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金中
秦漢時期廣泛使用的“名謁”(簡稱謁),到東漢后期便稱為“名刺”(簡稱刺),唐代以后又被稱為“名帖”,現(xiàn)代則稱為“名片”。這是人類進(jìn)入文明時代相互交往的一種文字介質(zhì),名稱盡管不同,但作用卻大同小異。那么,我國古代的名謁(yè,音業(yè))究竟是什么樣的?上面都寫些什么文字?怎樣使用和保存??;韬顒①R大墓出土的三塊木牘,為我們解開種種迷團(tuán)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和實物依據(jù)。
一、奏牘還是名謁?
據(jù)披露,?;韬钅钩鐾亮藬?shù)以千計的竹簡和近百版木牘,使多種古代文獻(xiàn)2000年后重見天日,這是我國簡牘發(fā)現(xiàn)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fā)現(xiàn),釋讀工作已經(jīng)陸續(xù)展開。近期公布的少量木牘中,有三件留有清晰漢代隸書的木片,盡管殘缺嚴(yán)重,但尚可辨識,十分引人注目(圖1)。
圖1
有人認(rèn)為這是奏牘,即墓主人劉賀上奏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還有人斷定,這些奏牘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漢代高級公文原本,對研究古代公文具有重大價值。
奏牘,屬于我國古代的奏議,是臣下給君主的書信和意見書。漢代把這類文字分為章、奏、表、議四類,后世總稱為奏議類文體。這三件書寫著文字的木片,果真就是劉賀寫給皇帝和皇太后的奏牘嗎?果真是漢代的高級公文嗎?
疑問一:既然是奏牘,為什么都沒有寫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大家知道,向皇帝或皇太后寫奏議,其內(nèi)容無論對于國家還是對于個人,都應(yīng)該是很重要的事情,有“奏”就要有“議”,必須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而,?;韬钅钩鐾恋倪@三件木牘上分別寫著:“妾待昧死再拜,上書主太后陛下”(圖2);“ 南藩?;韬畛假R,昧死再拜皇帝陛下……元康四年”;“?;韬罘蛉随了馈?;“ 南藩?;韬畛假R,昧死再拜上書言,臣賀昧死再拜謹(jǐn)使陪臣……事仆臣饒居奉書昧死,再拜為秋請,皇帝陛下陪臣行行人事中庶……臣賀昧死再拜”。這些都是一般性的通報姓名及問候語,只有一處提到了“謹(jǐn)使陪臣”、“仆臣饒居”、“為秋請”等,但又沒有具體說明。因此,這件不知所云的奏牘,至少是不合格的。
圖2
疑問二:既然是奏牘,為什么每件只有單片?如果說,一塊木片的面積有限,不可能書寫更多的文字;那么,為什么不可以用連接起來的竹簡寫奏牘?為什么不把奏牘寫在多塊木片上?事實上,在?;韬钅怪邪l(fā)現(xiàn)的衣笥簽牌,就是用眾多木片寫成的,并且編號達(dá)到24片(圖3)。由此看來,出土的三塊木牘當(dāng)初并不需要寫太多的文字。
圖3
疑問三:既然是奏牘,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劉賀的棺槨中?一般地說,諸侯和郡縣呈送到朝廷的奏牘,都是國家的重要文件,應(yīng)當(dāng)在宮廷中的檔案庫長期保存。漢代設(shè)御史府,與丞相府、太尉府并列為三府;同時設(shè)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并列為三公。御史府和御史大夫的第一項重要職責(zé),就是“主管四方文書”,即掌管國家文書檔案與圖籍,因為這是國家進(jìn)行管理統(tǒng)治的重要材料,其地位遠(yuǎn)遠(yuǎn)要比今天所說的文書檔案重要的多。因此,劉賀在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前后呈送給朝廷的奏牘,絕不可能出現(xiàn)在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后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韬钅怪小?/p>
