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張秀女士,今年不過58歲,卻已成名40多年,號稱“中國硬筆書壇名氣最大的女書家”。過去,好事者喜歡拿她與孫曉云、韋斯琴、方放并論,譽之為“四大美女書家”之首。
身為硬筆書壇“女一號”,張秀極謙光自抑,有人說她是“最低調(diào)書家”。她名滿海內(nèi)外,確實從未像諸多同行那樣,遍地開班、上鏡、玩抖音,哄抬身價沽名釣譽。她半輩子蟄居于武漢,閉門掃軌在東湖之濱,以相夫、教女、讀書、寫字為人生至樂。所謂書法,本就是“食罷一覺醒,起來揮兩紙”的文人雅事,不該淪為獲名之具、稻粱之謀、余財之誘。
過去,曾聽一位熟悉她的老師說,“張秀沒賣過一幅字”。近40年來,她連一場講座都不愿預(yù)聞,也很難找到一篇采訪,那種嘩然雜遝取名套利之所,你我是極難見她蹤跡的。到了后來,她甚至基本謝絕參展,自甘草野為“小職員”,為“書壇邊緣人”。論職務(wù),至今也不過區(qū)區(qū)“湖北博物館研究員”而已??删痈呗曌赃h,但凡練過鋼筆字的國人,只怕極少不知道她大名的。
是的,張秀起步極高,也是硬筆書壇的“老資格”了。1985年,22歲的她參與“中國鋼筆書法大賽”,與顧仲安、曹寶麟、任平等才俊聯(lián)袂奪得特等獎,是10位得主中唯一的女性,魚躍龍門身價百倍,一舉暴得大名(她是“軟硬兼施”,稍后的全國性各屆軟筆書法大賽,她也都是一等獎得主)。那一年歲末,龐中華才正式辭掉地質(zhì)隊的公職,準備在鄭州開辦培訓(xùn)學校。
1985年中國鋼筆書法大賽獲特等獎作品
而日后被拱為“書法皇帝”的田英章田蘊章昆仲,此時還是起步階段:一個還在北方曲校當講師,另一位則尚是“抄寫員”。據(jù)說都投了稿但均遭“刊落”。
田英章,1950年生于天津,“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首任主席”
實際上,少女時代的張秀,就已在湖北嶄露頭角。她11歲即有書作見報,12歲入選湖北省兒童畫展,16歲出手就是一手漂亮的大小楷。1980年,秭歸“屈原紀念館”落成,山門匾額就出自她筆下。那時,她不過18歲“小姑娘”。
“日月爭光”四字,為張秀18歲時所寫
嚴格說來,張秀并非什么書香門第出身,有此成就主要靠她自己刻苦得來。據(jù)劉富道早年那篇《青年書法家張秀》可知,其父張海發(fā)先生原籍河北保定,只是一普通中學歷史老師,也不以書法擅長。張秀親近書法是很偶然的:在那個否定文化的時期,其父不得已停課,到大街上寫標語。張秀5歲開始,就提著顏料給父親打下手,給輪廓里的“字”填顏料。
這樣過了兩三年,剛上小學的她,已能直接幫忙“刷字”,寫字的興趣也日漸濃厚。其父見她頗具慧根,也有意栽培,每次開會之際就把女兒鎖在辦公室里練字。從7歲開始,練字就成了張秀的“日課”,每日不到6點即起床晨練,晚上做完作業(yè)繼續(xù)夜練,即便停電也從不懈怠。
張岱《西湖七月半》.33cm×99cm.2013年
到了上中學時,張父已自知無力教習。正在仿徨之際,張秀班主任恰好與漢上名書家周華琴是好友,在其引薦下,得以來到漢口民生路方正裏37號周宅,拜入門下。那時的“寒溪老人”周華琴,正擔任湖北書協(xié)副主席,已年近70高齡,得此可造之材也是傾囊相授。周華琴的字,貴在“雍容灑脫,富蒼秀雅潔之致”,我們看張秀書法,不難看出這種精神傳承。也正是在周老先生的舉薦下,10來歲的張秀加入武漢書協(xié),迄今還是“最年幼會員”紀錄保持者。
2020年3月漢口民生路,當年張秀女士每周必走的地方.圖\中國藝術(shù)報
而從張秀回憶文字《學書路上我遇見的老師》可知,青少年時代的張秀,其成長實離不開湖北一眾老輩書家的關(guān)懷。諸如名藏家徐行可后人徐孝媐與徐孝宓姐弟(我本人去年還在舊書攤買到一批徐孝宓散佚藏書)、楊守敬專家陳上岷、紅安名宿劉永瑞,以及黃亮、吳丈蜀、陳方既等等名士,都可稱得上張秀“恩師”。
湖北老輩書家吳丈蜀,原籍四川,原中書協(xié)理事,1993年聲明退出書協(xié)
這些老先生,清一色的博學多才、植根深厚,又品行端正,無疑給張秀其人其字注入了最強大的精神底色。比如我喜歡的已故書家吳丈蜀,最講求“文墨并稱、書如其人、返璞歸真、 天人合一”之道,這恰是張秀一以貫之的:才華橫溢但不矜才使氣,砥礪功深 可不外露功力,既不做作不雕琢,也無媚氣無媚骨,當?shù)闷稹案窀呷で濉?字。
當代湖北名書家,從徐本一金伯興涂廷多,到黃德琳張?zhí)旃?,其字好壞暫且不論,但我覺得張秀是最具“老輩風范”的,是所謂“閨閣稱善亦可不讓須眉”——盡管她連大學都沒上,是“破格”進入湖北博物館的。
說到“格高趣清”,就得談及張秀書法特色。順勢待問的是,這位“硬筆書壇女一號”的字,包括硬軟筆到底好在哪里?
