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苗木的快速繁殖
作者:管理員 發(fā)布于:2013-06-10 15:59:16 文字:【
大】【
中】【
小】
摘要:[目的]為藍莓快速繁殖技術的研究提供參考。[方法]通過綜述藍莓快速繁殖中的初代培養(yǎng)、繼代培養(yǎng)、復壯培養(yǎng)、生根培養(yǎng)技術,分析了藍莓快速繁殖的技術條件。[結果]初代培養(yǎng)的綜合條件為:pH值5.2,121℃下高溫滅菌20min,(25±2)℃下培養(yǎng),空氣相對濕度為60%左右,光照強度為2200Ix,光照時間為17h/d。初代培養(yǎng)無菌芽苗的莖與葉的繼代增殖率均可達l0倍以上。BA處理的外植體的增殖率和成苗率均低于ZT處理。0.8mg/LZT處理的離體莖段上不定芽的增殖系數(shù)達最大,為45。當細胞分裂素濃度相同時,芽外植體越大,增殖系數(shù)越大,芽苗生長越旺盛。液體培養(yǎng)方式更能培育出健壯試管苗。[結論]該研究為藍莓快速繁殖技術的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藍莓;快速繁殖;外植體
藍莓(Blueberry),又稱越桔或藍漿果,屬杜鵑花科(Ericae—ae)越桔亞科(Vaccinioideae)越橘屬(Vaccinium)植物。藍莓在我國廣泛分布,常見于丘陵地帶或海拔400~1400m的山地以及山地林內或灌木叢中,是酸性紅壤土地上的指示植物[1]。藍莓具有低糖、低脂肪和強抗氧化能力等特點,是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重點推薦的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廣為栽植,既有美化環(huán)境、保持水土的作用,又具有良好的經濟、生態(tài)和社會效益[2]。
目前,植物組織培養(yǎng)以及扦插技術廣泛應用于藍莓的繁殖栽培。徐宏等研究認為,高叢和半高叢藍莓適宜組培繁育,而兔眼藍莓適宜綠枝扦插繁育[3];吳文勇等在藍莓嫩枝扦插繁殖技術的優(yōu)化試驗中認為,扦插的生根質量除與植物本身遺傳特性有關外,還與激素種類、激素濃度、處理時間和基質類型有關,其中激素種類對藍莓嫩枝扦插的生根質量影響最大,激素濃度影響次之,處理時間第三,基質類型影響最小[4]。另外,藍莓育苗技術可采用根蘗繁殖、根條繁殖、扦插繁殖。藍莓的組織培養(yǎng)能夠迅速去除病毒和更新品種,保留品種的本來特性,變異性小,加快了藍莓的快速繁殖速度,縮短了藍莓的生育周期,還可以形成規(guī)模化生產[5],因而有更大的優(yōu)勢,所以一般采用組培技術進行藍莓的生產。在Nickerson1978年首次報道了用藍莓種子作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yǎng)的基礎上[6],筆者在此對藍莓30多年來的快速繁殖技術研究現(xiàn)狀進行綜述。
1 藍莓組織培養(yǎng)外植體的準備
1.1藍莓外植體的選擇
藍莓各個器官均可以作為組織培養(yǎng)的外植體材料,如:矮叢藍莓的種子[6]、高灌藍莓的休眠枝條、成齡藍莓的莖段或莖尖[8]等、兔眼藍莓當年生綠枝莖段、幼樹上即將萌動的休眠枝或半木質化綠枝以及綠枝上帶葉柄的葉片[10]、去掉葉柄和葉端邊緣的葉片[11-12]。有試驗證明:帶葉柄的葉片出芽率更高[13]。此外,藍莓的外植體材料還可以選擇剪去莖段兩端多余部分后的中間部分,通常情況是位于選取莖端3~10節(jié)的部分。
1.2藍莓外植體的滅菌
滅菌常用的藥劑有乙醇、升汞、次氯酸鈉及雙氧水等。滅菌之前用洗衣粉浸泡外植體,并用流水沖洗數(shù)分鐘,然后用乙醇對材料進行預滅菌,使用濃度一般為70%~75%,滅菌時間為30~600s;升汞的使用濃度為0.1%,滅菌時間為5—10min[7-11,14-17];帶有休眠芽的枝條去鱗片前后用升汞雙次滅菌法[7],12%雙氧水10min和升汞雙次滅菌法用于葉子滅菌[9];每一步都需要用到雙蒸水清洗。對于不同材料的滅菌處理,董朝莉得出,初代培養(yǎng)葉外植體染菌率高于莖外植體,且二者染菌率均在50%以上[9];少部分沒有染菌的葉片在培養(yǎng)過程中最終變褐死亡。增加使用H2O2滅菌沒有明顯地減小染菌率,且對外植體殺傷嚴重難以出芽,經H2O2,滅菌后部分莖段能夠出芽,但多數(shù)芽體最終褐變死亡。王連潤等研究認為,用帶隱芽的健壯材料建立無菌苗,污染率最高不超過8%,成苗率高,90%以上的芽能抽梢形成正常的綠苗[14]。
