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685 年—1905 年)
5 億年前,河間市境為大海的一部分,經(jīng)逐年沉積,漸成陸地。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在此生活勞動。戰(zhàn)國時期在此置縣后,河間市發(fā)生了不勝枚舉的大事。茲擇其主要內(nèi)容依時代為序載于后。
春 秋
周莊王十二年 魯莊公九年(公元前 685 年)
公元前 686 年冬,齊國發(fā)生了爭奪君位的動亂。幾個月以后在鮑叔牙等人的輔佐下,公子小白登上了王位,是為齊桓公。心懷雄心大志的齊桓公在鮑叔牙的極力舉薦下,任用管仲為相,齊桓公同時封鮑叔牙于束州(今河間束城)。
周惠王(姬閬)十三年燕莊公二十七年 丁巳(公元前 664 年)
山戎侵燕,燕告急于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大軍過河間。
戰(zhàn) 國
燕文公十二年(公元前 350 年)
燕置武垣縣(治所在今肅寧縣垣城村)。轄今河間大部地區(qū)。
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公元前 300 年)
建趙都軍城(治所在今河間縣城)。
秦王嬴政十一年 趙悼襄王九年 燕王喜十九年(公元前 236 年)
秦大將桓齮、楊端和奪取趙國河間等六城。為歷史上河間第一次攻城之戰(zhàn)。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 284 年)
燕國征發(fā)全國軍隊出征,以樂毅為上將軍。秦派尉(官名)斯離率兵和三晉之師會合。趙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統(tǒng)率燕、秦、 韓、趙 、魏五國 之兵伐 齊。齊國也征發(fā)全國兵眾拒戰(zhàn)于濟西,齊將觸子沒有斗志 ,一戰(zhàn) 就下令退 兵,單 身乘車溜走,齊軍大??;達子統(tǒng)率余卒繼續(xù)作戰(zhàn),屯兵于秦周(臨淄雍門以西地方),又戰(zhàn)敗,達子戰(zhàn)死。這時樂毅遣還秦、韓之師,分魏 師攻占 舊宋國之 地,并 分趙師攻取河間,自己率燕師長驅(qū)進擊,攻下齊都臨淄。
西 漢
西漢初,于今河間境內(nèi)置州鄉(xiāng)縣(治所在今冢耳村)、束州縣(治所在今束城鎮(zhèn))。
漢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 178 年)
三月,置河間國(治所在今獻縣河城街)。封劉辟疆為河間王。
漢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 155 年)
三月,封劉德為河間王。
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 154 年)
河間王太傅衛(wèi)綰,擊吳楚有功,拜為中尉。漢景帝利用平叛吳楚七國的有利時
機,沿用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張,把勢力強大的諸侯國分成若干個小王
國。當時的趙國就分為六,除趙外還立有河間、廣川、中山、常山、清河等國。
漢元光五年(公元前 130 年)
十月,河間王劉德赴京應對三十余事。劉德修學好古以金帛招求四方善書,得先秦故書有《周官》、《尚書》、《禮記》、《孟子》、《老子》等。采禮樂古事,稍稍增輯,至五百余篇。
漢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 126 年)
河間獻王子劉禁封州鄉(xiāng)候。于州鄉(xiāng)縣建州鄉(xiāng)候國。傳六世至王莽時除。
漢甘露元年(公元前 53 年)
任命京兆尹張敞為冀州刺史,時冀州轄:魏郡、巨鹿、常山、清河等郡和廣平、
真定、中山、信都、河間等國。
漢建昭元年(公元前 38 年)
冬,河間王劉元因罪被廢,遷房陵。
建武十三年(公元前 37 年)
河間國撤銷,并入信都,屬冀州刺史部。
漢孝成帝(劉驁)建始元年(公元前 32 年)
