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器聲聲客似云來
“叮叮叮、叮叮?!?/p>
還記得兒時在鄉(xiāng)下外婆家,一聽到這個聲音,立刻跑到門口四處張望。果然,麻糖小販從街角走來,拿著有一把小巧的錘子和一個彎曲成U形、刀口扁平的鑿子,一邊走一邊敲打。這個發(fā)出聲音的工具,便是代替口頭吆喝的攬客工具——響器。
響器是農(nóng)耕時代的產(chǎn)物。那時流動的小商販或匠人沒有固定的鋪面,靠走街串巷做生意。他們招攬生意,除了口頭吆喝,也用響器來制造動靜、吸人眼球。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從而招攬到更多客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各不同。各行各業(yè)的響器,也各有不同,或鐵、或銅、或木;或嗡嗡、或嘚嘚、或梆梆……只要聽見聲音,便知是誰來了。
磨剪子來戧菜刀
行當:磨刀、補籮
工具:5塊鐵板
名稱:花鈴、震驚閨、掛鐮、鐵板
拜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所賜,“磨剪子來,戧菜刀!”這句唱詞紅遍大江南北。其實磨刀匠人除了這句話,他的響器也非常特別,是一串鐵片,共5塊,代表金木水火土。
這五塊鐵片有個來歷:據(jù)說是古時候一個退伍的戰(zhàn)士,為孝敬母親卸下自己鎧甲鐵片穿在一起,甩動鐵片發(fā)出“擦啦擦啦——”之聲,以此招攬生意。
這個響器屬于“八不語”。八不語是老北京8種做買賣的行當:賣撣子的、修腳的、绱鞋的、劁豬的、鋸?fù)氲?、行醫(yī)的、剃頭的和粘扇子的,他們都不用言語吆喝,只用響器招攬顧客。其實不吆喝是一種智慧,譬如賣撣子的說“好大的撣子!”容易嚇人一跳,是買撣子還是打人呀?修腳的吆喝“給您修修”,鋸?fù)氲恼f“給您鋸上”,都不合適呀。
由此看來,《紅燈記》演的不是老北京的磨刀匠。
老北京磨刀匠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在胡同里磨完刀,不能拿著刀去送還顧主,得在原地晃動響器,意思就是告訴顧主“磨好了,請出來結(jié)賬”。我想,拎著刀去別人家,總歸是不禮貌的。舊時匠人雖然清貧,這點體面還是有的。
師傅喚你過來剃頭啦
行當:理發(fā)、剃頭
響器:金屬鑷子
名稱:喚頭
剃頭匠的響器名為“喚頭”,就是字面意思:喚你過來剃頭!
這個響器由兩跟一尺二寸(40厘米)長的金屬條構(gòu)成,一頭有柄,另一頭金屬條相咬合,看上去像一個帶手柄不張口的大鑷子。剃頭匠左手拿著它,右手拿剃頭刀或細鐵棒,伸入“鑷子”中間猛地用力往外一劃,兩根金屬條撞擊就會發(fā)出“嗡嗡——”的顫音,十分悠長。聽見這個聲音,就知道剃頭匠來了。
喚頭使用有講究,主要三不打:過橋不打,怕驚了龍王;遇廟不打,怕冒犯神明;過剃頭棚不打,怕打擾同行??芍^行業(yè)不分貴賤,都有自家的體面。
剃頭匠都很珍惜喚頭,不會輕易讓外人撥動,因為磕了碰了,都會影響喚頭的音質(zhì)。如果音啞,就得送修。其實修理起來也簡單,用鐵錘照著喚頭根部來一錘,就能恢復(fù)音質(zhì)。
果子干酸梅湯嘞
行當:賣酸梅湯、瓜果、干果等小食品行業(yè)
工具:銅碗
名稱:冰盞
冰盞是一對黃銅制成直徑三寸(10厘米)的小銅碗,它不盛冰食,而是響器。敲打時下面的碗夾在右手的中指、無名指中,上面的碗由拇指、食指護著,小指托著碗底。然后一上一下不斷敲擊下面的碗,使碗發(fā)出清脆的“嘚嘚——”聲。
