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祥源住院醫(yī)師
杭州經(jīng)方醫(y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謙川中醫(yī)診所
因為最近群里有不少網(wǎng)友都提到了金匱腎氣丸這個藥,都是推薦給想治療腎陽虛或者腎虛的朋友,恰好這個方,也是一個經(jīng)方,可以說是經(jīng)方里面最有名的一個方了,桂枝湯白虎湯可能外行人不知道,但是一說起金匱腎氣丸或者它的變方六味地黃丸,那可是大名鼎鼎了。
這就是經(jīng)方界的網(wǎng)紅——腎氣丸
但是在我們經(jīng)方醫(yī)生看來,金匱腎氣丸即不是補腎佳品,更不是補腎陽之藥。
金匱腎氣丸來源
金匱腎氣丸出自醫(yī)圣張仲景的著作殘卷,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金匱要略》一書。在書中,不叫金匱腎氣丸,叫做腎氣丸,或者八味丸,或者崔氏八味丸。因為出自《金匱要略》一書,所以被稱之為金匱腎氣丸,以和其他醫(yī)家的各種腎氣丸做區(qū)別。所以八味丸也好,腎氣丸也好,金匱腎氣丸也好,經(jīng)常指的都是《金匱要略》(后面簡稱《金匱》)里的腎氣丸。
腎氣丸方
干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
就是這個處方。
那么金匱腎氣丸為什么又叫崔氏八味丸呢?是因為在《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篇中,這個方佚失了。《金匱》是個殘卷,宋朝的校正醫(yī)書局在校對《金匱》時候,參照當時經(jīng)方的傳承和仲景的理法,補入了這個方。腎氣丸在《金匱》其他篇章有,但是在這一篇的這個條文丟了,后人補上了,當時這個方從一個經(jīng)方名家崔知悌的書中抄錄而來,所以又叫做崔氏八味丸,實際還是張仲景的方。
所以我們就搞清楚了,這個崔氏八味丸,就是崔氏學張仲景來的,然后后人又根據(jù)崔氏的記載,把《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篇里的內(nèi)容補齊了。所以崔氏八味丸,腎氣丸,八味腎氣丸,都是《金匱要略》中對一個方的稱呼。
那么很多人說張仲景的腎氣丸是補腎的良藥,尤其是補腎陽的良藥,無論是一些中醫(yī)科普文章還是廣告,都大肆如此宣傳。
比如這個:
還有這個
為什么說腎氣丸不能補腎陽,腎陽虛更不能吃腎氣丸?我來給大家從條文、病機、用藥上一一分析。
先說腎陽虛的表現(xiàn),陽氣是溫煦的、溫通的。所以陽虛則寒,腎陽虛首先表現(xiàn)的是虛和寒。具體癥狀很多,我們只要把握這一個點,就是虛、寒。首先虛寒才可能是腎陽虛。
條文
我們再來看醫(yī)圣張仲景自己怎么用這個腎氣丸的
1、崔氏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這是《中風厲節(jié)》里補入的)
2、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zhuǎn)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
3、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4、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5、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這5條,大家看看,有沒有里虛寒。
這幾條簡單解釋一下
第一個,崔氏八味丸,治腳氣上入,少腹不仁;
主要在,什么是腳氣?這個腳氣不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腳氣,香港腳。腳氣病是外受風濕熱邪,古稱“風濕毒氣”,同時內(nèi)里有水飲濕氣導致的一種病患,古時候南方多見。癥狀上以小腿麻木痹痛,乏力浮腫,冷熱不調(diào)為主。孫思邈就描述過,說他在北方一年見不到一個,來了南方天天凈是腳氣病患者。
古時候的腳是膝蓋到腳踝,古代的足才是現(xiàn)在的腳,脛是小腿前側(cè)脛骨那一條,腳是整個小腿。
所以腳氣是這么一個病,大家看,這個病,是一個風寒濕熱邪氣和里虛夾雜的病。腳氣上入,就是這個麻木不仁的感覺從腳走到小肚子,小肚子也不舒服麻木的感覺,這是疾病由表入里的表現(xiàn)。這是風濕毒所致的病,顯然不是腎虛。也不是腎陽虛。
第二個,婦人,煩熱不得臥,這不是虛寒,這是熱,是虛熱的表現(xiàn)。
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都有小便不利,或者當利小便,這說明腎氣丸可以利小便。這一點大家一定記住。
腎氣丸是利小便的!
