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15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p>
學:王陽明講“主一之功”的這段話,我感觸很深。王陽明有這種歸一的思想,這是我們平時所沒有的。還有他講的歸一,是歸到天理上,這也是我們所沒有的。
學:為什么要歸到天理上呢?天理是什么?是一種道理嗎?
程:王陽明講的概念,大家要特別注意?!爸饕弧笔鞘裁匆馑迹俊疤炖怼笔鞘裁匆馑??你以為的意思,那是你以為的。
這是王陽明與學生陸澄之間的對話,是師生之間的對話。按理說,他的學生應該明白他講的意思,可是連他的學生都誤解了。因此王陽明給他糾正了一下。
這提醒了我們一件事。我們大家講話,都要用概念。王陽明是明朝的人,跟我們隔了五百年,他的時代與我們的時代不一樣,那時讀的書,那時的文化氛圍,也與今天不一樣。我們與他們其實不在一個語境里。所以我們在讀古書的時候,在使用這些概念的時候,要仔細體會,不能想當然。
這是他們師生間的對話,他們都是當時的人,在同樣的語境下,使用同樣的概念,他們講“主一”,講“天理”,沒有我們今天的歷史與概念的障礙,但是仍然會產(chǎn)生誤解。
講“主一之功”,什么是“主”?什么是“一”?什么是“功”?這三個你都要了解,才能知道如何用功。王陽明的學生在理解上就錯了,在錯誤的理解上用功,就用錯了地方,所以王陽明要糾正他。
講話就要使用概念,這就是一個問題。人在理解時犯了錯誤,為什么會犯錯?這又是一個問題。王陽明糾正了學生的錯誤,他糾正得對不對?這又是一個問題。這段話就是一個公案,有幾層意思,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簡單。
王陽明講的“主一之功”,是用概念表達一個意思。你不用概念,就無法表達,不表達,別人就不知道,但是用概念表達,就有誤差。
用概念表達出來,別人才可以理解,但是在概念上理解,就錯了。因為王陽明要表達的并不是概念,他只是借用概念來表達。所以你聽他講話,不能落在概念里,這就是問題所在。
由此可知,王陽明講話,只要講出來,就有問題。跟他學習的人,聽他講話就會有理解,但是依概念理解就會犯錯。提示一下,這里有兩個關(guān)鍵點:一是概念;二是境界。
表達和理解都要通過概念,概念就遮斷了真實的意義。老師的境界與學生的境界有差別,學生囿于自己的境界,就聽不懂老師的話。
講中國文化,特別是講經(jīng)典,有一個最大的麻煩,就是難過概念關(guān)。不過概念關(guān),不把語言文字破掉,經(jīng)典就讀不懂。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深奧之處,也是特別之處,特別要小心。
你不要以為經(jīng)典是可以在文字上讀明白的。經(jīng)典不在文字,而在境界。不到那個境界,理解就不到位,讀經(jīng)就會卡,理解就會卡,用功也就卡了,碰到什么都卡了。
透的人什么都透,卡的人什么都卡。這是境界問題,不是理解問題。王陽明什么都透,因為境界上去了。境界沒上去,卡在一個境界上,這個境界的一切就全都卡了。如果你突破了,上了一個境界,下面的境界就全透了,不學也通了。這就是境界的規(guī)律。
所以我們讀經(jīng)要多加小心,在內(nèi)心里一點一點地透,一點一點地長進。長進一點,功力就上去一層。請大家注意,這才叫功!不要以為坐在那里入靜,一動不動地練功,才是功。
“功”也是一個說法,但不要誤解。我們在講學時,你聽講、學習,一定要有所收獲。收獲從哪來呢?就從功來。你有所收獲,這就是功。你覺得自己很用功,可是什么收獲也沒有,這不是功。
