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樂無如讀書。愛好讀書的人恐怕都有這樣的感受。
讀書之樂在于獲取知識。人非生而知之。求知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從天文地理到自然萬物,從語數(shù)理化到道德法紀, 童蒙之時,疑問何止“十萬個為什么” 。少年讀書, “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識見,養(yǎng)性靈。”(林語堂語)每有所獲,歡欣雀躍。在啟蒙讀書的基礎上,繼續(xù)深造,取得一技之長,一專之能,藉以立業(yè),是為有成之樂。
讀書之樂在于啟迪智慧。一切才智精華盡在書中。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啟迪智慧的鑰匙。一本好書,就像一艘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廣闊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莎士比亞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讀書之樂在于涵養(yǎng)氣質。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nèi)说囊簧?/span>“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精神成長,與他的閱讀息息相關。愛不愛讀書,愛讀哪些書,決定其精神氣質,影響其生活走向。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錘煉了無數(shù)鋼鐵般的意志,造就了多少鋼鐵戰(zhàn)士。“人若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觀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一個愛讀書的人則時常意氣風發(fā),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美慧與光彩。
讀書之樂在于塑造心靈。人生總要回答的一個基本問題就是:應該怎樣做人?讀書可以幫助領悟人生。我們在書中可以看到人生的優(yōu)劣成敗??酌?、老莊以高度的理論嚴密為我們論證了儒、道人生;以《史記》為代表的歷史典籍記錄了幾千年來的世態(tài)萬象,攝錄了風云變幻中的帝王將相、仁人志士、英雄豪杰和廣大民眾的百樣人生;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眾多文學作品,以藝術的手法也為我們描繪了不同時代的多彩人生。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們體驗、感知、思辨,一起喜怒哀樂,逐步懂得是非、美丑與善惡。閱讀了古今中外眾多的人生畫卷,自己這寶貴的一生應如何度過,自然也就能了然于胸了。如此,便可成為人生路上的明白人。
讀書之樂在于滋養(yǎng)性情。人心常隨境變。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時事日新月異,困惑時有發(fā)生。燈紅酒綠,讓人眼花;財引色誘,令人智昏;或遇誤解偏見,讓人氣惱;天災人禍,又讓人喪魂落魄。人生之路既寬廣又曲折。“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索途中,有書為伴,擘如燈塔,猶如北斗。哪怕萬般亂象,心性不致迷惘。
讀書之樂在于跨時空交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讀一好書,便是得一好友。她隨時為伴不厭,隨地交談不煩;忠實安全可靠,睿智和藹可親。哪怕獨居陋室,只要有好書可讀,非但不會感到孤獨,反而感到內(nèi)心的滋潤和享受。對此,培根說道:“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
讀書之樂不勝枚舉。“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辨: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培根語)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的天性。值此2011年世界讀書日之際,愿追求幸福的人們,(如果還沒有,那請從現(xiàn)在開始)不妨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那里面充滿了快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