正月,立故河間王劉元弟上郡庫令劉良為河間王(上郡庫令,漢北邊設有兵器庫及庫官)。
漢更始二年(公元24 年)
正月,平虜大將軍劉秀北徇薊時,正值王朗討伐劉秀,故廣陽王子劉接在薊響應王朗,城內(nèi)擾亂,劉秀倉皇出逃,晨夜南馳,而后西進,從而在河間留下很多的傳說。二月,劉秀進拔盧奴,移檄邊郡,共擊邯鄲。劉秀部先后斬王朗部三萬人,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間等二十二縣。四月,進軍邯鄲,五月攻下邯鄲,殺王朗。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劉秀遂定河北自立。
東 漢
建武年間(公元22—55 年)
州鄉(xiāng)縣并入武垣縣。
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 年)
分樂成、渤海、涿郡縣,復置河間國,皇弟劉開被封為河間王。
永建六年(公元131 年)
二月,河間孝王劉開死,子劉政繼位為王。政傲岸不羈,順帝遣吳郡沈景為河間相,景到任,整頓吏治,捕奸人案其罪,殺惡者數(shù)十人,釋放冤獄者百余人,政績頗顯。
本初元年(公元 146 年)
漢質(zhì)帝劉纘駕崩后,因無子嗣,朝臣為繼承皇位之人選爭議十分激烈,最后由朝中重臣“梁太后與其兄大將軍梁冀定策禁中”,擁立 15 歲的河間王之后劉志繼
承大統(tǒng),是為漢桓帝。
永康元年(公元167 年)
桓帝劉志駕崩后,竇太后臨朝,召侍御史河間劉鯈,問以國中宗室之賢者(物色帝位繼承人)。劉鯈稱時任許解瀆亭侯劉宏可即位,遂定十二歲劉宏為帝位繼承人。即后來的漢靈帝。
漢中平五年(公元188 年)
六月,漢靈帝欲北巡河間舊宅,冀州刺史王芬謀兵變,欲誅諸常侍黃門,廢劉宏,立合肥侯。王芬以其謀告知曹操,曹操勸止。北巡未成行。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 年)
河間民 田銀、 蘇伯乘 曹操西 征, 游說幽 冀反。曹丕遣 將軍賈 信征討 ,應時 克滅,余者千人請降。
魏國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 年)
河間國改稱郡。
西 晉
泰始元年(公元265 年)
恢復河間國(東晉十六國時又改稱郡)。是年,司馬氏分河間、涿郡置高陽、
章武二國。束州屬章武國轄。
建興二年 漢嘉平四年(公元314 年)
冬,章武人王慎起兵于科斗壘,轉(zhuǎn)戰(zhàn)河間、渤海諸郡,石勒以揚武將軍張夷為河間太守,參軍臨深為渤海太守,各率部兵三千鎮(zhèn)壓。
建興四年 漢建元二年(公元316 年)
十二月,河間邢嘏聚眾數(shù)百人起義。
太元十八年 北魏登國八年(公元393 年)
五月,慕容垂以子慕容熙為河間王。
義熙三年 北魏天賜四年(公元407 年)
二月,北魏拓跋珪封子拓跋修為河間王。
南 北 朝
宋大明七年 北魏和平二年(公元461 年)
十月,深澤、束州(束城)諸州縣民殺縣令,被州軍鎮(zhèn)壓。
北魏延興二年(公元472 年)
九月,北魏河間王閭虎皮貪贓枉法,被賜死。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 年)
置瀛州,治趙都軍城(今河間城),轄高陽、河間、章武、浮陽 4 郡。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 年)
五月,北魏宣武帝元恪以元勰都督冀、定、相、瀛、幽、平、營等七州諸軍事、定州刺史。
北魏孝明帝(元詡) 熙平元年 丙申(516 年)
四月,北魏以封回為瀛洲刺史,是時州境水災,百姓困乏,開倉賑災。
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 年)
北齊分瀛、冀二州,置滄州,治饒安(今鹽山西南)。
北魏神龜二年(公元519 年)
北魏瀛州民劉宣明謀起義,事泄被殺。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 年)
正月,河間王元琛、章武王元融犯貪污罪,削爵除名。七月復河間王元琛爵。
北魏武泰元年(公元528 年)
杜洛周率農(nóng)民起義軍攻取瀛州城(今河間)。
后葛榮起義軍吞并杜洛周部,盡占瀛州所屬郡縣。
