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色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寶貴資源。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堅持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要完善思政課程體系建設,要立足中華民族話語體系,要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造高校思政課的“金課”。
[關鍵詞]紅色文化;思想政治理論課;金課;立德樹人
紅色文化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人民為求得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解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形成的先進文化形態(tài)。2018年,教育部提出打造“金課”的共性標準,即“兩性一度”,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由紅色文化的本質屬性所決定,是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現實要求,是打造特色思政“金課”的重要途徑,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的重要舉措,為高校人才培養(yǎng)強基固本。
堅持理論實踐有機結合,打造彰顯真理之光的“金課”
紅色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增強理論的深度和溫度。馬克思主義是紅色文化形成的理論根源和思想基礎,紅色文化發(fā)展史始終貫穿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有助于提升理論的“徹底性”從而說服人,通過講道理、陳事理、說情理、辯法理,厘清紅色文化與思政課的內在關聯,找準典型的紅色故事、紅色歷史、紅色人物,在話題討論、課堂辯論、案例分析、情景表演過程中設置恰當的議題,使大學生樹立歷史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廣闊視野,堅定政治信仰、站穩(wěn)政治立場、增強政治定力,堅持“四為服務”,增強高校思政“金課”的思想性和理論性。例如,湘潭大學打造的金微課《信仰的力量》,在理論講授課中,設置契合議題,通過對96歲老黨員滄南抗“疫”故事的娓娓道來,引導學生理解信仰的內涵,引發(fā)學生思考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信仰,傳達不同年代“平凡英雄”的信仰力量,讓真理之光既溫潤如玉又灼灼其華。
紅色文化融入實踐教學,增強實踐的高度和廣度。馬克思主義不是書齋里的學問,思政課也不是照本宣科,有強烈的現實關照性,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一是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通過廣播、報紙、新媒體、微平臺,增強紅色文化的影響力。二是利用各種時間節(jié)點。如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國慶節(jié)、建軍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開展紅色紀念活動,用活潑的形式在學生心中奏響主旋律。三是依托地域文化資源。充分利用區(qū)域紅色文化資源,建設教育實踐基地,為學生還原一個個真實的歷史場景,憶紅色歷程、追紅色足跡、樹紅色精神,帶給學生強大的震撼和沖擊,使學生讀懂歷史、銘記歷史,落實高校思政“金課”鑄魂育人實效。
紅色文化融入智能平臺,打造虛擬仿真“金課”。虛擬仿真“金課”是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與時俱進,通過計算機程序的設定,控制光、電、影特效,深度還原當時視、聽、觸、感各方面高度相似歷史場景,抓眼球、觸靈魂、富趣味,學生以第一視角參與其中,獲得良好的沉浸式體驗和互動體驗。如湘潭大學推出的《恰同學少年》精品創(chuàng)新思政課,主要講述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學生時代的故事,并配套開發(fā)虛擬仿真教學系統,依據教學知識點,充分利用湖南地區(qū)紅色文化資源優(yōu)勢,在“圍爐夜話”環(huán)節(jié)高度還原了1921年毛澤東引導弟弟妹妹走上革命道路的情景。通過改革教育形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增加先進性和互動性,幫助大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和自主性學習,打造與時代接軌、與學生共鳴、與教材同步的思政“金課”。
完善思政課程體系建設,熔煉散發(fā)魅力之長的“金課”
紅色文化有助于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金課”相對 “水課”而言,“水課”具有低階性和陳舊性。熔煉思政“金課”,構建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大中小幼思政課程體系,避免出現知識點重復引發(fā)課堂呈現低階性和陳舊性。紅色文化蘊含豐富教學資源,從簡單的一幅畫、一篇課文到一座革命紀念館、再到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史,都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密碼”,內在蘊含著鑄魂育人的紅色基因,有利于保障教學內容的螺旋上升、教材體系的構建、教輔材料的編寫。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學生成長規(guī)律,有力推動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紅色文化有助于本科必修思政課的銜接。紅色文化的融入,有助于思政課課程的改革創(chuàng)新、內容整合、突出重點、避免重復、有序銜接。比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著重講述紅色文化價值意蘊和內在機理,突出對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的批判;“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課重點講解紅色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關系,進而深入闡釋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課根據理論講授主題與實踐主題的不同,選擇紅色“人”“事”“物”具體案例,增強感染力,提升思想道德法律素養(yǎng),達到知情意信行的統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重點結合紅色文化發(fā)展史,講解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過程。