2 藍莓良種的快速繁殖
2.1藍莓初代培養(yǎng)
外植體啟動建苗培養(yǎng)的基本培養(yǎng)基選用WPM+蔗糖+瓊脂+激素,在高叢藍莓的研究中,也有用到的介于MS和WPM培養(yǎng)基之間的M W培養(yǎng)基[18],而且對于組織培養(yǎng)芽再生效率,MW培養(yǎng)基較優(yōu)于其他2種培養(yǎng)基。其中蔗糖濃度為2%一3%,瓊脂為0.60%一0.65%,各種激.素濃度范圍,ZT0.5~2.0mg/L~,BA0.5~5.0mg/L,NAA0.05~0.30mg/L等。[8,10,14-17,19-20]。對于玉米素ZT的濃度,聶飛等的研究表明,選用ZT0.5、1.0、1.5、2.0mg/L均能誘導叢生枝:幾種濃度條件下藍莓的繁殖系數(shù)相差不大,ZT0.5mg/L時,出現(xiàn)4~6個新生枝,節(jié)間長0.6~0.8cm,苗高達到0.6~2.0cm,4—8枚葉片,無枯梢現(xiàn)象,但新生枝數(shù)目僅為ZT1.0mg/L時的一半,20d后將ZT恢復到1.0mg/L時,增殖新生枝8~15個。因此,2種濃度可交替使用。在改良的WPM培養(yǎng)基上經4周培養(yǎng),葉片與葉柄交界處4~6個小枝被誘導出,轉接到含ZT0.5和1.0mg/L的培養(yǎng)基上交替培養(yǎng),新生枝增殖倍數(shù)將會保持在6倍以上。張鳳生等研究認為,MW+NAA0.05mg/L+BA0.5mg/L為最佳啟動培養(yǎng)基[16]。劉慶忠等將WPM培養(yǎng)基進行了改良,即以Ca(NO3)2?4H2O 684mg/L、KNO3 190mg/L、Cl0H13FeN2NaO 873.4mg/L,和鹽酸硫胺素0.1mg/L分別替換原WPM培養(yǎng)基中的K2SO4、CaCl2、FeSO4和Na2EDTA[7-8],綜合培養(yǎng)條件為pH值5.2,121℃高溫滅菌20min,培養(yǎng)溫度(25±2)℃,空氣相對濕度為60%左右,光照強度2200lx,17h/d。
2.2藍莓繼代培養(yǎng)
將初代培養(yǎng)的叢生芽切割成2cm左右的新梢,轉入繼代培養(yǎng)基中繼代培養(yǎng)。繼代培養(yǎng)基用劉慶忠等改良的WPM培養(yǎng)基[7-8]。董朝莉研究了不同外植體類型對藍莓繼代增殖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莖段轉接后2~3d腋芽膨大,每個節(jié)萌發(fā)1~3個芽,3周后新芽長達1cm以上,新芽葉腋再萌芽形成分枝,增殖系數(shù)5—8倍[9]。無菌芽的葉外植體接種3周后,部分葉外植體的基部、尖端及兩側均可直接出芽,而有些葉外植體要先形成一塊黃綠色愈傷組織,再由愈傷組織誘導形成芽,由葉外植體產生的芽在初期比莖段節(jié)處萌發(fā)的腋芽弱小,但是經過壯苗培養(yǎng)后長勢和腋芽一樣1個葉片可出芽2~8個。因此,經初代培養(yǎng)出的無菌芽苗的莖與葉都可用于繼代增殖,繼代增殖率可達10倍以上。藍莓莖段的離體不定芽增殖率除受到細胞分裂素調控外,還受生長素的影響。在供試的細胞分裂素中,添加BA處理的外植體增殖率及成苗率均低于添加ZT的處理,相對來說ZT的作用效果較好。離體莖段發(fā)生的不定芽增殖率與培養(yǎng)基中添加的ZT濃度密切相關,隨著ZT濃度的升高,不定芽的增殖數(shù)增大,ZT濃度為0.8mg/L時,增殖系數(shù)達到最大,為45,形成叢生芽體;當ZT濃度高于0.8mg/L時,形成大量不定芽中的有效芽苗數(shù)量迅速減少,愈傷組織及芽苗成玻璃化現(xiàn)象嚴重[14,17,19]。當細胞分裂素濃度相同時,所用芽外植體越大,增殖系數(shù)越高且芽苗生長越旺盛[14]。
2.3藍莓復壯培養(yǎng)
田新華等研究了不同培養(yǎng)方式對試管壯苗生長的影響:經液體培養(yǎng)的試管苗莖較粗壯,節(jié)間較短,植株直立,腋芽均可分化出幼苗,平均分化數(shù)達6.9個[19],但該試管苗含水量較大,個別出現(xiàn)玻璃化現(xiàn)象,葉片易脫落。經固體培養(yǎng)的試管苗生長迅速,但莖稈細弱,易產生向光生長而彎曲的現(xiàn)象,靠近培養(yǎng)基的腋芽容易分化,分化數(shù)為6.2,相對液體培養(yǎng)分化少。因此,液體培養(yǎng)方式比較適合培育出高度適中、莖稈粗壯、分化增殖倍數(shù)較多的健壯試管苗。