北魏節(jié)閔帝(元恭)普泰元年 廢帝(元朗)中興元年(公元531 年)
二月,北魏清河崔祖螭聚渤海、高陽、河間、樂陵等七郡人圍東陽(青州治所,今山東益都),旬日之間,眾十余萬,青州刺史王貴民率眾固守。
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 年)
九月, 河間邢 莫納、 范陽盧 仲禮 領導的 農(nóng)民起 義,相 繼被東 魏大都 督賀拔 仁鎮(zhèn)壓。
東魏武定八年(公元550 年)
五月,東魏靜帝進高洋相國,以冀州之渤海、長樂、安德、武邑、瀛州之河間、高陽、章武,定州之中山、、常山、博陵等十郡,二十萬戶為其封地。
七月,北齊以高澄子高孝琬為河間王。
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 年)
撤銷束州縣。
十一月,高湛、高緯殺河間王高孝琬。
北齊幼主(高恒)承光元年 北周建德六年(577 年)
二月,河北境內(nèi)司、冀、趙、定、瀛、幽、東燕、北燕、滄、安、南營盡歸于北周。
隋
開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
恢復束州縣,并更名為束城縣。
開皇十九年(公元599 年)
統(tǒng)一度量衡,規(guī)定以古尺一尺二寸為一尺,以古斗三升為一升,
以古稱三斤為一斤。
大業(yè)元年(公元605 年)
置河間縣,武垣縣并入。
大業(yè)三年(公元607 年)
改瀛州為河間郡,治河間。時統(tǒng)縣 13,戶 173883。隋文帝開皇、仁壽時期和
隋煬帝大業(yè)初期,河北為全國富裕繁榮地區(qū)之一,有“燕南趙北,實為天府”之說。
大業(yè)十二年(公元616 年)
河間格 謙起義 ,擁眾 十余萬 ,自 稱燕王 。不久 兵敗, 被害。 其部將 高開道 收其余眾,繼續(xù)斗爭,縱橫燕地,軍勢復盛。
大業(yè)十三年(公元617 年)
竇建德率農(nóng)民起義軍敢死士 1000 人,乘大霧,大破薛世雄統(tǒng)領的隋軍 3 萬人于河間城南七里井(今河間城南八里鋪附近)。薛世雄僅與數(shù)十騎遁歸涿郡,恐懼而死。次年七月,河間郡丞王琮投降竇建德,為瀛州刺史。
唐
武德五年(公元622 年)
劉黑闥率農(nóng)民起義軍攻取瀛州,殺刺史馬匡武。
貞觀元年(公元627 年)
唐初州 縣之數(shù) 倍于隋 。太 宗以 民少吏 多,改 革其弊 ,命大 加并省 ,因州 形便,分全國為十道。瀛州屬河北道。
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 年)
瀛州刺史朱潭征發(fā)民工在河間西北開長豐渠。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 年)
瀛州刺史賈敦頤,因州界滹沱河及滱水(唐河),每歲泛溢,漂流人居,奏立堤堰,免除水患。
景云二年(公元711 年)
置鄚州,割瀛洲之鄚、任丘、文安、清苑、幽州之歸義等五縣歸屬,不久歸義縣復歸幽州,鄚州只轄四縣,州治鄚縣(今雄縣南)。
開元二十年(公元732 年)
原置瀛州之高陽軍移至易州城內(nèi)。
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 年)
瀛州刺史盧暉主持在河間西南五里外開長豐渠,自束城、平舒(今大城)引滹
沱河水東入淇通漕,溉田 500 余頃。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 年)
安祿山、史思明 攻破河間。長史 李暐、司法 李奐陣亡。河北 道采訪使李光弼
打敗史思明于九門。河間等地歸屬唐。
至德元年(公元756 年)
十月,叛軍尹子奇圍河間,40 余日不下,史 思明引兵增援 。顏真卿遣其將 和琳領兵 12000 人救河間,為史思明所敗,河間城陷。
貞元二年(公元786 年)
是年,詩人劉長卿卒。
長慶元年(公元821 年)
三月, 穆宗 準盧龍 節(jié)度使 劉總 所奏, 將其所 轄區(qū)域 分三道 ,置瀛 、莫觀 察史,盧士玖任之,治瀛州。
光化三年(公元900 年)
十月,朱溫部下大將張存敬連克瀛、景、莫等州 20 城。
五 代