有人解釋說,這是奏牘的副本,因此留在劉賀墓中。這是說不通的。漢代的奏牘副本和正本一樣,都要送達(dá)朝廷。只不過副本是先送給尚書看的,如若“所言不善,屏去不奏”。尚書把關(guān)同意后,再將內(nèi)容相同的正本呈送給皇帝看。霍光死后,漢宣帝親政,地節(jié)三年(公元前67年)規(guī)定:“上令吏民得奏封事,不關(guān)尚書,群臣進(jìn)見獨往來”(見《漢書·霍光金日磾傳》)。也就是說,向皇帝進(jìn)言可以直達(dá),不需要尚書審查把關(guān)。副本制度便由此被廢棄。劉賀寫這個奏牘的時候,距廢棄副本制度已達(dá)五年之久,因此不可能是奏牘的副本。
還有人解釋說,正本也好,副本也好,都可能是在劉賀死后,朝廷派遣太中大夫等官員參與他的喪葬時帶去的。也就是說,這三件奏牘,是由太中大夫等官員將?;韬罴易鍤v年上書的正本或副本,全部帶到?;韬顕?,陪葬到劉賀墓中。這是一個大膽的假設(shè),然而迄今為止的考古發(fā)掘,還沒有找到以這種方式祭奠死者的先例。況且歷史文獻(xiàn)中也沒有以這種獨特的方式銷毀高級公文的記載。因此這種說法沒有事實根據(jù)。再說,漢代的太中大夫隸屬于九卿中的郞中令(漢武帝時改稱光祿勛),其主要職責(zé)是“掌議論”,“顧問應(yīng)對,無常事,唯詔命所使”,有“閑職”之稱(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太中大夫要拿到?;韬顒①R的檔案,必須先經(jīng)過郞中令的同意,再得到丞相或御史的批準(zhǔn),然后到御史府上的檔案庫中去查找。這就大大超出了太中大夫的職權(quán)范圍。因此,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大。
那么,出土的這三件帶有文字的木片如果不是奏牘,又是什么呢?綜合分析三件木片的形狀、材質(zhì)、大小,特別是書寫的文字內(nèi)容,筆者研究后認(rèn)為,這是漢代普遍使用的名謁。
二、漢初時怎樣使用名謁?
謁,《說文解字》注釋:“白也?!边@里當(dāng)作陳述、稟報、告訴講。名謁,就是拜謁尊長時用于通報姓氏的一種名片。清代史學(xué)家趙翼在《陔馀叢考·卷三十》中考證說:“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時謂之謁,漢末謂之刺,漢以后則雖用紙,而仍相沿曰刺?!蹦纤螌W(xué)識淵博的張世南曾感慨地說:“士大夫謁見刺字,古制莫詳?!北M管后人都沒有見過漢代名謁的實物,但司馬遷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非常生動地記錄了一則使用名謁的故事,全文如下:
初,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曰:“高陽賤民酈食其,竊聞沛公暴露,將兵助楚討不義,敬勞從者,愿得望見,口畫天下便事?!笔拐呷胪ǎ婀较?,問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對曰:“狀貌類大儒,衣儒衣,冠側(cè)注(一種儒冠)?!迸婀唬骸盀槲抑x之,言我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笔拐叱鲋x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fù)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笔拐邞侄е],跪拾謁,還走,復(fù)入報曰:“客,天下壯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謁。曰:‘走!復(fù)入言,而公高陽酒徒也’?!迸婀嵫┳阏让唬骸把涌腿?!”
這段古文的意思是,劉邦聚眾起義駐軍陳留時,儒生酈食其要見他,就“踵軍門上謁”??墒牵瑒钣憛捜迳?,不想見他,就讓使者婉言回絕。哪知,酈食其火起 ,嗔目按劍叱使者說:“回去!再對沛公說,我不是什么儒生,而是高陽酒徒!” 嚇得使者“失謁”,又趕緊跪下“拾謁”,再次報告劉邦說:這個客人可是天下的壯士呀!“叱臣,臣恐,至失謁?!彼f自己是“高陽酒徒”。劉邦一聽,趕緊讓使者請酈食其進(jìn)來。
司馬遷講這段故事四次提到“謁”:“上謁”——“失謁”——“拾謁”——“失謁”。同時,也披露了酈食其所寫名謁的具體內(nèi)容。值得注意的是,使者之所以在“失謁”之后又“跪拾謁”,說明名謁對于客人來說代表著一種尊嚴(yán);而對于通報者來說,則代表著主人對客人的尊重。可見,名謁是漢代官場上互相交往的一種重要媒介。
三、西漢名謁有哪些特點?
