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面和技術面的討論,由來已久。
2、先想到,光的波動屬性,和粒子屬性,討論了很多年。
但是多年以后,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統(tǒng)一了認識,原來光的波動和粒子屬性,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容的,兩種屬性全部都擁有,簡單說就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3、又想到,股市的有效性,和無效性,討論也是很多年,現(xiàn)在還在討論,沒有結論。
1)支持有效性的證據(jù)是:美國股市的道瓊斯百年的漲幅,和美國經(jīng)濟的GDP百年的漲幅相近,股市和經(jīng)濟是對應的,股市是有效的。
2)支持無效性的證據(jù)是:股市出現(xiàn)什么信息后,并不是所有股市參與者對信息的反應是一致的,而反應一致的股市參與者,行動往往也不是一致的,或者時間上有不同。
而短期內(nèi),國家的經(jīng)濟上升,GDP增加,也并不是股市一定上升,也會出現(xiàn)經(jīng)濟下滑,股市上漲的情況。
3)支持有效性的人認為無法在股市中獲利,支持無效性的人認為可以在股市中獲利。而且的確有人可以在股市中穩(wěn)定獲利。是無效性贏了嗎?也不是,有效性依然在發(fā)揮作用,無效性無法完全說服有效性。
也許,又過了多年以后,人們又有可能統(tǒng)一了認識,承認了市場的有效性和無效性同時存在,只是對應的時間維度不同。
長期看,有效性占優(yōu),短期看,無效性占優(yōu),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樣。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4、然后又想,基本面和技術面,討論了也是很多年,現(xiàn)在還在討論,沒有結論。
1)支持基本面的證據(jù)是:很多公司股價的長期漲幅,和公司利潤的長期漲幅相近,股價和利潤是對應的,而和股票的短期價格波動無關。
所以,只需要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就可以了,不用考慮技術面。
2)支持技術面的證據(jù)是:不管基本面如何變化,最終都反映在股價變化上,股價的變化包含了基本面的變化,而技術面包含的更多,還包含供求面、資金面、心理面等多個因素。
所以,只需要研究技術面就可以了,不用再重復考慮基本面。
3)基本面和技術面,真的是如此互斥,互不兼容嗎?先看看知名人士的選擇。
5、要說使用基本面的人,先想到巴菲特。巴菲特使用技術面嗎?
1)巴菲特,早期使用格雷厄姆的方法。格雷厄姆方法是什么?
簡單說,先估算股票的內(nèi)在價值,比如凈資產(chǎn)等指標,再看價格,如果價格遠遠低于價值,買入,如果價格上升到價值,賣出。
有人問格雷厄姆,你怎么知道價格一定會上漲回到價值呢?格雷厄姆的回答是,會的,這就是股票的神奇之處。
但是,哪些股票的價格會遠遠低于價值呢?那就是很多的低價股、破凈股、甚至很多垃圾股。巴菲特把它們叫做煙蒂,雖然只能抽一口,但是幾乎免費,成本低啊。
這個是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
可惜,價值投資傳到中國,已經(jīng)變味了很多,不是一個概念了。
格雷厄姆,是只看內(nèi)在價值的基本面,不看價格的技術面嗎?不是,格雷厄姆,看的是價格低于價值的幅度,是將基本面和技術面結合起來了。
為什么把格雷厄姆叫做價值投資之父,是因為在格雷厄姆之前,都在只是研究價格,江恩理論、道氏理論、波浪理論,都是純技術面的東西,沒有考慮股票內(nèi)在的價值。
而格雷厄姆,第一次將內(nèi)在價值考慮進去,價格和價值相結合進行買賣操作,所以稱為價值投資之父。
2)巴菲特,后期加入了費舍的方法。號稱“80%的格雷厄姆和20%的費舍”。
費舍的方法是什么?簡單說,公司內(nèi)在價值增長,買入,公司內(nèi)在價值不再增長,賣出。這完全是成長股的做法。所以,被稱為“成長股之父”。
可惜,傳到中國,又變味了,把成長股投資,叫做了價值投資,把原始的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給覆蓋了。
很多投資者,明明進行的成長股投資,卻被叫做價值投資者,也是無奈。
費舍的典型操作就是終生持有摩托羅拉,臨終也沒有賣,更不用說中間幾十年的漲漲跌跌了。
在中國,和費舍有一拼的是劉元生,持有萬科20多年,相信萬科,就不考慮價格。
1991年,股價下跌60%,沒有賣;1993~1995年,下跌70%,沒有賣;1997~1999年,下跌60%,沒有賣;2008年下跌80%沒有賣;2005年,股價回到8年前的1997年,沒有賣;2017年,股價又回到10年前的2007年,沒有賣。