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 年)
四月,晉兵攻瀛州,刺史趙敬降。
后晉天福元年(公元936 年)
河東節(jié) 度使石 敬塘, 在契丹 幫助 下,滅 后唐, 建立后 晉王朝 。按預 定條件 報答契丹,把燕云十六州割讓契丹。河間隨瀛州歸契丹轄。
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 年)
十一月,契丹耶律德光冊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石敬瑭割幽、薊、瀛、莫、涿、檀、順、新、媯、儒、武、云、應、寰、朔、蔚等十六州給契丹,并每歲上貢帛三十萬匹。
后周顯德五年(公元958 年)
五月,后周成德節(jié)度使郭崇攻占遼束城。
后周顯德六年(公元959 年)
五月初一,后周世宗柴榮率兵收復瀛州,契丹刺史高彥暉投降。
北 宋
雍熙三年(公元986 年)
十二月 ,遼以 數(shù)萬騎 兵入瀛 州, 宋軍陷 重圍, 死者數(shù) 萬人, 宋將劉 廷讓僅 以身免。
雍熙四年(公元987 年)
正月, 契丹軍 破束城 縣,縱 兵大 掠。是 年,契 丹軍進 攻瀛州 。瀛州 部署劉 廷讓率部與該軍戰(zhàn)于君子館,刺史賀令圖被俘。是年,宋分河北為東、西路。大名、開德、河間三府。
宋端拱元年(公元988 年)
十月,宋以樊知古為河北西路、河北東路都轉(zhuǎn)運使(掌管屯戍、守衛(wèi))。宋設都轉(zhuǎn)運使之職自此起。
咸平五年(公元1002 年)
一月, 契丹軍 攻河間 ,范廷 召率 軍與契 丹軍戰(zhàn) 于瀛州 西部, 將契丹 軍趕到 莫州東 30 里,斬殺 1 萬多人。救出被擄百姓數(shù)萬人。
景德元年(公元1004 年)
十月, 遼兵沿 胡蘆河 越南關 ,師 抵瀛州 城下, 晝夜攻 城。宋 兵拒守 ,發(fā)壘 石巨木擊之,逾十數(shù)日。遼蕭太后親鼓眾急擊,遼兵 攻城者 死三萬, 傷者加 倍,終不克,乃退。宋獲甲兵、矢、牌數(shù)百萬,史稱“瀛州大戰(zhàn)”。
慶歷八年(公元1048 年)
置高陽 關路安 撫使, 治河間 ,統(tǒng) 瀛、莫 、雄、 霸、冀 、滄、 永靜、 保定、 乾寧、信安 10 州軍。
皇祐四年(公元1052 年)
三月,包拯為龍圖閣學士、河北轉(zhuǎn)運使,并兼任瀛州知州,在任期間上疏《論
瀛州公用》。居數(shù)月,徙為高陽關路安撫使,該路吏民積歲所負公錢十余萬悉與免
除。1053 年,因其子去世而去職。
熙寧六年(公元1073 年)
束城縣改為鎮(zhèn),并入河間,元祐元年(1086 年)復縣。金正隆年間又改為鎮(zhèn)。
元朝初期,又并入河間。
大觀二年(公元1108 年)
置河間府,治河間。
金
天會四年(公元1126 年)
一月, 金兵圍 汴京, 宋欽宗 無心 抗金, 主動求 和,割 讓太原 、中山 、河間 三鎮(zhèn),增歲幣,以伯侄相稱。宋京師解圍。三月,宋 雖割三 鎮(zhèn),但三 鎮(zhèn)之民 堅守不降,宋順勢詔令固守。金兵攻河間,宋出兵援救。
天會五年(公元1127 年)
五月,金兵圍河間,宋兵萬人自恩、冀趨河間襲擊金兵。
九月, 金兵由 汴京回 師河北 ,金 將哲母 還攻河 間,雄 州、莫 州宋兵 來援, 金兵凡七戰(zhàn)皆勝。金兵攻取河間,并縱軍大掠居民。
同年,宋徽宗、欽宗被俘經(jīng)河間北去。
天會七年(公元1129 年)
置河間總管府,設河北東路,治河間,轄蠡、莫、深、獻、清、滄、冀、景 8州及河間府共 30 縣。
正隆三年(公元1158 年)
金河間府置瀛州瀛海軍節(jié)度使兼總管,置轉(zhuǎn)運司,戶 31600。
正隆年間(公元1156 年至 1160 年)
析河間西部置肅寧縣。
大定二年(公元1162 年)
金宗室遷居河間者縱欲橫行,官府依法繩之。
大定十九年(1179 年)
十一月,金世宗冬獵于河間。
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 年)
七月,因土地緊張,金對遷至河間之女真宗室貴族凡占用兩處田地者,令回納一處。
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 年)