那么,有什么理由說?;韬钅钩鐾恋哪緺┚褪敲]呢?這是因為它們與西漢名謁的特點完全吻合。
一是從材質(zhì)上看,非常符合名謁是“削木書字”的特點。西漢時期雖然沒有紙張,但能夠書寫文字的材料還是很多的,如帛、皮、竹、木,等等。而從歷史資料的記載看,制作名謁用的是木片。?;韬钅钩鐾恋娜龎K木牘已經(jīng)腐朽,它們的具體尺寸無從知曉,但可以看出都是用松木或杉木制成的,寫字的一面被刨光,不加髹漆,直接用墨筆書寫在木片上。這樣,墨跡就會滲入到木片的紋理中,不易磨損,長期保存。近代考古發(fā)掘曾出土過三國時代的多件名謁,它們長24.8厘米,寬9.5厘米,厚3.4厘米,如果用漢代的尺子量,長一尺有余,寬四寸有余,厚不到一寸半。也是用刨光的木板,未加髹漆而書寫的。這些名謁與殘存在海昏侯墓中的木牘有共同之處。
二是從稱謂上看,非常符合名謁用詞謙卑的特點。使用名謁一般都是拜見比自己身份和地位高的人,因此特別講究稱謂,一定要謙虛、謹(jǐn)慎、恭敬、卑微。?;韬畋M管貴為諸侯,輩分在皇帝之上,年齡也大于皇帝和皇太后,但在名謁中劉賀稱自己為“南藩海昏侯臣賀”、“海昏侯夫人妾待”等;對皇帝和皇太后則稱為“再拜皇帝陛下”、“昧死再拜上書主太后陛下”等,把自己的身段放得非常低。
三是從文體上看,非常符合名謁“通名”、“刺字”的特點。無可否認(rèn),名謁是漢代使用廣泛的一種日常文體,有約定俗成的格式和內(nèi)容。由于寫在很窄的一塊小木片上,因此必須簡明扼要。《史記》中酈食其寫給劉邦的那個名謁,一共才34字,卻包含了被求見者的姓氏和職務(wù)、自己的頭銜和姓名、求見的事由和要求等,寫得言簡意賅。?;韬钅怪腥緺┥系奈淖郑钌偌s為13字,最多約至50字,用語相當(dāng)簡潔,如“謹(jǐn)使陪臣……事仆臣饒居奉書”、“再拜為秋請”等(圖4),這種“通名”、“刺字”讓人一目了然。
圖4
四是從書寫上看,非常符合名謁字跡工整的特點。為了表示對被拜訪者的尊重,對名謁書寫的要求是,字跡必須清晰、工整、
規(guī)范、美觀。一般來說,多為求見者本人精心書寫。?;韬钅怪械娜],都是用標(biāo)準(zhǔn)的漢隸書寫的,墨色純正,用筆沉穩(wěn),字跡秀麗,一筆一劃都透露著書寫者的精心與虔誠。從筆跡上分析,三塊木牘上的字跡,在筆劃、結(jié)字、功力、風(fēng)格上都是相同的,可以斷定為一人所書,這個人就是劉賀本人。對此,我在《劉賀是留有墨跡的中國書法家第一人》一文中已作過深入分析,這里不再贅述。
由名謁而派生出來的詞匯很多,如拜謁、進(jìn)謁、謁見、謁告、謁舍等,都與名謁的本義有關(guān)。漢末的時候,“名謁”改稱為“名刺”。唐代的時候,名刺的使用輾轉(zhuǎn)傳到了日本。直到現(xiàn)在,日本人仍然把名片叫做名刺。
四、接二連三送名謁為哪般?
