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以孔子為圣人,提倡“禮”教。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欲望,提出人性本惡,需通過圣王和禮法來教化,以起到“化性起偽”的效果。
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來轉(zhuǎn)移的,并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diào)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zhì)需求,主張發(fā)展經(jīng)濟,重視禮治和法治三者相結(jié)合的原則。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xiàn)實,強調(diào)“學”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博學才能“知助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tài)度應(yīng)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
荀子
荀子的天道觀歸屬于唯物主義,他認為“天”就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列星隨旋,日月交遞,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yǎng)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是之謂天”,強調(diào)自然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規(guī)律性,“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yīng)之以治則吉,應(yīng)之以亂則兇”,要求“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頒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yīng)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與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與有物之所以成。故錯人而思天,則失萬物之情”。
荀子注重實事求是,提倡行高于知,提出制名以指實的觀點。同時他認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即人們通過對事物的接觸,經(jīng)過理性的思維,可以知道事物的本質(zhì),但人們認識事物也有片面性和主觀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們對事物認識的局限性。
荀子認為:“欲為蔽,惡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shù)之公患也?!?/span>
荀子對“蔽”的認識也很精辟:“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藏害所將受之謂虛”。
荀子的人性論觀點奠定了后代法家的基礎(chǔ),由人性“性惡”的觀點,建立了荀子思想的核心體系“禮”教,主張禮治、法治并用,重視“王道”,提倡“禮義”;同時主張“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賞治理國家。
荀子披著孔圣的外衣,操王道的教義,是一種實用的學說,因而說他是帝王之術(shù)的祖師,一點都不為過。
盡管荀子生前不為韓王所用,也未被秦王看重,最終客死楚國,但他不像屈原那般純粹、理想,也不同于其他諸子那樣去走極端,更不像老莊那樣無為清靜,最終他的帝王之術(shù)在其學生李斯和韓非身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的法學觀點在秦朝得以實施,并一直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并延續(xù)到現(xiàn)在。
李斯拜師于荀子,學成帝王之術(shù)后,西入秦國,荀子的帝王術(shù)在李斯身上得到充分運用。
首先,李斯?jié)M足了人的欲望,利用賄賂和暗殺,分化瓦解六國人士,講權(quán)術(shù),棄道義,推崇荀子的“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李斯撕下了儒家的外衣,亮出了王者之術(shù)的利劍,比他的老師荀子更有血性。其二是明辯事理,抓住時機,創(chuàng)千秋之業(yè),建立了統(tǒng)一的秦帝。
李斯
其次,李斯制定了法令,提倡立郡縣制,實行中央集權(quán)。
荀子的帝王術(shù)在李斯身上得以實現(xiàn),并自秦以下百世都行秦政禮,這是對荀子禮學的肯定。秦朝經(jīng)歷二世而敗,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暴政,而在于內(nèi)斗。
漢朝時蕭何在“約法三章”的基礎(chǔ)上,參照秦法,選用其中合乎當時社會情況的內(nèi)容,制定了律法,一共九章。這是漢朝制作律令的開端。
蕭何制定的漢律九章,刪除了秦法的苛繁、嚴酷,使法令更為明簡。蕭何死后,曹參繼任丞相,“蕭規(guī)曹隨”無為而治,至漢武帝時各種社會矛盾突出,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開始加強中央集權(quán),對付地方的豪強勢力。這樣,帝王之術(shù)又完全派上了用場,這里的“術(shù)”是指儒家的治國、治人之術(shù),不是整個的儒家之學,可以說,荀子的禮法更為恰當。因為蕭何和陳平都是法家傳人,治國以重法,似為必然。
韓非子作為荀子的學生,化性起偽,解老喻老而成法家之言,因稱法家為道家之別枝,司馬遷也將老子和韓非子并傳。
從諸子起源來看,《漢書·藝文志》說儒家出于司徒之官,而《荀子·儒效》稱周公為大儒,然則儒以周公為首,此一看法的不同,可以細細的品味荀子思想的源出?!吨芏Y》云:“師以賢得民,儒以道得民?!保稘h書·藝文志》道家首舉《伊尹》、《太公》,可見老子之言應(yīng)于《太公》相近,而荀子稱周公為大儒,其思想也是相近的,因此,后世法家應(yīng)不出荀子列。
從師承來看,后世被列法家之列的,無一脫荀子之師承。李斯、韓非都師從荀子,李斯助秦王一統(tǒng)天下,制訂法律。秦之法,自秦至漢乃至整個封建王朝,都在沿襲。
荀子為帝王術(shù)之始祖,有言傳有身教,只是荀子之言多以孔子之仁為本,披儒家之外衣,而行王道之實質(zhì),為歷代所鄙視,加之,人們不得其“化性起偽”的真意,而不列荀子為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