河間女真族宗室貴族盡徙平州。
明昌二年(公元1191 年)
于河間修筑球場,球戲為一種騎馬習武活動。
貞祐 元年(公元1213 年)
秋,蒙古軍分三路南下,鐵木真(成吉思汗)與其四子拖雷率中軍攻取河間后折向山東。
正大七年(公元1230 年)
十一月,立河間稅課所(鹽),置鹽場,撥灶戶 2376。
元
太宗九年(公元1236 年)
是年,蒙古分賜諸王、后妃公主、勛臣以五絲戶(在貴族、功臣封地內(nèi)的村戶) ,在河北真定河間廣平大名等州縣約有 23 萬戶。
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 年)
蒙古立河間提舉鹽榷場,歲辦鹽 34700 袋。
元世祖至元元年(公元1264 年)
是年,蒙古置真定路、大名路、河間路、保定路、宣德府管匠官。
至元二年(公元1265 年)
撒銷任丘、肅寧、莫亭 3 縣,并入河間縣,不久復原建制。
肅寧縣改為鎮(zhèn)并入河間縣,后復縣制。
設河間路總管府于河間,轄錄事司及滄、景、清、獻、莫、陵 6 州共 23 縣。
至元七年(公元1270 年)
河間鹽始定例歲煎鹽 10 萬引,辦課鹽 l 萬錠,次年增鹽課 20 萬引,添灶戶 900 余。
至元八年(公元1271 年)
二月,發(fā)中都、順天、真定、河間、平灤民兩萬八千余人筑宮城。
至元十年(公元1273 年)
元設保定軍器人匠提舉司,下屬有河間甲局。
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 年)
將河間 稅課達 魯花赤 清滄鹽 使所 改為都 轉(zhuǎn)運使 司,掌 場灶榷 辦鹽貨 ,以資 國用。下設鹽場 22 所。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 年)
九月十二日,南宋丞相文天祥 住宿河間,寫了《過河間夜宿家則翁三絕》、《九月十二日至河間集杜詩》等憂國憂民的詩篇。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 年)
二月,元令大都,河間、山東管鹽運司并兼管酒、醋。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 年)
七月,并大都(今北京)鹽運司入河間為一。
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 年)
十月,改河間鹽運司為都轉(zhuǎn)運使司。
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 年)
八月,以河間等路鹽運司兼管順德、廣平、綦陽三鐵冶。
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 年)
是年,河間鹽場增灶戶 470 戶,辦鹽 35 萬引。
大德七年(公元1303 年)
二月,并大都鹽運司入河間鹽運司。
至大元年(1308 年)
河間鹽歲辦增至 45 萬引,為該處歷來最大引數(shù)。
延祐六年(公元1319 年)
河間等路都轉(zhuǎn)運鹽使司頒分司印,巡行郡邑,以防私鹽之弊。
泰定二年(公元1325 年)
五月,改河間鹽運司為大都河間等路都轉(zhuǎn)運鹽使司。
至正年間(公元1341 一 1368 年)
河間路總管王思誠主持創(chuàng)建毛公書院。
至正三年(公元1343 年)
是年,河間鹽運司歲額鹽 35 萬引,近年又增加 3 萬引,而灶戶逃亡過多,若依舊 照 辦, 人 力不 足 , 且行 鹽 之地 旱 蝗水 災 相仍 , 百 姓無 買 鹽之 資 ,食 鹽 量已少,故中書省準河間鹽運司減鹽 1 萬引。
明
洪武元年(公元1368 年)
八月,朱元璋派徐達率軍北伐,攻取河間。
十月,廢河間路,置河間府,治河間。轄滄、景二州共 16 縣。
洪武二年(公元1369 年)
正月,置河間長蘆都轉(zhuǎn)運鹽使司。
十二月,設北平、河間都轉(zhuǎn)運鹽使司,所屬利民等 24 場,歲課鹽 78852 引, 每引 400 斤。凡灶戶納鹽 1 引,官給本米 1 石。
建文元年(公元1399 年)
七月至八月,惠帝拜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討燕軍,后耿炳文敗?;莸壅俦倪€ 。都督徐凱軍河間。