據(jù)考證,?;韬钅怪械倪@三件名謁,都是劉賀在元康四年所書,并派人送到長安的。那么,?;韬顒①R為什么在這個時候不斷派人給朝廷送去自己的名謁呢?背后的故事耐人尋味。
原來,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漢宣帝密令山陽郡太守張敞,察看并報告廢帝劉賀的情況,此時,劉賀已經(jīng)被幽禁了10年之久。接到張敞報告的詳細(xì)情況后,“上由此知賀不足忌”。
于是“其明年春”即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漢宣帝下詔“封故昌邑王賀為?;韬?,食邑四千戶。”
按理說,封王封侯后應(yīng)該向皇帝當(dāng)面謝恩,但是朝廷并沒有安排新封的海昏侯劉賀去長安。而劉賀按照詔書從比較富庶的山東昌邑,遷到相對偏遠(yuǎn)的江西豫章,千里迢迢怎么也要花去近半年的時間,因此錯過參加當(dāng)年秋季在長安舉行的祭祀大典,這在劉賀看來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其實劉賀并不知道,封他為海昏侯的時候,朝廷已有明確規(guī)定:“賀嚚(yín,音銀,意愚蠢、狡詐)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币簿褪钦f,完全剝奪了他參加祭祀祖先這類政治活動的資格。這一點,并沒有寫進(jìn)漢宣帝封侯的詔書中(見《漢書·武五子傳》)。
然而,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劉賀,為了感謝皇帝封他為?;韬?,也為了到京城去祭祀祖先,當(dāng)年就準(zhǔn)備了充足的酎(zhòu,音皺)金,其中有幾塊酎金上面還用隸書寫上蠅頭小字:“南藩?;韬畛假R元康三年酎金一斤”。(圖5)。
圖5
轉(zhuǎn)眼就到了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從春天開始,渴望獻(xiàn)酎金、祭宗廟的?;韬顒①R,便接二連三地給漢宣帝和上官皇太后寫名謁,并且派陪臣、仆臣送到長安,既表達(dá)他對皇帝和皇太后的忠心,又表示希望參加秋天朝廷舉行的祭祀大典。其中一件名謁上透露出真實意圖:“謹(jǐn)使陪臣……事仆臣饒居奉書昧死,再拜為秋請”。意思是派去名叫饒居的仆臣,為海昏侯參加“秋請”去拜謁。
“秋請”,是秋季諸侯朝見帝王之禮,與之相對應(yīng)的是春天的朝見之禮——“春朝”。《正韻》中記載:“漢制,春曰朝,秋曰請,如古諸侯聘禮也?!薄扒镎垺敝械恼?,應(yīng)該當(dāng)拜謁、覲見講。
然而,就在這一年,?;韬顒①R在與豫章太守的卒史孫萬世談話時,無意間流露出后悔當(dāng)年未能斬殺霍光之意,又表示出可以在豫章稱王的心態(tài)。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此事被有司查驗屬實后,他們向漢宣帝建議,立即逮捕法辦夢想稱王的劉賀。漢宣帝權(quán)衡利弊得失后決定,削去劉賀三千戶食邑,僅剩下一千戶。不用說,劉賀再也不可能到長安去參加“秋請”、去祭宗廟、去獻(xiàn)酎金了。
五、名謁為何出現(xiàn)在劉賀自己的墳?zāi)怪校?/strong>
這里就產(chǎn)生一個疑問:海昏侯劉賀寫給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皇帝和皇太后的名謁,為什么三年后會出現(xiàn)在他自己的墳?zāi)怪心??這不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嗎?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漢代的名謁,究竟是寫給誰看的?