紅色文化有助于各門類專業(yè)課程與思政課程協同創(chuàng)新。推動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中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不僅要求各類課程“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同時要具備協同創(chuàng)新能力,紅色文化融入,有利于打造內容支撐、相互配合、共同發(fā)展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例如,湘潭大學通過打造系列主題課程,充分展示了偉人們政治智慧、雄才大略、人格魅力,結合故事性與理論性,從而走近偉人、讀懂偉人,其中偉人故居展示可以與建筑學知識結合,毛澤東慷慨激昂的詩詞深受文學專業(yè)學生喜愛,韶山等革命圣地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實踐場所,是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有益探索。紅色文化與時俱進的優(yōu)良品質,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知識目標與價值目標統一,助力“雙一流”建設,構建高校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立足中華民族話語體系,激發(fā)具有文化之韻的“金課”
紅色文化有利于思政課教師提升授課語言的美感。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教學技能、語言表達直接影響“金課”的課堂內容和教學效果。一方面,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定期培訓提供主題和平臺。有個別教師“認認真真培養(yǎng)自己,馬馬虎虎打發(fā)課堂”,課前準備“摻水”,課堂教學“劃水”,課后反思“戲水”,課程考試“放水”,從而教學效果“縮水”,“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打造思政“金課”關鍵在提升教師核心素養(yǎng),結合紅色文化發(fā)展史,悟透、講清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另一方面,紅色文化內涵豐富、寓宏大敘事于微觀故事中,有助于教師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科話語體系找到與教學內容的契合點,把老故事融入新時代,提升語言表達美感,使學生樹立理想信念,體味中華文化韻味,落實“四有”好教師要求,打造既符合學科規(guī)范又凸顯教學特點的思政“金課”。
紅色文化有利于增加教材語言的時代性和可讀性。高校思政課是新時代鑄魂育人的關鍵課程和“主陣地”,是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靈魂課程,教材則是筑建靈魂工程的基礎工程。教材中注入紅色基因讓時代精神隨著時間浪潮向前奔騰越加豐富,絢麗多彩的紅色文化是對教材語言的有益補充,是提升思政“金課”語言的亮色。
紅色文化有利于增強高校學術話語體系的中國特色。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整體上進入世界中上水平,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有了質的飛躍,迫切需要充分體現民族性、原創(chuàng)性、時代性、專業(yè)性的學術話語觀來傳播“中國好聲音”,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更要讓世界認同“學術中的中國”。紅色文化根植于5000多年來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孕育于近代以來180多年的苦難與輝煌的歷史,錘煉于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歷史,熔鑄于新中國成立70多年的歷史,發(fā)展于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一直邁向新時代并不斷走向未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基礎并凝結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新時代高校學術話語體系的構建提供“表達什么”“如何表達”“用什么表達”等方面的助力,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提升教師“言值”和“研值”。
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成意在書寫奮斗之美的“金課”
守初心。打造思政“金課”,需要告別以往的沉悶說教,關注國家大事,支持黨的政策,回應人民期盼,使教學具有前沿性和時代性。紅色文化是一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它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詮釋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勇敢與擔當,展示中國共產黨人的忠誠與正派,時刻提醒青年學生切實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葆黨的“初心”、國家的“忠心”、人民的“愛心”,堅持黨對高等教育事業(yè)的全面領導,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打好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攻堅戰(zhàn)。
樹三觀。思政“金課”不僅具有知識屬性,同時具有價值屬性,注重知識、能力、素質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認同的價值觀“最大公約數”,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助推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高度重合,有利于提升高度凝練內容的解釋力,學習紅色文化史有利于讀懂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認同我們作為中國人獨有的精神世界,賡續(xù)革命傳統,弘揚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育新人。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辦好的關鍵在于解決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把鑄魂育人始終貫穿于高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新征程中,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紅色文化發(fā)展史上,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實踐中,任何一個成就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是人民群眾同舟共濟,是革命戰(zhàn)士拋頭顱、灑熱血,是共產黨人披荊斬棘、舍生忘死,這是一部國家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壯麗史詩,是一幅人民從飽受壓迫到獨立自主的宏偉畫卷,紅色文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一致,昭示著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大學生應將個人夢與中國夢聯系起來,讓個人的青春奮斗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頻共振,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回應人民的期盼,勇擔時代使命,爭做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時代新人。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