九月,惠帝拜李景隆為大將軍,并收集炳文余眾,合兵五十萬,進營河間。十一月,燕王回師,景隆大敗。
洪武四年至永樂十八年(公元1371 年至 1420 年)
經(jīng)元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和明初“靖難之亂”,河北居民稀少,田園荒蕪,自洪武四年(1371 年)開始,從外地 30 縣向河間移民。永樂年間又多次從山西等地移民至河間等地。
永樂元年(公元1403 年)
設河間衛(wèi),大同、沈陽中屯衛(wèi)也寄治河間。
正統(tǒng)元年(公元1436 年)
六月,徙在京蒙古降人于河間、德州。
正統(tǒng)十二年(公元1447 年)
閏四月,附馬都尉王誼縱其家奴于河間府占耕軍民田,為知州廖謨所奏,請治其罪。英宗包庇。
景泰二年(公元1451 年)
二月,據(jù)戶部奏,順天、河間等府州縣土地,多被豪強占奪,計數(shù)十百頃。
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 年)
六月,皇親錦衣衛(wèi)指揮王源,侵占河間、靜海民田 1200 余頃。
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 年)
河間知府許中魯主持疏浚古洋河,并建宿駕口橋。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 年)
知府郜相主持,樊深纂修《河間府志》,全書計 28 卷。
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 年)
河間縣令郭學書主持修筑古洋河堤及橋梁。
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 年)
三月,河間知縣夏之臣主持修建古洋河橋。次年三月,他和知府錢楷主持修筑古洋河堤。
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 年)
河間知府錢楷主持修建南八里鋪、沈家村、宿駕口 3 座橋。
萬歷二十六年(公元1598 年)
河間知縣王遇賓主持建成瀛州書院。
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 年)
知縣趙完壁纂修《河間乘史》。
萬歷三十九年(公元1611 年)
正月,河間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擁眾 8000 余人。逼近京畿,兵部派軍隊鎮(zhèn)壓。
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 年)
太守杜應芳主持,陳士彥纂修《河間府志》,全書共 15 卷。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 年)
清兵南下,攻破河間城。河間衛(wèi)指揮趙鼎新、知府顏印紹、知縣陳三接率眾
抗清,趙、顏、陳部下陣亡很多。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 年)
農(nóng)民起義軍李自成部攻占河間。
清
順治六年(公元1649 年)
七月,護軍統(tǒng)領敦拜領兵鎮(zhèn)壓河間農(nóng)民起義。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 年)
知縣袁元主持,楊九有纂修《河間縣志》,全書共 12 卷。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 年)
徐可先纂修《河間府志》,全書共 22 卷。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
十月初二,康熙帝南巡,駐蹕河間城南太平莊行宮,并寫下“新霜來朔氣,
納稼滿西疇”等詩句。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 年)
康熙帝親閱河工,特授方略、撥給款項,詔令在獻縣、河間境內(nèi)子牙河東、西
