否同意上面的觀點?為什么?

劉顏濤:不同書體,不同風格,有的是易入難出,有的是難入易出。無論哪種書體能寫到極致,寫出高品格、高境界,都有難度。得以樸茂勝者,則繁亦可;得以沖淡勝者,則簡亦可。手法多樣語言豐富最終也只是為了體現(xiàn)審美和表達思想。“言簡意賅”“大道至簡”是大智慧,我甚至認為藝術表現(xiàn)的輔助手段越少,藝術表現(xiàn)的難度反而更大。故不能僅僅以技術手法的提按、頓挫、使轉、疾徐是否復雜衡量書法藝術的高度。因為這些只是形質,而神采則是清雅、靜穆、渾厚、古拙、樸茂、率真、雄強、奇逸、蕭散、遒麗、瑰偉等書法的審美品格和藝術氣韻。“神采為上,形質次之”,“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因此,即使把篆書技法的純粹說成是簡單,也不能說以“簡單”的筆法創(chuàng)作出的極具表現(xiàn)力、感染力和藝術生命力的篆書作品就沒有難度。凡有高度者都有難度。因此,我并不認為行草在技法上就一定比篆書有難度。只是難度的體現(xiàn)方式不一,加之當代人對古文字書法的陌生和疏遠,對其中的難度理解不夠和體會不深罷了。識篆尤其是用篆的確是篆書的難點,但這是在各種書體共有的藝術表現(xiàn)難度之外的又一難點,雖然各種書體都一樣是用毛筆書寫漢字的藝術,都需要具備文字學知識,但篆書對古文字學知識的要求更直接更突出也更高。正因為如此,在快節(jié)奏的當代,學習古文字所需要的“好古敏求”“皓首窮經”的殉道精神,讓人望而生畏和望而卻步。所以,近年來盡管有中國書協(xié)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推動,舉辦了篆書單項展并在全國屆展中分書體評選,熱愛篆書的書法愛好者和從事篆書創(chuàng)作的書法家在日益增多,但與其他今文字書法比較,仍是小眾書體和弱勢書體。


說到篆書很難寫出風格,其實書法發(fā)展到今天,各種書體在書法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書法經典。名家薈萃,高峰林立,各種書體都已很難從歷史的夾縫中突圍,創(chuàng)造出獨具風格的具有史學意義的書法作品。只是膚淺地在點畫、結構、墨色、形式上玩弄些小花樣,是不能稱得上書法風格的。而且因為古文字書法在當代語境中交流的障礙,即使隨著甲骨文、楚帛書等新資料的發(fā)現(xiàn)而產生了篆書藝術領域的開拓,在以草入篆的寫意性上有所發(fā)展,也沒有引起社會的足夠重視。當然,這并不能掩飾當代篆書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如果要說篆書很難寫出自己的風格,也應該確切地表達為:篆書和其他書體一樣,都很難寫出自己的風格。

黃俊儉:現(xiàn)在有一種現(xiàn)象,展覽中有些獲獎入展的作者平時并不寫篆書,只是為了參加展覽臨時創(chuàng)作了一件篆書作品投稿,這種情況還比較普遍。對此,該如何看待?

劉顏濤:各人的性格、才智不同,有的以專精一體取勝,有的以兼工諸體見長。就我所知,全國展的篆書投稿,作者還是以習篆者居多。當然,優(yōu)秀的青年書家中有不少作者是多種書體兼擅,而且在書家成長的過程中,對多種書體的涉獵和學習,只要能處理好專精與博涉的關系,先從點到面,再由博返約,方能取精用宏,這也是一種正確的治學方法,也是許多優(yōu)秀書家的成功經驗。也有一些如你所說的,平時并不寫篆書,只是為了參加展覽臨時創(chuàng)作的投稿者,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成為一種現(xiàn)象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種情況以我分析,一類投稿作者,過去多以行草或隸楷示人,隨著學習的深入,認識到有必要尋根溯源,補習篆書以強其骨,以固其本。因為篆書不是其主業(yè),所以綜合性的展覽限定一件作品時,便以擅長的行草書投稿,而有篆書展便也試身手。如去年舉辦的第十二屆“國展”,可以多種書體同時投稿并參展,這些作者便多投幾種包括篆書在內的作品以全面展示自己,想多一些競爭的機會,這類作者并不是完全不寫篆書,只是平時不以篆書示人而已。不可否認,還有一類作者抱著投機心理,認為篆書不像今文字書體鑒賞直觀,相對來說,凝重沉著的篆書在書寫時又不像瀟灑痛快的行草書用筆所需要的疾速、敏捷和嫻熟,或者認為篆書投稿作者少等。但無論如何,能有更多的書法作者喜歡篆書,對古文字書法的繼承和發(fā)展都是好事情。無論是多種書體兼擅的書家,還是轉益多師初習篆書的老作者,甚至是抱著“走冷門”的僥幸心理,只是為了參展而臨時創(chuàng)作一件篆書投稿的書法愛好者,也會在這一件篆書創(chuàng)作的準備過程中,加深對篆書的認識、理解和體悟。或許從此真正喜歡上篆書,并致力于篆書的深入學習。


記得在一次全國美展中,國畫人物大家周思聰先生曾經以油畫作品一舉獲得大獎,體現(xiàn)出一個藝術家的整體素養(yǎng)和綜合實力。當然,我們也不會因此而界定周思聰先生為著名油畫家。同樣,有的書法作者才華橫溢,才氣逼人,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把其他書體上的創(chuàng)作經驗巧妙地轉化到篆書創(chuàng)作中,偶爾為之,即出奇制勝,一鳴驚人。但若真要以篆書立足書壇,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篆書書家,還是需要立志高遠,用功深沉,以自得為火候,以涵養(yǎng)為指歸,窮源探本,甘貧樂道,長期堅持不懈地致力于篆書的認真學習和深入研究,如韓愈所說:“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币踩缟驈奈乃f:“任何一種工作,必須要鍥而不舍地從事多年,才能有所成就。當行與玩票,造詣分別顯然?!?/p>

劉顏濤作品

(訪談發(fā)表于2020年5月20日出版的《書法導報》第十版)

黃俊儉,《書法導報》副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新聞出版?zhèn)髅轿瘑T會秘書長、中央財經大學當代書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篆書大家談·劉顏濤】
篆書書家談篆書
書法字體簡介
篆書書法的學習經驗分享
國展評委劉顏濤:篆書創(chuàng)作要以最大功力打進去,以最大勇氣打出來!
篆書創(chuàng)作要以最大功力打進去,以最大勇氣打出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