學習要能細微體會,要能有所發(fā)現(xiàn),要能深入境界。在這段對話中,這個學生的問話其實不深,王陽明的回答也不算深。但是從中可以深入,你能由此深入,才是真正的學習,才是真正的用功。
對這段話,他們講到哪,那是他們的事;你能夠看到多深,那是你的事。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我們讀經(jīng)和解經(jīng),不是要解它。那是解什么呢?是解我自己,是看我能夠由此進入到多深的境界。所以真正會用功的人,是借經(jīng)來看自己,是借他悟我,看自己能夠走到多深。
經(jīng)是死的,都擺在這兒了,就看你怎么看。每個人各看各的,看的都不一樣。現(xiàn)在我們是一起看,大家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能看到的就更多、更深。
經(jīng)是什么呢?是媒介。一個東西擺在這里,是讓你通過它,看到更多的東西, 看到自己。如果你只看到它,別的什么都看不到,它還有什么意義呢?你還用什么功呢?它就是它,沒有你的用功之處。所以要講用功,就是借它用功,而功是通過它,得到了更多、更深的東西。
《傳習錄》上的這段對話不錯,沒有這段對話,我們就沒有憑借來說這個意思。
學:程老師一點,我有了新的感受,感覺這段對話有很多層次,可以直達本性,就看你在哪個層次上體會。
“主一之功”的這個“一”,可能切入不了,所以要有功行,在這個過程中“主一”,這其實就是“致良知”?!耙弧本褪橇贾?,“主”就是達到。我要達到“一”,就要在面對事的時候致良知。這是行,這個行就是“功”。
但是問的這個學生見到事上去了,見事不見心。他不知道讀書和待客的,就是自己的心。王陽明就點在他的心上。他如果意識到是我的心在做這些事,就找到方向了。但是找到方向是不是就找到“一”了呢?還不是,因為心和事是對待,這還不是“一”。
所以找到方向,還要再往下深入。其實“一”是本來自在的,真見到“一”了,就沒有見事的這種分別了。若站在事外來看事,是站在二上,還沒有得“一”。再深入,就沒有我面對事的這個感覺了。
程:你站在二上,怎么深入到“一”呢?
學:所以不能站在二上。
程:你說站在二上再深入,就見“一”了,可是你說這句話時,就已經(jīng)站在二上了。你已經(jīng)站在二上了,怎么見“一”呢?你再講一下……你剛才講得很不錯,但是不能概念化。
所以大家在講的時候,不要落在概念里。即使在概念上講通了,又有什么意義呢?概念跟我的存在,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我們講學,既不講佛,也不講道,也不講儒,就講實際存在。講的時候,可能也不得不用他們的概念,但用概念是為了把意思說清楚,自己不能掉進去。
大家注意,“主”是個大概念,“一”也是個大概念!真正要講清楚,并不容易。所以用這樣的概念要小心,不要一帶而過,好像自己已經(jīng)知道了,然后就往下推理了,就進入到理解的程序里去了。
學:我們講明心時,講過明心見性、明心達用、明心通理,我覺得“主一”就是明心,“主一之功”就是明心的效果。王陽明對這個學生講的還不夠,最重要的就是明心見性。
程:你講的也不錯,但這還是表面理解。你要再深入進去,把里面說清楚,這里面還有東西。
這個叫陸澄的學生已經(jīng)講到外面去了,王陽明要把他拉回來,所以不講外面的事,講的是明心。王陽明告訴他,你這樣理解“主一之功”,就是逐物?!爸鹞铩倍忠呀?jīng)給他點得很明白了。但就是因為點得太明白了,所以在這個地方王陽明回答得也不太好,講得不深。
不過情有可原。學生理解得淺,王陽明就回答得淺,但王陽明的水平不止如此。王陽明要講“主一之功”,肯定不會就這么講。
“主一之功”可以有很多層次,講的時候要看人,看你能講到什么層次。那個陸澄講“主一之功”,講得有錯嗎?
學:應該也沒錯。
程:他逐物,你為什么說他沒錯?
