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來的語文備考
漸新堂
1984年,一篇摩爾的人類社會的成篇現(xiàn)代文閱讀在我國歷史上首次出現(xiàn)在語文試題中,一下子把全國高中語文教師給考懵了:每一個字都認識,每一道題都理解,就是不知道如何解答。
于是,1985年開始在《中學生學習報》報紙上開辟“話讀”的專欄,寫出一系列講解如何閱讀現(xiàn)代文的短文。1986年和另兩位大學同窗一起寫出考場閱讀講道理給方法附閱讀材料及思考題的書,于1987年出版并再版的《閱讀與檢測》,獲得當時高考命題組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命制者彭豐渝,即河南教育學院張建華先生的充分肯定并回贈了他自己出版的《現(xiàn)代文閱讀檢測》(實為試題集)。
1994年高考試題出現(xiàn)了對漢字筆畫筆順的考查,出于激憤于1995年寫出了《高考到底應該考查什么樣的語文能力》投稿《語文學習》,并提出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教學應該有不同階段層次的教學任務及考試要求的建議,堅決反對把語文基礎語文知識以及語文能力不分層次一股腦兒算在高中頭上的作法。該文受到資深編輯的贊賞,卻被范先生主編以害怕引起混亂為由拒絕。1996年在《語文教學通訊》上獲得支持與刊發(fā),自此以后,幾乎每年一篇(全年每一種語文刊物投稿關系再特殊也不超過兩篇,深知一線教師發(fā)文太困難),在該刊物上發(fā)表高考語文備考的有一定深度思考的文章。
1995年在接待的余暇時間里,對高考語言運用部分向命題組的專家們交換意見,提出克服高原形象的建議,并在當時所轄17個區(qū)市縣范圍內的高考模擬考始中嘗試使用為一項生活現(xiàn)象命名——命制雙音節(jié)詞——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先以北京的“拒載”示例,再進行試探性的2分試題的考查,看能否命制出“繞載”“載客”之類的各1分的試題,并發(fā)表)。
1998年出于對高考語文的研究,寫出了《從科舉到高考再到國際語文奧賽》的文章,受青島郭國慶主任國際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委員的啟發(fā),站在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角度,大膽提出舉辦國際語文奧賽的思考,受到新加坡南洋大學胡海洋教授及央視青年文藝頻道張導演的肯定,該文于次年刊發(fā)。
2004年分省命題起,連續(xù)12年為《語文學習》撰寫高考語文綜述以及點評廣東語文試題或廣東寫作試題的文章,直至2015年。
鑒于2000年以后的寫作宿構亂象頻仍,高考寫作的反押題也走得比較偏離,常常采用一些童話寓言之類的遠離高中學生生活嚴重脫離社會發(fā)展的捉迷藏似的寫作試題,以及備考中和閱卷中的與寫作現(xiàn)實嚴重背離的扭曲現(xiàn)實,于2006年吶喊出了《成篇文章的寫作應該盡快退出高考》的呼聲。次年,華中師大中文系譚邦和教授也在香港等地發(fā)出文章《國家不幸詩家幸,不負蒼生負鬼神》對高考寫作遠離生活的現(xiàn)象做出抨擊。2008年汶川地震終于使得命題組開始了新的思考“都沒有寫過是一種公平,都寫過也是一種公平”,命制出了直接涉及地震的“一樣的愛不一樣的表達”的話題作文以及代四川命制的作文試題“堅強”。
最近幾天,又寫出一篇文章,提出今年是高考語文考試新體系建立的元年,在前幾年醞釀的基礎上,國家明確提出了語文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等四大要素,在國家語文考試政策的解說以及對一線備考教師的提示助讀上做了一些通俗化的普及說明。
三十多年來與參加高考命題的十多位專家學者朋友們有二十多年的交往,有請教有建議有批評有溝通有交流,收獲豐厚,得益良多。自己也從1986年開始命制地區(qū)語文高考預選試題(獨自命制現(xiàn)代文閱讀和作文試題)到特區(qū)后好幾年市的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區(qū)的語文試題,從中獲得了很多職業(yè)生涯的愉悅,以及和二十多省市語文同行分享的快樂!
非常感謝我國改革開放恢復高考統(tǒng)一命題39年來的語文試題命制組的一代一代的先生們,是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以及語文學科的深愛與堅守,才使得我國的語文教育沒有像課程改革之后的語文教學一樣全盤西化,沒有淪落為類似十年浩劫的三機一泵式的無序與凌亂,強力指揮著全國的語文教育逐步建立自信,除舊布新,守正創(chuàng)新,帶著遺憾與傷痛,不斷地自行療傷自我修復,頑強地堅持探索,繼續(xù)著前行!
長按或掃描此碼方便繼續(xù)關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