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如何練好太極拳 ——錘煉太極功夫的三條必由之路(二)
學練途徑之三:理上揣摩
很多人練太極拳,只滿足每天練了多少遍套路,但是,套路中的動作招法和內功心法,是否符合太極拳之理、之相、之用,卻知之甚少。實際上,練太極拳,必須在太極拳之理(理事合一文化內涵),之相(動作招法、拳架套路)、之用(八門五步十三總勢)含三為一的境界上進行迭加聯(lián)運地默識揣摩。
什么是迭加,就是不要奢望很短時間就把某一個招式招法所有的內涵都弄明白,而是要在一個招式中(如起收式、手揮琵琶、云手等)把理、相、用的內涵一點點迭加著揣摩,一個有了體會,再加一個內涵進行探研。所謂的聯(lián)運,就是所有的內涵都能體驗到、證實到了,則演練的時候,推手、散手的時候聯(lián)合、聯(lián)動地體現(xiàn)出這些內涵。
這樣學練起來,去默識揣摩,看起來學練得比較慢,卻能真正收獲太極拳的真諦,反而更能快捷的獲得太極拳的收益。
具體的訓練途徑就是:重復!重復?。≡僦貜停。?!
太極拳的所謂“重復!重復!!再重復?。?!”有兩個不可分須臾離也的具體練法:
●單式揣摩。分階段選擇1—3個式子,每天重復地做,甚至一個式子,每天要十幾遍、數(shù)十遍(如果初學這個式子,最好能當天練30遍,這樣才能牢固的掌握)的反復練——注意,這里邊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一曝十寒。當年楊式太極拳的創(chuàng)始人楊祿禪,反復練的動作是“搬攔錘”;筆者的一位太極拳老師最喜歡練的是太極拳的“手揮琵琶”。筆者的一位師姐教授功夫,總愛用1個季度的時間,反復領著學生揣摩其中一個動作的內功心法的真正內涵。這樣默識揣摩下了,很快就能體會的太極拳境界
一個拳架的所有境界能練出來——通過這個途徑,一通百通,把這個拳架中的內在感覺放在整套拳架中,則整套拳架的境界就會別有洞天了。我本人在內功太極拳階段,主要選“起式”和“收式”、“攬雀尾”轉“單鞭”、“肘底捶”、“云手”、“手揮琵琶”等式子進行反復錘煉;在水性太極拳階段,則主要錘煉“起式”、“搬攔捶”等式子進行不同內容的有針對性的重復訓練。
●整套拳架的“默識揣摩”不可輕視。當年陳式太極拳泰斗陳發(fā)科,每年練拳1萬遍,每天30遍(注意:慢性病人不宜過多,一天練1-3遍整套拳架即可,主要精力應放在根據病情選練的相應式子及相應的基本功,以便集中精力打殲滅戰(zhàn));筆者的水性太極拳老師,每天堅持練拳9遍——必須在修拳(古語稱之為“調架”)的基礎再進行這樣的整套錘煉——此時,應每練一遍拳都有新的體驗,練一萬遍有一萬遍的內在感覺,如是練拳,則收益大焉,常練常新,總有豁然開朗的喜悅在激勵自己。
太極拳的特殊性還在于,不斷地重復,可使身體的氣血形成有序化(功夫界稱之為通透度好),積攢出生命的力量和能量(功夫界稱之為功夫上身),從而“拳打萬遍,其意自現(xiàn)”——“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的流體、圓體、自然、無為的太極境界會自然實現(xiàn)。
本系列連載結束??!
以上為作者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藍晟簡介
國學“文武之道”推廣者,心性太極拳編創(chuàng)人;河南電視臺武術頻道“說武論道”主講嘉賓,深圳智勇心性太極拳研究院院長,智勇書院山長。
發(fā)表作品百余篇,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散文選刊》等數(shù)十家媒體廣泛轉載。
主編《中華經典導讀》、《國學大要》等國學教材;出版《國學與太極拳》、《健康成功學》、《八卦走轉——行走中的修煉》等10余部個人著作;曾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二外國語大學、中華電力集團、意大利駐中國大使館講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