3)巴菲特,其實還加入了芒格的方法。
芒格的方法,和費舍的方法類似,重在公司的成長性。用一般的價格買入好公司,好過用很好的價格買入一般的公司。
說白了,就是,成長股投資,好過價值投資。國內(nèi)把成長股投資和價值投資混為一談,就不羅嗦了。
芒格的方法,最重要的思想是柵格理論。
說白了,股票投資就不是簡單認為,是單要基本面,還是單要技術面的問題了,而是要考慮很多很多方面,股票的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等只是些與股票直接相關的方面,甚至還要學習很多看似不太相關的方面,比如物理學、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文學等,全部深入學習后,再綜合給出投資股票的決策。
這可真不是一般的簡單。
4)巴菲特擁有過人的持續(xù)盈利能力,進攻能力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防守能力。 進攻能力,就是盈利能力,更多的是基本面研究到位。
防守能力,就是在熊市來臨前,及時撤退,保住勝利果實,而此時公司的基本面未必發(fā)生了大的變化,公司還是那個公司,盈利還是那個盈利,但是估值因為牛市增加了幾倍。
熊市來了后,會縮回到牛市前,就是減少到牛市頂?shù)膸追种?h-char unicode="ff0c">,這個就是技術面的問題了。
巴菲特的技術面的防守能力更強,幾次大的熊市前,都能把相當多股票轉換成現(xiàn)金,持有大量的現(xiàn)金渡過熊市。
6、要說使用技術面的人,先想到了索羅斯。索羅斯使用基本面嗎?
1)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講的反身理論,簡單點就是正反饋,強調(diào)買點和賣點,到達臨界點后,入場,做多或做空,然后利用烏合之眾的跟風效應,通過正反饋形成趨勢,利用牛頓第一定律的慣性,吃掉整個趨勢的大部分魚身,當跟風盤達到高峰時,悄然隱退,大獲全勝,贏利而逃,留下一地雞毛,隨風飄蕩。
這種技術面的手段運用,簡直如火純青,不過難度也高,一般人也學習不到。
2)那索羅斯只用技術面,不用基本面嗎?顯然不是。
在入場前,不是說隨便找個點,就入場進行呼風喚雨,而是先分析該市場的基本面,深入研究透了后,尋找市場的薄弱點,或者是過度點,簡單就是不合適的點。
比如,深入研究英國經(jīng)濟的基本面,和對應貨幣發(fā)行的各種基本面,看看有沒有不合適的點,一旦基本面不支持,或者貨幣發(fā)行過多,而當前貨幣價格卻不匹配,價格過高,怎么辦,做空。
也不是發(fā)現(xiàn)了就立馬做空,而是像獵豹一樣耐心等待,技術面上等待時機,直到最佳時機出現(xiàn),臨界點出現(xiàn),給予重重一擊,擊垮了英鎊。然后同樣手段,橫掃東南亞。
7、還有典型的將基本面和技術面,融合在一起的名人,歐奈爾、米勒維尼、斯泰恩,這些已經(jīng)討論太多了,就不重復了。
8、回頭看了下最著名的公式:市值=凈利潤*市盈率。
市值是什么?是我們要操作的,市值不斷增長,賣出市值大于買入市值,才有贏利,才是我們炒股的目的。
凈利潤是什么?是公司的基本面,凈利潤不斷增長,能使市值不斷增長。
市盈率是什么?是公司的技術面,市盈率不斷增長,能使市值不斷增長。
如果只研究基本面,只研究利潤,而不管技術面,不管市盈率不斷下跌的事實,市值的增長,就會打折扣。
如果只研究技術面,只研究市盈率,而不管基本面,不管利潤不斷下跌或者微利不動的事實,那就是概念炒作,垃圾股炒作,惡莊炒作,市值的增長,也是不能持久的。
如果利潤率和市盈率都增長,市值增長更快,那是什么?那就是戴維斯博士的戴維斯雙擊。
9、這樣,也許過了多年以后,大家就不再討論,只要基本面,還是只要技術面的問題了,就像波粒二象性一樣,也許是股票投資的不同必備要素而已。
也許再過多年以后,人們普遍意識到,只有基本面和技術面,也是不夠的,還要更多的面才行,那芒格的理論可能就變成基本理論了。
同時,人們也認識到了炒股,反倒是需要知識最多的人才能做的事情了,那么就是散戶逐漸減少,機構逐漸增多,就像美國股市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一樣了。
10、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是:
如果只討論基本面,容易達成共識,這個相對簡單些。
如果只討論技術面,不容易達成共識,這個相對困難些。
如果基本面和技術面混合在一起討論,更不容易達成共識,這個更加困難。
這樣,有時會無效的討論,掩蓋了有效的討論,有用的信息,陷入了信息的海洋,查找起來不太方便。
這些都是現(xiàn)實的問題,也是需要有解決方法,才能做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