學:因為他就在這個境界,他沒有心的境界,就理解到物上去了。他以自己的境界來理解“主一之功”,就不能說他錯了。
他已經(jīng)理解到一心之用了,有了一心的體會。我們平時也常講:一心撲在工作上,一心撲在孩子上,一心撲在愛情上……這個一心已經(jīng)出來了,只是落到事上了,而且沒有覺到自己的一心已經(jīng)落在事上了。所以他才會認為我一心讀書、一心接客,這就是“主一”。王陽明說的“主一”,是要讓他覺到一心,不要掉在事上,不要“逐物”。
程:你講得不錯??催@樣的對話,要多轉(zhuǎn)幾圈,才能看到其中的深意。要經(jīng)過這樣的過程,智慧才能增長。為什么要多轉(zhuǎn)幾圈呢?為了意識完整。其實真正的難度,就在這里。
王陽明講的心學,是比較完整的,他把儒、釋、道三教都含括其中了。我們要講心學,也要講得完整,不然就會昧,就會有看不到的地方。
實際上,陸澄對“主一之功”的認識,也不能說就錯了,因為他是在做事上說的。“主一之功”能不能在做事上講呢?當然可以,如果不能在做事上講,那就太狹隘了,也就沒有意義了?!爸饕恢Α痹谧鍪律现v,就是專心做事,一心一意地做事,這有什么不對呢?沒有啊!你要做事,心是亂的,三心二意,你能做什么?什么你也做不成。所以在做事上講“主一之功”,陸澄沒有錯。
但是,做事應該“主一”,而“主一”不是做事,這兩個不能劃等號,這不能反過來說。說做事的時候,你說要“主一”,這可以,但你不能說“主一”就是做事,所以王陽明才這么說。
大家想一想,我們現(xiàn)在講王陽明,這是不是在做事?他講“主一”,是一心在讀書上,一心在接客上;我們是一心在聽課上,一心在學習上,這不是一回事嗎?這個時候你不“主一”,你能聽明白嗎?你在學習、做事的時候,不能“主一”,不能專注,連力量都沒有,怎么能有所成就?所以王陽明對陸澄的否定,是當境說,不是心學的全部內(nèi)涵。當境說,是為了指出學生的昧處,讓他知道漏洞,有所提高。
這個地方我們要分清楚:學說是學說,當境說是當境說。王陽明的心學是一門學問,這是學說;而當境說則會有一個目的,是在一個具體之處講論,特別是要讓當前的這個人有所收獲,因此不可能端出全部學說。王陽明在這里講的不是學說,而是當境說。大家要有這個意識,不能講亂了。如果這個意識沒有,你的意識就不完整,要想把心學講通,那是不可能的。
這段對話,一問一答,問的人一個境界,答的人一個境界。答的人是為了讓問的人再長進一步,但是他并沒有把“主一”的境界都講出來。我們在理解的時候,除了要明白他們在講什么,落在什么地方,還要把整個意思都看明白,不然意識就不完整,就通透不了。
在心與事兩邊,問的人落了一邊,王陽明就把另一邊說了。如果你以為王陽明講的另一邊才是對的,那你也只剩一邊了??墒俏覀兊拇嬖诒仨氂袃蛇?,只有一邊不完整,一邊無法存在,所以不能只說一邊。
王陽明說這一邊,是因為學生把這一邊給丟了。王陽明在給他說這一邊的時候,學生的那一邊已經(jīng)有了。不知道大家意識到?jīng)]有?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你就在得到這一邊時,把那一邊給丟了。所以王陽明專說這邊,否了那邊,也有問題。但這是淺說,不是深說,不是圓說。
這種講道的方式,我稱之為“邊說”,也叫“對說”,古人稱之為“對治”。這么講,就說到一邊去了,不是完整的學說。
我還是要問你這個問題:“一”在哪?你把二說了,“一”還沒說呢!你把“一”說出來,“主一”這件事才明白,“功”也就好說了。
學:兩邊就是“一”顯,“一”顯就是兩邊,兩邊就是“一”。
程:兩邊為什么是“一”?