腎氣丸是利小便的!
腎氣丸是利小便的!
然而真正的腎陽虛不能利小便,利小便就是利津液,津液過多變成廢水水飲的時候才能利小便,果真腎陽虛,再利小便,只會更傷陽氣。所以這些都不是腎陽虛。
第四個短氣有微飲,這是水飲。這就是腎氣丸利小便所需要治療的對象。仲景曰: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短氣有水飲,這是支飲的范疇。水飲,是邪氣實,不是腎氣虛,或者說不一定是腎氣虛。
第五個,小便多而消渴,這個消渴是虛熱,小便多是水飲多,這個消渴也不是腎陽虛的虛寒表現(xiàn)。
所以仲景的條文中,沒有治療明顯里虛寒癥的地方,因此腎氣丸不是一個補腎陽治虛寒的方劑。
組方
上面這是從張仲景的條文和記載疾病的病機來分析,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方子的組成
金匱腎氣丸
干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
這個方子的主藥干地黃,就是生地,生地是苦、甘、寒的藥物,苦寒清熱,甘寒養(yǎng)津。所以生地是清熱補津血的藥物。教科書中叫做涼血補血。這里生地黃量用到最大,說明它對治的是主要病機——津血不足,虛熱。
這個組方中,還有澤瀉苦甘寒,丹皮辛寒,加起來寒涼藥有14兩,而且都是寒,還不是涼,是寒涼很明顯的。相比于山茱萸酸溫平,山藥、茯苓的平性,附子桂枝溫熱加起來不過2兩。
2兩和14兩的對比,整個處方的寒熱總體趨勢一目了然。
所以通過這個對比我們知道,金匱腎氣丸本身,是一個補津血清虛熱為基礎(chǔ)的方,同時還有澤瀉茯苓,有比較明顯的利水的作用。條文中也已經(jīng)表明,這個利水作用也很明顯。
那么桂枝附子在這里有什么用?
這里的桂枝和附子是來溫衛(wèi)氣為主的。衛(wèi)氣主防御主溫煦體表,也就是說由于體內(nèi)津血大虧,導致表上氣血不足,衛(wèi)氣不能溫煦的表現(xiàn),所以需要一點點桂枝附子來溫表,為什么不能用多?用多了就妨礙本身的一個津虛有熱的病機,那是地黃主藥來治療的。因此只能少量用,有些醫(yī)生用這個方,桂枝用十幾克,附子用十幾克甚至幾十克,這就不是腎氣丸了。有的成了真武湯,有的成了附子湯,反正不是腎氣丸。
附子可以溫表,也可以溫里,一看用量二看配伍。在腎氣丸里,生地丹皮澤瀉都是苦寒治里的,這個附子能溫里?溫不起來的,協(xié)同桂枝就可以溫表。
所以,無論是從條文、病機還是方藥組成,金匱腎氣丸都不是一個補腎陽的藥。
經(jīng)方中的腎虛
甚至,我們知道,張仲景的經(jīng)方是沒有臟腑理論內(nèi)容的,張仲景不講臟腑,醫(yī)圣講陰陽講表里講寒熱,就是不講臟腑,因此我們學派的經(jīng)方臨床沒有腎虛的概念。你看傳承到崔知娣這里就叫八味丸,不叫腎氣丸。再比如腎著湯是甘草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不是補腎的方。這個腎氣丸是一個沿用稱呼,不是說腎氣丸就是補腎調(diào)腎的。
我說我們臨床沒有腎虛的概念,不是說臟腑理論和腎虛的概念不對,這是流派不同。仲景的經(jīng)方里沒有太多臟腑概念,也沒有基于臟腑理論的臨床運用。
