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經方解讀(十七)
【組 成】熟地黃八錢(24克),山茱萸四錢(12克),干山藥四錢(12克),澤瀉三錢(10克),茯苓去皮三錢(10克),丹皮三錢(10克)。
【煎 服 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水化下三丸。(現代用法:煉蜜為丸,每丸約重15克,成年人每服一丸,一日三次,空腹時服,開水送下,或水煎服。)
【服 法】本方作者錢仲陽從《金匱》腎氣丸中減去桂、附而成。為治腎陰不足,陰虛火旺的主要方劑,其病以腰痠腿軟,頭暈目眩,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為主要癥狀。根據《素問》“虛則補之”,“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的治療原則,治宜用滋補腎陰,壯水制火之法。故方中重用熱地,甘溫味厚,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為君藥。肝腎同源,補腎必要養(yǎng)肝,以防子盜母氣,用山芋肉酸溫,補腎養(yǎng)肝血,兼可固腎澀精,可防精血的流失,增強熱地補肝腎,助封藏之功;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充養(yǎng),故用山藥甘平,健脾益精固腎,以上二味均為臣藥。君臣藥合用以培本為主,尤其著重滋補腎陰。腎為水臟,主氣化,由于腎陰虧虛,常導致虛火上炎,而腎濁不降,故配伍澤瀉淡滲入腎,宣泄腎濁,以瀉助補,并且可以制約熟地的滋膩礙胃之弊;茯苓甘淡入脾,淡滲利濕,助山藥益脾。陰血不足則生內熱,伏熱內擾,復耗陰血,故丹皮清血中之伏熱,以防耗傷陰血,并可制約山芋肉之溫性,以上三藥共為佐藥。全方藥僅六味,配伍相當精當,前三味為補,三補為治本,后三味為瀉,三瀉為治標,三補配三瀉,使本方補而不滯,瀉而不傷陰,成為一首通補開合,平補腎陰的良方。
本方藥物多為陰柔滋膩之品,雖能益陰,但用之過多,有礙于脾胃的運化功能,故平素脾胃虛弱者,應當慎用。同時還應注意,使用本方時,一定要按照原書用量比例,方可見效。
【臨床應用】本方為補陰的基礎方,后世很多滋補腎陰的方劑都從此方加減化裁而成。本方用以治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諸證。臨證以腰酸腿軟,頭暈目眩,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沉細數為辨證要點。
本方在臨床上應用極為廣泛。在配伍用量上可靈活掌握。如腎陰虛,可用原方劑量;如消渴可加重山藥劑量至30-50克,熱地減為12克;如以遺精、頭暈為主,可適當增加山茱萸劑量;如陰虛火旺,或血熱者,可加重丹皮用量,且熟地改用生地;如腎虛水腫,或濕熱下注,見有小便淋痛者,可加重澤瀉、茯苓的用量。
若兼見腰膝痛甚者,加杜仲、牛膝、以強壯筋骨;若小便數多者,去澤瀉加益智仁,以固精縮泉。
現代常用本方治療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神經衰弱等病,但必須具有肝腎陰虛的證候。
附方:
知柏地黃丸(《醫(yī)宗金鑒》)又名知柏八味丸。系將六味地黃丸加知母二兩(60克)、黃柏二兩(60克),配為蜜丸,或作湯劑煎服。丸劑、湯劑服法與六味地黃丸同。功用: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而致的骨蒸勞熱,虛煩盜汗,腰脊痠痛,遺精等證。
都氣丸(《醫(yī)宗己任編》)本方系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二錢(6克),作蜜丸。亦可作湯劑煎服。功用:滋腎納氣。主治:腎陰虛氣喘,呃逆之證。
麥味地黃丸(《醫(yī)級》)原名八仙長壽丸,本方在六味地黃丸內加麥冬三錢(10克)、五味子二錢(6克),亦即都氣丸加麥冬,制為蜜丸,亦可作湯劑煎服。服法與六味地黃丸同。功用:斂肺納腎。主治:肺腎陰虛??人源?,潮熱盜汗。
杞菊地黃丸(《醫(yī)級》)本方系將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各10克,制為蜜丸。亦可作湯劑,水煎服。功用:滋腎養(yǎng)肝。主洽:肝腎陰虛而致兩眼昏花,視物不明,或眼睛干澀,迎風流淚。
左歸丸(《景岳全書》)本方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去澤瀉、丹皮、茯苓加枸杞、牛膝、菟絲子、鹿角膠、龜版膠四兩(120克),加蜜為丸或作湯劑煎服,服法與六味地黃丸同。功用:滋陰補腎。主治:真陰不足。頭目眩暈,腰痠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咽干,渴欲飲水,舌光少苔,脈細或數。在運用本方時,宜加入陳皮、砂仁等理氣而醒脾胃,防止進補妨運之弊。
左歸飲(《景岳全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去丹皮、澤瀉,加枸杞、甘草而成。水煎服。功用:補益腎陰。主治:真陰不足。腰痠遺泄,盜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飲,舌光紅,脈細數。
左歸飲與左歸丸同屬治腎陰虛之劑,適用于,虛而無邪者,適用于真陰不足之證。但左歸飲藥味較少,效力亦較薄弱,用于腎水不足之輕證。
【文獻摘錄】“此足少陰厥陰藥也。熟地滋陰補腎,生血生精。山茱溫肝逐風,澀精秘氣。牡丹瀉君相之伏火,涼血退熱。山藥清虛熱于肺脾,補脾固腎。茯苓滲脾中濕熱,而通腎交心。澤瀉瀉膀朧水邪,而聰耳明目。六經備治,而功專腎肝,寒燥不偏,而補兼氣血。茍能常服,其功未易殫述也?!保ā夺t(yī)方集解》)
“此方大補肝脾腎三臟,真陰不足,精血虧損等證。古人用補,必兼瀉邪,邪去則補乃得力。故以熟地大補腎臟之精血為君,必以澤瀉分導腎與膀朧之邪濁為佐,山萸之補肝固精,即以丹相能清泄厥陰少陽血分相火者繼之,山藥養(yǎng)脾陰,茯苓滲脾濕,皮和相濟,不燥不寒,得王道之方也?!?《成方便讀》)
包潘良——在線輔導
浙江省東方中醫(yī)信息化技術研究院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