學:因為兩邊都見了。學生見了事,王陽明就給他點心。點心的這邊,并不是讓他只見心,不見事,而是讓他兩邊都見,這就是“一”。
程:好,有點意思了。王陽明的深處就在這個地方,從這個地方下去,才能見到王陽明的水平。怎么能夠印證他的水平呢?你再看他后面的話,發(fā)現(xiàn)他還真有水平。所以這里大家下點功夫,你就有了“主一之功”。
學:我理解,“一”就是良知,就是天理?!爸饕恢Α本褪切扌?,就是明心?!爸饕恢Α本褪敲餍闹Α?/p>
這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明白的層次,一個是不明白的層次。明心以后,無所不通;不明心,則可能在一個事上非常專注。另外,明心以后,會覺得這是最好的東西,其他都不值得去追求了;不明心,就可能覺得這個也好,那個也好,就都去抓。
程:你講得不錯,但是要注意,不要落在概念上?!爸饕弧甭淞烁拍睿褪菃栴}。比如說“主一”是良知、明心、天理,等等。只要你講成了概念,你就要回答:良知是什么?明心是什么?天理是什么?所以最終是不能用概念來解決的。
我提醒大家,讀《傳習錄》,讀經(jīng)典,最好不要用概念來作答案。用概念作答案,就落到概念上去了。在概念上解答,就成了用一個概念替換另一個概念,這樣解答,沒有意義,就算你對這個概念理解得很深,也沒有用,因為還是在概念上。你說的是概念,還是境界?只要你說出來,大家都能感覺到。
我們說的心、事兩邊,不是在說概念?!皟蛇叀碑斎灰彩歉拍?,但它不是理論性的概念,而是指示性的概念。用理論性的概念來講心,是很糟糕的。真明白的人,他是在得到實際境界后,才用概念來講的,這時候他也可以用理論性的概念來講。但你在解的時候,不能用理論性的概念來解,而要用實際性的概念,也就是指示性的概念,把它的意思解出來。
我們使用概念時要是意識,要知道概念有兩種性質(zhì),一種是做實際之用,一種是做理論之用。在實際上用,是用來指示的;在理論上用,是用來理解的。我說的這個,大家恐怕還是第一次聽說吧?希望從此建立這種意識,否則就不能打破概念的屏障。
理論是表達實際的,你有了實際的體會,用理論來表達,這可以,這是從實際到理論。但聽講的人,聽到的是理論,就要從理論到實際,才能真正明白你講的是什么。所以聽的人不能從理論到理論,否則就回不到實際中了,因此要從理論到實際。
我們講一個東西,實際在兩頭,理論在中間,這是一個圓環(huán)。理論不從實際產(chǎn)生,理論就是虛妄的;理論回不到實際,理論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講解一個理論性的概念,就要把那個概念所要表達的境界講出來,你才是真的明白了。如果你講的還是理論,你就沒有明白。
當你得到實際體會的時候,再往下找,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理論性的概念沒有意義。為什么?因為它帶了很多定義在里面。在沒有這些定義時,你得到的真實感受,說出來大家也能體會到,因為這是真實的存在。如果是理論,那就無法感知了。所以要在真實的體會上用功,這才是“主一之功”。
其實要講“主一之功”,用什么概念都可以。用天理、良知、明心、佛性、真理……怎么說都可以,關(guān)鍵是要得到那個境界,找到那個體會。體會怎么找?剛才說到一個關(guān)鍵處,你分得出二來。由二上進一步,二上見“一”。那你就上去了,就見到“一”了。
怎么才能見“一”呢?你得了“主一”就見“一”了。“主一”是什么呢?就是主明了。你的主明了,你就見到“一”了,就得到“一”了。為什么要講“主一”呢?因為這個“主”要分成知和行來說。
所以關(guān)鍵是在二上見一。不見二,就不能見一。因為不在二上,就見不著一;離了二,也沒有一。
見了“一”,“主”就明了;“主”明了,“一”就得了;“一”得了,二就通了;二通了,你做什么都可以,都一以貫之,這就是道。
你可不可以專心去讀書、接物呢?當然可以。可不可以致良知、明天理呢?當然可以?!爸鳌泵髁?,做什么都對;“主”不明,做什么都不對。那個叫陸澄的學生,“主”沒有明,他說的“主一”,不是王陽明說的“主一”,所以王陽明才要糾正他。
王陽明給他講的,看起來是兩邊,其實不是兩邊。因為主明了以后,兩邊都見到“一”,這時候就沒有邊了,所有的邊都在“主”里了。
以后你們講話要注意,自己落進去了,就沒有明白。陸澄就落進去了,落到一邊去了,王陽明才說另一邊。你覺得王陽明也落一邊,那是你覺得,如果你真明白了,就沒有邊了,沒有邊才是“主一之功”。為什么?因為真得“一”的時候,怎么做都是“主”在做,都是“一”,哪有邊呢?這時才是“功”。
所以“主一之功”的真正意思,是“主明不迷”,怎么做都對。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自主。你真能自主,就不會迷,不會掉進去。
一說“自主”,好像很好理解,但一遇到事情,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不那么好理解了。為什么?因為你是在概念上理解的。王陽明說“致良知”,好像也好理解,但他說一切都是致良知,你就不好理解了,因為概念理解不管用了。
你問道是什么?我說道是一。你問一是什么?我說一是道。這就沒有意思了, 這就是概念解。那什么是道?所有的一切都是道,但你能把所有的一切都給我講講嗎?這時候你發(fā)現(xiàn),這怎么講?不好講。所以用概念來講道,不好講。但是你真的明白了,也可以用概念來講,你不用概念,用什么呢?而且你講的意思,大家也能明白,也能體會到。
明白的時候不能有概念,講的時候可以用概念??墒悄阌酶拍畹臅r候,不能掉到概念里。而且你用的概念,自己得能解,誰問你,你都可以解答,你才是真明白了。
真明白的人沒有概念,所以必須把概念破掉才能真的明白。因為我們講的是心。心無形無相,哪有概念?所以“心”這個概念沒有定義,我們都在說“心”,都在用這個概念,誰能解釋清楚這是什么?其實物也如此,物的概念,也不能讓我們真的知道那個物是什么,你在物的概念上下多少定義也沒有用。
學:明心的時候說“主一”。理解“主一”的時候,還有一個“主一”,這個才是關(guān)鍵!