那么雖然這個概念沒有,腎虛的一系列表現(xiàn)總是存在的吧?所以我們臨床看待時方的這種腎虛的一些表現(xiàn)是有不同看法的。
比如說腰痛,時方一見到腰痛就要上杜仲、續(xù)斷等補腎藥,見腰痛必腎虛。經(jīng)方不同,經(jīng)方見腰痛,這是一個體表的問題,然后再看,是單純的表的問題,還是有里的問題同時出現(xiàn),所以經(jīng)方治療腰痛,會有很多解表的藥,比如黃芪、桂枝,甚至麻黃。
包括經(jīng)常被認為是腎虛的男性性功能障礙,我們也經(jīng)常用這些藥,這在時方看來是無法理解的,但是我們這么用,效果非常好。臨床經(jīng)常用芪芍桂酒湯治陽痿,黃煌老師說,麻黃附子細辛湯是經(jīng)方中的“偉哥”,這是經(jīng)方理念的不同。
所以為什么說經(jīng)方出奇效,不僅僅是效果奇,更是理法奇,與后世時方完全不同。
金匱腎氣丸的分析就到此為止了,大家看完知道,腎氣丸不是補腎的,也不是為了補腎去的,雖然有補益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水的效果,沒有水飲不能用,沒有津虛血少不能用,沒有虛熱水熱不能用。否則就是亂槍打鳥了,經(jīng)方講究800里外一槍命中。
市場產(chǎn)品
順便和大家說說這個市場的產(chǎn)品,這個又是大坑。市場常見的金匱腎氣丸是這個(就是前面專家舉例的時候用的產(chǎn)品照片)。
大家看成分表,和剛才發(fā)的金匱腎氣丸的組成對比
干地黃(八兩) 山茱萸 薯蕷(各四兩) 澤瀉 茯苓 牡丹皮(各三兩) 桂枝 附子(炮,各一兩)
看出啥來沒。
市場上的金匱腎氣丸又不是我們剛才說的來源于張仲景《金匱要略》的腎氣丸。而是來自《濟生方》的濟生腎氣丸。大家看配方,是不是多了牛膝和車前子兩位藥。清熱利水的作用更強,離補腎陽的功能更遠了。
牛膝清熱利水強筋骨,車前子清熱解毒利水。都是寒性的利水的藥,牛膝稍微補益。這是在腳氣病治療上加強版的腎氣丸。
所以金匱腎氣丸補腎陽嗎?怎么用都不補腎陽。
那么我們的金匱腎氣丸在哪里呢?
沒有了,真·沒有……
市場上還有個桂附地黃丸,組方和金匱腎氣丸一樣,但是要用的是熟地。熟地是甘溫的,這么一來桂附地黃丸離補腎陽就近一些,用大量甘溫的熟地補益津血,加上附子桂枝溫陽效果好一些。但是里面的澤瀉、丹皮還是寒性,說要補腎陽吧,澤瀉丹皮茯苓苦寒利水的也沒少,說要利水吧熟地滋膩的很,水飲利不動。
單純的補腎陽呢,右歸丸比較好。脾陽虛的肯定理中丸為主。
答疑
群友問:范老師,相比金匱腎氣丸味六地黃丸,無比山藥丸是不是好點?
答:無比山藥丸也是金匱腎氣丸改來的,但是改的人已經(jīng)不大知道這個方子干嘛的了,加了補腎的藥,利水的藥還是沒少,還加了赤石脂。有茯苓、澤瀉苦寒通利水道,又補腎藥和赤石脂的甘溫固澀。我跟你說,我要是人體下焦的津液我都能蒙圈。
群友問:有人說桂枝附子是用來化熟地的滋膩的。
答:生地,《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除寒熱積聚,除痹。《名醫(yī)別錄》破惡血,溺血,利大小腸。
本身就是有通利之性的,不需要化,那是后世改成了熟地。其實后世來解熟地滋膩的都是脾胃藥,比如砂仁拌熟地。沒有用桂枝附子的。這個說法沒有可重復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