按照秦漢的官吏制度,九卿之一的郞中令,下屬有“謁者”,也稱“典謁官”。而謁者的職責(zé)就是“掌賓贊受事”,即行禮時當(dāng)司儀和通報,協(xié)助主人接待客人。要求謁者儀表端正,聲音洪亮。大約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禮賓司司長。因此,凡是來賓送上的名謁,首先應(yīng)當(dāng)遞到謁者的手中,再由謁者傳達(dá)到主人那里。由此可知,名謁盡管最終都要送給主人看,但是第一個看到名謁的卻是為主人通報情況的謁者。如此,名謁其實既是給主人看的,同時也是給謁者看的。就像現(xiàn)在信封的作用一樣,既是寫給收信人看的,也是寫給郵遞員看的。前面提到的那個酈食其所寫的名謁中,就有“敬勞從者,愿得望見”之語,這句話顯然是寫給通報者看的。
三國時期有個故事叫“遍談百刺”,這里的刺,就是名刺,由西漢時期的名謁演變而來。魏國大將夏侯淵有個兒子是神童,名叫夏侯榮。日誦千言,過目輒識,七歲能詩文。有一次皇帝曹丕會見賓客,讓他過來當(dāng)謁者,賓客有上百人,人各一刺,上書爵里姓名。榮一過目,與之接談,不謬一人。人人稱奇??梢?,名謁一定要經(jīng)過謁者,但并不一定都能送到主人那里。
還要弄清一種情況,就是名謁并不一定都由被求見者收下,他們可以拒收。而其中的緣由有所不同。
其一,自感名望不夠或等級不夠而拒收。名謁的形制、稱謂都比較鄭重,是用于下對上的,有明顯的等級色彩。如果送名謁者自居身份較低,名望較差,或者表示謙虛;而被求見者感覺不能自居高位,或者對送名謁者表示尊重,就會退還帶有尊稱的名謁。但這并不表明拒絕對方,而表明對方的善意已經(jīng)領(lǐng)會,只是為了尊重對方,不敢自居高位。相當(dāng)于如今遇到別人盛贊自己的時候,趕緊說“不敢當(dāng)”一樣。
其二,不打算為求見者辦事而拒收。當(dāng)被求見者根本不認(rèn)可送名謁者,或者不會對送名謁者的請求予以答復(fù),更不會為送名謁者辦事,便采取拒收的方式。一般地說,被求見者的身份和地位往往比送名謁者的身份和地位要高得多,因此,在無法滿足送名謁者的請求時,便會拒收名謁,以這種根本不見面的方式果斷地答復(fù)送名謁者。
其三,準(zhǔn)備斷絕同送名謁者的來往而拒收。被求見者可能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或經(jīng)濟(jì)上的原因,或情感上的原因,準(zhǔn)備或者已經(jīng)斷絕與送名謁者的來往,即可采取拒收名謁的辦法。
顯然,劉賀屬于后兩種情況。漢宣帝在封他為?;韬畹耐瑫r,就明確規(guī)定了劉賀本人不得入京朝貢天子,不可以奉行宗廟祭祀之禮,也就是說,他雖然貴為諸侯,卻沒有任何政治權(quán)利。而抱有幻想的劉賀,連續(xù)給皇帝和皇太后寫名謁,并派人進(jìn)京去呈送,必然會遭到拒收的結(jié)局。
這樣,沒有被送出去的名謁,自然又回到了?;韬顒①R的手中。可以想象,劉賀拿著這些被拒收的名謁而極度失望的神情,他恍惚明白了,這是以皇帝、皇太后為代表的皇族對他無情的拋棄。作為漢高祖、漢武帝的后裔,他感到了莫大恥辱,還有什么臉面以皇家子弟的身份茍且活下去呢?不久,34歲的劉賀便抑郁而終。他把那些曾經(jīng)寄予希望、又帶來極度失望的名謁帶入自己的墳?zāi)?。也許在天堂里,還能夠證明一下他在人間曾經(jīng)擁有的真實身份。
在迄今為止的重大考古活動中,發(fā)現(xiàn)帶有各種文字的器物、簡牘、圖冊、典籍等,都是最為珍貴的,因為它們以文字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了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故事,觸摸了人類文明脈搏的跳動。?;韬钅钩鐾恋臐h代名謁,讓我們看到二千多年前古代“名片”的實物樣本,這對于深入研究我國古代等級交往制度、研究官方文書制度、研究中國文字的演變、研究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其多方面的研究價值不可低估!我們期待著,已經(jīng)出土的近百版木牘,能夠盡早與世人見面,以提供更多的、原始的歷史信息,供人們深入地解讀和研究。
2017年8月21日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 管窺漢代文明之光——?;韬钅钩鐾廖奈锾轿觥?/p>
本文參考資料:《史記》、《漢書》、《中國歷代官制》、《古代文體常識(許嘉璐)》、《考古2016·7》;《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展板說明、近期報刊有關(guān)新聞報道。
圖片來源:《五色炫曜》、《驚世大發(fā)現(xiàn)》展覽,首都博物館網(wǎng)站。
來源: 光明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