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經常能看到題為幾大著名錯別字的文章,不僅指出錯在哪里,而且還會饒有風趣地講述一番“錯字”背后的故事,并且有時還會說出一番哲理,甚至認為因“錯”還可青史留名。在一些旅游景點,講解員的解說則更是繪聲繪色、頭頭是道,讓人不得不信服。而且這些“錯”字往往是因為看起來多一筆或少一筆。下面,一起來看看網上流傳的幾處著名“錯字”。
如:山東曲阜孔府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藍底金字的“孔府”匾額,兩側有一副楹聯(lián):“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聯(lián)中的“富”字少上面一點,其寓意是“富貴無頭”。下聯(lián)中“章”字下面的“早”字一豎一直通到上面,則表示“文章通天”。兩個錯字,一下子就體現(xiàn)出了孔府這個非常門第的身份,被認為是“最令人叫絕的錯字”。
如:清代著名愛國將領、禁煙英雄林則徐被道光皇帝革職,流放充軍伊犁。途經陜西西安碑林,書寫題額“碑林”二字,其中“碑”字頭上少了一撇。被寓意為自己丟了烏紗帽,是他當時心境的自然流露,被認為是“最刻骨銘心的錯字”。
如:位于衡山香爐峰下的南岳忠烈祠,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抗日烈士紀念陵園,1943年忠烈祠落成時,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特請蔣介石書寫了匾額。但“烈”字中的“歹”卻少了一點,被認為寓意“烈士少一點,勝利快一點”。
其實這些字都不能說是錯字。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幾千年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漢字七體”: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而且同體還有不同的寫法。如“魚”字:
另外,即便是楷書,同一字還會有異體字、通假字、繁體字、簡體字等。
變化更多的則是書法,不僅有不同字體,而且同一字同一體在不同時代、不同人,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時間所寫也并不相同,甚至大相大相徑庭。如“列”字:
你能說這些字中哪個是錯字嗎?前面列舉的所謂錯字,實際上都可以查到相同的寫法,不能輕言是錯字。
如“流”字少一點和“在”字多一點:
如“富”字少一點和“章”字“早”出頭:
如“碑”字少一撇:
如“明”字“日”寫成“目”:
如“烈”字少一點:
如“避”字中“辛”多了一橫:
古代在沒有字典時,文字主要靠師承、模仿流傳,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各國各地甚至各人所書并不相同。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時確定用小篆,西漢末年時才普遍使用隸書。歷史上最早的字典,是東漢時期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其體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則在后面列出。我國現(xiàn)存最早以楷書漢字為收字對象的字典是南朝梁人顧野王編著的《玉篇》,但原書卻湮沒無聞。直到隋朝統(tǒng)一中國,楷體才基本定型。我國第一部古代字書集大成者,并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是《康熙字典》。
我們現(xiàn)在通常學習使用的法定規(guī)范字多是在楷體基礎上確定的,因此若以現(xiàn)在的規(guī)范字作為標準,去判定古人寫字的對與錯,“覺今是而昨非”,那便成了數典忘祖,本末倒置了。
古人從蒙童便開始習字,魯迅小說中的孔乙己,雖說連半個秀才也沒撈到,但對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還是門清的。所以,在閱讀古代文獻、看到古人書法時,千萬不要輕言寫錯了,更不要隨意編些故事貽誤后人。但這也并不是說古人就沒有寫錯字的時候,否則為什么還要???、纂修?!皩Α迸c“錯”是相對的,不能輕言古人寫的字錯了,但古人的字如果不符合現(xiàn)在的規(guī)范,那如若應用在正規(guī)場合就是錯字,但作為書法創(chuàng)作使用則另當別論。
當然,以上各例所謂“錯”字,不妨作為茶余飯后旅行消遣的一種戲說一笑置之,也未嘗不可。但如果當真,以至謬種流傳,那可就成了一本正經的胡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