2.4藍莓生根培養(yǎng)
生根培養(yǎng)包括試管內生根以及試管外生根。王連潤等研究表明,藍莓在改良的1/2WPM基本培養(yǎng)基添加0.3mg/L IBA的生根培養(yǎng)基上光照培養(yǎng)20d后,生根率不到5%,培養(yǎng)60d后生根率才達70%一90%[14]。試管內生根率相對來說比較低,而藍莓一般選擇為試管外扦插生根[21],所選的生根率最高的基質為苔蘚[22]。苔蘚用500倍多菌靈溶液浸泡撈出后稍瀝干水分,鋪到事先準備好的苗床上,壓平壓實,苔蘚厚度5~7cm[15]。姚平等在溫室中取出復壯苗,800倍多菌靈中洗凈基部,迅速蘸取100mg/L IBA生根劑溶液并扦插到準備好的苔蘚苗床中,扣小拱棚保濕,40d生根成活率可達70%~80%;生根后每周噴施1/2倍大量元素培養(yǎng)液1次,90d后生根苗長到25cm左右,粗度達0.18cm,平均生長3個基生枝,大量不定根且最長根可達30cm。聶飛等將新生枝速蘸1000~2000mg/L IBA或2000mg/L ABT后,扦插在滅過菌的泥炭與樹皮粉(3:1)混合的基質上,生根率可達82%[10]。此外,品種間的生根能力因基因型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孫書偉的研究證明,不同品種的藍莓生根情況對不同種類激素濃度有不同的需求[23],綜合說來,激素IBA比IAA效果更好,使用濃度為0.05~0.10mg/L。影響芽苗瓶外生根率的關鍵因素為扦插基質以及基質環(huán)境、激素種類以及激素濃度,以苔蘚為基質、加強溫度、濕度、光強、基質pH值的管理[22],萘乙酸1000mg/L+吲哚丁酸1000mg/L是芽苗瓶外生根的最佳組合[24]。
2.5藍莓栽培技術
將生根培養(yǎng)基上生長健壯的生根試管苗置于移栽環(huán)境3~5d,移栽前1~2d將瓶口打開,自然光照射下煉苗。移栽時將試管苗從瓶中取出,洗凈根部附著的培養(yǎng)基,然后移入經800~1500倍“敵克松”消毒處理的草炭與珍珠巖(1:1)的基質,移栽后用塑料小拱棚保溫保濕,14d后植株可陸續(xù)長出新根,逐漸恢復生長。待苗穩(wěn)根恢復生長后每隔14d澆灌1次0.1%FeSO4溶液,移栽成活率可達85%以上[14]。移栽的基質也有松林腐殖土與鋸末(2:1)混合的基質[10]。姚平等將外植體體外生根培養(yǎng)90d后用肥沃田園土:草炭:珍珠巖(1:1:1)假植,期間每10~15d澆施0.2%硫酸銨、0.2%硫酸亞鐵1次,90d后移植到露地”[15]。在瓶外生根環(huán)節(jié),由于可以將復壯苗剪切成2cm左右的莖段扦插,1棵復壯苗至少可以切成2段,加大了繁殖速率,瓶外生根率可達到70%~80%,是瓶內生根率的1.5—2.0倍[15]。
3 結論與討論
目前,國內外藍莓離體再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關于藍莓組織培養(yǎng)技術,國內在帶芽莖段方面的研究報道較多,而國外在對葉片進行直接再生的研究占了較大的比例。由外植體誘導產生愈傷組織,由愈傷組織誘導再生不定芽形成不定胚是藍莓組織培養(yǎng)的一個再生途徑,雖然通過愈傷組織誘導植株再生是一條比較高效的途徑,但是由于存在染色體變異的風險性,所以在商業(yè)生產中并不提倡。關于藍莓葉片離體胚狀體直接發(fā)生的研究還很少,雖然崔廣榮等首次報道了高灌藍莓葉片胚狀體的發(fā)生以及組織學觀察,并通過正交設計形成了最佳的培養(yǎng)體系[25],但對于其他品種的藍莓葉片胚狀體發(fā)生的方式以及影響藍莓葉片胚狀體發(fā)生發(fā)育的因素、胚狀體發(fā)生的生理機制等問題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誘導生根是藍莓組培工作中的瓶頸,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技術在商業(yè)生產上的運用。研究表明,藍莓試管內生根速度慢且生根率低[21],所以在藍莓快速繁殖研究中,選取試管外生根或在彌霧條件下扦插試管幼枝生根。不同藍莓因基類型不同生根能力有顯著差異。對于已經生根的苗的移栽率通常能達到70%~80%[14-15],成活率較高。
參考文獻
[1]王閏,胡忠榮,李坤明,等.藍莓試管苗移栽及苗期管理技術[J].云南農業(yè)科技,20O9(5):鎬.