學:我體會,“心事兩邊”是個說法,心就是知事的。但是一把它分成心事兩邊,就落在理解上了。一理解,就都是事。本來就沒有什么心事兩邊,心就在事上,就在事上見心。其實知事的時候心就在,你一找,找著的都是事,能找的那個就是心。心見事的時候,跟事同在,心事一體。
程:沒事不要找事。但是不找事,你也不知道心。
學:我覺得兩邊的說法有意思。一說兩邊,我其實就在做主的那一邊了。
程:你說錯了,做主就不在一邊,所以沒有做主的那一邊,否則你就還落在一邊。
我們?yōu)槭裁匆v兩邊呢?目的就是不落一邊。只要落一邊,一定是說一個。說一個,就掉進去了,不管你說的是什么。比如“致良知”這句話,如果你理解成一個,或者一邊,就錯了。如果你的意識在一邊,那另一邊哪去了?講一邊,連智慧都沒有了。
我們每個人,心里不知道裝了多少東西,讀的書越多,裝的東西就越多。比如有人講“天機自動”,這句話是從哪來的?從書上來的。如果你心里沒東西,才能真的感覺到這是怎么回事;如果你心里有東西,就需要格物。格物才能致知,不然你就跑到物上去了,致不了知。
我見到這個樹,就是見到了,我非要說這是樹,那沒有意義,何必多此一舉呢!我們現(xiàn)在不是講概念,也不是講知識,是在體會王陽明講的“致良知”。致良知的時候,你心要光明,不要著東西。不管著了什么,光明都沒有了。
王陽明講“致良知”,是從儒家的“格物致知”來的,但很像佛家講的明心見性。因為王陽明學佛學道,也參禪,有人就說他像禪宗。
王陽明在這個地方也落了概念,他說:“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奔热恢v了“天理”,那么天理是什么?王陽明在這里是應境講,所以就不深講了。但是他明白,他的學生就不一定了。
你們也可以說說,他這里講的“天理”是什么?
學:“天理”就是一,也是道?!皩V饕粋€天理”,就是一心在道上。
程:你的理解不錯,但這是理解。“天理”是一個概念,我已經(jīng)講了,概念有兩種用法,一種是指示用的,一種是理解用的。王陽明講“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專主”就不是理解了,而是指示實際。只有實際才可以專主,理解怎么專主呢?所以王陽明在講了“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之后,就不再解釋了,因為這不是理解的事,所以無需解釋了。
學:我有兩邊的意識了,但是可能更多的時候,都落到一邊去了。
程:這很正常,你現(xiàn)在說的這個“兩邊”,又是一個概念,又成了一邊。
學:我正在體會,如何破掉概念,但感覺被概念困住了,困得挺難受。
程:困是好事,沒有困怎么進步呢?就怕你覺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你要想進步,第一步就是被困,困到特別難受,才會有第二步,那就進步了。不困,就不可能進步。你往前走,邁步要使勁,所以每一步都是困。如果你怕困,你就被困住了。這不就是兩邊嗎?體會到?jīng)]有?
作者程東:現(xiàn)代心學創(chuàng)立者。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北京潭柘書院大先生。出版《真性論》《明心講談》《覺自在》《金剛經(jīng)諦鑒》《壇經(jīng)諦義》《心經(jīng)揭諦》《傳習錄精講》《解老子第一章》等專著。
現(xiàn)代心學:是立心為學、認識自己的學問。我是真實存在,我的存在是可以認識的。現(xiàn)代心學是一門新學,通過理解與實證的方式,開啟心門,把握規(guī)律,悟證本來,解決自我認知與存在的問題,從而破解大惑,真正自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