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
(《救荒本草》)
【異名】雞腿兒(《救荒本草》),天藕兒(《野菜譜》),湖雞腿(《綱目》),雞腳草、雞距草(《草木便方》),烏皮浮兒、芋角草(《植物名匯》),土菜、茯苓草(《現(xiàn)代實用中藥》),郁蘇參、土人參(《福建民間草藥》),金線吊葫蘆、鴨腳參、細沙扭(《廣西中藥志》),雞腳爪(《四川中藥志》),野雞壩、蘭溪白頭翁、黃花地丁、千錘打(《湖南藥物志》),天青地白(《南京地區(qū)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翻白草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tài)】翻白草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根多分枝,下端肥厚成紡錘狀。莖上升向外傾斜,多分枝,表面具白色卷絨毛。基生葉叢生,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9:莖生葉小,為三出復葉,頂端葉近無柄,小葉長橢圓形或狹長橢圓形,長2~6厘米,寬0.7~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上面稍有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綿毛;托葉披針形或卵形,亦被白綿毛?;S色,聚傘狀排列;萼綠色,宿存,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副萼線形,內(nèi)面光滑,外而均被白色綿毛;花瓣5,倒心形,凹頭;雄蕊和雌蕊多數(shù),子房卵形而扁,花柱側(cè)生,乳白色,柱頭小,淡紫色。瘦果卵形,淡黃色,光滑,臍部稍有薄翅突起?;ㄆ?~8月。果期8~10月。
生長于丘陵山地、路旁和畦埂上。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收。未開花前連根挖取,除凈泥土,曬干。
【藥材】干燥的帶根全草,根呈紡錘形或圓錐形,有時分歧,長約5~8厘米,表面暗棕紅色,扭曲而皺縮,栓皮無剝落痕。無明顯的莖。葉根生,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片兩兩對生,長橢圓形,具短柄,頂端1枚較大,向下逐漸變小,皺縮,多從中脈向內(nèi)對折,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灰白色;密布毛茸,邊緣具粗鋸齒。根頭部及葉柄均被白色毛茸。質(zhì)稍脆,易碎。氣微臭,味澀。以無花莖、色灰白、無雜質(zhì)者為佳。
全國各地均產(chǎn)。主產(chǎn)河北、安徽等地。
東北、華北等部分地區(qū)尚有以同屬植物委陵菜(參見"委陵菜"條)的全草作翻白草使用。新疆系用亞洲委陵菜,西藏系用亮葉委陵菜(參見"管仲"條)作翻白草。
【化學成分】根含鞣質(zhì)及黃酮類。
【性味】甘苦,平。
①《救荒本草》:"味甜。"
②《綱目》:"甘微苦,平,無毒。"
③《廣西中藥志》:"味甘,性溫。"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消腫。治痢疾,瘧疾,肺癰,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癰腫,瘡癬,瘰疬結(jié)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