在京味吆喝工具中,冰盞算是響器之王。從前賣冷飲、瓜果、干果專用,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聽到。且冰盞存在時間久遠,從宋代起就已有。明清時期,冰盞幾乎是小食品行業(yè)通用響器。
據(jù)說打銅碗的習慣源自朱元璋。參軍前,朱元璋曾因暑濕鬧病,自行采集烏梅煮成藥湯,用銅碗服用后治好了病,因此成為酸梅湯行的祖師爺。舊時賣冷飲和干果的,都要掛一張朱元璋的像,其左手一個大月牙戟,右手持兩個小銅碗。
舊時小商販經(jīng)常一邊掂打著冰盞一邊吆喝:“銅碗一打叮當響,快喝冰鎮(zhèn)酸梅湯”“叫你快嘗雪花酪,糖水桂花往里擱”……熱鬧之極。
藥王弟子虎也敬
行當:游醫(yī)
工具:串鈴
名稱:虎撐
舊時出門行醫(yī)、采藥,手里都會拿一個串鈴。恩,現(xiàn)在看來確實像一個面包圈。
串鈴分兩種:一種是外環(huán)中含一個內(nèi)環(huán),內(nèi)環(huán)小而實,被外環(huán)半包在內(nèi)組成一體,搖動時,內(nèi)外環(huán)碰撞發(fā)出聲音。另一種是外環(huán)內(nèi)含著兩個鐵球,使用時將鐵環(huán)套在手的虎口處搖動。搖動時,串鈴發(fā)出“呼鈴鈴——”的聲音,能傳很遠。
經(jīng)典電視劇《大宅門》中,白家祖先牌位上便是一幅手執(zhí)虎撐的江湖行醫(yī)圖。之所以叫“虎撐”,有一個傳說:“藥王”孫思邈有一次上山采藥,偶遇一只老虎。老虎蹲在地上張開大口,眼神悲哀。藥王上前查看,原來被一塊大骨頭卡住喉嚨。醫(yī)者父母心,藥王想幫它,又擔心虎性發(fā)作咬斷自己的胳膊,便將扁擔上的銅環(huán)取下,放入虎口撐開上下顎。他再將手從銅環(huán)中穿過,伸入大口拔出骨頭并抹上藥膏。取走銅環(huán)時,老虎不住點頭,好似感謝。所以虎撐有撐開虎口的意思。
此后,銅環(huán)就被改造成一個手搖串鈴。醫(yī)生出門帶上它,一來暗示自己的是藥王弟子醫(yī)術(shù)高明,二來免受人畜攻擊,類似護身符?;未蠖艰T有八卦圖飾,寓意為除兇辟邪,趨利向善。
喚來嬌娘買針線
行當:賣雜貨、磨鏡
工具:小銅鑼、喇叭、銅鈴等
名稱:喚嬌娘
“貨郎兒,賣花線,挑著擔子走街面。叮當搖動喚嬌娘,引出嬌娘門口見?!边@首民謠直白地道出為何雜貨郎的響器叫“喚嬌娘”。舊時大姑娘小媳婦不能隨意出門,挑著針線、皮筋、胭脂水粉的雜貨郎便熱別受歡迎,一聽見喚嬌娘的響聲,便紛紛出來挑選喜歡的貨品。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響器也各有不同,或不同小販用一種響器,或不同地方同行響器不同,或同名不同器,或同器不同名。
喚嬌娘便是如此:老北京雜貨郎的喚嬌娘是一面有柄的小銅鑼,再掛一條有疙瘩的繩子,搖動繩子便發(fā)出聲響;磨鏡匠的響器有喇叭、銅鈴、小鼓,也叫喚嬌娘。總之,但凡是以閨閣兒女為顧客的手藝人、小販,響器都叫喚嬌娘。
我是手工君的互動線
本周互動
那些年,你們還聽過見過什么響器?
手工君先說一個,讀書時寢室背后是一條老街,每天早上還沒起床就聽到鐵片響,還有吆喝:磨刀咯,磨剪刀,菜刀(請用重慶話念)。之魔性!
點擊“寫評論”參與互動
答對且獲贊最多的第一名小伙伴,
即有機會上墻并獲得手工君送出的禮物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