張秀的突出點,以及她勝出田英章、盧中南扥同行的地方,當然在于她的字,乃是十足的古典閨秀風格,是明清小楷的流風遺韻。當年,吳丈蜀病中翻看她的《三字經(jīng)》,連連贊嘆,“太好了!張秀張秀,不愧是小楷之秀”,即興感言里也道出了她的精髓:閨秀風格,小楷名家。是她最別具一格的地方,有人稱之為“秀體”并不夸誕。
張秀軟筆書作
已故文壇大佬張中行老先生,曾以“閨秀小楷”為題專門寫過張秀,認為“娟秀不亞于馬湘蘭,整飭像是還超過一些”。他說,1980年代某日,他偶取一書法集解悶,無聊中翻到第76頁,頓時被映入眼簾的一幅小楷震驚到!“眼一晃就大吃一驚,秀麗柔婉之外,又添一些剛勁明快,兼收一些隸意,還有一些唐人寫經(jīng),總之很美”??绰淇睢皬埿恪?,四處打聽何許人也,后得知是22歲小姑娘一枚,主動寫信求字。
張中行.1909—2006,生于河北香河
“當代第一健筆”董橋,更是在嘆服之下,前所未有地連寫數(shù)文為之揄揚,稱譽她“秀麗不輸俞平伯不輸張充和”。我桌前的《清白家風》一書,就收有其名文《張秀本色》,里面說張秀書作“一筆不茍,散發(fā)著明清閨秀小楷的流風遺韻”,也是急巴巴地到處托人求字以光壁。
想張董二公,都是見慣世面的高人逸士,心游五洲眼空四海,青眼瞳孔里何嘗有當代人,愿意欣賞的都是啟功臺靜農(nóng)之儔,如今卻都如此推重大陸二線城市一女子,“士安曾重賦,元禮許登門”之狀是當今書法沒有第二人享受過的。他們不會喜歡后來名頭更大的龐中華田英章,獨賞張秀。
董橋
張秀的字,確實是一眼即可辨明的。當初,東湖邊上“煙浪亭”初建,匾額落款剛好被蓋住,但我一看就知是張秀手筆,后視果然。是我獨具慧眼嗎,肯定不是,而是“秀體”風格太顯著了。有志氣的書法家,書法寫到后來,必不愿死在古人裙下,得打造自身風流格調(diào)。“學古不意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不意法度”,12字箴言著落點就在這里。
當然,所謂“風格”,不是師心自用肆于人上。當代硬筆書壇,男女兩大名家,“田楷”與“秀體”,其實都風格顯著。田英章的字一看就是田英章的,而張秀的字一看也知是張秀的,可高下優(yōu)劣區(qū)別又是如此顯著:一俗一雅;一匠氣一靈性;一個是“做”出來的,一個是“流”出來的,無俟抑揚自標先后。
而且,雖頂著“硬筆書壇女一號”的名頭,但張秀的書路其實非常開闊。其特征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鋼筆毛筆并舉,大楷小楷左右宜之,楷書行草可謂兼通矣。
張秀:“藝術(shù)家更會做家務(wù)事”
張秀書法,從其淵源脈絡(luò)看,當是以歐體為底的,間雜有顏體與蘇體的筆法,同時又取法魏晉,點畫結(jié)構(gòu)間猶有隸意,為博采眾家之長,她的投人是足量的。是以歐之嚴謹、顏之剛勁與宋人的氣韻,乃至魏晉風度那種明麗秀美朝氣勃郁,都能見諸字里行間,儼然大家氣派。
看張秀一些題匾,兼習北碑意,實不僅能小楷,榜書亦優(yōu),至少比孫曉云更見功底。今人急功近利者,普遍重大輕小,可女書家天性所限,一般都不擅寫大字,今人中敝人所見,也就周慧珺、戚谷華、張改琴、郭雅君四五位差強人意而已。張秀一代小楷名家,也能在榜書上發(fā)力,是難能可貴的。她的種種嘗試,無論成敗都值得汲取經(jīng)驗。
