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兩岸建德綠道于2015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東起乾潭鎮(zhèn),西至梅城嚴東關(guān),全長18公里,全程免費。綠道臨江而建,依山傍水,林木茂盛;沿途有子胥野渡、七里揚帆、三都漁村、雙塔凌云等景觀;并設置了溪西畈、子胥渡、傅家塢、烏石灘、方門等多個驛站;游客可選擇徒步、騎游、或乘游船等多種方式來尋幽探景、休閑游玩。
“三江兩岸建德綠道”導覽圖。圖中黃色線段即為沿著胥江和富春江江岸設計的建德綠道。
10月11日,我和兄長及侄子仨人結(jié)伴,早晨9: 05乘高鐵動車由上海虹橋——杭州火車東站,然后再到杭州(長途)汽車西站,乘坐12 :50的班車去往建德乾潭鎮(zhèn)。車出杭州城之后,走了一段高速,在桐廬富春江鎮(zhèn)改走320國道,我們是在乾潭鎮(zhèn)的國道路旁下的車,并搭乘攬客的私家車最終到達了“綠道”乾潭鎮(zhèn)的入口處,由此,開啟了徒步歷程。
14:28,在“綠道”入口處的大橋上,眺望胥江景色,右手邊即為“三江兩岸建德綠道”
14:46,手機拍攝。進入綠道不久,清新的空氣、幽靜的環(huán)境,令人頓覺心曠神怡。畫面中,近者是侄子,遠處是我哥,徒步中我們?nèi)藭r而同行,時而又各走各的,輕松、隨意、休閑。
15:00,用800萬像素手機拍攝的畫面。如今,手機因具備了HDR功能,拍攝這類逆光照,處理起來較相機便捷許多;科技快速發(fā)展帶來的變化常會令人感到驚奇,這是目前為止,手機拍照給我的最佳體驗。
正巧有兩條游船經(jīng)過,改用具有手動設置功能的數(shù)碼相機來拍攝比較合適——既可以考慮拍攝對象的移動狀況,又能兼顧逆光光線條件的處理。
15:28,“西溪畈驛站”,這里視野開闊,適合人像留影
15:47,沿著胥江岸邊走到了位于胥江和富春江交匯處的“子胥渡口”
拐過彎去,即走上了(沿著)富春江岸邊的綠道,由此一路向南,直至終點
16:42,經(jīng)歷了近一個小時的疾步快行之后,終于走出了林木森森(覆蓋)的路段,富春江山峽風光一覽無余。以前,曾多次乘船游覽這段江面,今日改做徒步游,雖然山水依舊,然而變換了觀景視角,真是別有一番風韻在眼前。
17:10,太陽即將下山,江面及對岸的三都鎮(zhèn)漁村被落日的暖色調(diào)所渲染,十分養(yǎng)眼
17:23,落日余輝映照在江面之上,折射出的絢麗色彩煞是好看,至此,我們已經(jīng)在綠道走了快3個鐘點了,因天色已晚,接下去(一個小時)的徒步路程中沒有再拍照片,故而,徒步”三江兩岸建德綠道“的圖像記錄也就到此為止了。
當天,我們邊走、邊看、邊拍,徒步走了4小時,走出“建德綠道”的時候,天色已經(jīng)完全黑了下來,于是我們就在三都大橋的橋堍攔了一輛過路的私家車,去到梅城鎮(zhèn),當晚就投宿在鎮(zhèn)上的“米諾風情酒店”。第二天,一早起來,先逛了逛梅城古鎮(zhèn),隨后乘車到桐廬、并在老城區(qū)富春江邊徘徊游覽,最后,從桐廬乘大巴返回上海。
如今,在梅城的城南江邊新修建了一段城墻,登臨此處,即可觀賞到三江匯流之奇景(蘭江于此匯入新安江,繼續(xù)向東流去即為富春江)。
站在城頭,遠眺對岸,巽峰之巔的“南峰塔”清晰可見?!半p塔凌云”乃舊時“嚴陵八景”之一,尤其是“南峰塔”,修建在位于三江交匯處的巽峰之上,傲立挺秀之外,更可作為江上來往船只的導航標志——記得當初自己描寫從桐廬乘船游覽富春江的經(jīng)歷時,也曾寫到“遠遠望見了江邊的南峰塔,梅城到了”。
之前三次(乘船)到梅城,隨即轉(zhuǎn)去建德縣城,未曾在此做停留;這回終于在梅城逗留了一晚,才有機會寄出了這張收藏了30多年的“富春江”明信片,該片畫面即是梅城這邊富春江及南峰塔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