[2]郭舉國,楊瑞,靳士義.藍莓及其栽植[J].甘肅林業(yè)研究與探索,2009(4):31—32.
[3]徐宏,胡勇,楊普,等.安徽藍莓種苗組培扦插繁育技術初探[J].安徽農業(yè)科學,2OO8,36(11):4427—4428.
[4]吳文勇,方品武.藍莓嫩枝扦插繁殖技術的優(yōu)化試瞼[J].種子,2.OO9,28(8):88—9o.
[5]申巖.藍莓露地栽培技術[J].天津農業(yè)科學,2O09,15(3):62—64.
[6] NICKERSON N L.In vitro isho o t formation in low bush blueberry seedling explants[ J ]+Hort Science,1978,13:698.
[7]CTU~,,趙紅軍.高灌藍莓的組織培養(yǎng)及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學通訊,20o2,38(3):253.
[8]黃文江,劉慶忠,闞顯照.高灌藍莓離體繁殖的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o4,27(3):314—317.
[9]董朝莉.藍莓芽誘導與再生研究[J].廣西農業(yè)科學,2OO9,40(3):293—295
[10]聶飛,廖優(yōu)江,何健,等.美國兔眼藍莓繁殖技術研究[J].亞熱帶植物科學,2004,33(4):39—41.
[11]邢瑞丹,劉慶忠,陳新,等兩個藍莓品種離體葉片不定芽再生體系的建立[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9(5):8—11.
[12] CALLOW P,HAGHIGHI K ,GIROUX M,et a 1 .In vitro shoot regeneration on leaf tissue from m ieropm pagated highbush blueberryf J f.Ha r t S c ience,
[13] ARENA M E ,MARTINEZ P G J .Adventitious sho o t induction from leaf explants of Ribes m agellanicum cultured in vitro[J ].Scientia Hortieu l tu—rae.1997 .72 :73—79. [14]王聾閏,馬鈞,胡忠榮,等.藍莓離體快速繁殖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09,7(5):16—18.
[15]姚平,孫書偉.藍莓組織培養(yǎng)瓶內復壯瓶外生根快繁技術[J].北方園藝,2009(4):161—162.
[16]張鳳生,鹿娜,姜淼,等.藍莓組織培養(yǎng)與陜速繁育[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9(3):3—5.
[17]劉樹英,張志東,吳林,等.兔眼越桔芽增生誘導培養(yǎng)基及激素的篩選[J].吉林I大學學報,2OO2,24(1):55—57.
[l8]TAKUYA TETSUMURA ,YASUYO MATSUMOTO,MAKIKO SATO,eta 1.E va l uati on of basa l media for miempmpagation of four highbush blue—berry cu l tivarsf J f.Scientia Hortieulturae,2008,119:72—74.
[19] 田新華,邢亞娟,張妍妍.藍莓組織培養(yǎng)及外部因子對其生長的影響[J]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 ,2009,22( 1) :19—21.
[20] BI山 NG S G,CHIN C K ,GOJKO JELENKOVIC.Regeneration of Blue—berry Plandets from Lea f Segments[J ].Hortscience,1988,23(4) :763 — 76 6 .
[21]劉慶忠,趙紅軍,鄭亞芹,等.高灌藍莓微體繁殖技術研究初報[J].落葉果樹,2001(5):1—3.
[22]程廣有,刁淑清.篤斯越桔硬枝扦插技術研究[J].吉林林學院學報,1997,15(3):163~165.
[23]孫書偉.藍莓組培苗瓶內生根的探討[J].湖北農業(yè)科學,20O9,48(4):786—788.
[24]程淑云.藍莓組培苗瓶外生根技術的研究[J].農業(yè)科技通訊,2OO9(4):48—50
[25]崔廣榮,陸峰,曹華龍,等.藍莓離體葉片觀察[J].激光生物學報,2008,17(5):599—607}學
[26]牛玉璐,曹永勝.綬草的組織培養(yǎng)與快速繁殖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oo9,30(10):183.
作者簡介:郝明明(1986一),女,湖北宜昌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生物技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