兩岸,高筑長堤各 200 里。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 年)
二月,飭修永定河堤壩。四月,河間、天津等府水利各工先后告竣。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 年)
知府杜甲與周嘉露主持,由黃文蓮、胡天游纂修《河間府新志》,全書共 20
卷。
同年,由知縣吳山鳳主持,黃文蓮、梁士恪纂修《河間縣志》,全書共 6 卷。
嘉慶七年(公元1802 年)
三月,修筑河間縣高家口堤。
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 年)
河間縣人口達到 184430 人。
咸豐四年(公元1854 年)
二月六日,清將僧格林沁部追擊太平天國北伐軍李開芳部。數(shù)萬人由大城縣的留各莊(當時屬河間)退至河間縣束城、馬房、徘徊、高辛莊、管德莊、劉九村一帶,因冰雪塞,死者甚眾。
十五日,太平軍在束城、高辛莊一帶被清軍圍困。
三月七日,太平軍由束城、高辛莊一帶突圍至獻縣。
咸豐七年(公元1857 年)
八月,河間西九吉不斷發(fā)生抗官斗爭,府、縣派兵鎮(zhèn)壓。
咸豐十年(公元1860 年)
英法聯(lián)軍侵入河間縣。
河間城東文莊的賈龍聚眾起義,后被知縣談春暉派兵鎮(zhèn)壓。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 年)
三月,天主教獻縣張莊堂主派神甫、修士來河間傳教。
同治元年(公元1862 年)
清政府在直隸境內(nèi)試辦保甲制。
同治六年(公元1867 年)
春、夏,河間旱災嚴重,饑民起義。八月二十五日,起義軍與清兵戰(zhàn)于張各橋西,清兵死數(shù)十人。冬,起義被鎮(zhèn)壓。
同治七年(公元1868 年)
二月七日,捻軍首領張宗禹率部由保定進攻河間,清政府令天津洋槍隊、練軍各部赴河間,與駐山東清軍聯(lián)合鎮(zhèn)壓捻軍,捻軍退至滹沱河以南。
同治八年(公元1869 年)
八月,河間、永平、遵化等所屬地方官府征收錢糧劇增。農(nóng)民苦不堪言。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 年)
良鄉(xiāng)游杏邨撰《續(xù)修河間縣志稿》,僅存稿本,現(xiàn)存保定圖書館。
光緒九年(公元1883 年)
河間縣有 95733 戶,382641 人。
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 年)
四月二十日,河間大清郵政局創(chuàng)立。只收平信,不辦其它業(yè)務。
十二月十五日,直隸總督裕祿派梅東益率兵三營到河間、冀州、深州等地鎮(zhèn)
壓義和團。
是年,全縣第一所小學—萌養(yǎng)小學在河間城內(nèi)創(chuàng)立。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 年)
二月,河間爆發(fā)義和團運動,河間知府發(fā)出規(guī)勸義和團解散的告示,團民不予理睬。
七月,義和團攻打范圪垯天主教堂。
十月十八日,八國聯(lián)軍中法軍 1000 名侵入河間。
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 年)
河間府官立中學堂(今河間第一中學前身,民國年間改為省立第三中學)改設于縣城東南隅原府學內(nèi)。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 年)
二月,河間、任丘等地農(nóng)民聚眾抗官,旗幟上寫著“掃清滅洋保真主”。
是年,河間電報局創(chuàng)立。
圣公會醫(yī)院建于縣城東大街(原河間師范、今河間一實小幼兒園處)。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 年)
十月十七日。秋操閱兵大臣鐵良、袁世凱抵河間。
十月二十六日,鐵良、袁世凱在河間舉行秋操閱兵,于次日返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