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讀的第677篇文章
這些年來依然安全有效: 維得利珠單抗治療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文獻來源: Dig Dis Sci. 2020 Jul;65(7):1882-1884
特別聲明: 本文屬于醫(yī)學專業(yè)文章,僅供醫(yī)療專業(yè)人員學術交流。不適合作為非專業(yè)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自從1998年以來,針對炎癥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 TNF)的單克隆抗體藥物(生物制劑)已經改變了炎癥性腸?。↖BD)患者的治療模式。
但同時,多達30%的患者還是對這類藥物的誘導治療無應答或應答不佳。
由于這種藥物最初是為治療全身性炎癥疾病(如銀屑病關節(jié)炎)等而研發(fā)的,因此抗-TNF藥物的全身性免疫抑制作用,與嚴重感染和癌癥的風險增加相關。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開始研發(fā)專門針對消化道免疫系統(tǒng)(Gut-selective)的生物制劑,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維得利珠單抗(Vedolizumab, VDZ)。
VDZ特異性阻斷腸道黏膜地址素細胞粘附分子-1(MAdCAM-1)與整合素α4β7的結合,從而避免了全身性的免疫抑制作用。
III期GEMINI系列臨床試驗結果表明,VDZ可有效誘導和維持IBD患者緩解,同時不會增加嚴重感染或機會性感染風險。
除此之外,上市后還進行了更多的研究,試圖解決一些實際的臨床問題,例如長期持續(xù)臨床應答、劑量調整以及對不同類型患者的療效。
關于使用VDZ是否會導致新的關節(jié)痛,或加劇已有的關節(jié)痛,目前文獻中還存在爭議。
同時可以看到,在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人群中,VDZ的療效均具有良好的長期持續(xù)性。
之前一項系統(tǒng)評價和薈萃分析,納入了2014-2017年發(fā)表的VDZ相關研究。
結果顯示VDZ治療UC在第14周、6個月和12個月時的臨床緩解率分別為32%、39%和46%。在CD患者中,相同時間點VDZ的緩解率分別為30%、26%和30%。
此外,GETAID研究小組報告了OBSERV-IBD隊列中VDZ持續(xù)3年的療效和安全性數(shù)據(jù), 這是當前VDZ治療IBD患者最大的研究隊列之一。
這項前瞻性研究,納入既往傳統(tǒng)治療失敗,或至少一種抗-TNF藥物治療失敗的IBD患者。UC患者接受VDZ治療1年的無激素緩解率為62.3%,CD患者為44.7%。
通常VDZ治療6個月時達到臨床緩解的IBD患者,在12個月時仍在持續(xù)緩解。但更長時間的隨訪也觀察到,每年約有10%患者對該藥失去應答。
針對藥物失應答,在臨床實踐中常常提高VDZ的給藥頻率,來重新獲得臨床應答或緩解。GETAID研究小組報告,在VDZ治療第54周,分別有69.2%和52.1%的CD和UC患者接受了劑量優(yōu)化。
在GEMINI長期安全性(LTS)試驗中,也觀察到VDZ給藥頻率從每8周增加到每4周,會使得應答不充分的UC和CD患者獲益。
整體回顧2017年之前所有VDZ相關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劑量強化后重新獲得應答的患者比例為53.8%。
最早,Varkas等人的病例報告,描述了5例VDZ治療后IBD患者出現(xiàn)新的關節(jié)痛,或原有關節(jié)痛加重。
為解釋上述發(fā)現(xiàn),研究者提出了一個猜測:由于MAdCAM-1和血管細胞粘附分子1(VCAM-1)都是α4β7整合素的配體,那么VDZ腸道選擇性的作用,會不會導致α4β7+炎癥細胞遷移至其他表達的VCAM-1區(qū)域?
在此之后,多項研究進一步分析了這一問題,但結果并不完全一致。
一項前瞻性研究,評價了VDZ治療過程中對IBD相關性脊柱炎的臨床益處,結果并沒有發(fā)現(xiàn)關節(jié)炎/骶髂關節(jié)炎新發(fā)或加劇的風險增加。
此外,GEMINI系列試驗的事后分析表明,與安慰劑相比,VDZ治療可減少新發(fā)關節(jié)痛或已有關節(jié)痛加劇的可能性。
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xiàn),部分關節(jié)痛的患者與停用激素存在相關性,無論是在VDZ治療組還是安慰劑素均發(fā)現(xiàn)?;€接受激素治療的患者,停用激素后可能出現(xiàn)關節(jié)癥狀惡化。
在2020年7月的《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雜志中,Reinglas貢獻了更多的VDZ治療IBD的真實世界數(shù)據(jù)。
這項回顧性研究中評估了130位接受VDZ治療的IBD患者(75例CD,55例UC),VDZ治療的中位持續(xù)時間為65周。
結果顯示,在VDZ治療3、6和12個月時,CD患者的臨床緩解率分別為9.1%,26.7%和29.2%,UC的臨床緩解率分別為44.2%,71.4%和77.1%。
CD患者在3、6和12個月時無激素臨床緩解率,分別為9.4%、21.1%、30%;UC患者在相同時間點分別為38.1%,51.3%和53.1%。
VDZ治療1年和2年時,CD患者中止治療的可能性分別為4.9%和9.4%。
與UC相比,CD患者在治療1年和2年隨訪期間劑量強化的發(fā)生率更高,如果患者以前已經使用過多種生物制劑,則CDZ的療效會降低。
安全性方面,VDZ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低。
具體來看關節(jié)痛,所有患者中有18例在VDZ治療前就存在關節(jié)痛,經過VDZ治療后其中3例關節(jié)癥狀緩解,3例關節(jié)癥狀惡化,其余12例患者關節(jié)癥狀一直沒有變化。
上述研究結果增加了更多的真實世界證據(jù),一致顯示與之前已經使用或一種或多種生物制劑治療的患者相比,未使用過生物制劑的IBD患者緩解率更高,且藥物劑量強化更少。
直接比較CD和UC這兩種疾病,似乎UC患者在接受VDZ治療后的緩解率更高。
此外,在真實世界的臨床實踐中,VDZ似乎很少出現(xiàn)嚴重不良事件。
對于VDZ與脊椎關節(jié)?。⊿pAs)和周圍性關節(jié)炎的關系,目前僅有一些病例系列報告,尚缺乏前瞻性的研究。
Reinglas等人進行的研究,沒有觀察到VDZ與新發(fā)關節(jié)炎之間的存在相關性,需要更多研究來更清晰地闡述這一問題。
這一研究關于VDZ治療IB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shù)據(jù)表明:
這一研究增加了真實世界中VDZ治療CD和UC的療效、長期持續(xù)性和安全性數(shù)據(jù)。
隨著VDZ在臨床治療中不斷普及,以及中-重度CD和UC治療藥物的不斷增加,未來的研究應該聚焦在:評估特定患者在適當時間點,如何選擇和平衡最有效和安全的治療方案。
VARSITY是首個“頭對頭“比較不同生物制劑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對于中度至重度活動性UC,VDZ在臨床緩解和內鏡緩解方面均優(yōu)于阿達木單抗,但在無激素緩解方面沒有顯著更優(yōu)。
進一步的IBD藥物比較性研究,有助于理解VDZ和其他療法對不同類型、時間、疾病階段IBD患者的影響,從而指導醫(yī)療專業(yè)人士對每個患者采取最適合治療策略。
(本文僅供個人學習)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文章鏈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