當代女書家周慧珺:時常被批退步
從書集《秀本色》看,張秀最游刃有余的書體,又確實是小楷。所謂小楷,楷體小字也,古人遂稱蠅頭細書,強調(diào)其小之征。因其小,理所當然也最適合應(yīng)用在鋼筆書寫上,變幻的只是書寫工具而已。張秀寫硬筆,小楷的那種風神秀韻,真正被她如臂使指地移步于鋼筆了,是以軟硬兼施本源俱在,避免了龐中華式偏野弊端,進而形成清秀美、秀麗、秀雅、靈秀、勁秀的書風,既有安穩(wěn)閑謐的陰柔之美,且又不乏凝重英挺之峭拔氣息,功深力厚古而不拙,真漂亮字!
“硬筆書法大佬”
當代大陸,自1980年代之后,大行所謂“硬筆書法”,可合法性始終不足。硬則硬矣,可是否夠得上“書法”,始終都是朋疑眾難,雜沓而至。只因為中國書法,核心在“筆墨”二字,“筆”既是法則也是不可取代的唯一工具種類,千變?nèi)f化的線條“墨”法是借'軟筆”實現(xiàn)的,舍“筆”書法焉存?
是以,當今硬筆書壇袞袞諸公,許多人臺面光鮮,實多乏扎實的書法功底,形式好看而已,甚至是美術(shù)字而已。倘若硬筆書法真足以自立,敝意張秀的書作就是較好的展示。從硬筆入軟筆的,一般都不太行;而從軟筆入硬筆的,就容易成功。
《家書之三》.27cm×17cm×6.2007年
張秀這樣“閨秀體”硬筆書法,委實耐看。某種程度上,她的字也堪為日益俗化的硬筆書法撐持場面,添加合法性順便找回點自尊的。
當然,我也從不認為張秀女士的書法,是多么完美了。說句最遺憾的話,她本有一流的資質(zhì),可在30歲之后,實際并沒多少藝術(shù)突破了。
2014年與女兒張白渺合辦書法展
“當代名家”終究是其上限,即便是歸懋儀、張綸英的“閨閣體”境地,她只怕也是無望的。我想的是,張秀女士后來的生活,實在太順遂優(yōu)游了,生活、婚姻、子女、事業(yè)無一不美滿,真正“騰騰且安樂,悠悠自清閑”,終究限制了發(fā)展。寫文章是“賦到滄桑句便工”,書法也得“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才好的。
右為其女張白渺,1989年生,中傳碩士畢業(yè),2008年第三屆全國硬筆書法大展特等獎得主
她畢生工作在博物館這樣安逸平靜的單位;夫君是名校德語文學教授,且是青梅竹馬伴侶,感情彌篤;唯一的閨女張白渺,都能傳承家風“克紹箕裘”,高學歷之外還是書法新星,2014年5月在湖北省圖舉辦的“妙筆秀墨——張秀張白渺母女書法展”,足以讓人見證家庭的溫馨與家學的氣韻,真可謂墨峙情湧,文思高致。當今書壇,人心浮躁最乏清夷溫雅,“聰明人”泛濫成災(zāi),這樣清雅的母女多點,也算是微末解毒劑吧!
張白渺硬軟筆書作.2013年
只是,張秀依然低調(diào)。近20年來,名副其實的書法集,她似乎只出了一部,題為《秀本色》,董橋所說“漂亮極了”的,就是這本。書我曾網(wǎng)上看過,一度想買,可都難覓蹤跡了。我還記得,那年董橋拉下面子求她墨寶,得到的回復(fù)是,“近日住房問題沒有解決,心情不佳,請耐心等一等”云云。
武漢東湖邊.張秀女士住宅所在地.歡迎來賞雪
“君子有終身之憂”,尤在房事。一晃又是十年八年過去了,武漢房價翻漲如雪崩,可謂日新月異,也不知道她終于買上房子沒有?。?/p>
2020.12.27.東湖之畔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